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锦州·七年级期中)南宋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A.宋徽宗
B.宋钦宗
C.宋高宗
D.宋真宗
2.(2021·辽宁锦州·七年级期中)下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3.(2021·辽宁抚顺·七年级期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嘲笑的偏安王朝是( )
A.南朝陈 B.后周 C.北宋 D.南宋
4.(2021·辽宁辽阳·七年级期中)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5.(2021·辽宁锦州·七年级期中)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
6.(2021·辽宁盘锦·七年级期中)金太祖建立政权后,致力于壮大女真势力,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实行科举制度 B.改革军政体制
C.颁行文字 D.发展生产
7.(2021·辽宁营口·七年级期中)宋高宗和秦桧杀害岳飞的根本原因是
A.嫉贤妒能 B.害怕加深宋金矛盾
C.要向金妥协投降 D.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
8.(2021·辽宁抚顺·七年级期中)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的岳王庙,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到奸臣的谋害
C.他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D.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9.(2021·辽宁·营口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C.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D.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10.(2021·辽宁抚顺·七年级期中)“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11.(2021·辽宁锦州·七年级期中)下面是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12.(2021·辽宁·营口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有人戏称宋朝为“送朝”,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13.(2021·辽宁盘锦·七年级期中)这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于1115年建立大金政权的民族是( )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14.(2021·辽宁·海城开发区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从根本上
A.反映了南宋都城杭州的繁华
B.反映了西湖景色秀丽迷人
C.讽刺了统治者的腐败,甘愿据守江南一隅的享乐面貌
D.表达了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5.(2021·辽宁鞍山·七年级期中)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一位著名的南宋抗金名将。当年他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将士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节”。这位将领是( )
A.岳飞 B.卫青 C.霍去病 D.寇准
16.(2021·辽宁沈阳·七年级期中)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建国之初地处我国的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17.(2021·辽宁营口·七年级期中)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8.(2021·辽宁鞍山·七年级期中)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9.(2021·辽宁大连·七年级期中)识读下图,完成问题。
图1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1)如图1所示,隋朝哪位皇帝开凿了此大运河 它的开通有怎样的积极影响
图2 (2)图2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它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哪一史实 有何意义
图3 (3)写出图3的人物是谁 “还我河山”指从哪一政权收复失地
图4 (4)图4人物是谁 他一生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0.(2021·辽宁鞍山·七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
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材料一在历史上称什么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
(2)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哪次
(3)在那战战和和的年代,你认为是战好还是和好 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C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北宋的皇帝,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解析】
根据“精忠报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自幼受母亲“精忠报国”的家训,他培养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军队,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故D符合题意;A项文天祥是南宋著名的抗元将领;B项戚继光是明朝时期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C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3.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苟且偷安,不思国仇家恨的精神状态。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徽宗、钦宗,北宋灭亡,皇族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今杭州)继位,史称南宋,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反而与金达成和议,偏安江南,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4.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故选项①正确;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故选项④正确;党项族首领元昊1038年11月建立西夏,故选项②正确;公元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故选项③⑤错误。因此只有选项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5.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26年,金军乘大雪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靖康之变”。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6.A
【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隋朝是开始实行科举制度,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从此成为历朝选拔管理的主要制度。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但是没有学习中原政权的科举制度,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7.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后来金军有大举进攻南宋,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权臣秦桧还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因此,宋高宗和秦桧杀害岳飞的根本原因是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自己的统治,D符合题意;ABC项是宋高宗和秦桧杀害岳飞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择D。
8.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大将兀术,取得了郾城大捷,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迫使金军后撤,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人们立庙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他捍卫了人民的利益,故C符合题意;他对皇帝忠心耿耿、他遭到奸臣的谋害、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不是人们纪念他的根本原因,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9.D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岳飞坚持抗金,精忠报国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2世纪初期,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B项正确;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耶律阿保机是辽朝开国君主,排除A项;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排除C项;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解析】
唐朝之后是五代、辽、宋、夏和金时期。此时期北方政权的出现顺序为辽、夏、金,南方政权的出现顺序为五代十国、北宋、南宋,①④③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B
【解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使得北宋与辽之间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宋金之间的绍兴和议使得南宋与金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因此产生的相同影响是维持了相当时间的和平局面,B项正确,排除A项;宋辽、宋金之间的和议都规定宋朝给对方大量“岁币”,因此加重了中原人民的负担,排除C项;宋辽、宋金之间的和议属于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而非中外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解析】
女真族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的勤劳勇敢的民族,过着游牧渔猎生活。公元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在会宁府建立金朝,故A项正确;契丹族于公元960年建立辽朝,党项族于1038年建立西夏,蒙古族于1271年建立元朝,排除BCD。故选A项。
14.C
【解析】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南宋林升《题林安邸》,当时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贪图享乐,在杭州大造宫殿园林,这首诗的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正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不思收复中原失地,而是把江南的杭州当作了中原的汴州,C正确;AB项所述只是表象并非实质,排除;该诗不是表达人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而是讽刺南宋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偏安江南,D排除。故选C。
15.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南宋,岳飞是抗金名将,当年他率领的抗金军队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将士饱餐了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所以称为“腊八节”,因此,这一节日正是为了纪念岳飞,故A符合题意;材料说的是南宋武将,卫青、霍去病是汉代武将,寇准是北宋名臣,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最初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故A项正确;西北、西南、东南均不是金建国之初的活动地,故排除B、C、D项。
17.C
【解析】
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出现了辽、宋、西夏、金等几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排除D项,C项正确;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辽、宋、西夏、金不属于诸侯国,排除AB项。故选C项。
18.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金、西夏处于并立时期,西夏和金处于北方,南宋在南方。C项正确;南宋建立时,辽已经灭亡,排除ABD项。故选C项。
19.(1)隋炀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岳飞;金
(4)成吉思汗(或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
【解析】
(1)皇帝及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隋炀帝统治时期开通的,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史实及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反映的是唐藩关系发展;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人物及政权:“还我河山”是对岳飞对从金朝手中夺回失地愿望的描述。
(4)人物及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4的人物是成吉思汗,其功绩是统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
20.(1)澶渊之盟;西夏。
(2)郾城会战。
(3)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005年宋辽双方订立和议,辽国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北宋与西夏议和,元昊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2)由材料二“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可知,反映的是岳飞抗金。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因此最能说明材料二这句话的一次战役是郾城会战。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是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可以支持“和好”的观点,并说明理由。支持“和好”,因为和平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的统一。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