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马说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两项是( )( )
A.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B.一食(shí)或尽粟(lì)一石
C.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í)也
D.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E.才美不外见(jiàn)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马(xiànɡ) 骈死(pián)
B.粟(lì) 槽枥(cáolì)
C.食马者(shí) 执策(cè)
D.才美不外见(jiàn) 邪(yé)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D.执策而临之(面对)
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21·cn·jy·com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www.21-cn-jy.com
C.《马说》第三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2.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
1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D.袛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14.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虽有千里之能 D.骈死于槽枥之间
15.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中。)
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1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的《马说》通篇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事,用的是借物寓意的手法。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2·1·c·n·j·y
C.《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马说》是一篇论说文,以千里马寓人才,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21*cnjy*com
17.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B.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C.才美不外见(jiàn) D.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19.下列加点词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而且
B.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
C.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晓
2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皆以美于徐公 D.不以善小而不为
2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A.是:这 B.食:同“饲”喂养 C.见:同“现”显现 D.千里:日行千里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来源:21cnj*y.co*m】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1*cnjy*com
(韩愈《马说》)
[乙]
齐有善相①狗者,其邻假②以买取鼠之狗。期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 “此良狗也。其志在獐③、麋④、豕⑤、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⑥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节选自《吕氏春秋 士容》)
【注释】①相:观察,识别。②假:凭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里有“请,托”的意思。③獐(zhāng):似鹿而体小的一种动物。④麋(mí):鹿。⑤豕(shǐ):猪,这里指野猪。⑥桎(zhì):脚镣,这里用作动词,“捆绑”的意思。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衹(只)”,只、仅。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C.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吃。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23.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4.语段[甲]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分析。
25.两个语段的主题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www-2-1-cnjy-com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c-n-j-y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出处:21教育名师】
【乙】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②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③,而刖④其左足。及厉王薨⑤,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②:相:鉴别。③:欺骗,迷惑。④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⑤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⑥奚:何,为什么。⑦理:加工雕琢玉石。
26.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2)才美不外见 见:
(3)使人问其故 故: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王以和为诳
B.其真不知马也 吾非悲刖也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奉而献之厉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2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三处断句。
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2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3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主题有何相同之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版权所有:21教育】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①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②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③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④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节选自元结⑤《右溪记》)
【注释】①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②置州:设置道州。③俾(bǐ):使。④裨(bì):补助,增添。⑤元结(719~772年):唐代诗人,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仕途坎坷。
3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语境猜测法 (1)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成语迁移法:策马扬鞭 (2)_______
悉皆怪石 课内迁移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_______
彰示来者 字典查询法:①明显,显著;②显扬,彰显;③表扬,表彰;④姓氏。 (4)_______
32.根据你的理解,用“/”给文中加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清 流 触 石 洄 悬 激 注 佳 木 异 竹 垂 阴 相 荫。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向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34.甲文以说马论人事,乙文借写景抒人情,这是两文在写作上的相似之处。两文抒发的情感也存在共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①投人于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莫不按剑相眄②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③(qūn)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④和壁,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赢,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节选自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注】①闇(àn):同“暗”。②眄:斜视。③轮囷:屈曲的样子。④随珠:即明月之珠。
3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祇: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素无根柢之容 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通其意”几句运用排比手法,深刻地再现了“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丑态,斥责了“食马者”的“不知马”。
