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答案写在卷末的答案卷上
第Ⅰ卷(100分)
一、(31分)
1. 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溘死(kè) 河流急湍(duān) 淇水汤汤(tāng)
B. 肄业(sì) 挟持(xiá) 周公吐哺(pǔ)
C. 窈窕(yǎo) 游目骋怀(chěng) 义愤填膺(yīng)
D. 公姥(lǎo) 横槊赋诗(shuò) 鲜为人知(xiān)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 班驳 黯淡 翁翁郁郁 B. 落寞 颓废 束之高阁
C. 祈祷 抵砺 淅淅沥沥 D. 犊罪 切磋 中南捷径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B.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都不是浅尝辄止。
C. 这个商店的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
D. 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它对人的危害却非常严重。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就表现手法而言有赋、比、兴三种。
B. 南朝的《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C.“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曹操、曹丕、曹植。
D.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共130篇。
5.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D.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意动用法)
B. 顺流而东也(向东,名词作状语)
C.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使动用法)
D. 火尚足以明也(照明,形容词作动词)
7. 文言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3分)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B. 当其欣于所遇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 渺渺兮予怀
8. 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作答。10分)
(1)桑之未落, 。
(2)山不厌高, 。
,池鱼思故渊。
(4)群贤毕至, 。
(5)寄蜉蝣于天地, 。
(6)纵一苇之所如, 。
(7)狗吠深巷中,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12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②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④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⑤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9. 第一段中划线的三个比喻句的本体是什么?(3分)
10. 第二段文字中“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中的“这”指什么?(3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分)
11. 对第二段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①②③句所表现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用了化静为动的方法,使静态的画面表现得富于动感。
B、④句写出了作者的内心感觉:满月中夹杂着淡淡的云,就如同小睡一般别有风味,恰到好处。
C、⑤句写月光下的树影,灌木丛落下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形象各异,特色不同。
D、⑥句作者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视觉形象,用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表现荷塘月色的和谐美妙。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题(12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2. 下面对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躁动)
B.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原因)
C. 及其所之既倦 (的)
D.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思想情趣)
13. 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2分)
A. 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被这些文章感动。
B. 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 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D. 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14. 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这两段文字主题明确,观点鲜明,作者王羲之紧紧围绕 “死生”二字直接展开议论和抒情。
B. 第一段,先谈“欣”,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会终结,从而引出 “死生”话题。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明作者否定死与生等同、长寿与短命等同的看法。
D. 死与生本是严肃的话题,但王羲之却谈的轻松愉悦,结尾还表达出旷达的情怀,令人佩服。
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四、名著阅读(5分)
16. 觉慧离家出走前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情节 。
五、作文(40分)
17.以“困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第II卷(50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鸦,夜久落江边。
[注释]: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8. 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七、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
石钟山记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①,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②,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③,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①桴:鼓槌。②德兴:县名。③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④无射:钟名。
19. 对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认为
B.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恰好,刚好
C. 汝识之乎 记得
D.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大概,差不多
20. 下面选项对于文章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亲自把钟磬放入水中,结果无论多大风浪都无法让它发出声音,苏轼以此质疑李渤得到石钟山命名缘由的说法。
B. 在湖口,作者终于有机会参观石钟山,到了绝壁下,在明月的照耀下,作者看到景象和听到的声音都令人恐怖。
C.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是因为微波冲击石洞和风浪冲击大石的小孔而发出
敲钟一样的声音,故而得名。
D.文章叙议结合,记叙了作者亲身考察石钟山的经过,结尾抒发了感慨,认为事情没有耳闻目睹,不可以主观臆断。
21.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1)古之人不余欺也!(3分)
(2)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4分)
八、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2.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含义一样吗?为什么?你认为哪句更有现实意义?
