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
A.车起动时人向后倾 B.用铅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
C.吸盘能紧贴在光滑墙面上 D.苹果浮在水面上
2.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的小球而材质不同的小球,把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在水中所受浮力相等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3.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把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分别为、,两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分别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均装有适量的水,将质地均匀,且不吸水的a、b两实心体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当a、b静止时,a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b悬浮于水中,此时两烧杯液面刚好相平。若将b置于a上一起放入丙烧杯中,静止时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整个过程中水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0.4×103kg/m3 B.a、b的重力之比为5:3
C.a、b的体积之比为5:2 D. b的密度是0.8×103kg/m3
5.小明在饮料吸管中塞入一些细铁丝作为配重,并将一端封闭,制作了一只简易密度计;将其先后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当密度计静止时,两杯中液体深度相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更大
B.密度计的刻度线,越往上标注的密度值越大
C.密度计放入后,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
D.适当减小配重,可以增大该密度计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使测量结果更精确
6.如图,大烧杯中放入足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烧杯(玻璃)漂浮在水面上,让小烧杯倾斜进水后沉入水底(水均不溢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烧杯漂浮时其侧壁不受水的压力
B.小烧杯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C.小烧杯浸没后大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D.小烧杯沉入底部静止后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变大了
7.鸡蛋放人盛水的杯中,鸡蛋沉在杯底如图所示向杯中加盐,使鸡蛋慢慢上浮直至漂浮在液面上。在此过程中,关于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始终保持不变 B.始终变小 C.先不变,后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
8.如图甲所示,木块A的重力为12N,将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三分之二的体积浸入水中(不考虑木块A吸水);若将合金块B取下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B沉底,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受到的浮力为12N
B.木块A的密度为0.67×103kg/m3
C.从图甲到图乙,水对A底部的压力变化了3N
D.合金块B的密度为4×103kg/m3
9.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长方体物体从装有水的杯子中匀速拉出,物体的底面积为20cm2,杯子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密度为2.5g/cm3
②t=1s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4N
③物体上升的速度为8cm/s
④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为1N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10.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只有水,(b)中漂浮着一只小鸭子(c)中漂浮着一只大鸭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只鸭子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两只鸭子排开水的质量相同
C.(c)中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大
D.这三种情况下玻璃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一样大
二、填空题
11.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并登上舰艇视察,如图所示的大连舰满载排水量大12300t,则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g取10N/kg);舰载直升机起飞后,大连舰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只舰艇不能近距离高速并排航行,是由于两舰艇间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容易相撞。
12.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能产生很大的______;液体密度计工作是利用了______原理,船闸工作是利用了______原理。
13.如图所示,把体积为1000cm3的木块A(木块不吸水)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再在A的上方放一个质量为300g的物体B,静止后,木块有四分之三的体积浸入水中,则木块A排开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g;这时用一根细线将A与B连接在一起,再次放入水中,静止后,木块A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产生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N。
14.冰山、游船、鸭子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但却没有因此而沉入水底却漂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______的作用,施力物体是______。
15.某同学参与制作简易密度计。首先在一根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然后将其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将铜丝缠绕于一端作为配重是为了降低木棒的______ ,从而让它能够竖直的漂浮在液面上。而当密度计漂浮在液面时,所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据下图可判断,简易密度计所受浮力F甲______ F乙,两杯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ρ乙。(后三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三、综合题
16.请阅读《等效替代》并回答问题。