B.在无人给千里马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自然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待遇也就比不上“常马”。
C.作者频频更换主语来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笔锋情调随之变化,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表现出希望统治者能发现人才的想法。
D.语段乙“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中的“布衣”是“平民”的代指。
38.两个语段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但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骤,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注释】①骥:千里马。
3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而犹待培于生后也:
④诚以德为性所固有:
4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41.【甲】【乙】都将_________比作人才,【甲】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42.【甲】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21·世纪*教育网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节选自《九方皋相马》)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母马。④牡:公马。⑤骊:纯黑色马。
4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以千里称也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三月而反
(4)穆公不说
4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不知马也
B.虽有千里之能 臣之子皆下才也
C.而伯乐不常有 三月而反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有九方皋,其于马
4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46.【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1cnjy.com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报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含玉的石头。②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奚:为什么。④理:治理,这里指对璞石进行雕琢。
47.阅读两篇古文后,小华对文言词语进行了以下推断,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成语“吉人天相”中的“相”意思是“保佑、帮助”之意,与“厉王使玉人相之”中的“相”意义不同。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这与“奉而献之厉王”中的“之”字意义相同。21教育网
C.现代汉语中的“安”是“安静,安全”之意,而“安求其能千里也”和“安得广厦千万间”中的“安”意思是“怎么”,所以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D.“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用法,“驱使”的意思,“而刖其左足”中的“刖”也是这种用法。
48.小华阅读【乙】文时发现有一个句子标点符号不太清晰,有碍于理解,请你选择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帮助他( )
A.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B.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C.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49.小华在阅读中对下面这个句子的句意不理解,请你写出来。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50.小华认为《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而《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哪里不同却说不上来,请你帮他解答疑难。
三、字词书写
5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槽枥( ) 尽粟一石( ) 骈死( )
才美不外见( ) 执策( ) 其真无马邪( )
52.填空。
(1)韩愈,字__________,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______代著名______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韩愈说明“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
(3)执策而临之_________
(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
(5)其真无马邪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 马说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
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D.句意: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外见:显现出来。
故选D。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两项是( )( )
A.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
B.一食(shí)或尽粟(lì)一石
C.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í)也
D.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E.才美不外见(jiàn)
【答案】AD
【解析】
【详解】
B.“粟”读sù;
C.第二个“食”读sì;
E.“见”读xiàn;
故选AD。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相马(xiànɡ) 骈死(pián)
B.粟(lì) 槽枥(cáolì)
C.食马者(shí) 执策(cè)
D.才美不外见(jiàn) 邪(yé)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B项,“粟”应读“sù”;C项,“食”应读“sì”;D项,“见”应读“xiàn”。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两个“故”都是“所以”的意思。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个“能”是名词,才能;第二个“能”是动词,能够。B项,第一个“策”是动词,用马鞭驱赶;第二个“策”是名词,马鞭。D项,第一个“食”同“饲”,喂;第二个“食”是动词,吃。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奴隶(lì) 槽枥(cáo) 食不饱(shí)
B.祗辱于(rǔ) 尽粟(sù) 一石(shí)
C.骈死(pián) 其真无马邪(yé) 不以千里称也(chèn)
D.食马者(sì) 才美不外见(jiàn) 策之不以其道(cè)
【答案】A
【解析】
【详解】
B项“一石”的“石”应读“dàn”;C项中“不以千里称也”的“称”应读“chēng”;D项“才美不外见”的“见”应读“xiàn”。
6.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
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D.执策而临之(面对)
【答案】C
【解析】
【详解】
C.“且”的意思是“犹,尚且”。
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项“之”的用法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其余都是作结构助词,“的”。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才美不外见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之不能尽其材
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项“见”同“现”;C项“食”同“饲”;D项“与”同“举”。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
C.其真无马邪
D.安求其能千里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食”同“饲”;B.“见”同“现”;C.“邪”同“耶”;D项没有。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版权所有:21教育】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马说》第三自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喂马人”的无知。
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答案】D
【解析】
【详解】
这里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作家作品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课文的内容要做到重点理解,了解与作品相关的文体、作家、以及相关的材料。这里的D选项应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项,应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项,应为“安求/其能千里也”;D项,应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2.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BCD三项都是作代词;
故选A。
