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16:2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杯弓蛇影”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下的“叶脉” B.水中“倒影”
C.空中“彩虹” D.日环食
2.2021年5月26日,天空先后出现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见天象,与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  )
A.墙上的“兔子”
B.水中的“塔”
C.空中的“桥”
D.镜中“字”
3.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林间光束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 D.瓢虫“变大”
4.如图所示,下列呈现的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镜中的“小猫像”
B.放大镜下的“大地图”
C.阳光下的“树影”
D.洒水车洒水出现“彩虹”
5.2021年5月26日,天空先后出现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少见天象,与月全食成因相同的是(  )
A.墙上“兔” B.水中“塔”
C.空中“桥” D.镜中“字”
6.下列现象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手影游戏
B.水中倒影
C.花在水珠中的像
D. 筷子在水中“弯折”
7.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太阳灶是利用凹面镜对光的反射来集热的
B. 彩色电视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C.验钞机发出的红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 邮票通过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8.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桌上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从不同的位置观察鸡蛋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看到的鸡蛋比实际的浅一点
B.看到的鸡蛋都是实像
C.看到的鸡蛋比实际大一点
D.看到的鸡蛋比实际小点
9.如图所示的有关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图中,圆形的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图中,小猫没有叉到鱼,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D. 图中,彩虹成因与日环食的成因相同
10.潜望镜、放大镜、老花镜、近视眼镜依次用的是(  )
A.凸透镜、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C.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平面镜
11.如四幅图中,图文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
C.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D.这是矫正近视眼的光路图
12.如图,工人用台式放大镜观察电路板上的元件。为了使看上去的元件大一些,可行的方法是(  )
A.放大镜离元件稍近些 B.放大镜离元件稍远些
C.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一种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O1为物镜光心,F1为物镜焦点,O2为目镜的光心,F2为目镜焦点。
(1)物体AB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此时物镜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通过该望远镜观测物体AB时,会看到一个箭头向______(选填“上”、“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虚”)像。
14.完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表格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 像距v和焦距f(或物距u)的关系 像的性质 生活中的应用
u>2f ______ 倒立、缩小的实像 ______
u=2f ______ ______ 测算焦距
______ v>2f ______ ______
______ 不能成像 获得平行光、测量焦距
u1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16.___________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并率先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2020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盖全世界,北斗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与地面站进行通信的,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样,为___________m/s。
三、综合题
17.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的(选填“放大”或“缩小”)_____像(选填“实”或“虚”),这个组合与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的原理相同.
18.(1)小明去公园,看到湖中的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是光的______现象;看到的“白云”是光的______现象(两空均选填“反射”或“折射”),两者都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食品运输过程中,通常用干冰或冰块来保鲜,请分别说出这两种方法的物理依据______;
(3)图(a)是铅笔水平放在透明空杯子后的情形,图(b)是给杯子中加水后观察到铅笔的情形,请解释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 )
19.(1)如图所示,CD是发光体AB经凸透镜所成的像,F为凸透镜焦点,O为光心.①请根据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确定像点D对应的物点A__;②相对于物体AB,所成的像CD是_____________立的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像;
(2)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眼睛、显微镜、望远镜和投影仪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里面有眼睛的晶状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投影仪的平面镜和镜头。
  
(1)其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的有:_________,其工作原理与放大镜相同的有:_________,利用光的反射的有:________。(以上3个空格均选填图中序号)
(2)图甲中是______眼,要戴上______透镜来矫正。
(3)投影仪屏幕上的像是______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该将镜头向_____调节,同时投影仪应适当_________屏幕。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望远镜的发明
17世纪初,荷兰制造眼镜的技术已经很精湛了,主要的工艺是磨制凸透镜和凹透镜。人们经常与凸透镜和凹透镜打交道,用它们可以矫正远视眼和近视眼,但是人们从来都没有想到把透镜和透镜放在一起组合起来使用。1608年的一天,在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的作坊里,一位学徒无事拿着两个磨制好的透镜片在眼前对着看,结果惊奇地发现远处的物体变得近在眼前而且非常清晰,便把这件怪事告诉了老板汉斯。汉斯马上试验证实了这种现象,为了更便于观察,他把这两个透镜片装在一个筒里,称之为“窥镜”,这就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望远镜。正是有了望远镜的帮助,荷兰舰队能在敌舰发现他们之前就先行发现敌舰的动向,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使荷兰成为一个海上强国。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1609年,伽利略得知望远镜这种新仪器,马上意识到它的价值和作用。他立即动手制作,并且不断改进,造出了一架放大20倍的望远镜。伽利略把这架望远镜指向了天空,指向了星星,由此揭开了天文学全新的一页。伽利略利用望远镜发现了木星有卫星,观察了月面,绘制了月面图,观察到太阳黑子。伽利略这一系列重大的天文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宇宙学说,在知识界产生了巨大反响,人们争相传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通过以上阅读,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杯弓蛇影,是墙上的弓在酒中成像,故是光的反射。
A.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空中“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月全食是月球进入了地球的阴影中,太阳无法照射到月球表面,产生反光,所以就形成了月全食。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墙上的“兔子”,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A符合题意;
B.水中的“塔”,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空中的“桥”是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镜中“字”被放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A.林间光束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B符合题意;
C.铅笔在水面“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瓢虫“变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A.镜中的“小猫像”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符合题意;
B.放大镜下的“大地图”是凸透镜成像,故是光的折射,故B不符合题意;
C.阳光下的“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洒水车洒水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月全食是由光在真空或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墙上“兔”属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塔”是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空中“桥”是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镜中“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
