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色彩》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来源:《美术》六年级下册第3课
课 题:《装饰色彩》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一、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
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和情感。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美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3课教学内容,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是整套教材色彩知识系列课程中的最后一个内容。本课旨在以民间艺术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装饰色彩之美,学习表现色彩既丰富又和谐统一的用色方法,并综合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其色彩表现能力逐渐趋于理性,开始尝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由于之前对比色、邻近色等色彩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装饰色彩的理解与选择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色彩的搭配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欣赏、对比、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装饰色彩的特点和用色规律,大胆运用民间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进行艺术创作,感受民间艺术的装饰色彩之美。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装饰色彩的内涵,感受色彩装饰性与写实性的区别。
2、了解民间艺术运用装饰色彩的规律,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
3、通过学习感受装饰色彩之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艺术的情感。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表现既色彩鲜艳又和谐统一的画面。
难点:掌握以对比色为主、确定主色的配色方法,使画面色彩既鲜艳又和谐。
四、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要点 针对目标
通过欣赏、对比、分析,认识装饰色彩的内涵,感受色彩装饰性与写实性的区别。 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出农民画与摄影作品中色彩的区别,认识装饰色彩。 目标1
通过欣赏、对比、小组探究与体验 等活动,了解民间艺术装饰色彩的特点,总结用色方法。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仔细观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体验活动,自主探究装饰色彩的用色规律。 目标 2、3
自由选择喜欢的民间艺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色彩创作,运用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使画面既色彩鲜艳又和谐统一。 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能否有效运用民间艺术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展现装饰色彩的特征。 目标 2、3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活动一 导入 引出装饰色彩 目标1 1、从现场学生的着装,导出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与感动! 2、引出课题《装饰色彩》。 【设计意图:1、通过观察着装,引出本课课题,引发学生对新知的兴趣和期待。】 通过现场观察色彩,让学生注意色彩就在我们身边。发现着装的装饰色彩特点,并带着对课程的期待进行学习。
活动二 对比分析 认识装饰色彩 目标1 出示农民画《耱地》和摄影作品《耱地》 对比: 和农民画《耱地》中的牛相比,现实中的牛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么? 画家在画面上对现实中的色彩进行了怎样的加工? 2、装饰色彩: 一切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象、夸张等艺术加工后的色彩,被称为装饰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引发思考,初步认识装饰色彩。】 1、通过对比认识装饰色彩,明白装饰色彩和现实色彩的不同。
活动三 深入探究 学习装饰色彩 目标2、3 1、发现对比色。 (1)农民画《耱地》都运用了哪些颜色? (2)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这些叫什么? (3)对比色在画面上起什么作用。 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3、小体验:发现装饰色彩的用色比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本中的的色彩比例表。 你发现了什么? 主色 在画面中确定主色,再添加其他对比色,就会使画面色彩繁而不乱、和谐统一。 3、黑色和白色的运用。 出示十二生肖图,思考: 黑色和白色在画面中起什么作用? 黑色的白色的运用,可以使画面色彩既厚重又明快,既鲜艳又和谐统一。 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艺术。 教师示范。 【设计意图: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得知识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同的学习方法相结合,更加灵活,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灵动课堂。】 1、通过学习,认识到对比色在装饰色彩中的重要性。 2、通过完成色彩比例表和作品对比分析,能够自主发现由于主色的运用可以是画面色彩和谐统一。 3、认识到黑、白色在装饰色彩中的作用。
活动四 艺术实践 运用装饰色彩 目标2、3 1、艺术实践要求: (1)自由选择喜欢的民间艺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色彩创作。 (2)运用装饰色彩的用色方法,使画面既色彩鲜艳又和谐统一。 (3)小组长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进行合理分工。 4、学生创作,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艺术实践活动,灵活运用装饰色彩的配色方法,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体验民间艺术装饰色彩之美。】 通过艺术实践,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有效达到学习目标。
活动五 展示交流 巩固装饰色彩 目标2 1、民间艺术展。 自评: 作品是什么形式的? 运用了什么主色和对比色? 你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 互评: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 你认为它最出色的地方是哪里? 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搭建知识交流、学台,巩固新知,促进共同进步。】 通过欣评价和交流,学生能够利用基本的美术语言评价他人的作品,并感受作品中传达的思想与情感,体验装饰色彩之美。
活动六 课堂拓展 情感升华 目标3 装饰色彩的运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晚期。如今,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中的装饰色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用色彩把我们美好的生活装饰的更加多姿多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身边装饰色彩的关注,发现其美的元素,并学以致用,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孩子。】
板书设计 要点呈现 装饰色彩 补色 色彩鲜艳 对比色 和谐统一 主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