1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C.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D.袛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才能,能力/能够;
B.表示加强诘问语气/它的,代词;
C.都是“有时”;
D.的,助词/代词,学过的知识;
故选C。
14.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
C.虽有千里之能 D.骈死于槽枥之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例句中的“之”和B项中的“之”都是代词,指千里马;
ACD三项中的“之”为结构助词,译为“的”;
故选B。
15.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中。)
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
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
B.关键词语:才:才能;美:美好的品质;见:通“现”,表现,显现。正确翻译应为:(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1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的《马说》通篇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事,用的是借物寓意的手法。
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www-2-1-cnjy-com
C.《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D.《马说》是一篇论说文,以千里马寓人才,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答案】C
【解析】
【详解】
C.有误,韩愈,字退之。
故选C。
17.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答案】C
【解析】
【详解】
C错,应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也”。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B.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
C.才美不外见(jiàn) D.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答案】C
【解析】
【详解】
C.见,通“现”,读 xiàn;
故选C。
19.下列加点词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而且
B.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
C.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晓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1·cn·jy·com
A.句意: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且:尚且;
B.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策:用马鞭驱赶;
C.句意:拿着鞭子面对它。临:面对;
故选D。
2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皆以美于徐公 D.不以善小而不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例句“以”是介词,“因为”的意思。
A.介词,按照;
B.介词,把;
C.动词,认为;
D.介词,因为;
故选D。
2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A.是:这 B.食:同“饲”喂养 C.见:同“现”显现 D.千里:日行千里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B中“食”应是“动词,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齐有善相①狗者,其邻假②以买取鼠之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 “此良狗也。其志在獐③、麋④、豕⑤、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⑥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节选自《吕氏春秋 士容》)
【注释】①相:观察,识别。②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凭借,这里有“请,托”的意思。③獐(zhāng):似鹿而体小的一种动物。④麋(mí):鹿。⑤豕(shǐ):猪,这里指野猪。⑥桎(zhì):脚镣,这里用作动词,“捆绑”的意思。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衹(只)”,只、仅。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
C.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吃。
D.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23.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4.语段[甲]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分析。
25.两个语段的主题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22.C
23.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 (千里)马啊!
24.托物寓意。语段[甲]以“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人才,以“食马者”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5.[示例一]相同。语段[甲]中借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遇伯乐的遭遇,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之情;语段[乙]中邻居用“志在獐、麋、豕、鹿”的良狗去捕捉老鼠,大材小用,埋没了良狗的真正才能。两个语段都讽刺了用人者不能识别人才的真正才能,浪费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
[示例二]不相同。语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中“食马者”不识千里马,造成了千里马“死于槽枥之间”的命运,表达了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之情;语段[乙]中邻居虽知确为良狗,但是不能物尽其用,大材小用,禁锢了良狗的真正才能,鞭挞了用人者不能知人善任,用非所长、浪费人才的行为。
【解析】
22.
考查翻译文言文字词意思的能力。解答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平时注重积累,特别注意重点篇目的熟记;再者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另外重要的文言实词必须翻译出来,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出处:21教育名师】
C.“食之不能尽其材”句意为: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食:喂养;
故选C。
23.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句中重点词语:其,难道,表反问语气;无,没有;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
24.
考查对写作手法理解掌握。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全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5.
考查对比阅读的能力。解答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全面把握两文的内容和主旨,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甲文表达了韩愈对千里马遭遇的同情,对“食马者”(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之情。乙文主要写的是邻居托擅长相狗的人找到一条“良狗”,但却不知道怎么让“良狗”捉鼠,不能识别“良狗”的真正才能。若答相同,可从不能物尽其用,合理利用人才的角度作答。若答不相同,可从甲文侧重表达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愤慨之情,乙文侧重表现对邻居识才,却不能使其得到合理利用的鞭挞这一角度作答。
示例一:相同。甲文中“千里马常有,而伯 ( http: / / www.21cnjy.com )乐不常有”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乙文中邻居用“志在獐、麋、豕、鹿”的良狗去捕捉老鼠,说明有了人才如果不善于使用,就不能够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创造条件,人尽其材,物尽其用。两文都讽刺了用人者不能发现人才,而是浪费、摧残人才的行为。www.21-cn-jy.com
示例二:不相同。甲文中“祇辱于奴隶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乙文中“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的内容,告诉我们邻居已经知道它确实是良狗,但是却把它的才能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有杀鸡焉用牛刀之感,讽刺了用人者不能识别人才并善于使用人才,没有做到人尽其才。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过了一年他才找到一只,说:“这是一条好狗呀!”那邻居养了狗好几年,狗却不去捉老鼠。他告诉了那个会识别狗的人这个情况。那个善于识别狗的人说:“这是只好狗,它的志向在于獐、麋、猪、鹿这类野兽,不是老鼠。想让它捉老鼠的话,就捆绑住它的后腿。” (后来)这个邻居捆绑住了那条狗的后腿,这狗才捉得老鼠。21教育网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来源:21cnj*y.co*m】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②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③,而刖④其左足。及厉王薨⑤,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工的玉石。②:相:鉴别。③:欺骗,迷惑。④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⑤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⑥奚:何,为什么。⑦理:加工雕琢玉石。
