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11.4 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单选题
1.为了更好的推进习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计划发射十八颗通信卫星,为沿线国家提供服务。如图所示,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 )
A.重力势能减小 B.速度增大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如图将一小球置于一弹簧上方,放手后,小球向下运动,到达A位置小球刚好与弹簧接触,到达B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则对于此过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
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速度由大变小,到B位置为零
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
3.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图线是重力势能——高度关系图线
B.b图线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
C.小石块在各点时的机械能均为2J
D.小石块达到的高度可大于4m
4.小明在体育课上掷铅球,掷出去的铅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 )
A.从a处到b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从b处到c处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a处的机械能小于c处的机械能
D.在d、e处机械能相等
5.如图是成都欢乐谷游乐项目“青蛙跳”,对它在向下减速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6.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着粗糙的路面从a点向d点自由运动,其中b和d两点在同一水平高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小球在b和d时机械能都相等
7.如图,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粗糙的水平杆上(小球与地面不接触且不计空气阻力),a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在a点
B.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在b点
C.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在b点左侧
D.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在b点右侧
8.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演员将一根细绳系着盛水的杯子,让杯子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水不从杯里洒出, 甚至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已经杯口朝下,水也不会从杯子里洒出来。则在演员停止用力转绳时,下列关于其中的一只杯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平衡力作用 B.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C.机械能不变 D.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9.如图,质量为m的小环穿在固定的光滑曲杆上,从某点A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环在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要A点高于D点,小环就一定能到达D点
B.小环从A点到B点,动能一直增加,机械能不变
C.小环从A点到D点,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变
D.若小环能到达D点,离开D点后将竖直向下运动
10.下列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
A.空中加速上升的飞艇 B.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地面上蓄势待发的火箭 D.高空中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二、填空题
1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着“月球土特产”安全着陆。嫦娥五号探测器由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四部分组成。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降落至月球表面后完成月球采样,并将携带的国旗在月面展开,最终,独自携带1731g月球样品的返回器先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然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来,之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才安全返回地面(如图)
(1)国旗上的五角星呈现黄色是因为五角星只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黄光。
(2)返回器加速下降的过程中,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导致其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内能;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安全返回的返回器将地面砸出个大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3)1731g月球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探测器的动能 ___________,机械能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体育课上,小明抛出甲篮球,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华在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相同的乙篮球。不考虑空气阻力,当篮球到达最高点时,甲篮球的重力势能______乙篮球的重力势能;当篮球下落至同一高度时,甲篮球的动能______乙篮球的动能,甲篮球的机械能______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篮球的机械能。
14.将表面涂墨(墨充足)的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频闪照片,A、B两点高度相同,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A点的动能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的动能;皮球先后三次在地面D、E、F着地并留下黑色墨迹,墨迹逐渐 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5.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先加速下降,离地一定高度时打开降落伞,一段时间后匀速下降。在运动员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其动能 ______,重力势能 ______,机械能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综合题
16.阅读短文
小明想研究物体从高空抛下落地速度,则查阅资料:动能的大小和速度与质量有关,翻阅资料后得到动能大小与速度质量公式为,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与高度有关,重力势能与质量高度的公式为,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在机械能守恒时,弹性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例如一个质量为m小球在h的高度落下,落到地面上(忽略空气阻力),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所以落地时就有,得落地时速度为:,所以高度越高落地时候的速度就越大.
(1)小球的质量为2kg,速度为2m/s,求小车的动能____________.