A.影子是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被遮挡造成的,是光线照不到的位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花在水珠中的像是花处在水珠形成的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在水中“弯折”是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界面处发生了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此时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的眼睛逆着折射光线观察时,像成在物的上方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A
【详解】
A.太阳灶利用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将太阳光的能量会聚于一点,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
B.彩色电视机中的各种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故B错误;
C.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故C错误;
D.放大镜是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邮票通过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鸡蛋在清水中沉入杯底,从上方观察时,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会逆着折射光线看到位置偏高、较小的虚像;从侧面观察时,盛有水的圆形烧杯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且鸡蛋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分析可知,观察到的鸡蛋位置比实际位置浅、都是虚像,能看到放大的像,也能看到缩小的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A.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象,是由于光在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露珠相当于凸透镜,叶脉在凸透镜的一倍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实际大,故B正确;
C.看水中的鱼时,由于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猫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要浅,所以小猫没有叉到鱼,故C错误;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日环食是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遮挡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地球上某区域的人会看到日环食,某区域的人会看到日偏食,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老花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近视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像呈在视网膜上;所以依次用的是平面镜、凸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故选B。
11.A
【详解】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哈哈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就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
AB.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放大镜成的是虚像,为了使看上去的元件大一些,放大镜离元件稍远些,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放大镜成的像的大小与眼睛和放大镜之间的距离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倒立 缩小 照相机 下 缩小 虚
【详解】
(1)[1][2][3]由图中可知,物体AB到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二倍焦距,物体AB通过物镜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2)[4][5][6]由图中可知,物体通过物镜形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该实像通过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是最后看到的是一个箭头向下、比物体小的虚像。
14. f<v<2f 照相机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f<u<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详解】
[1][2]当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f<v<2f
照相机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3][4]当
u=2f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
v=2f
[5][6][7]当
f<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v>2f
投影仪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8]当
u=f
时,不成像。
[9][10]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为放大镜。
15. 实 投影仪 放大镜 虚
【详解】
[1]显微镜成像原理告诉我们,物体经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因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
[3]因目镜对物体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目镜的作用就像一个放大镜。
[4]由题意可知,目镜的作用是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虚像。
16. 伽利略
【详解】
[1][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率先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关于天体的运行结果;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速度为。
17. 正立 放大 虚 显微镜
(1)根据小水滴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特点判断成像情况;(2)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详解】
小水滴就相当于凸透镜,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的上方,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在上面,作用相当于目镜,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次放大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它们的共同作用相当于显微镜,所以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虚;显微镜.
18. 折射 反射 虚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1][2][3]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4]干冰易升华,升华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使食品温度降低;冰块易熔化,熔化时从外界吸收热量,使食品温度降低。
(3)[5]装水的透明杯子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在1倍焦距以内,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9. 倒 放大 实 目镜 物镜
【详解】
(1)①[1]由过光心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和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过另一侧焦点得,像点D对应的物点A如图:
②[2][3][4]由物点A和像点D的位置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2)[5][6]望远镜的结构中,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20. ①⑤ ②⑥ ④⑦ 近视 凹 倒 物体 远离
【详解】
(1)[1]眼睛晶状体是将远处的物体经过晶状体折射后在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望远镜的物镜、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2]显微镜中的目镜与望远镜的目镜与物镜所成的实像距离较近,距离小于一倍焦距,作用所将实像再次放大,所以它们相当于放大镜。
[3]显微镜中的反光镜是将光线反射到载物台上,增加载玻片亮度;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将光线反射到屏幕上,它们都利用光的反射。
(2)[4][5]图甲中,眼睛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说明是晶状体变厚了,是近视眼,要戴上凹透镜来矫正。
(3)[6][7][8]投影仪的物距在1到2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此时物距变小,像就变大,所以要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该将镜头向物体调节;为了在屏幕上成清晰的像,根据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所以投影仪应适当远离屏幕;投影仪要倒插幻灯片,所以在屏幕上的像是正立的。
21.见解析
【详解】
望远镜的发明,是常见的两个透镜片的组合,看起来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运用“组合”这种方法,使得望远镜很晚才出现。如果人们学会运用组合技法的话,望远镜可能会提前很多年被发明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方法技巧在技术发明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