26.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2)才美不外见 见:
(3)使人问其故 故: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王以和为诳
B.其真不知马也 吾非悲刖也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奉而献之厉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2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三处断句。
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2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3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主题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26.(1)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2)同“现”,表现(3)故:原因
27.B
28.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29.(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30.《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 ( http: / / www.21cnjy.com )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解析】
【分析】
26.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2)句意: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表现。
(3)句意:派人问他原因。故:原因。
27.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以:介词,用/动词,认为;
B.也:语气助词,啊/语气助词,啊;
C.之:助词,的/代词,它;
D.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故选B。
28.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及结构来分析划分停顿。
句意: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继位”是一件事,作状语;“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是卞和的行为;“三日三夜”说明哭的时间之长;“泣尽而继之以血”说明哭得悲伤程度。故断为: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29.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且,犹、尚且;等,相同、一样;安,怎么;求,要求。
(2)重点词:悲,感到悲伤;题,被判定;名,说成;诳,欺骗。
30.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甲文中,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最终只能得出“天下无马”的结论。因食马者的无知彻底埋没了千里马的才华,作者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饱含深深的无奈。
乙文中,根据“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可知,厉王及武王不识玉,把卞和施以酷刑。致使卞和“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即把宝玉看为石头,把忠贞的人看为说谎的人。本文以理喻理,说明如果当权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就会像把宝玉看作顽石一样,造成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结局。2-1-c-n-j-y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两文主题的相似之处即可。
【点睛】
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能按照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获得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①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②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③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④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节选自元结⑤《右溪记》)
【注释】①悬,激水触石溅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高的浪花。注,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②置州:设置道州。③俾(bǐ):使。④裨(bì):补助,增添。⑤元结(719~772年):唐代诗人,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仕途坎坷。
3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语境猜测法 (1)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成语迁移法:策马扬鞭 (2)_______
悉皆怪石 课内迁移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_______
彰示来者 字典查询法:①明显,显著;②显扬,彰显;③表扬,表彰;④姓氏。 (4)_______
32.根据你的理解,用“/”给文中加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清 流 触 石 洄 悬 激 注 佳 木 异 竹 垂 阴 相 荫。
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向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34.甲文以说马论人事,乙文借写景抒人情,这是两文在写作上的相似之处。两文抒发的情感也存在共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31. 食:同“饲”,喂 策:用马鞭驱赶 悉:全,都 彰:显扬,彰显
32.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3.(1)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可是自从设置道州以来,至今却没有人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34.甲乙两文都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酬的愤懑之情。《马说》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衷与愤懑。《右溪记》石奇水清、树木葱茏(环境优美)但无人赏爱(无人欣赏、备受冷落),作者借此寄托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
【解析】
31.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技巧:把握句子翻译,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根据题干所给的技巧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和用法。
(1)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食:同“饲”,喂。
(2)策之不以其道: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策马扬鞭:举起马鞭驱赶马儿,驱马快速前行。策:动词,用马鞭驱赶。
(3)悉皆怪石:两岸全是一些奇石。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悉:全,都。
(4)彰示来者:明白地彰显给后来人。彰:显扬,彰显。
32.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技巧:一般而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句根据分句意思和句子之间关系断;短句根据句子成分断;注意关联词、虚词、语气词等,一般在关联词前面断,在语气词后面断;注意题干要求断三处。
(1)清流触石: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清流”是主语,“触石”是谓语,这句话是一个完整表达,故在“触石”后面断。
(2)洄悬激注:水回旋而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洄悬”和“激注”都是在描写水的状态,和后文描写对象不一样,故在“激注”后面断。
(3)佳木异竹: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这句话描写的是木和竹,并列结构,和后文内容不同,故在“竹”后面断。
(4)垂阴相荫: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句话具体描写木和竹所共同形成的景象,故在“垂阴”前面断。
故句子是: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3.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翻译完整,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整体流畅。
(1)且:尚且。欲:想要。常马:一般的马,平常的马。等:一样。安:怎么。其:代词,千里马。千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日行千里。
(2)置州:设置道州。赏爱:欣赏和喜爱。徘徊:来回走。溪上:于溪上,省略了“于”,在溪水边。为之:因为这。怅然:惆怅。
34.
