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7:0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学习变得更容易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是指(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部署中国梦 ④全面依法治国 ⑤全面从严治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2.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
A.全面从严治党 B.不断为民造福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关于这个梦想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在21世纪头20年已经实现 
④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式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的是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惩治腐败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其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从性质定位看,“四个全面”是(  )
①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②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
③民族复兴的理论指导 ④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语,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8.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的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9.2020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梦”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 “精准扶贫”是近年的热词之一,我国将通过“精准扶贫”的方式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体现了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11.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做了深刻阐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④⑤⑥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29日)
材料二 封城,在中国的疾控史上,从未有过……万一疫情没什么大事,李兰娟一生的名誉和声望恐都将毁于一旦……在她心里,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李兰娟院士的每日日程安排都是满满的,白天在医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与救治团队共同讨论救治方案,同时还为浙江的危重症患者救治进行远程会诊;晚上与团队讨论科研攻关难题,为国家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她,73岁的老院士,却坚持带队去驰援武汉,“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武汉有很多危重症患者,需要人工肝等支持治疗。”“战‘疫’不成功,我就不撤兵。”
——新华网:《中国感染病学女院士李兰娟:和大家一起奋战》(2020年2月20日)
依据一材料指出“中国梦”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梦”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
(2)材料一中“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2020年是实现哪一目标的收官之年?
(3)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主力军的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从李兰娟院士身上学习什么可贵的精神品质?
14.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二 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三 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开启,中国迎来了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梦激励着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一带一路”有何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条件是什么。
15.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梦宏伟蓝图】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材料二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正起,全面依法治国顺利开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神州大地活力迸发,砥砺人心的“中国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新发展理念日渐成熟】
材料三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的转变,有利于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
【梦想成真会有期】
材料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本质是什么 概括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
(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使中国梦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四个全面”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这一发展理念有何影响
(4)你认为习近平作出材料四这一论断有何依据
参考答案
1-5.CDCCC 6-10.CDDDD 11-12.AB
13.(1)实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形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答对2点即可)。
(2)基本实现现代化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一个百年目标(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精神;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增长本领;坚定信心,勇于创新等,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基础。
14.(1)基本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路:必须走中国道路(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特点:以建立经济发展区域为目的,包含多个领域,涉及多个国家,秉持开放包容精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3)条件: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科技的进步与创新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影响;等等。
(4)努力: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等。(符合题意即可)
15.(1)本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或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条件: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影响: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或有利于引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的转变)。
(4)依据:①经过九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使中国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