九、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5题( 15分)
赤贫魅力测试 严歌苓
我身无分文地出了门。那是一月的芝加哥,北风刮得紧,回去取钱便要顶风跋涉半小时,无疑要误课了。
这时我已在地铁入口,心想,不如就做个赤贫和魅力的测验,看看我空口无凭能打动谁,让我蹭得上车坐,赊得着饭吃。我惟一的担心是将使芝加哥身怀绝技的扒手们失望。
“蹭”上地铁相当顺利。守门的黑女士听说我忘了带钱,五个一寸长的红指甲在下巴前面一摆,就放我进去了,还对着我的后脑勺说:“要是我说‘不’,你不就惨了?我一天要说九十九个‘不’,才说一个‘是’呢!……”
她笑起来,有心笑得很狰狞,像个刀下留人的刽子手。
12时59分下课,很想跟同学借点午餐钱,又怕他们从此跟我断绝来往。
开学那天,一个大龄男生借了一位女同学9块钱,下面就出现了一些议论。所以,我打消了借钱的念头,饿死也得为我们大龄同学们争气。
所有同学都进了校内那个廉价餐厅,我只好去校外昂贵的一家意大利餐馆。
一个意大利小伙子过来在我膝盖上铺开又硬又白的餐巾。我点了鲜贝通心粉,吃最后几根时,我开始在心里排演了。吃不准笑容尺度,但不笑是不可以的,人家小伙子忙了半天,至少该赚你一个笑吧。我眼睛盯着账单,手漫不经心地在书包里摸那个丢在我卧室枕边的皮夹,然后我已经分不清是真慌张还是假慌张地站起来,浑身上下逐个掏口袋:“灾难啊!”我说:“我的钱包没了!”
小伙子瞪着我,他耐人寻味地看着我自我搜身,一遍又一遍,然后摇摇头表示遗憾:“冬天穿得厚,扒手就方便了。”
我表示非常难过,如此白吃,还吃得那么饱。他连说可以谅解,都是扒手的错。他拿了张纸,又递给我笔,请我留下地址和电话。
我说这就不必了,明天保证把饭钱补上,连同小费。他还是坚持要我的电话号码。
写完后我抬头笑笑,这一笑,魅力就发射过分了,因为他眼神一下变得楚楚的,问:“平时可以给你打电话吗?”我打着哈哈,说可以可以。
我打算徒步回家。
走在芝加哥下午3点的街道,风吹硬了街面上的残雪,每一步都耗掉一根通心粉的热量。
很快我放弃了,跳上一辆巴士。
一上车我就对司机说我没有钱;一个子儿也没有。司机点点头,将车停在一个路口,客客气气请我下车。
我红着鼻头对他笑着说:“明天补票不成吗?”他鄙夷地说:“天天都碰上你这样的!来美国就为了到处揩美国的油!”我正要指出他的种族歧视苗头,一只皱巴巴的手伸到我面前——是个老头,怀抱一把破竖琴。他把手翻过来,打开拳头,掌心上有4枚硬币……
付完车钱,我立刻拿出我那支值10块美金的圆珠笔,搁在他手里。他说:“你开玩笑,我要笔干吗?”他摘下眼镜,给我看他的瞎眼。我问他在哪里卖艺,他说在公立图书馆门口,或在芝加哥河桥头。我说:“明天我会把钱给你送过去……”他笑笑,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了巴士,离我住处还有五站地,我叫了辆计程车。司机是个锡克人,白色包头下是善良智慧的面孔。我老实交待,说钱包忘在家了,他静静地一笑,点点头。到了我公寓楼下,我请锡克司机稍等,我上楼取车钱。更大的灾难来了:我竟把钥匙也忘在屋里。我敲开邻居的门。我和这女邻居见过几面,在电梯里谈过天气。女邻居隔着门上的安全链条打量我。我说就借10块钱,只借半小时,等找到公寓管理员拿到备用钥匙,立刻如数归还。
“汤姆!”女邻居朝屋内叫一声,出来一个六岁男孩。女邻居指着我说:“汤姆,这位女士说她住在我们楼上。你记得咱们有这个邻居吗?”小男孩茫然的地摇头。
我空手下楼,带哭腔地笑着,告诉锡克司机我的绝境,请他明天顺路来取车钱,反正我跑不了,他知道我的住处。他又是一笑,轻轻点头,古老的黑眼睛与我古老的黑眼睛最后对视一下,开车走了。
我想起田纳西·威廉姆名剧《欲望号街车》中的一句话:“我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
这句话在美国红了至少30年。
注: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现定居美国,其创作主要反映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和人生命运。
23. 小说中具体写了“赤贫魅力测试”的哪几件事?请分条概括。(5分)
答:
24. 小说最后又设计了“我竟把钥匙忘在了屋里”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5分)
答:
25. 作品中写了多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哪一个形象最值得赞赏?请简要分析。(5分)
答:
十、语言运用题(11分)
2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与其前任相比,奥巴马是在上任当年第一位就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而且在这一年里中美高层互动非常频繁。
B. 阿沛·阿旺晋美曾明确表态:“从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届政府都未承认过‘西藏独立’。”