(2)小球落地时候的速度与质量有没有关系:_______________(选填“有”/“没有”)
(3) 如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轨道上运动,从如图所示位置释放,此时距离地面高度为h,圆形轨道半径为r,若物体从释放可以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点时,此过由于摩擦机械能损耗为W,请用以上条件来表示小球到达圆形轨道最高点A点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
(4)高空抛物是城市上空的痛,请为杜绝高空抛物写一句标语: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单摆
单摆是能够产生往复摆动的一种装置,将无重细杆或不可伸长的细柔绳一端悬于一定点,另一端固结一个重小球,就构成单摆,单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摆球和摆线组成。单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提供;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并且满足偏角小于10°。
如图是一个单摆模型,均匀小球中心到固定点的距离称为摆长,一般用L表示,把小球拉开一个小角度至A处,放开小球后,小球将沿着AOB的轨迹做往复运动,A、B两点为运动过程中的最高点,我们把O点称之为平衡位置,该点的速度最大,假如小球从A到O点时开始计时,那么小球按照O—B—O—A—O轨迹回到O时停止计时,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单摆的周期,单摆的周期也可看作小球从A点出发到下一次回到A点时经历的时间。
小刚想探究单摆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相关实验,实验中小刚先用质量为50g的小球做实验,然后换用100g的小球重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摆长L(cm) 质量为50g的小球 30个周期T30(s) 1个周期T(s) 质量为100g的小球的T30(s) 1个周期T(s)
93.76 58.35 1.945 58.30 1.943
83.68 55.05 1.835 55.08 1.836
73.46 51.55 1.718 51.51 1.717
63.44 47.50 1.583 47.56 1.585
53.71 44.70 1.490 44.70 1.490
图2是生活中的钟摆,其原理与单摆类似。
(1)关于单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摆能够产生往复的振动
B.单摆的摆绳可以用橡皮筋
C.单摆的摆球应该用密度较大的金属球
D.单摆在工作时,摆球应该在角度较大范围内摆动
(2)关于生活中的钟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英手表的原理与钟摆的原理相同
B.钟摆可以竖直放置,也可以水平放置
C.钟摆的摆球不可能一直摆动下去
D.生活中的钟摆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
(3)单摆是一种理想模型,它的机械能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 )
A. B. C. D.
(4)从文中可看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判断与单摆周期一定无关的物理量是______;
(5)夏天天气炎热,钟摆的摆杆容易因为热胀冷缩而变长,这样会导致时钟变______(填“快”或“慢”)。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之旅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探测器实施2次轨道修正、2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组合体分离及环月降轨。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从距离月面15千米处采用动力下降的方式减速,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开机,逐渐将探测器相对月球纵向速度从约1700m/s降为零。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正面预选区域着陆后开展采样工作。12月3日,上升器点火起飞、精准入轨,于6日完成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之间的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12月12日至16日,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在完成2次月地转移入射、2次轨道修正后,返回器于12月17日与轨道器分离并重返地球。
完成一系列回收工作之后,12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对月球样本的交接仪式。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球样品只有1731克。原本嫦娥五号计划是带回2000克月壤的,而且嫦娥五号取样容器已经被装满了,可是质量却不足2000克,为什么少了269克呢?
嫦娥五号预计的2kg是按照之前美国、苏联取回来的月球正面的土的密度(0.8g/cm3)计算得来的。但此次嫦娥五号的取样地点与美国、苏联的取样地点相比,明显不一样,不同区域、不同深度所采集的土壤会有区别。
(1)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月球着陆前采用的减速方式是______;
(2)从图中可看出,返回器被高温烧蚀成了黑色,是因为返回器经大气层下落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温度升高;
(3)本次嫦娥5号在月球上采集的月壤带回到地球后,不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______;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4)按设计,嫦娥五号用来收集月壤的容器容积为______m3;此处月壤的密度约为________kg/m3。
19.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的速度可达350km/h。比普通列车的速度大很多。如图是动车组进站时的情景。请回答:
(1)铁轨为什么要铺在枕木上?
