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12.1 杠杆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下列工具正常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用园艺剪刀修剪枝叶
B.食品夹
C.门把手
D.用钳子拧螺丝
2.下列常见的工具中,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撬棒 B.瓶起子 C.羊角锤 D.镊子
3.如图所示利用简单机械的情况中,一定费力的是( )
A. 钓鱼竿
B. 斜面
C. 滑轮组
D. 羊角锤
4.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相同的小球,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仍然平衡 B.杠杆A端下沉 C.杠杆B端下沉 D.无法确定
5.有一根重200N的木料AB,水平放在地面上,一个人用50N的力,就能抬起木料的A端,关于这根木料( )
A.重心一定在木料中点
B.重心离A近
C.要抬起B端至少用250N的力
D.要抬起B端至少用150N的力
6.如图所示,各式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 B. C. D.
7.如图描绘的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剪钢丝的钳子
B. 啤酒开瓶器
C. 赛艇的船桨
D. 剪树枝的剪刀
8.下列杠杆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撬石头 B.船桨
C.小推车 D.修树剪刀
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E可绕口点转动其中杆上相邻各点之间距离相等,在C点处挂一重为20牛的物体G,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所用的动力( )
A.一定在E点大小为12N B.可以在B点,大小为24N
C.可以在E点,大小为24N D.可以在E点,大小为8N
10.如图所示是一种铡刀切甘蔗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铡刀手下压距离小于甘蔗的厚度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把甘蔗放在b 点比放在a 点更容易切断
D.手沿F2方向用力比沿F1方向时更省力
11.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12.如图所示为等刻度的轻质杠杆,在A处挂一个重为2牛的物体,若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B处施加的力( )
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0.5牛 C.一定是1牛 D.一定是4牛
二、填空题
13.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某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_______。杠杆的力臂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在杠杆上。杠杆平衡是指静止或绕支点________状态。
14.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自由转动,用细线将15牛的重物挂在A处,小林同学在B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B与OA长度之比是3︰5,此时拉力大小为______牛,杠杆属于_____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仅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则拉力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如图,小儿垂钓时的鱼竿是_____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
1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OA=AB,用细线将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A点,在B点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保持杠杆水平静止的情况下,拉力F=______G;若将拉力F改为沿图中虚线方向F将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三、综合题
17.按要求填空。
(1)图 1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大小时我们首先要沿______对弹簧测力计校零;
(2)图 2 中,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
(3)图 3 中,向外拉活塞,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说明液体表面______降低,沸点降低;
(4)图 4 中,将纸板 EOF 的 ONF 平面沿直线 NO 向后转动,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
18.小红用自制杠杆测物体的密度,装置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上挂有重为50N的重物B,杠杆的左端通过细绳(绳的中间串一个弹簧测力计)跨过定滑轮悬吊着重物A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杠杆处于水平位置。现向容器C中缓慢注水,使A浸没,测力计示数变为20N。托起水杯,使A接触容器的底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为10N,同时移动物体B的悬挂点,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杠杆、弹簧测力计、细线和滑轮的质量以及一切摩擦均忽略不计,ρ水=1.0×103kg/km3,g=10N/kg。
(1)若杠杆长度为1m,在物体A悬空时,物体B的悬点位置与O的距离为______cm;
(2)物体A的密度为______g/cm3;
(3)物体B的悬挂点移动的距离与杆长之比为______;
(4)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测出物体A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请说明理由______。
19.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1)自行车的车座是马鞍形的,这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___________;自行车前行的时候,车前轮和地面的摩擦是___________摩擦。
(2)自行车的脚踏板是提供自行车人工动力的主要部件,可以将它看成单独的杠杆。人作用在踏板上的力是与踏板垂直的。如图所示,是自行车运动过程中某一瞬间的情况,请你画出作用在踏板上的力 F和其对应的力臂l。___________
20.小红和小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根长度为1m、质量为1.2kg粗细均匀、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型螺纹钢AB,一只金属筐,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机械装置,制作时,她们将金属筐系于螺纹钢上的B端,当悬挂螺纹钢的钢索在螺纹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螺纹钢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B=5cm。g取10N/kg。
(1)制作时,螺纹钢在水平位置平衡。设螺纹钢的重力为动力F1,B点受到的拉力为阻力F2,在图中画出F1和F2______,并计算出金属筐的质量为多少kg______?
