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颈联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B.甲诗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C.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乙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D.乙诗是一首送别诗,借“浮云”“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表现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3.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答案】1.D
2.“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联点出送别地点和行人去处;颔联用处境相同来宽慰友人;颈联安慰鼓励,诚挚的友谊可以跨越时空,缩短距离;尾联劝诫友人,寓寄诗人积极进取的心境。(豁达、乐观、豪放)
《送友人》:首联点出告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地点;颔联表达诗人对朋友漂泊生涯的关切;颈联用“浮云”“落日”作比,在山青水秀、红日夕照的背景下送别;尾联,诗人和友人挥手告别,马匹萧萧长鸣,无限深情。(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
【解析】
【分析】
1.
D.【乙】诗“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此句将“友人”比作“浮云”,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将要离别的关切;“挥手”告别之时,“班马”似乎也懂人的别离,不禁萧萧长鸣;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表现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表述有误;
故选D。
2.
本题考查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语句。
【甲】诗“城阙辅三秦,风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五津”意思是: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辅”有“护卫、保护”之意;“辅”字写出了长安与三秦的位置;将长安与广阔的三秦联系起来,表现了长安雄浑阔大的气势,意境开阔。
“望”可以理解为“看得到”;“望”字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安(京城)与蜀地联系起来,写出诗人站在长安遥望蜀地的形象;联系“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可知,“望”字暗写即将离别,开拓诗歌意境,开阔读者视野,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同时使人感到“五津”可望,既有惜别之情,又含豁达之意。
3.
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及把握作者情感。
【甲】诗诗题意思是,送友人杜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府到蜀州任职,写即将与友人分别;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城阙”点明分别之地,“五津”点明友人即将去往的地方。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思是: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写诗人与友人处将相同,都是在宦海中浮沉之人,以此来宽慰友人。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分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是真挚的友谊不会因距离的遥远而变淡,心永远是在一起的;意在表达真挚的友谊可以超越事件、空间的限制,满含诗人的宽慰之意,意境旷达。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意在告诫友人莫要悲伤流泪;表现了诗人内心豁达,乐观而豪放的心胸。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乙】诗诗题意思是,送别友人;首联“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意思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首联点明分别之地“城外”。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意思是: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将友人比作孤蓬,即将踏上万里征程,写出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关切。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思是: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将浮云的漂泊无定比作游子之意,将落日对山的依恋比作故人之情,在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的背景下依依惜别。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意思是: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挥手”告别之时,“班马”似乎也懂人的别离,不禁萧萧长鸣;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满是离愁别绪。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4.C
5.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解析】
4.
C.颈联中的“耻”意指自己不能出世有愧于天子;尾联中的“羡鱼情”表现了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并无忧愤不平之意。故选C。21*cnjy*com
5.
考查赏析诗句。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这两句诗运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偶的修辞,“气蒸”对“波撼”,“云梦泽”对“岳阳城”,对仗极其工整。“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与雄伟气势。
从描写角度来看,“气蒸云梦泽”是视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触觉,“波撼岳阳城”是听觉与触觉,从三个角度展现了洞庭湖震撼人心的雄伟气象。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气势雄浑。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
B.乙诗首联“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
C.乙诗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D.两首送别诗都写得情深意切,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7.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6.C
7.甲诗:抒发了乐观豁达的情感(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因此不必悲伤。)乙诗:表达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分析】
6.
C.乙诗最后两句意为:挥 ( http: / / www.21cnjy.com )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本项“ 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赏析有误。故选C。
7.
