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病毒(含新冠病毒)
考前冲刺微专题强化1
1.病毒的组成、结构与生命特点
(1)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或 。
(2)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独立生活,所以病毒不能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病毒的繁殖方式(以噬菌体为例)
(1)病毒的繁殖过程大致分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五个阶段)。
(2)病毒被视为生物的重要原因是病毒能够繁殖产生后代。
3.获得放射性标记 噬菌体(或病毒)的方法
思路:先用放射性材料培养大肠杆菌(或宿主细胞),再用 噬菌体侵染培养出来的大肠杆菌(或宿主细胞)。
4.判断病毒是 病毒还是 病毒的实验方法
思路:分别用含放射性 和放射性 的培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再用病毒分别侵染培养出来的宿主细胞,检测病毒的放射性。
5.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与变异
(1)遗传信息的传递: 病毒的研究对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进行了补充。 病毒常见的中心法则如下:
①
②
(2)变异: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一般为基因突变,由于 为单链,结构不稳定,单链的 病毒容易发生变异。
6.病毒的免疫
病毒在免疫学上属于抗原,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侵入人体细胞,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因此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破坏病毒的宿主细胞,最后通过体液免疫清除病毒。
7.病毒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作为疫苗
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可作疫苗,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为了获得较多的记忆细胞,通常多次注射灭活或减毒的病毒。
(2)基因工程中作为载体
噬菌体可作为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载体,动物病毒可作为动物细胞工程的载体;植物病毒可以作为植物细胞工程的载体。
(3)细胞工程中作为细胞融合的促融剂。
在细胞融合过程中,采用灭活的病毒是动植物细胞融合促融手段的主要区别,使用灭活的病毒既保留了诱导细胞融合的能力,又不会感染细胞。
分类 高中常见病毒举例
宿主细胞 动物病毒 乙肝病毒、天花病毒等
植物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等
细菌病毒 噬菌体等
遗传物质 病毒 噬菌体、乙肝病毒等
病毒 艾滋病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等
8.常见病毒举例
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者,丙肝病毒 为一种RNA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初步水解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过程中,需要水的参与
B. 结构简单,属于最简单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C. 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ATP
D. 通过胞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时,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
[解析] 从题图上看, 遗传物质为RNA,不会水解为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错误; 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需要宿主细胞提供原料、ATP,C正确; 通过胞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时,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
2.[2021湖南益阳箴言中学十模] 新冠病毒作为一种RNA病毒,能特异性地识别肺部细胞膜上的 受体,感染肺部细胞,随着我国新冠疫苗的正式上市,国家启动了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来加强防控疫情,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
A.从疫情严重的国家进口的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表明病毒能在外包装上增殖
B.在 噬菌体、新冠病毒和人体的遗传物质中,由碱基 、 、 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分别有 、 、 种
C.只要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的个体,就可以不戴口罩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
D.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胞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其增殖,这属于体液免疫
B
[解析] 病毒为非细胞生物,只有寄生在活细胞才有生命活动,A错误; 噬菌体、新冠病毒和人体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DNA, 只存在于RNA中,故由碱基 、 、 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分别有 、 、 种,B正确;新冠病毒是RNA病毒,易变异,故接种疫苗的人去人员密集的地方活动也应戴口罩,C错误;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与胞外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其增殖,这属于体液免疫,抗体无法与细胞内的病毒发生结合,D错误。
3.[2021哈尔滨师大附中三模] mRNA疫苗是一类新型的预防新冠肺炎的核酸疫苗,其原理是首先制作出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再利用脂质纳米颗粒 包裹,生成 (如图所示),将其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合成出抗原蛋白,从而起到免疫预防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内分子的排列方式,体现了磷脂“头”部是亲
水的,“尾”部是疏水的
C.该疫苗进入人体后,无需将核酸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即可翻译出抗原蛋白
D. 含有膜结构及核酸,可在人体内增殖,起到长期免疫的作用
D
[解析]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A正确;磷脂分子头部排在最外侧,尾部在内侧,体现了磷脂“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生成 ,将其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合成出抗原蛋白”,说明抗原蛋白的合成是利用包裹的mRNA进行的,无需将核酸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C正确; 含有膜结构及核酸,但不能增殖,D错误。
4. 是逆转录病毒,其RNA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形成病毒 。 (叠氮胸苷)是碱基 的类似物,能取代 参加碱基配对,并且 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但不是细胞中DNA聚合酶的合适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B. 可与碱基 发生互补配对