(2)称重时,将重物放入金属筐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螺纹钢的A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重物的质量是多少kg______?
(3)若在她们制作的装置中仅将弹簧测力计换成质量为1kg的“秤砣”,制成杆秤,从O点开始,沿OA每隔1cm标出对应的质量刻度,杆秤的刻度均匀,则该杆秤的分度值为______kg。
21.(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的A点挂一重物G,绳在A点对杠杆的拉力为F2,O为杠杆的支点。请在杠杆的端点B处画出使杠杆保持静止的最小的力F1的示意图,并作出F2的力臂L2______。
(2)如图所示,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
①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物距是______ cm;②画出光线b经过光心后的光线______;
③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M’N’相对于物是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园艺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门把手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ABC.撬棒、瓶起子和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ABC不符合题意;
D.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使用钓鱼竿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A符合题意;
B.使用斜面可以省力,省力但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图示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3
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羊角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
令一个砝码的重力为Ga,球的重力为Gb,杠杆的一个标度为l,对于(b图)A端
(2Ga+Gb)×2l=4Gal+2Gbl
对于(b图)B端
(Ga+Gb)×4l=4Gal+4Gbl
可得A端的力乘力臂小于B端的力乘力臂,所以杠杆B端下沉,故C正确。
故选C。
5.D
【详解】
AB.设其重心在O点,水平放在地面上,抬起A端时,以B端为支点,则动力的力臂为LAB,重力的力臂为LOB,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
FA×LAB=G×LOB
所以
即重心不在木料中点,重心离B端近,故AB错误;
CD.抬起B端时,以A端为支点,此时重力的力臂为
动力的力臂为LAB,由杠杆平衡条件知道
FB×LAB=G×LOA
所以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动力臂比阻力臂大的倍数越多,越省力,越适合剪开较硬物体,四个图中B图中的动力臂最大,阻力臂最小,故使用B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剪钢丝的钳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啤酒开瓶器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赛艇的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剪树枝的剪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撬石头时,支点是木棒与中间石头的接触点,左边石头对木棒的压力是阻力,右边的人对木棒的压力是动力,很明显看到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它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到,船桨划船时,支点是船桨与船的接触点,人划船时出的力是动力,水对船桨的推力是阻力,人手对船桨的作用点距离支点较近,水对船桨的作用点距离支点较远,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它属于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到,工人使用小推车工作时,支点是小推车的下面车轮中间点,人手往上抬的力是动力,小推车自身的重力是阻力,人手对小推车的作用点距离支点较远,小推车自身的重力作用点距离支点较近,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它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到,修树剪刀使用时,剪刀中间点作为支点,人手出的力是动力,剪刀受到树木的力是阻力,人手对剪刀的作用点距离支点较远,树木对剪刀的作用点距离支点较近,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它属于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CD.若在E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E×5L=G×3L=20N×3L
解得FE=12N,当动力与杠杆垂直时,动力臂最长,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最小,所以在E点施加的最小动力为12N,由于在E点处动力的方向未知,所以该处动力的大小可以等于或大于12N,故A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若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B×2L=G×3L=20N×3L
解得FB=30N,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B.铡刀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铡刀实质上是一种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费距离,使用铡刀时手下压的距离大于甘蔗的厚度,故AB错误;
C.由图知,甘蔗放在b点比a点时的阻力臂更大,而甘蔗对铡刀的阻力一定,此时动力臂一定,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会更大,会更不容易切断,故C错误;
D.由图知,手沿F2方向用力比沿F1方向用力时的动力臂要大,而阻力、阻力臂一定,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沿F2方向用力动力更小,即更省力,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由题意,每个钩码重力为
设每个小格长度为,则点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
A.在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
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
B.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
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
C.用弹簧测力计在点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当改变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拉力要大于1N,杠杆才能平衡,要费力,故C错误;
D.用弹簧测力计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
最小拉力为1.5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费力,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设杠杆每一格长度是L,当B处的作用力与杠杆垂直向下时,力臂最大,此时作用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即