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
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再联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者认为在分别之时,不应该像小儿女一样泪湿衣襟,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乐观豁达。
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感到难舍难分。再联系尾联两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分离时的动作,那么内心的感觉又如何呢?诗人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的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诗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关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无奈之情。
B.《式微》全共二章八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两句一换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情调急迫。
C.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反应了下层劳动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悲惨遭遇,揭露和抨击了唐朝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1*cnjy*com
D.《卖炭翁》一诗将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和宫使的巧取豪夺、卖炭翁的悲愤无助和宫使的蛮横无理炭的价值和卖炭翁的所得进行了对比。
9.关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式微,式微,胡不归?”诗歌起笔以无疑而故作有疑而问的问句形式开头,使诗歌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一答,强调了老翁辛苦烧炭的目的,既突出了这些炭是维持卖炭翁一家生活的全部希望,又为后面写宫使掠夺炭的罪恶行为作了有力的铺垫。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运用外貌描写,深刻揭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D.“牛困”“人饥”“日已高”“泥中歇”具体表现了运炭路途的遥远和艰难。
【答案】8.A
9.C
【解析】
8.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有误,诗歌以“式微,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胡不归”的设问句起调,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这首诗写出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恨之情。
9.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C.有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忧炭贱愿天寒”意思是: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由此可知,这里运用了心理描写,不是外貌描写。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愿望?
1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答案】10.羡慕好友张九龄能为朝廷效命,希望自己也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
11.C
【解析】
【分析】
10.
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人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11.
C项,“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是在申明“渴望帮助”,即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引荐。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B.“胡不归”是故意设问,反映受奴役者没日没夜在野外劳作,苦不堪言。
C.“胡为乎中露”中的“中露”就是“露中”,是为了押韵而颠倒使用。
D.诗中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两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
1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2.A
13.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解析】
【分析】
12.
A项,不是“天气不好”,是天黑了。
13.
这首诗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诗歌表现了劳动者被奴役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据此分析理解作答即可。【来源:21cnj*y.co*m】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送行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甲】“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15.王勃这两首作品都是送别诗,但不落俗套。请仔细品读,试分析抒发感情与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答案】14.D
15.【甲】诗直抒胸臆,借“海内存知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涯若比邻”可以直接体现诗人离别不做悲酸语,友情不受时空的限制,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乙】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从“离亭”“江山”“夜寒”可以看出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孤寂、凄凉之感。
【解析】
14.
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D项中“仅写出诗人在‘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理解有误。这个“寒”字在句内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故选D。
15.
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阅读。《送杜少府之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严整对仗;颈联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直抒胸臆,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扫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和悲苦缠绵之态,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江亭夜月送别》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前两句以烟笼月移显示了夜色的深沉,后两句以亭掩夜寒写出了人去后周围环境的冷寂。通篇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苹③。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③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出处:21教育名师】
16.甲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一联蕴含哲理,请简要分析。
17.请对乙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一联中的“空”字作一点赏析。
18.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感情的基调不相同。甲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而乙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答案】16.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17.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
18.壮别 伤别
【解析】
16.本题考查对诗句蕴含的哲理分析。“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表达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哲理,即真正的友谊不会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17.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空向人”的意思是“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空”不仅写出了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江面烟水空茫的情景,而且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朋友离去后的惆怅。
18.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 ( http: / / www.21cnjy.com )握。甲诗表明真挚的友情不会因距离的远近而有所改变,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表达了作者真挚的友情和旷达的胸襟,抒发了诗人壮别之情。乙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作者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伤别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20.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答案】19.D
20.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意思对即可)
【解析】
19.A.“湖水平”意思是湖水盛涨与岸齐平,不是“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不是“摇摇欲坠的景象”;