“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力,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等效替代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复杂的物理问题和过程等效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问题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曹冲称象”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
(2)请你根据平时学到的物理知识判断以下研究过程中使用“等效替代法”的是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在研究电路的总电阻时,用一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来替代两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B.在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时,引入光线的概念;
C.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时,用一个力替代两个力的作用效果;
D.在研究电流的形成时,与水流的形成对比。
(3)设船的重力为G船,大象的重力为G大象,石头的重力为G石头。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推导出大象与石头的重力为什么相等?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国重器:世界最大起重船
起重船是一种用于水上起重作业的工程船舶,广泛应用于海上大件吊装、桥梁工程建设和港口码头施工等领域,起重船“振华30”,是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被誉为“大国重器”,排水量约25万吨,具备单臂固定起吊12000吨、单臂全回转起吊7000吨的能力,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沉管的安放安装就是由“振华30”完成.安装沉管过程中,“振华30”将6000吨的沉管从另一艘船上吊起,然后在空中水平旋转了90°,最后将沉管放入水中,实现双向对接,“振华30”依靠两侧的“侧推器”确保在洋流中保持平稳,使沉管能精准对接,“振华30”每侧均有一个输出功率为825kW的“侧推器”,“侧推器”工作时,向一侧喷出水流水,从而产生与喷水方向相反的侧推力,从而实现船体的平稳。
(1)在起重船顶端安装有定滑轮,其作用是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吊起沉管后,“振华30”主船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加了________m3;接着,“振华30”将吊起的沉管缓慢浸入水中,在浸入的过程中,沉管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振华30”主船体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水=1×103kg/m3,g取10N/kg)
(3)“振华30”在沉管安装过程中,若因为流向原因,造成洋流仅对船左侧产生F=5.5×104N的冲击力,如图丙所示,为了保持船体平稳,需开启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的“侧推器”,让水从船体________(选填“左”或“右”)侧喷出,保持船体的稳定。
18.“海翼”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完全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滑翔机。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机器人。“海翼”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使用碳纤维材料做成。由于配备有油囊装置,需要上浮时,油囊会鼓起来,其利用净浮力和姿态角调整获得推进力,能源消耗极小,只在调整净浮力和姿态角时消耗少量能源,并且具有效率高、续航力大(可达上千公里)的特点。虽然水下滑翔机的航行速度较慢,但其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可重复使用、并可大量投放等特点,满足了长时间、大范围海洋探索的需要。水下滑翔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可以大范围地观测和获取海水的温度、盐度、浊度、叶绿素、含氧量及洋流变化等信息,对开发海洋资源、预防灾害等都有重要作用。
2017年12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国产水下滑翔机下潜6329米刷新世界纪录”成功入选。2018年7月28日,“海翼”号水下滑翔机首次应用于中国北极科考。2019年5月16日,在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展示“海翼”号水下滑翔机。
(1)如图“海翼”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阻力;
(2)在其外表穿上碳纤维材料特制的“衣服”可以减小重力,这是因为碳纤维材料密度比较______(选填“大”或“小”);
(3) “海翼”配备油囊装置,需要上浮时,油囊会鼓起来,从而使得排开水的体积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4) “海翼”号实现浮沉的原理与传统潜水艇浮沉的原理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9.“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小邦和小册仿效曹冲,制作了一台 “浮力称”,用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浮力称由浮体和外筒构成,浮体包括秤盘和长度为L0、底面积为S0的圆柱体,浮体质量m0=0.23kg,外筒是足够高的、底面积为S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容器器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向外筒中加入适量水,将浮体竖直放入水中,浮体漂浮在水面上,被称物体放在秤盘上,测出浮体的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就可以 “称”出物体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为:
(1)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浮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_N(g=10N/kg);
(2)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浮体的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0=___________(用S0、、表示);
(3)被称物体质量m与浮体的圆柱体浸入水中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为m=___________(用h、S0、、表示);
(4)有同学认为,在外筒的外表面同样可以标注“浮力秤”的刻度值。这与在浮体上标注刻度值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车起动时,人身体由于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铅垂线检查墙是否竖直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能紧贴在光滑墙面上,故C符合题意;
D.苹果浮在水面上受重力和水的浮力的作用,漂浮说明浮力等于苹果的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已知四个小球的体积相同,由图知,四个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
V甲排<V乙排<V丙排=V丁排
由F浮=ρ水V排g可知,四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
F甲<F乙<F丙=F丁