本题考查文章情感。思路:仔细审题,题干要求分析两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1)【甲】文。
结合《马说》第一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二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三段“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可知,这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作者以千里马喻指人才,以食马者喻指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阶级,表面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写千里马难遇伯乐,实际上写自己怀才不遇遭遇和愤懑。
(2)【乙】文。
《右溪记》是写景文章,一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语皆情语,结合《右溪记》“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句子可知,作者表面上写这条溪水石头奇形怪状、水清澈、树木葱茏、环境优美,引人入胜,但无人欣赏、喜爱,作者为它感到怅然惋惜,实际上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借景抒情,借这条小溪,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无人赏识,表达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
(3)相同。故甲乙两文都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点睛】
译文:
【甲】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千里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并列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著称。
一匹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喂喂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时,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乙】从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条小溪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两岸全是一些奇石,(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不能够用言语形容(它们的美妙)。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水回旋而流,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激荡倾注;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间田野,就是很适合避世隐居的人和隐士居住的;如果它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都会城镇(市民游览)的胜地,仁者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它);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但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起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明白地告诉后来人。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①投人于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莫不按剑相眄②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③(qūn)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珠④和壁,祗怨结而不见德;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赢,虽蒙尧、舜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节选自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注】①闇(àn):同“暗”。②眄:斜视。③轮囷:屈曲的样子。④随珠:即明月之珠。
3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祇: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素无根柢之容 素:____________________
3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几句运用排比手法,深刻地再现了“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丑态,斥责了“食马者”的“不知马”。21*cnjy*com
B.在无人给千里马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他英雄无用武之地,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自然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待遇也就比不上“常马”。
C.作者频频更换主语来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笔锋情调随之变化,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表现出希望统治者能发现人才的想法。
D.语段乙“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中的“布衣”是“平民”的代指。
38.两个语段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但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35. 同“(衹)只”,只,仅。 平素,从来。
36.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7.C
38.语段甲以千里马不遇伯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讽刺和控诉;语段乙以明珠夜里投掷给别人却无人欣赏,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表达对人才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不平。
【解析】
【分析】
35.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祇:同“衹(只)”,只,仅。
(2)句意:可是从来没有老树桩子那种粉饰。素:平素,从来。
36.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其,加强反问语气;邪,同“耶”,吗。
3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C.甲文中,主语一直为“千里马”,因此本项中“作者频频更换主语来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38.