C. 后两联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没有途径,渴望得到引荐的愿望;
故选D。
20.本题考查赏析诗句。作答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先确定赏析的角度,再结合诗句的内容进行分析。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意思是云梦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可赏析的角度有:修辞方法(对偶),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和触觉),解析关键词(蒸、撼)。任选其中一个角度作答即可。示例一:修辞方法。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形象的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景象,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示例二:描写角度。从视觉的角度,形象地写出云梦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的景象,从听觉和触觉的角度写出洞庭湖的波涛汹涌,“撼动”的感觉,从而表现景象的壮观和气势的雄伟。示例三:解析关键词。“蒸”写出湖水气蒸腾、白茫茫的景象 “撼”描写湖的澎湃动荡,诗句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简要赏析。
【答案】21.八月秋高,湖水盛涨,汪洋浩阔,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版权所有:21教育】
22.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意近即可
【解析】
21.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抓住诗句中的景物及景物特点,然后运用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把画面描绘出来。首先交代了时间是八月,写了“湖水”,特点是“平”,“平”即与岸齐平; “涵虚”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混太清”指与天混为一体。据此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即可。示例: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22.考查诗句的赏析。赏析诗歌名句,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从句子的含义、句子采用的手法、作者的感情等方面入手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意思是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蒸”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浩瀚,蓄积丰厚;“撼” 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另外,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气势磅礴。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3.下列诗句中与本诗颈联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4.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欲济无舟楫”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向张丞相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的心愿,希望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答案】23.B
24. 愿为国家效力, 国家重用他。
【解析】
2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修辞手法的分析。“欲济无舟楫”意思是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A.拟人;
B.比喻;
C.对偶;
D.顶真;
故选B。
2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荡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引荐,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诗人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得到重用。2·1·c·n·j·y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26.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案】25.C
26.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21cnjy.com
【解析】
25.C项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儿女”指的是青年男女。故选C。
26.本题考查对诗句所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含哲理的理解。“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都有朋友,就是相距遥远也如同近邻一般。这两句历来被人传诵,其原因是这两句诗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豁达之情,及对朋友深切的不舍。作者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劝慰:知心朋友,情深意重,即使远在天涯,也好象是近在咫尺。它既表现了作者和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又体现了作者的宽阔胸襟。它一洗诗中那种黯然伤感的离别情调,以其积极、健康的感情和旷达的胸怀给人以安慰和鼓舞,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7.诗中的“宦游”“无为”分别是什么意思?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27.宦游:出外做官。无为:无须,不必。
28.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劝勉,即使身在天涯,只要心意相通,仍像在身边,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
【解析】
27.本题考查对诗句中重要词语含义的把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所以“宦游”是出外做官之意。“无为”在诗句中是无须,不必之意。最后两句的意思: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
28.本题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29.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字或“望”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辅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2)与友人的惜别之情,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这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道炼字题,古诗中“炼字”,是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解答此类题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揣摩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联系整首诗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思想情感。诗人要与友人离别,本来是很伤感的事,但诗人运用一个“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的意境开阔。一个“望”字将本来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都能相互之间遥望,可见路途并不遥远,已经暗含宽慰友人不必伤感之意,奠定了全诗明朗的感情基调。
(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诗人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人写作的环境理解。这首诗写于长安,是王勃送别杜少府时所作。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联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本诗为送别诗,但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本题答案。
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①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30.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第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第二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2-1-c-n-j-y
B.【甲】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对仗工整,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C.【乙】颔联和颈联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
D.【乙】最后一联绾合题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似乎双方对等,而由作者这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分量。
31.请简要赏析【乙】诗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3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30.B
31.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送送”以送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牵挂与思念。www-2-1-cnjy-com
32.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流露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表达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
【解析】
30.
B.“对仗工整”错,此联没有对仗。故选B。
31.
