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京剧脸谱 人美版(北京)(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京剧脸谱 人美版(北京)(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4-14 14:2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美术《面具—脸谱》
科目:美 术 课时:2
提供者: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面具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从小学生就带着猪八戒、孙悟空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脸谱是面具多元化发展的产物,两者密不可分。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面具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形式,脸谱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 ,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原始面具艺术和我国民族的面具艺术。分析多种风格的面具,感受其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利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和脸谱,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脑,动手,动眼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从制作中体会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能力,他们喜欢绘画,喜欢欣赏,所以要引导学生想象,并结合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欣赏图片直观教学法、小组合作创作。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营造一个积极、生动、活泼的学习创作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发现者、探究者,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体验不同文化及地域风格的面具的美丽和神秘;从制作中体会乐趣,体验制作成功的喜悦之情,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我非常重视读多媒体教学中的作用,努力让学生见多识广,引导学生在画中思考,在创作绘画中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面具和脸谱的设计和制作。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感知学习内容。播放原始人祭祀仪式课件。 我们看过在原始森林里的原始人举行的一些神秘的仪式吗?原始人都手舞足蹈,头上要戴着奇怪的面具?让我们看一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步活动做铺垫。
二、欣赏非洲面具:欣赏图片   师:你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你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从哪里看出来吓人,恐怖?有谁知道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恐怖的面具吗 欣赏世界不同文化地域的面积,开阔眼界,积累创作素材。
生动讲解面具,让学生了解面具的不同用途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的用途?色彩是怎样的?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表达对神的崇拜与敬服和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装饰,娱乐,演戏) 了解不同面具的特点,和特定的作用。
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 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 ,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
通过回忆身边的面具,开拓学生思维,为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和脸谱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脸谱一般采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 格、气度。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
七、教学评价设计
序号: ______ 教师: 课题: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指标 具 体 要 求 满 分 评价分 教学目标 具体体现“学习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艺术学科价值观。 ② 包含三个维度(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突出过程与方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③ 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指向清晰、表达具体、重点突出,有效地落实、化解在教学过程中,并随学情变化调整、完善。 15分 教学内容 ① 创造性地选择、处理教材,准确、科学地把握教材,合理整合、提升、深化教学内容。 ② 从整体着眼,把握教学内容,力求内容结构化。 ③ 注重教学过程中内容的生成与拓展。 15分 教学组织 注重整体感悟,关注艺术的语言及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知识背景等。 ② 加强创作实践,提倡个性化体验,重视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③ 有层次,逐步推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 ④ 适时、适度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20分 学生参与 ① 保证活动时间不少于2/3,交流活动涉及各个层面学生。 ② 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学习主动性强,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③ 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发表不同见解。 20分 特色与创新 ① 创设非常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十分和谐的教学氛围。 ② 恰当使用教学媒体。 ③ 体现课题研究、美术课程的特色。 10分 教师素养 ① 教育理念新颖,教学技巧娴熟,专业功底厚实。 ② 语言丰富生动,讲述清晰、明了,点拨到位。 ③ 板书设计有特色,演示规范熟练。④调控应变能力强,富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10分 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 ② 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基本学习目标,重视艺术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学习习惯的习得与培养,形成一定的动手的能力并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③ 美术后续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 10分 总 分 100分 评价者: 评价时间:
八、板书设计
面具—脸谱
九.教学反思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本节课教学是用多媒体从导入神秘非洲的仪式开始,激发学生兴趣欣赏不同文化地域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用途的面具。了解面具的起源、发展及多样化。学生的创作环节充满各种惊喜。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 ,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面具以及装饰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在课堂中我学习运用一些有亲和力的语言、动作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达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