解得
当作用在B处的力与杠杆不垂直时,力臂小于4L,作用力大于1N,因此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B处的力F≥1N,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杠杆 不一定 匀速转动
【详解】
[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某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2]力臂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3]杠杆平衡状态指的是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14. 25 费力 变大
【详解】
[1]由杠杆平衡原理F1l1=F2l2可得
F×OB=15N×OA
可得
F=25N
[2]如图所示,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3]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仅拉力方向变为图中虚线所示方向,动力臂变小,拉力变大。
15.费力
根据鱼竿在使用过程中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确定杠杆类型;
【详解】
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
16. (或0.5) 增大
【详解】
[1]由图可知,竖直向上拉动时,动力臂为OB,阻力臂为OA,因为OA=AB,所以OB=2OA,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所以有
[2]若将拉力F改为沿图中虚线方向,这时动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没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动力F增大。
17. 斜面方向 寻找普遍规律 气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先校零,由图1知,弹簧测力计是在斜面上使用,所以要沿斜面校零。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通过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是避免偶然性,让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3)[3]图3中,烧瓶中的水是刚停止沸腾的,即温度稍低于此时水沸腾的沸点,而向外拉活塞,则烧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气压降低,而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于是瓶内的水再次沸腾起来。
(4)[4]图4中,将纸板EOF的ONF平面沿直线NO向后转动,在ON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18. 60 3 2∶5 偏小 测力计受重力,使得测力计示数小于物体A所受重力
【详解】
(1)[1]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1OF=GBOB
30N×1m=50N×OB
OB=0.6m=60cm
(2)[2]由于滑轮为定滑轮,则
GA=F1=30N
当A浸没,测力计示数变为20N时。根据称重法可得
F浮=GA-F=30N-20N=10N
物体A的体积
V=V排==1×10-3m3
物体A的密度
=3×103kg/m3=3g/cm3
(3)[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为10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
F2OC=GBOB′
10N×1m=50N×OB′
OB′=0.2m
所以,物体B的悬挂点移动的距离与杆长之比为
(0.6m-0.2m)∶1m=2∶5
(5)[4][5]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使得测力计示数小于物体A所受重力,A的重力就会偏小,测得A的质量就偏小;物体A的浮力与浸没的液体和排开的体积有关,没有影响浮力的计算,所以A测出的密度偏小。
19. 压强 滚动
【详解】
(1)[1]自行车的车座是马鞍形的,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自行车前行的时候,车前轮和地面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
(2)[3]作用在踏板上的力F垂直于踏板向下,支点为O,反向延长画出力F的作用线,从支点画力F作用线的垂线段,可得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20. 10.8kg 28.5kg 0.2
(1)悬挂螺纹钢的钢索在螺纹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螺纹钢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金属筐的质量;
(2)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金属筐和重物的总质量,从而求出重物的质量;
(3)将弹簧测力计换成质量为1kg的“秤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物体的最大质量,然后得出分度值的大小。
【详解】
(1)[1]圆柱型螺纹钢AB质量分布均匀,则其重心的位置螺纹钢的中点,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F1,阻力F2的作用点在B点,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所示:
[2]将金属筐系于螺纹钢上的B端,当悬挂螺纹钢的钢索在螺纹钢上的悬吊点移至O点时,螺纹钢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B=5cm;圆柱型螺纹钢AB质量分布均匀,则其重心的位置到O点的距离为
则
OA=100cm-5cm=95cm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m螺gl=m筐g×OB
即
1.2kg×g×45cm=m筐g×5cm
解得,金属筐的质量
m筐=10.8kg
(2)[3]称重时,将重物放入金属筐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螺纹钢的A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OA=m物g×OB
即
15N×95cm=m物×10N/kg×5cm
解得,重物的质量
m物=28.5kg
(3)[4]若在她们制作的装置中仅将弹簧测力计换成质量为1kg的“秤砣”,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秤砣在A点时,所测物体的重力最大,即质量最大,则有
m秤砣g×OA=m最大×OB
即
1kg×10N/kg×95cm=m最大×10N/kg×5cm
解得,物体的最大质量
m最大=19kg
即秤砣在A处时对应的物体的质量是19kg,则该杆秤的分度值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力的示意图以及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明确力臂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21. 3.0 5.0 放大 倒立
【详解】
(1)[1]由图可知,力F1作用在B点时,力臂L1最大,此时力F1最小,力F1示意图如图所示;过支点作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做出力臂L2,如图所示:
。
(2)[2][3][4]如图所示,主光轴分度值为1cm,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0cm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物距是5.0cm;光线b经过光心其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
[5][6]物体MN经凸透镜成的像M’N’,满足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