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是真是存在的。
2、知道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板]一、物质的微粒性
感受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板]一、物质的微粒性
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宏观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由水分子构成。
金属、部分非金属固体、稀有气体由原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磷由磷原子构成;氖气由氖原子构成。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板]二、微粒特性
性质1:质量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 × 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日夜夜不停地数下去,要 三万年 才能数完!
[板]二、微粒特性
性质2:在运动
实验3-1:品红在水中扩散
[板]二、微粒特性
教材P49:探究分子运动
步骤一:取两支试管加入等量酚酞溶液,然后一支加入适量蒸馏水,另一支加入等量浓氨水,观察。
现象:加入浓氨水的试管中酚酞变红
结论:氨水(NH3 H2O)能使酚酞变红
[板]二、微粒特性
步骤二:
现象:烧杯A中酚酞变红,烧杯B无明显现象
结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不挥发,浓氨水中的分子由B烧杯运动到A烧杯,使酚酞变红。
[板]二、微粒特性
思考:
1、夏天晒衣服为什么比冬天干得快?
2、水结成冰后,水分子还运动吗?
微粒运动的特点:
永不停歇、无规则;
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板]二、微粒特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酒香不怕巷子深
香味等扩散问题用运动来解释。
[板]二、微粒特性
思考:如果水是实心的,品红还能扩散到水中吗?再结合图片,微粒还有什么性质?
性质3:微粒之间有间隙
[板]二、微粒特性
50mL酒精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
50mL酒精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间隙
[板]二、微粒特性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活塞慢慢推入。
现 象
解 释
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隙大,易压缩;水分子的间隙小,难压缩
[板]二、微粒特性
物质三态下的间隙比较:
气态 > 液态 > 固态
压缩及三态变化等问题用间隙解释
[板]二、微粒特性
性质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思考:
1、氧气和液氧都能助燃,为什么?
2、为什么氧气能助燃,二氧化碳却能灭火?
课后作业:3D课时训练十五
下节课前置学习
阅读教材50页至51页,找到并勾画分子原子的概念
学习目标
1、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2、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3、能从微观角度认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分子:
[板]一、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物质由什么构成,化学性质由什么保持
[板]二、分子与原子的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小试身手
1、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_______保持;
汞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保持。
2、二氧化硫由_____________构成;
1个二氧化硫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3、碳由________构成;
过氧化氢分子
汞原子
二氧化硫分子
1个硫原子
2个氧原子
碳原子
[板]三、变化的本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化学变化:分子改变,变成新分子
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分子间隙等改变
对比水的蒸发和电解
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水
氧气
氢气
通电
+
+
H2O
O2
H2
分裂
重新组合
[板]四、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板]五、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 原子
相同点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②质量、体积都非常小;③彼此间有间隔;④处于不断运动中;⑤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不同点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变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可再分,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相互关系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
[板]六、分子、原子、物质
相关概念(宏观微观)
混合物: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由不同种微粒构成)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
(由同种微粒构成)
[板]七、纯净物与混合物
[板]八、微观模型图
用圈表示原子
一个圈表示一个原子
一种圈表示一种原子
多个圈连一起表示一个分子
已知 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纯净物
课后作业:3D课时训练十六
下节课前置学习
阅读教材53页至55页,完成3D学案P46前置学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