(2)动车组进站时机械能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3)当列车驶过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如果让你设计,动车组站台上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与普通列车站台上的安全线到站台边缘的距离相比,应大一些还是小一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D.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C.在太空中卫星运动时不受阻力的作用,所以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
A.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大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但也有一部分会由于空气阻力、摩擦等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从A到B位置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逐渐加大,所以小球受到弹力一直变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A到B位置过程中,小球开始时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继续加速,后来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开始减速,所以小球是先加速,再减速,到B位置速度变为0;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A到B位置过程中,开始时弹簧的形变程度小,小球受到的弹力小于重力,后来弹簧的形变程度增大,小球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弹力与重力的关系是变化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AB.由题知,a图线表示能量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小,b图线表示能量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大;石块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其动能减小,所以上升过程中动能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小,则a图线是动能随高度变化的图线;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其重力势能增大,所以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变大,所以b图线是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图线,故AB错误;
C.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石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结合图像可知整个过程中各点的机械能均为2J,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高度为4m时,动能为0,重力势能最大,所以小石块达到的高度等于4m,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铅球从a处到b处,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则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增大,故A符合题意;
B.铅球从b处到c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则动能增大,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球在空中运动时的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不计空气阻力,说明球在空中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在a、c两处的机械能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
D.从d处到e处,铅球需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在d处机械能大于e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它在向下减速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所以机械能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A.小球从a到c加速下滑,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球从c到d减速上坡,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变高,速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大,动能变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路面粗糙,小球从a到d的过程中,小球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路面粗糙,小球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运动过程中,小球要将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小球在b的机械能大于d时机械能,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
在粗糙的水平杆上,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减小,其弹性势能减小,由于克服与杆的摩擦,一部分弹性势能转化为内能,一部分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小球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而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变大;到达b点时,弹簧恢复原状,此时的弹力为0,水平方向上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所以在b点左侧某位置,弹簧的弹力和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此时小球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最大,小球从b点向c点运动过程中,弹簧被拉长,小球动能一部分转为弹簧的弹性势能,一部分克服与杆的摩擦转化为内能,即小球动能越来越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变小,所以小球机械能最大的位置在b点左侧。
故选C。
8.D
【详解】
A.杯子在重力和拉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其运动的方向时刻发生变化,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C.演员用力转绳时,杯子做圆周运动,杯子在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变化,则重力势能变化;由于演员对杯子做功,所以机械能变化,故BC错误;
D.由于杯子的速度方向在不停地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在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由图知D点的位置低于A点的位置,但是如果C点高于A点,则小球不能到达C点,即小环不一定能到达D点,故A错误;
B.质量为m的小环在光滑曲杆上,从某点A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小环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由A到B,小环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机械能保持不变;故B正确;
C.由A到B,小环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由B到C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增加;由C到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故小环从A点到D点时,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故C错误;