本题考查文章情感的分析。
两个语段,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
甲文中,伯乐象征善于识别人才、赏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的人。千里马象征人才。食马者象征昏庸的统治者。千里马因为食马者的不识马而平庸一生,最后食马者还要慨叹天下没有千里马,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也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联系作者不得志的官场经历,还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2·1·c·n·j·y
乙文中,“明月之珠,夜光之璧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闇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意思是:明月珠、夜光璧,在路上暗中投掷给人,人们没有不按着剑柄斜看的。用明珠暗投比喻有才干的人得到统治者的重视。“欲开忠于当世之君,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想要向当世的君主打开一片忠贞之心,那么君主一定要蹈按着剑柄斜看。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压制人才的愤懑不平之气。
【点睛】
译文
甲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
臣子我听说明月珠、夜光璧,在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暗中投掷给人,人们没有不按着剑柄斜看的。为什么?是因为无缘无故来到面前啊。弯木头、老树桩,屈曲得怪模怪样,倒能够成为君主的用具,是靠了君主身边的人先给它粉饰一番呀。所以无依无靠来到面前,即使献出随侯珠、和氏璧,也只能遭忌结怨而不会受到好报;有人先说好话,那枯木朽枝也会立下功勋而令人难忘。当今天下平民出身、家境贫穷的士人,即使胸中藏着尧、舜的方略,拥有伊尹、管仲的辩才,怀着龙逢、比干的忠诚,可是从来没有老树桩子那种粉饰,虽然尽心竭力,想要向当世的君主打开一片忠贞之心,那么君主一定要蹈按着剑柄斜看的覆辙了。这就使平民出身的士人连枯木朽株的待遇也得不到了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骤,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注释】①骥:千里马。
3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而犹待培于生后也:
④诚以德为性所固有:
4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41.【甲】【乙】都将_________比作人才,【甲】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42.【甲】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答案】39.①所以 ②才能、才干 ③栽培 ④本来
40.①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就能吃下一石粮食。
②千里马不以它的力气著称,而以它的品德著称。
41. 千里马 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 以品德识别人才
42.“伯乐”比喻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解析】
39.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故:所以;
(2)句意为: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材:才能、才干;
(3)句意为:但还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培:栽培;
(4)句意为:品德是千里马的品性中原本就具有的。固:本来;
40.
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食,吃;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也泛指粮食。
(2)重点字词:骥,千里马;称,著称;德,品德。
41.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
第一空:根据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乙文“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分析,都以“千里马”喻指人才。
第二空:甲文根据“策之不以其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分析,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告诉人们要善于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重视人才(不要不识人才)的道理。
第三空:根据乙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分析,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以品德识别人才。
42.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根据“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分析,“伯乐”是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独立的有才华的人才。根据“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分析,“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点睛】
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是称赞它的品德。”品德是千里马的品性中原本就具有的,它不像气力,气力虽然出生时就具有,但还有待于后天的培养。因此,把千里马当作千里马,了解它不能使他的品性有所提升,不了解它也不会使它的品性受到损伤。品性的修养在于千里马自己,而是否能使千里马驯从则在于人。辱没在喂马的人手里,是没照顾好。死在马厩里,那是不爱惜啊;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不能体现出来,那是没计算好食量啊。韩愈所说的千里马,按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马的本领就体现出来,不按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马的本领就消失了。好像日行千里的权力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听从于人的。这样的千里马虽然还是千里马,但是它本来所拥有的东西不就会失去很多了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节选自《九方皋相马》)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母马。④牡:公马。⑤骊:纯黑色马。
4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以千里称也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三月而反
(4)穆公不说
4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不知马也
B.虽有千里之能 臣之子皆下才也
C.而伯乐不常有 三月而反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有九方皋,其于马
4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46.【甲】、【乙】两文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
【答案】43.(1)著称。(2)有时。(3)同“返”,返回。(4)同“悦”,高兴。
44.B
45.(1)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2)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
46.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意对即可)
【解析】
43.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因千里马著称。称:著称。
(2)句意: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或:有时。
(3)句意:三个月后返回。反:同“返”,返回。
(4)句意:穆公不高兴。 说:同“悦”,高兴。
44.