本题考查炼词。“送送多穷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遑遑独问津”意思是: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是多么的惶惶不安。“送送”“遑遑”是典型的叠词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也有强调突出的意味。“送送”以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遑遑”形容惊恐不安貌;是诗人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牵挂与思念。
32.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比较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诗。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境界壮阔,隐含送别的情意;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格调高昂。
《别薛华》是唐代诗人王勃写给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好友薛华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送别朋友,抒写了诗人不满现实,感叹人生凄凉悲苦的情绪。诗的首联语意双关,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艰难,前途悲凉。颔联和颈联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联绾合题意,抒写双方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故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朋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在于《别薛华》情绪悲观伤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积极乐观。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3.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
3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33.不舍、依依惜别,乐观豁达
3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寄情于景和拟人的手法,作者借“明月”寄托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友人的忧虑、关切、同情和不舍。
【解析】
33.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赏析。理解诗歌的主旨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乐或哀的原因;最后确定具体的感情是什么诗词情感分析题的表述:诗词感情(作者心情)+理由(能说明该感情的意象+表现这种感情的动词形容词或名词)。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34.考查比较赏析。结合整首诗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主旨赏析诗句所抒发的内心情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写到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联想手法,借明月以抒发怀念朋友的感情。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5.“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在这首诗中是指____。
3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字,不仅营造了开阔的意境,还奠定了豪迈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通过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表现诗人豁达的胸襟。
C.颈联是这首诗歌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满深情而富有哲理。
D.尾联抒发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和分开时难以自抑的悲伤。
【答案】35.岔路口,送别路口
36.D
【解析】
35.这道题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无为在歧路”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歧路:岔路口,送别路口。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36.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D.尾联抒发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和乐观豁达的情怀。故选D。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峡口①送友人
【唐】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③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③翻:同“反”,反而。
37.“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8.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
【答案】37. 地点; 季节
38.王诗:以“无为在歧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儿女共沾巾”,劝慰友人不要伤心,体现出诗人的乐观旷达,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司诗:以“ 天涯去住泪沾巾”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惆怅伤感,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解析】
37.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概括。 “ ( http: / / www.21cnjy.com )峡口花飞欲尽春”一诗中,首句写眼前景物,点明时间、地点。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21·cn·jy·com
38.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及比较阅读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峡口送友人》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客中送客,自难为情,况又“万里”之远,“同为客”呢?作者身为客人却反客为主,淋漓尽致地表露了自己送客惆怅心情。峡口花已飞落,知道春将逝去。惜春之情奠定了全文悲的情调。“天涯”二字让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思念或是生离,“泪沾巾”将更多的可能留给了生离。别情总是最伤感最缠绵的,而客中送客更是悲苦深刻。这首诗用“今日翻成送故人”作结,写出彼此间的惆怅心情,由此可看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3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www.21-cn-jy.com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夜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40.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41.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答案】39.D
40.示例一:这两句诗一扫离别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情感悲伤、基调低沉的特点,字里行间体现作者昂扬、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还蕴含着哲理。示例二:这句诗一改过去送别诗那种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是代之以积极、昂扬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示例三: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心意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既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也传达出古今几千年来人们的共同心声。示例四: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也像近邻一样。这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41.相同点:都是送别诗,都不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俗套。在这两首诗中,诗人的离情都不是用“酒”“柳”“泪”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不同点:①所表达的情感不同。【甲】诗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以看出诗人不做悲酸语,表达出真正友谊不受时空的限制,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乙】诗从“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中“寂寞、寒”可以看出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孤寂、凄凉之感;②抒情方式不同。【甲】诗直接抒情,豪迈旷达;【乙】诗借景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
【解析】
39.D.“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错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寒”不仅指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且更有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一片离情俱由“寒”字托出。表达作者凄凉寂寞之情。故选D。
40.考查对诗句的赏析。“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表现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41.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比较。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由两首诗的题目可知都是送别诗。表达离情时一般选择“酒”“柳”“泪”之类的词语来直接表达,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这两首诗却不是这样的。甲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直接抒发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乙诗中诗人的离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寒”字在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寞”二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可以看出诗人送别友人后的孤寂、凄凉之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B.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D.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4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案】42.D
