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12.2 滑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G分别沿光滑斜面由B、C匀速提升到A时,如若沿斜面的拉力分别为FB、FC,各个过程拉力做功为WB、W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WB>WC,FB<FC B.WB=WC,FB<FC
C.WB>WC,FB=FC D.WB=WC,FB=FC
2.如图,甲物重15N,乙物重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 )
A.5N B.10N C.15N D.20N
3.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C.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4.A、B两种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把体积相等的A、B物体挂在滑轮组下,若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则在图乙的虚线框内悬挂B物体的个数是(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5.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物体的四种方式,其中D图中绳子的悬挂点在杠杆的中心处。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果现在四种方式人提供的拉力大小相等,那么四个物体重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栓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较大 B.较大 C.较大 D.三个力一样大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重为100N的物体A,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40N,当用力F拉绳子的自由端使A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为(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轮间摩擦):( )
A.20N B.50N C.60N D.70N
8.如图,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地面上的石块重100N ,受到90N向上的提力时,石块所受合力为10N
B.乙图中手握瓶子处于静止状态,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丙图中人推箱子没推动,人对箱子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D.丁图为理想滑轮组,人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二分之一
9.用下列方法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摩擦,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10.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 B.手的拉力:F甲C.手的拉力:F甲>F乙 D.无法确定
11.图甲所示,用一个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600N的物体,在卷扬机拉力F的作用下,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中的图线所示。已知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20N,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是向上运动的
B.物体上升的速度是10m/s
C.卷扬机拉力F的大小是310N
D.卷扬机拉力F的功率是31W
12.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3N,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
A.在1s内拉力F做功0.9J B.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9N
C.拉力F的功率是0.3W D.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3N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升国旗用的旗杆顶上安装的是______滑轮,此滑轮的好处是______。
14.如图所示,把重力为1000牛的物体A匀速提升3米,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细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__________牛,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焦。若提升物体A所用时间为1分钟,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15.为了探究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红用两个所受重力G不同的光滑小球甲、乙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按图(a)、(b)进行实验,然后改变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继续实验,如图(c)、(d)所示。(G甲<G乙,θ1<θ2<θ3,F1<F2<F3<F4)
①由图(a)、(b)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______ ,F越大。
②由图8(b)、(c)、(d)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16.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甲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则,0~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_______,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_______。
三、综合题
17.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杠杆上的A点和B点分别作用两个力F1和F2, 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已知OA:OB=1:3.
(1)若F1=12N,方向竖直向下,问作用在B点的力F2的最小值为多大?____
(2)若F1减为6N,方向变为竖直向上,要求不改变(1)中F2的大小,只改变F2的方向,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F2的方向应如何?
( )
1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O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图甲所示是一些轮轴的实例。轮轴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的杠杆。轮半径R和轴半径r分别就是作用在轮和轴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力臂,如图乙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R=F2﹒r。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且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1)轮轴的实质是变形的________。
(2)若螺丝刀的轮半径是1.5cm,轴半径是0.3cm,则正常使用螺丝刀是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的,且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
(3)请你再举出一个生活中轮轴的实例___________。
19.使用一滑轮组把200N的重物吊起1m,绳子自由端移动了5m,请画出该滑轮组的装配图,求所用拉力的大小.( 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20.有一可以绕着O点转动的轻杆(杆的质量不计),从图所示的位置转到图上虚线的位置,在杠杆抬起时,拉力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图中作出开始时重力G的力臂L.如果重物G系在轻杆的中心,抬起轻杆的过程中,拉力F最大为_____.
21.O为支点的轻质杠杆原处于水平静止
(1)在杠杆左边某处挂上的钩码,在另一处施加力F,图甲、乙、丙三个情景中可以使杠杆仍处于水平静止的是图______(选填编号)
(2)如图丁,分别在杠杆上的A、B两点施加力、,使杠杆水平静止,测得与的大小相等(F2未画出).
