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课时)课件-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3 17: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建立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明白其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其伴随的现象以及观察实验和描述现象的方法。
2、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能区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板]一、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前置研究:通过对纸的家庭实验,纸的两个变化有何不同?
将纸揉成团,纸的形状改变,但还是纸;烧成灰烬,灰烬不再是纸。
物质变化之后,可能还是这种物质,也可能变成其他物质。
[板]一、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演示[实验1-1]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等 二氧化碳气体等
玻璃片上有水雾
颗粒变小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产生气泡




[板]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外观表现
联系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颜色改变;气体、沉淀生成;发光;放热、吸热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板]三、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即时练习:完成教材P10练习与应用1
归纳: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变化之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思考:我们熟知的火药爆炸还有燃烧发光都是典型的化学变化,有没有物理变化的爆炸和发光呢?
气球爆炸、车胎爆炸、灯泡发光都是物理变化
课后作业:3D课时训练一
下节课前置学习
1、体会“铁生锈”“铁能生锈”的不同。
2、阅读教材,完成3D学案P4前置学习部分。
学习目标
1、建立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概念。
2、初步学会描述物质性质的方法,并大体建立“性质决定用途”这一重要的化学思想。
[板]一、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
[板]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
[板]三、变化与性质
下列四组例子有何规律?
[板]三、变化与性质
变化:
性质:
变化
性质
是一个过程
是一种本领或属性
(具有、是、可以、会、能、易)
+能、易、会、可、难
硫磺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
把块状的硫切碎( ),
取少量硫放入燃烧匙内加热,熔化为淡黄色液体( ),
继续加热会燃烧( ),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板]三、变化与性质
归纳:如何判断一个描述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①找“能、易、会、可、难”等字眼,若有则为“性质”,若无则为“变化”;
②找“新物质”,若有则为“化学”,若无则为“物理”
①②联立即可判定。
注:1、有常见性质词语,如颜色、毒性等可直接判断2、用途的描述一般有“用来、用作、作为”等字眼。
[板]四、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色态味
操作
现象
结论
演示[实验1-2]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无色无味气态
无色无味气态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O2的集气瓶中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
木条燃得更旺
木条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板]四、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1、实验桌上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你有哪些方法鉴别?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燃着的木条
带火星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燃得更旺
木条熄灭
木条复燃
木条不复燃
不变浑浊
变浑浊
[板]四、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
2、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中,你能猜猜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吗?
氧气能支持燃烧(助燃性),可做助燃剂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
[板]五、性质与用途
3、酒精能做燃料体现酒精具有何种性质?氢气能做探空气球体现了氢气的什么性质?
酒精具有可燃性;氢气密度小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课后作业:3D课时训练二
下节课前置学习
阅读教材P151-152,结合初一初二生物物理学习,进一步认识实验室部分常见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