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代“千里马”/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B.助词,的/助词,的;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D.介词,在/介词,对;
故选B。
45.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
(1)策,鞭打;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通“饲”,喂;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2)见,召见;使,派;求,找。
46.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主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甲文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的人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深沉的痛惜,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乙文,由“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分析,九方皋在相马过程中,忽视次要的因素,使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去抓住千里马的根本特征。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当我们看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所舍弃才有所专注,同时要将获得的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样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点睛】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选自韩愈《马说》)
乙: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岁高了!您的子孙中有可以派去寻求天下好马的人吗?”伯乐答道:“我的儿子们都是才能一般的人,有一个叫九方皋,这个人对于马的识别本领不在我之下。有能力告诉你哪是天下最好的马,您召见他吧。”。21*cnjy*com
穆公召见了他,派他外出找马,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月后返回报告说:“已经得到它了,在沙丘。”穆公问:“什么马?”答道:“是一匹黄色母马。”派人前去取得它,却是一匹黑色公马。穆公不高兴,召唤伯乐对他说:“你所派遣的找马人!毛色雌雄尚且不能知道,又能知道什么马?”伯乐道:“九方皋他所看见的,发现它的精髓而不管其它,关注它的内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关注他该关注的,不去注意不该注意的,看见应该看的方面,(所以)疏忽了他不在意的(方面)。”马到了后,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
(节选自《九方皋相马》)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报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③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④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含玉的石头。②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奚:为什么。④理:治理,这里指对璞石进行雕琢。
47.阅读两篇古文后,小华对文言词语进行了以下推断,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成语“吉人天相”中的“相”意思是“保佑、帮助”之意,与“厉王使玉人相之”中的“相”意义不同。
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这与“奉而献之厉王”中的“之”字意义相同。
C.现代汉语中的“安”是“安静,安全”之意,而“安求其能千里也”和“安得广厦千万间”中的“安”意思是“怎么”,所以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
D.“策之不以其道”中的“策”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用法,“驱使”的意思,“而刖其左足”中的“刖”也是这种用法。
48.小华阅读【乙】文时发现有一个句子标点符号不太清晰,有碍于理解,请你选择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帮助他( )
A.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B.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C.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49.小华在阅读中对下面这个句子的句意不理解,请你写出来。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50.小华认为《马说》以“天下无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而《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但是具体哪里不同却说不上来,请你帮他解答疑难。
【答案】47.B
48.A
49.(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 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
50.两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确是不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卞和泣玉》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解析】
【分析】
47.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之”的用法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奉而献之厉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玉璞,二者意义不同。故选B。
48.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断句。要根据句意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结构进行划分。句意为: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中“和”为主语,“而”表修饰,“哭”为谓语,“于楚山之下”表示地点,作状语,结构完整,应在其后断句;“三日三夜”表明时间,其后应断句;“泣尽而继之以血”中“泣尽”与“继之以血”为顺承关系,主语为前句中的“和”,表意完整。所以断句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故选A。
49.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注意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词语:
贞士:诚实正直的人;名:称作。
50.
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中,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最终只能得出“天下无马”的结论。因食马者的无知彻底埋没了千里马的才华,作者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饱含深深的无奈。乙文中,根据“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可知,文王继位后终于识得玉璧为宝玉,虽然厉王及武王不识玉,但卞和终于等来识玉之人和识人之人,结局可谓圆满。表现出作者对有才能的人终遇伯乐的欣慰之情。据此综合作答即可。
【点睛】
参考译文
【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驾驭它,喂 ( http: / / www.21cnjy.com )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获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美丽的玉璧,把它奉献给了厉王。厉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雕琢玉器的人说:“这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厉王驾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献给那位武王。武王让雕琢玉器的人鉴别它,又说:“这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卞和在说谎,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驾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原因,说:“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卞和说:“我不是为被刖伤心,我是因为它是宝玉而被看为石头,忠贞的人被看为说谎的人,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文王于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开他的玉碧,果然得到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璧”。
三、字词书写
5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槽枥( ) 尽粟一石( ) 骈死( )21cnjy.com
才美不外见( ) 执策( ) 其真无马邪( )
【答案】 lì sù pián xiàn cè yé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求在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字音选择题通过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来达到解题的目的。“见”是一个通假字,此处应该读xiàn 。
52.填空。
(1)韩愈,字__________,自谓郡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昌黎,世称“韩昌黎”,______代著名______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韩愈说明“食马者”不知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退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 唐 文学 柳宗元 欧阳修 王安石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2)陈述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3)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此题考查了“唐宋八大家”、文体“记”和根据要求写句子。
5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
(3)执策而临之_________
(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
(5)其真无马邪_________
【答案】 有时。 才能,才干。 面对。 正确的方法。 表示诘问,岂、难道。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或:有时。临:面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