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42ppt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42ppt无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2:5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宋应星《天工开物》三百年前的思想影响至今,在当时留下了哪些更为宝贵的遗产呢?
——习近平语录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三、小说和戏剧
四、书画艺术
内容构成
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学习目标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
李时珍: 《本草纲目》—医药学
一、科技名著
通读课文76-78页找出科技名著的的名称、作者及领域
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
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姓名:
职业:
生活时代:
成就:
李时珍
医药学家
明代
编成《本草纲目》
阅读课文P76,交流填写以下名片内容
出身医生世家
医治疑难杂症
治好楚王世子
推荐成为太医
发现古人谬误
调查药理性能
四处访医采药
印证古书说法
(1)认识李时珍
古有《本草》一书,自炎帝及汉、梁、唐、宋,下迨(dài)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误差讹遗漏,不可枚数。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被翻译成等多种文字。
朗读课文P77,标识《本草纲目》的内容、影响、传播。
内容:
①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②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2)《本草纲目》
影响:
传播:
史实纵向归纳:中国古代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姓名 朝代 职业 成就
扁鹊
战国
医学家
四诊法
华佗
东汉
孙思邈
张仲景
汉末
医学家
《千金方》
唐代
医学家
李时珍
明代
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医学家
《伤寒杂病论》
麻沸散、五禽戏
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2.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姓名:
职业:
生活时代:
成就:
宋应星
科学家
明代
写出《天工开物》
阅读课文P77,交流填写以下名片内容
(1)认识宋应星
宋应星担任过地方官吏,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
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下了《天工开物》一书。
(2)《天工开物》
①主要内容:
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天工”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指的是自然力;
“开物”一词源出《易经 系辞上》,指的是人工。
以两词合用作为书名,体现出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的科学哲学观念。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耕种
收获
造缸、造瓶
制瓷
图中的人们在从事什么工作?
农业
手工业
跨越三百年的握手
宋应星
袁隆平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②影响:
“三百年前言农工业书如此其详且备者,举世界无之,盖亦绝作也。读此书者,不特可以知当日生活之状况,工业之程度,且以今较昔,吾国经济之变迁,制作之兴废,亦于是中观焉。”
——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科学家丁文江
贵五谷而贱金玉
求真务实,造福人民的科学精神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地位:
日文全译本
法文译本
英文译本
德文译本
3.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1)认识徐光启
姓名:
职业:
生活时代:
成就:
徐光启
科学家、政治家
明代
写成《农政全书》
利玛窦与徐光启
相关史实
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来了有关西方自然科学的书籍。一些中国学者积极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与外国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的科学著作。其中,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何”以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阅读课文P78,交流填写以下名片内容
阅读教材,指出《农政全书》的相关信息
(2)《农政全书》
作者
内容
影响
地位
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
著作 作者 类别 作品地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
工艺科技
农业科学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明代科技巨著集合
具有实用性和集大成的特点,又有所突破和创新。
这些科技著作有何共同点?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这些只有少量遗址留存
1.明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军事防御体系
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城台
烽火台
(1)目的:
(2)起止:
(3)构成:
居庸关
城台
烽火台
城墙
军事防御体系
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4)功能:
(5)地位: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6)影响: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分界线(400mm等雨量线)
秦始皇长城的走向是十分有规律地沿着一条地理学上的400mm等雨量线的位置修筑的。这条线正是游牧地区和农耕地区的分界线。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两边是故乡
游牧地区
农耕地区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长城这一宏伟建筑?
一方面,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防御作用,也显示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另一方面,长城充当了统治阶级分割、限制两大民族自由交往及民族融合的主观意志和战争工具。在历代的武装冲突和民族文化演变中,成了中原统治阶级的一道围墙。总的来说,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
同:都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宁,秦因匈奴修长城,明因北元(被推的蒙古)而修长城。
起止点不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边。
地理位置不同: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靠南;明长城更长一些。
材料不同:秦长城是土筑的,明长城东段用条石和青砖筑成。明长城在一些重要关隘都修筑了坚固实用的关楼。
明长城是在秦长城的基础上修建的,它们有何异同?
(1)北京城的营建
2.北京城
“眷兹北京,实为都会,惟天意之所属,实ト筮之攸同。乃仿古制,徇舆情,立两京,置郊社宗庙,创建宫室,上以绍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志,下以贻子孙万世之弘规。且于巡狩驻守,实有便焉。
——明太祖《北京宫殿告成诏》
①明成祖在位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②1406-1420年历时15年建成,并迁都北京。
祈年殿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
(2)北京城的构成
①宫城位于城中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
②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
③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 个门。
④外城在内城南,设有7个门。




(3)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贯通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申、一贯到底的规模。”
——建筑学家梁思成
②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乾清宫
天坛
皇都积胜图(局部)
明代《北京宫城图》(局部)
故宫鸟瞰图
③紫禁城是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云龙石阶
乾清宫
皇权至上、唯皇帝至尊的设计理念。
体现出一种什么设计理念

交流:长城和北京城这两项建筑有何共同之处?
都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1.小说
相关史事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小说和戏剧
(1)概况: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发展,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
(2)代表作: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名称:
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三国志通俗演义》
元末明初洪武年间
罗贯中
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①《三国演义》
成就: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的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
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
①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
②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
名称:
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②《水浒传》
成就:
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的优秀长篇小说。
名称:
成书时间:
作者:
主要内容:
《西游记》
明代
吴承恩
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③《西游记》
成就: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
书名 作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价值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
明朝中期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描写了宋代梁山伯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人民产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代小说集合
2.戏剧
(2)代表人物:
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①艺术特点:
②主要内容:
③思想主旨:
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描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
(1)背景:
汤显祖
(3)代表作:
《牡丹亭》
课堂小结
科技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建筑
明长城
北京城
文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汤显祖《牡丹亭》
随堂检验
1. “总括农家诸书,裒(聚)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皆经史百家有关民事之言,而终以明代重农之典。”材料介绍的是( )
A. 《史记》
B. 《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C
随堂检验
2.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书中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武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此书是( )
A. 《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B
随堂检验
3.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
A.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B.反对“以夷制夷”策略
C.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D.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
D
随堂检验
4.“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北京故宫
D. 明长城
D
随堂检验
5.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是( )
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D
随堂检验
6.央视一套《典籍里的中国》激发了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了分类,其中 处可选的是( )
历史类:《史记》 《资治通鉴》
医药类:《千金方》 《》
文学类:《三国演义》 《红楼梦》
A.《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D
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