C. 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 D. 参与细胞中转录过程
D
[解析] 依题干信息“ 是逆转录酶的底物,可阻断新病毒的形成”可知, 可作为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正确; 是碱基 的类似物,能取代 参加碱基配对,因此 可与碱基 发生互补配对,且不会抑制细胞中DNA的复制,B、C正确;转录过程不需要碱基 ,所以 不会参与细胞中转录过程,D错误。
5.[2021河北唐山三模]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股 ,该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该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过程是首先以 为模板形成互补 ,再由 产生出许多新的 。下列关于烟草花叶病毒的相关叙述不正确是( )
A.其单股 中可能具有多个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B.RNA复制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与 配对、 与 配对
C.该病毒增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D.RNA聚合酶合成的场所是烟草花叶病毒的核糖体
D
[解析] 其单股 能作为mRNA编码多种蛋白质的合成,据此可推测 中可能具有多个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A正确;RNA复制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RNA和RNA之间,因此,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 与 配对、 与 配对,B正确;该病毒增殖过程涉及RNA的复制和翻译过程,因此其增殖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 ,C正确;病毒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专性寄生生物,新的子代病毒合成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据此可推测RNA聚合酶合成的场所是烟草细胞内的核糖体,D错误。
6.[2021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 研究发现,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病毒的核酸可能是单链结构也可能是双链结构。新病毒出现后,科研人员首先要确定该病毒的核酸种类和结构类型。以下探究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解法: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两组新病毒的核酸,然后将处理过的核酸注入宿主细胞,观察能否产生子代病毒确定核酸类型
B.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和 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病毒,一段时间后收集子代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确定核酸类型
C.碱基测定法:为确定新病毒的核酸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可对此新病毒核酸的碱基组成和比例进行测定分析
D.最终测定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研制此病毒的疫苗很困难,原因是单链RNA分子结构不稳定,更容易产生变异
B
[解析] 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两组新病毒的核酸,然后将处理过的核酸注入宿主细胞,若用DNA酶处理的无子代,用RNA酶处理的有子代则是DNA病毒,反之,则为RNA病毒,此法能确定核酸类型,A正确;应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和 培养宿主细胞,再接种病毒,一段时间后收集子代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确定核酸类型,B错误;为确定新病毒的核酸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可对此新病毒核酸的碱基组成和比例进行测定分析,双链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C正确;最终测定该病毒为单链RNA病毒,研制此病毒的疫苗很困难,原因是单链RNA分子结构不稳定,更容易产生变异,即使研制出疫苗,可能病毒已经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疫苗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D正确。
7.[2021内蒙古通辽新城一中增分训练] 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目前很多国家都在针对新冠肺炎积极研发疫苗,目前我国已开展重点人群,高危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下图是模拟了人体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邻近细胞,并刺激其产生 分子和 分子,进而发挥抗新冠病毒作用的过程。
干扰素 是哺乳动物细胞受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功能。(甲为一种细胞器, 、 表示物质),根据以上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可引起人类免疫系统的反应,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免疫系统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解析]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后可引起人类免疫系统的反应,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系统参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 参与清除新冠病毒过程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解析] 病毒入侵之后,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系统清除新冠病毒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 新型冠状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在细胞器甲的作用下释放出短肽碎片和RNA,据图推测该细胞器甲应为_________。
溶酶体
[解析] 溶酶体可以吞噬侵入的细菌或病毒,若新型冠状病毒能在细胞器甲的作用下释放出短肽碎片和RNA,则细胞器甲为溶酶体。
(4) 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干扰素抗病毒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加快免疫细胞对受感染细胞的识别
[解析] 题图显示干扰素可以通过刺激细胞核产生 分子,抑制核糖体的功能,从而使RNA不能通过翻译过程完成蛋白质,进而使病毒不能正常装配增殖;干扰素还可刺激细胞核通过相应过程释放 分子,该物质可以促进免疫细胞对受感染细胞的识别,进而对病毒进行清除。
(5) 我国研究开发的灭活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是比较相似的,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通常采取两针免疫的目的是使人体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
记忆细胞与抗体
[解析] 我国研究开发的灭活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是比较相似的,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通常采取两针免疫的目的是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与抗体,具有更高的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