即所受浮力相等的是丙和丁。
故选C。
3.A
【详解】
球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浮力等于重力,两球的重力相等,所以两球浮力相等,即
F甲=F乙
在甲中漂浮,则
ρ甲>ρ球
在乙中悬浮,则
ρ乙=ρ球
所以
ρ甲>ρ乙
两个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
p甲>p乙
故选A。
4.C
【详解】
A.由题意知,当a在甲烧杯中静止时,a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漂浮在水面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G=F浮=G排=ρ水gV排
可得
ρagVa=ρ水gV排
因为a有五分之二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a的密度为
ρa=0.6ρ水=0.6×103kg/m3
故A错误;
BC.由图甲可得
由图乙可知
由图丙可知
通过上面三个式子联立可得Va:Vb=5:2,进而求得Ga:Gb=3:2,故B错误,C正确;
D.因为b悬浮在水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G=F浮=G排=ρ水gV排
因为b完全浸没在水中,可得
ρbgVb=ρ水gVb
则
ρb=ρ水=1.0×103kg/m3
故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同一支密度计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漂浮,则
F浮甲=F浮乙=G
即浮力是相同的,故A错误;
B.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由
F浮=ρ液gV排=G
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说明液体的密度越小,即密度计越靠近上方的刻度,其相应的密度数值越小,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小,根据ρ液=可知,乙液体的密度大,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乙杯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故C正确;
D.因为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则
F浮=G
ρ液gSh=G
ΔV=Sh
增大该密度计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即ΔV变大,h变大,具体做法是:可适当增大配重或用更细的吸管,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因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该烧杯漂浮时浸入水中的侧壁部分也受水的压力,故A错误;
B.小烧杯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B错误;
C.原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后来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浮力变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水面下降,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C正确;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大烧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整体的重力,小烧杯沉入底部静止后整体重力不变,压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鸡蛋慢慢上浮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而向杯中加盐,液体密度变大,由公式可知,此过程浮力变大;最后漂浮在液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且此后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甲图中A、B一起漂浮,则A受到的浮力为A、B的总重力,大于A的重力12N,故A错误;
B.若将合金块B取下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B沉底,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则根据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可得
可得
故B错误;
CD.图乙A漂浮,则浮力等于A重力,且等于水对A底部的压力,即
可得
图甲A、B漂浮,则浮力等于A、B总重力,且等于水对A底部的压力,即
则从图甲到图乙,水对A底部的压力变化为
此时B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3N,则B受到浮力为
F浮B=4N-3N=1N
B的体积为
则B的密度为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①由图像可知,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绳子的拉力即物体的重力G=5N,未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3N,所以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5N﹣3N=2N
由F浮=ρ水gV排得物体的体积
V=V排==2×10-4 m3
物体的质量
m==0.5kg
所以物体的密度
ρ==2.5×103kg/m3=2.5g/cm3
所以①正确;
②和③根据图像可得下图:
t=0s时长方体物体沉在杯底,t=2s时长方体物体上表面到达水面,t=3s时长方体物体下表面离开水面;由图像可以知道,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用时
t′=3s﹣2s=1s
因为长方体物体体积
V=2×10-4 m3=200cm3
则长方体物体的高度
h==10cm
此时,因为长方体物体离开水面,水面下降高度为
Δh==2cm
以物体上表面为标准,物体露出水面的整个过程向上移动的距离为
s=h﹣Δh=10cm﹣2cm=8cm
所以物体的运动速度
v==8cm/s
则物体从杯底到上表面到达水面时运动的距离
s′=vt2=8cm/s×2s=16cm
则最初水的深度
h′=s′+h=16cm+10cm=26cm=0.26m
由图像可以知道,当t=1s时,长方体物体处于浸没状态,水的深度不变,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26m=2.6×103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pS杯=2.6×103Pa×100×10﹣4 m2=26N
故②错误,③正确;
④当物体有一半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0.5×2×10﹣4 m3=1N
所以④正确。
综上可知①③④正确。
10.D
【详解】
A.因为鸭子漂浮,所以
即鸭子受到的浮力等于鸭子的重力,大鸭子的重力大,所以大鸭子受到的浮力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两只鸭子排开水的体积不同,由可知,c中鸭子排开水的质量大,故B错误;
C.因为鸭子漂浮,所以
即放入鸭子后排出水的重力等于鸭子的重力,又因为三个玻璃缸的总重相同,所以三个玻璃缸对桌面的压力一样大,故C错误;
D.由于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装满了水,h相同,所以根据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1. 1.238 变小 小
【详解】
[1] 满载排水量
m排=12300t=1.23107kg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1.23107kg10N/kg=1.23108N
[2] 舰载直升机起飞后,大连舰自重力变小因大连舰仍然漂浮,所以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大连舰受到的浮力变小。
