(共26张PPT)
4 海 燕
D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敏感”“愤怒”“高傲”三个词都是形容词。
B.“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胜利的信心”都是偏正短语。
C.“——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是祈使句。
D.“——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一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点拨】使用的是反复的修辞手法。
D
3.(武威中考改编)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语段一】①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②这场疫情,扩散在人流规模最大的春节假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③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_______________(脱贫攻艰 脱贫功坚 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 ____________(严骏 严浚 严峻)考验。
脱贫攻坚
严峻
【语段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按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的总要求,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
(1)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语段一】的横线上。
(2)填入【语段二】中横线处的四个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精准施策 科学防治 同舟共济 坚定信心
B.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坚定信心
C.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D.科学防治 精准施策 坚定信心 同舟共济
C
(3)【语段一】中有病句,请指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二】中有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语句,请找出来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最大”后面添加“的公共卫生事件”。(所加宾语正确,意对即可)
将“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改为“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
②
4.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海燕搏击风雨,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翱翔出坚守的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莲笑迎骄阳,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中绽放出坚守的信念。坚守信念,我们将心灵丰盈成收获的土地;坚守信念,我们将生命吟唱成动人的诗篇。
红梅傲立风霜
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芬芳出坚守的信念
(一)
阅读“乌云越来越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回答下列问题。
5.从选文中找出描写海燕勇敢、乐观精神的句子。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6.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7.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拟人。以“歌唱”“冲向”“迎接”等词语,赋予波浪以人的行为动作,突出了它积极主动的战斗热情和乐观勇敢的革命精神。
(2)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比喻、拟人、反复。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运用反复,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8.文中句子“——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用反复强化了海燕作为“信使”的极度兴奋之情,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对时代剧变的敏锐的预见性。②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这是革命者掷地有声的战斗宣言,表达了自信豪迈的战斗情怀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些花是带着喜庆来的,虽未开放,可看上去,它们有些忍不住了,好像很快就要开放的样子。朋友也说了,花期从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没问题。总之,新年它们应该给我们这一家人增添一份带有鲜活生机的喜庆气氛。一家人当然很高兴,美美地盼着大年三十的到来与鲜花的集体盛开。
花瓣打开的时间,恰好是大年三十,没有辜负我们的期盼,但是不盛开。这不盛开让我心生疑虑。我留意地观察它们,只是觉得它们在用力开放,又总好像有一外在力量不让它们开放。我真想帮它们一把,违背一下自然规律,“拔苗助长”,使它们盛开。
我怀疑它们是受冻了,或许是在寒风中,或许是在市场上。我家阳台朝西,下午的时候,大把大把的阳光把阳台填充得满满的,于是每到下午,我把那束花搬到阳台上晒太阳。阳光给了它们温暖,它们兴许会好起来。
我关心了、尽力了,可它们还是没有起色,还是无精打采、蔫不唧的。不成样子的有十二朵,被妻子剪掉了,还剩下八朵。又过了几天,正月初七,早晨起来时,我忽然发现在八朵花中间,其中的一朵竟婀娜地盛开了,亭亭玉立,分外动人,我又惊又喜。接下来的问题是,为什么只一朵花盛开,其他的还是原样,铁锈一般,萎靡不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它们的条件是一样的,没给哪一朵特殊的照顾。应该是,要开都开;要不开都不开才对。
一日我突发奇想,是不是它们商量好了,既然大家的养分都不足以使自己盛开,倒不如把养分集中起来,给一朵花,让一朵花盛开,一来不枉主人连日的眷顾与期盼,二来也证明它们是会盛开的,并且很香很美。别看是一朵,确有气势,一花开罢百花杀的气势。
我是突发奇想的,而眼前这一朵花的灿烂与动人真的配合了我的奇想,并且是不打折扣的配合。尽管是一朵花的盛开也算是着实地给我们报喜来了。春节到了,春天来了,这一朵花是迎春开放的。过年了,真就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大人和孩子一有时间就来欣赏。
尽管是一朵花的盛开,却又是那么的娇艳与香气扑鼻。
鲜艳动人的那一朵自不必说,那奉献“别人”却枯萎了自己的七朵花呢?哦,我看到了,它们在盛开的那一朵花的周围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以自己的枯萎形象反衬盛开花之娇艳,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品格呢?我久久地凝望着,思绪万千。那七朵花虽不盛开,虽不光彩照人,却有一种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之美。为了一朵花的盛开,它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的朋友送给我这一束花,以为一切都会如她所愿,并不知道这束花来到我家,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所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上演了“为了一朵花的盛开”的故事。
(选自《天津日报》2020年5月7日)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自己精心照料朋友送的一束花,最后却只有一朵婀娜地盛开,其余七朵花为了一朵花的盛开而均没有盛开的故事。
10.请说说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示例:准确地写出了“我”对这束花的珍惜和喜爱。
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示例:心理描写,写作者对一朵花盛开而另外七朵花铁锈一般,萎靡不振的原因的思考,为下文作者的奇想及揭示七朵花的品质做铺垫。
12.选文中那朵盛开的花是什么样子?那七朵没有盛开的花是什么样子?作者对比着写的用意是什么?
那朵盛开的花:婀娜,亭亭玉立,分外动人。那七朵没有盛开的花:铁锈一般,萎靡不振。这样对比,更加突出没有盛开的七朵花为了一朵花的盛开,把养分都给了盛开的那朵花,更加突出了那七朵花燃烧自己、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成全“别人”的高尚品质。
1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文中的七朵花为了一朵花的盛开而心甘情愿枯萎自己,并且在盛开的那一朵花的周围无怨无悔地守护着,象征那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作者赞美了那七朵花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高尚之美,赞美了像“七朵花”这样的人,赞美了为别人着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14.关山中学九(2)班举行与海洋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阅读下面图表,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示例:近五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逐年增长;近五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除2016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均逐年增长。
(2)2020年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今年我国“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请你说说为什么以此为主题。
示例:说明红树林对海洋的重要性,说明红树林对海洋生态功能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意义。
15.【写法借鉴】本文运用象征手法,将暴风雨、大海、海燕、海鸥、海鸭等都赋予了象征意义。
【片段仿写】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事物,它们常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请你写一段话,赋予某一事物象征意义。(200字左右)
【例文】自古至今,竹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坚硬的土石,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再经过夏的酝酿、秋的沉淀,竹,渐见其风骨了!暑尽冬来,迎风斗寒,竹越发清越。历四时而常茂,竹子充分显示了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