①画出的力臂
( )
②F2的力臂l2______l1 (选填“”、“”、“”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拉力除了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之外没有做额外功,则两次做的功都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两次分别把同一物体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相同,所以拉力做功也相同,即
WB=WC
斜面BA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CA的倾斜角度,所以
sAB>sAC
由W=Fs可知所以物体沿BA运动时拉力较小,即
FB<FC
故选B。
2.A
【详解】
如图为定滑轮组,对乙物受力分析可知,乙在绳拉力与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绳拉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即测力计示数为5N;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甲是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乙是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A
【详解】
由图甲可知,当m=20g时
VA=10cm3
VB=40cm3
则
ρA===2g/cm3
ρB===0.5g/cm3
所以
ρA:ρB=2g/cm3:0.5g/cm3=4:1
因为A、B的体积相同,所以由G=mg=ρVg可得,A、B的重力之比
GA:GB=ρAVg:ρBVg=ρA:ρB=4:1
由图乙可知,使用的滑轮组中n=2,不计摩擦和滑轮的自重,要使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设方框中挂N个B物体,则有
N GB=·GA
则
N=×=×=2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A.图中为斜面,拉力做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则
F1×4m=G×2m
解得拉力
B.图中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则绳端的拉力
C.图中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则F3=G3;
D.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又因为现在四种方式人提供的拉力大小相等,即
四个物体重力最大的是G2,故B正确。
故选B。
6.D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滑轮是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F1、F2、F3都与物体重力相等,所以三种拉法所用拉力一样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2根,A与桌面间摩擦力为40N,在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轮间摩擦时,拉力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A.重100N的石块受到90N的拉力时没搬起来,仍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瓶子保持静止,受力平衡,对瓶子受力分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因而静摩擦力等于重力,手握得越紧,静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
C.人沿水平方向推箱子,但没有推动,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人对箱子的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故C错误;
D.丁图为理想滑轮组,即不计滑轮组的额外阻力,由于动滑轮上有两端绳子,则人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二分之一,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定滑轮,故不省力,故拉力等于物重;B一个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拉力为物质的一半;C是滑轮组,两端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重,故拉力为物重的一半,而D是3端绳子分担动滑轮和物重,故拉力为物重的三分之一,故D最省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由图可知,甲滑轮是定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不省力,所以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
F甲=G=100N
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力的一半,那么
所以:F甲>F乙,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A.以滑轮为参照物,物体与滑轮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40cm=0.4m
速度为
则物体上升的速度
故B错误;
C.卷扬机拉力的大小
故C正确;
D.拉力的功率
故D错误。
故选C。
12.A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组中n=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即为绳上的拉力,拉力绳端速度为
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即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3N,在1s内拉力F做功
拉力F的功率是
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左侧受到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
故选A。
13. 定 改变力的方向
【详解】
[1][2]旗杆顶端的滑轮为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用来改变用力方向。
14. 500 3000 50
【详解】
[1]由图知,使用的是动滑轮,因为不计滑轮自重和摩擦,所以拉力
[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拉力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15. 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相等时,小球所受重力G越大。 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小球所受重力G相等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越大,F越大。
【详解】
[1] 由图(a)、(b)可知,倾角是相同的,由于G甲<G乙 ,F1<F2,所以可得出结论,当倾角相等时,小球所受重力G越大,F越大。
[2]由于(b)、(c)、(d)的小球都是一样的,所以重力G相同,由题中条件可知,随着倾角变大,拉力F也在变大,由此可得:光滑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小球所受重力G相等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越大,F越大。
16. 30N 300W
【详解】
[1]由图甲、乙知,0~1s内,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30N,物体处于静止状态;1~2s内,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2=50N,物体做加速运动;2~3s内,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3=40N,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而承重绳子为3根,所以有
即
解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20N。那么0~1s内,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F拉=3F1-G动=3×30N-20N=70N
物体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绳子拉力、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支=G物-F拉=100N-70N=30N
[2]由图丙知,2~3s内物体通过的高度
h=3.75m-1.25m=2.5m
则绳子端移动的距离
s=3h=3×2.5m=7.5m
拉力做功为
W=F3s=40N×7.5m=300J
拉力的功率
17. 4N
由题意可知F1的力臂,通过分析可得出B点的最大力臂,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求得作用在B点的力F2的最小值.
【详解】
(1)F1的力臂为OA;而F2的方向和杠杆垂直时,力臂最长,最大力臂为OB的长度;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1OA=F2OB;则力F2的最小值: F2==4N;
(2)要使杠杆仍能平衡,则应改变F2的方向,使杠杆的受力仍能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
F1OA=F2OC;则可求得F2的力臂为: OC=OA,因为F1的方向竖直向上,所以F2的方向应该向下,如下图所示:
18. 杠杆 省力 水龙头旋钮
【详解】
(1)[1]文中明确地介绍:“轮轴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的杠杆”。
(2)[2]使用螺丝刀时,动力是作用柄上,也就是轮上的,所以是省力的。
[3]因为
即轮半径是轴半径的5倍,所以,动力是阻力的
(3)[4]旋转水龙头旋钮和钥匙开锁时用力情况相似,所以水龙头旋钮是一个轮轴。
19.40N
【详解】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5m时,重物升高1m,因此有5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所示:
滑轮组、绳重和摩擦均不计的情况下,F=G=×200N=40N.
20. ;
(1)杠杆所受阻力为重物对杠杆的拉力,过支点做拉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其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解答.
【详解】
(1)杠杆所受阻力为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作用点在杠杆与绳的接触点上,方向竖直向下;杠杆支点为O,过支点O做拉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其力臂L,如图所示:
(2)由于力F始终与直杠杆是垂直的,故动力臂不变;抬起轻杆的过程中, 将杠杆缓慢地拉到水平位置时,阻力为物体的重力,阻力不变,阻力臂最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以当杠杆水平时拉力F最大,又因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所以最大拉力.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考查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否正确分析重力的阻力臂与动力臂的大小关系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1. 甲、丙 =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力和力臂的乘积大的一端下沉;力臂的画法:首先根据杠杆的示意图,确定杠杆的支点;确定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已知与的大小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和的大小关系.
【详解】
杠杆一个格的长度为L,图甲中,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则杠杆平衡;图乙中,由于左、右边的力都是使杠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杠杆不平衡,会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图丙中左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端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则杠杆平衡,故杠杆仍处于水平静止的是图甲和丙;
支点为O,从O做的垂线段就是的力臂L1,如下图所示:
杠杆水平静止,测得与的大小相等,根据可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