D.小环到达D后,由于惯性会继续沿CD方向运动一段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空中加速上升的飞艇,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高,重力势能变大,即飞艇的机械能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空中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质量、速度和高度均不变,即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飞机的机械能也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地面上蓄势待发的火箭,即火箭是静止的,动能和势能都不变,故火箭此时的机械能也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高空中匀速下降的热气球,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故热气球的机械能减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反射 增大 做功 运动状态 形状 不变
【详解】
(1)[1]五角星是不透明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黄色的五角星只反射黄光,所以呈现黄色。
(2)[2]动能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返回器加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动能增大。
[3]返回器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内能。
[4]返回器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是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安全返回的返回器将地面砸出个大坑,地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6]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2. 变小 不变
【详解】
[1]“天问一号”沿椭圆轨道绕火星运动时,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探测器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探测器的动能将变小,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2]因为运动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守恒,由近火点向远火点运动时,机械能不变。
13. 小于 等于 等于
【详解】
[1]不计空气阻力,甲、乙两个篮球从抛出到最高点的能量转化都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而两篮球的初始速度和初始高度相同,则两篮球在初始位置动能和重力势能相同,乙篮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则动能为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而甲篮球在最高点时竖直方向速度为零,水平方向速度不为零,故甲篮球在最高点时动能不为零,甲篮球从抛出到最高点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最高点时甲篮球重力势能小于乙篮球重力势能。
[2]下落至同一高度时,两篮球的重力势能相同,不计空气阻力,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两篮球的动能相同。
[3]不计空气阻力,甲篮球和乙篮球从抛出到落地机械能守恒,所以下落至同一高度时,甲篮球的机械能等于乙篮球的机械能。
14. 等于 大于 变小
【详解】
[1]皮球在A点的高度和B点的高度相等,质量也没变,根据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可知:皮球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2]由于皮球每次弹起后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不断减小,所以皮球的机械能在不断减小,即A位置的机械能大于B位置时的机械能,因此在A、B两位置重力势能相等的情况下,A位置的动能大于B位置的动能。
[3]每次皮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机械能逐渐变小,落地时,转化成皮球的弹性势能也越来越小,皮球弹性形变程度也越来越小,所以看到黑色墨迹逐渐变小。
15. 不变 减小 减小
【详解】
[1]在运动员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和速度都不变,所以运动员的动能不变。
[2]在运动员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运动员下降时不具有弹性势能,此时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16. 4 无关 详见解析
【详解】
(1)[1]由动能大小与速度质量公式,可知
(2)[2]由题中材料可知,速度的大小和质量没有关系,只与g值和高度h有关;
(3)[3]从高度为h的位置下落,然后到达2r的高度,这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2r),由于摩擦机械能损耗为W,到达A点时的动能为,满足关系式
,
变换可得A点的速度为
(4)[4]严禁高空抛物.
17. C C A 摆球的质量 慢
【详解】
(1)[1] A.单摆是能够产生往复摆动的一种装置,而不是往复的振动,故A错误;
B.单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提供,故B错误;
C.为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摆球的体积应较小,则密度应较大,故C正确;
D.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小得多,并且满足偏角小于10°,故D错误。
故选C。
(2)[2] A.石英钟表原理和单摆不相同,故A错误;
B.钟摆不能水平放置,故B错误;
C.钟摆在摆动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钟摆的摆球不可能一直摆动下去,故C正确;
D.生活中的钟摆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C。
(3)[3]单摆看做理想模型,则不考虑摩擦等因素,单摆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机械能总量守恒。
故选A。
(4)[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摆球的质量不影响单排的周期。
(5)[5]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摆杆的长度越长,周期越长,所以钟摆的摆杆容易因为热胀冷缩而变长,这样会导致时钟变慢。
18. 动力下降 机械 A 2.5×10﹣3 0.6924×103
【详解】
(1)[1]由材料知道,嫦娥五号探测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从距离月面15千米处采用动力下降的方式减速。
(2)[2]返回器与空气摩擦,返回器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返回器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即返回器被高温烧蚀成黑色。
(3)[3]“嫦娥五号”将月壤标本从月球带回,月壤的位置变化,但月壤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其质量不变;但因为到地球后月壤受到地球大气压力的作用,且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到的重力比在月球表面受到的重力大,所以月壤受压,体积变小,由知道,月壤的密度变大,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温度不一样,则不发生改变的物理量只有质量。
故选A。
(4)[4]美国、苏联取回来的月球正面的土的密度为
0.8g/cm3=0.8×103kg/m3
按设计采集m=2000g=2kg的月壤,嫦娥五号用来收集月壤的容器容积
[5]嫦娥五号实际采集的月壤装满了该容器,月壤的质量是m′=1731g=1.731kg,则这些月壤的密度
19.(1)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2)减小;(3)大一些
【详解】
(1)列车从铁轨上行驶,对路基的压力一定,铁轨铺到枕木上,增大了路基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达到保护路基的目的。
(2)动车组进站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减小。
(3)大一些,这是因为动车组进站时,列车速度较大,列车附近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而相对远些的地方空气流速相对较小,压强大,所以人靠近车体或在安全线内,很容易被外侧较大的压强压向列车,发生危险。故对于速度快的动车组来说,所设计的安全线应该距离更大一些才安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