43.真正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真正的友谊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解析】
42.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D.错在“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本首诗一洗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故选D。
43.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名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颈联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甲诗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C.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乙诗首联描绘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21cnjy.com
D.乙诗是一首送别诗,借“浮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日”抒发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借写“班马”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表现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3.两首诗都是唐人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点出送别地与友人即将赴任地,隐含送别情意,对仗严整。
B.乙诗首联“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横”写出了山的静态,“绕”写出了水流的动态。
C.乙诗最后两句是写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马儿迫不及待地想离去,朋友只得分手。
D.两首送别诗都写得情深意切,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7.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关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对贫苦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的无奈之情。
B.《式微》全共二章八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两句一换韵,故而全诗节奏短促,情调急迫。
C.卖炭翁这一人物形象,反应了下层劳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和抨击了唐朝宫市的罪恶和统治阶级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1教育网
D.《卖炭翁》一诗将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不易和宫使的巧取豪夺、卖炭翁的悲愤无助和宫使的蛮横无理炭的价值和卖炭翁的所得进行了对比。2·1·c·n·j·y
9.关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式微,式微,胡不归?”诗歌起笔以无疑而故作有疑而问的问句形式开头,使诗歌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中食”一问一答,强调了老翁辛苦烧炭的目的,既突出了这些炭是维持卖炭翁一家生活的全部希望,又为后面写宫使掠夺炭的罪恶行为作了有力的铺垫。【出处:21教育名师】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运用外貌描写,深刻揭示了卖炭翁的悲惨处境。
D.“牛困”“人饥”“日已高”“泥中歇”具体表现了运炭路途的遥远和艰难。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愿望?
11.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B.“胡不归”是故意设问,反映受奴役者没日没夜在野外劳作,苦不堪言。
C.“胡为乎中露”中的“中露”就是“露中”,是为了押韵而颠倒使用。
D.诗中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两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
1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送行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甲】“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版权所有:21教育】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肢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
15.王勃这两首作品都是送别诗,但不落俗套。请仔细品读,试分析抒发感情与方式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①。谁见汀洲②上,相思愁白苹③。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③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21·cn·jy·com
16.甲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一联蕴含哲理,请简要分析。
17.请对乙诗“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一联中的“空”字作一点赏析。
18.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感情的基调不相同。甲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而乙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20.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3.下列诗句中与本诗颈联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是( )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4.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端,以“欲济无舟楫”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向张丞相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__的心愿,希望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26.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7.诗中的“宦游”“无为”分别是什么意思?
2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9.阅读下面唐诗,完成第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字或“望”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王勃的两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①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30.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中,第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第二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21·世纪*教育网
B.【甲】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对仗工整,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C.【乙】颔联和颈联不仅揭示了友人将会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运,也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2-1-c-n-j-y
D.【乙】最后一联绾合题意,抒写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承受的离别后的相思之苦。“俱是梦中人”的“俱”字,似乎双方对等,而由作者这方面写出,便占得了双倍的分量。21*cnjy*com
31.请简要赏析【乙】诗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3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3.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的人生态度。
3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来源:21cnj*y.co*m】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5.“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在这首诗中是指____。
3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字,不仅营造了开阔的意境,还奠定了豪迈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通过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表现诗人豁达的胸襟。
C.颈联是这首诗歌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满深情而富有哲理。
D.尾联抒发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和分开时难以自抑的悲伤。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峡口①送友人
【唐】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③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③翻:同“反”,反而。
37.“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8.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回答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乙】江亭夜月送别①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①此诗是他旅居巴蜀期间所写的客中送客之作。
3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www.21-cn-jy.com
C.【乙】诗前两句以“烟笼”“月移”写送别后景色的深沉,使全诗笼罩在一片朦胧伤感的离别情绪中,寓情于景,景中见情,间接抒发了离情。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D.【乙】诗末句“寒”字仅写出诗人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夜”因夜深感觉到的肤体寒冷。全篇虽然不见“送”“别”字,也不见一个人,但诗人借写外界之景来传达豪迈乐观的积极情怀。21*cnjy*com
40.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41.王勃的这两首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来简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B.颔联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点明离别的必然性。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D.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4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