[3] )当两舰艇高速并排航行时,两舰艇之间水的流速大,压强小,容易发生撞船事故,故不能并排行驶。
12. 压强 漂浮条件 连通器
【详解】
[1]刀刃磨得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2]密度计的工作原理是物体的漂浮条件。密度计在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则所受的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而密度计的重力是不变的,所以密度计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不同,其排开液体的体积也不同,据此在密度计上标上对应刻度便可测出液体的密度了。
[3]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13. 750 0.5
【详解】
[1]木块受到的浮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A排开水的重力
G排=F浮=7.5N
木块A排开水的质量为
[2]左图中A和B的整体处于漂浮状态,AB的重力之和等于浮力,则
GA+GB=F浮=7.5N
即
GA+mBg=7.5N
所以A的重力
GA=7.5N-0.3kg×10N/kg=4.5N
右图中,木块恰好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此时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下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即
F浮′=GA+F拉
所以细线产生的拉力
F拉=F浮′-GA=5N-4.5N=0.5N
14. 浮力 水
【详解】
[1][2]冰山、游船、鸭子能够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15. 重心 等于 等于 小于
【详解】
[1]重心越低,稳度越大,故自制密度计下端缠上适量的铜丝,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使密度计能竖直漂浮在液面。
[2]当密度计漂浮在液面时,只受浮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密度计所受到的浮力与其重力大小相等。
[3]由图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此时
F浮=G
因为两个密度计完全相同,重力相同,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即
F甲=F乙
[4]因为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
F浮=ρgV排
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
ρ甲<ρ乙
16. 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AC 见解析
【详解】
(1)[1]“曹冲称象”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是: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
(2)[2]A.在研究电路的总电阻时,用一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来替代两个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A符合题意;
B.在研究光的传播规律时,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运用的是模型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时,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用一个力替代;运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C符合题意;
D.在研究电流的形成时,与水流的形成对比;是一种类比的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3]“大象和船”及“石块和船”均为漂浮,都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大象和船受到的浮力
F浮1=G船+G大象
石块和船受到的浮力
F浮2=G船+G石头
由于船上放大象和放石头时水面达到同一记号处,即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两种情况受到的浮力相同,即
F浮1=F浮2
所以
G船+G大象=G船+G石头
即
G大象=G石头
17. 改变用力的方向 6000(或6×103) 变大 变小 右 右
【详解】
(1)[1]起重船顶端安装的滑轮,轮轴是固定的,所以滑轮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2] 根据题意可知
ΔF浮=G沉管=m沉管g=6000×103kg×10N/kg=6×107N
根据F浮=ρgV排可得浸入水中体积增加
[3]将吊起的沉管缓慢浸入水中,在浸入的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沉管受到的浮力变大。
[4]将吊起的沉管缓慢浸入水中,船体上浮,所处深度减小,故根据p=ρgh知,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减小。
(3)[5][6]为了保持船体的平稳,船左侧受到的冲击力是向右的,那为了平衡,开启右侧的侧推器应该产生一个作用在右侧的向左的冲击力,所以水应该向右喷。
18. 减小 小 增大 大于 不同
(1)流线型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象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2)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的材料,其质量越小;
(3)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
(4)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
【详解】
(1)[1]水下滑翔机“海翼”的外形是仿照鸟类的体型设计建造的,一般设计成流线型,这属于仿生技术,流线型能减小运动时的阻力。
(2)[2]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衣服”以减小重力,这是利用了碳纤维材料密度小的特点,在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其质量越轻,则其重力越小。
(3)[3][4]“海翼”配备油囊装置,需要上浮时,油囊会鼓起来,由F浮=ρgV排可知,浮力增大,使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
(4)[5]潜水艇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浮沉的,故“海翼”号实现浮沉的原理与传统潜水艇浮沉的原理不同。
19. 2.3 ρS0 h-m0 见解析
【详解】
(1)[1]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由漂浮条件知道,此时浮体所受到的浮力
F浮 =G0 =m0 g=0.23kg×10N/kg=2.3N
(2)[2]当秤盘上不放物体时,由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知道
F浮 =ρgV排1 =G0 =m0 g
则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为 ,由于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0 ,故此时圆柱体浸入水中的深度
(3)[3]当被称物体质量为m时,整体处于漂浮状态,则由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知道
F浮′=ρgV排2 =(m+m0 )g
所以,被称物体质量m与浮体的圆柱体浸入水中深度h之间的关系式
m=ρS0 h-m0
(4)[4]在浮体上标注刻度值更好,因为浮体上的零刻度线是固定不变的,而外筒的外表面上的零刻度线与所装水量的多少有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