C. 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暴露出当前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D. 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对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可以堪称典范。
27. 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4分)
中新网酒泉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6月16日电 北京时间6月16日傍晚18时37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另两位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一道,搭乘神舟九号飞船出征太空。
神舟九号发射升空后将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实施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既是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在夏季窗口发射,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载人飞行;既是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十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5次航天飞行。
28. 根据下文提供的材料,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专家的看法,(4分)
著名作家王蒙认为,我们的语文使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国人文化素质的大事。比如把旅游爱好者称为“驴友”,搞摄影的成了“色友”,嫁不出去的则变成了“剩女”。专家们认为,适当的幽默没有什么不可以,但
龙岩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教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100分)
1.(3分)C(A. 湍tuān汤shāng B 肄yì 挟xié 哺b? D公姥m?,鲜xiǎn )
2.(3分)B(A. 蓊蓊郁郁 C. 砥砺 D.赎 终南捷径)
3.(3分)B(A. 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C.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D. 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应为“微乎其微”)
4.(3分)C(指苏洵、苏轼、苏辙)
5.(3分)D(A. 匪通非 B. 章通彰 C. 冯通凭)
6.(3分)B(东,名词作动词,东下,东进)
7.(3分)D(D为主谓倒装句,其余为状语后置句)
8.(10分,每空2分,错一字扣1分)(1)其叶沃若(2)海不厌深(3)羁鸟恋旧林
(4)少长咸集(5)渺沧海之一粟(6)凌万顷之茫然(7)鸡鸣桑树颠
9.(3分)荷花
10.(6分)“这”指“不能朗照”。作者的这种感觉,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相吻合。
11.(3分)A(①句是化静为动,②③句不是。)
12.(2分)C(之:往,到达)
13.(2分)D(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感:感慨)
14.(2分)D(“旷达的情怀”错)
15.(6分)①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采分点:向、欣、俯仰)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采分点:固、一、虚诞)
16.(5分)①觉慧对这个家彻底失望,决心到上海寻找新的生活。②临走前,觉慧将此事告知了觉新,③觉新起先不支持觉慧出走,④经过交谈,觉新表示愿意支持觉慧出走。⑤觉慧向觉民和琴告别,并希望将来得到二人的合照。⑥觉慧在众人帮助下终于离开了高家。
17. (40分)略
第II卷(50分)
18. 抒发了作者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之苦、思乡怀土之悲。(2分)
比如①“万里瞿唐月”中的“万里”表示相隔遥远,蕴含着作者的漂泊之感。②“时时开暗室”中的“时时”表示动作频繁,有“常常”“屡次”的意味,表达作者一次次的望月思归的期盼。③“高当泪脸悬”中的“泪脸”,是诗人痛苦内心的写照。④“夜久落江边”中“夜久”表时间的延续,暗示诗人望月怀乡而夜不能寐的愁苦心情。(以上四点,每答对一点给2分,满分4分)
19. B(适:到……地方去)(3分)
20. A(质疑郦元的看法)(3分)
21. (1)古人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啊(3分)
(2)我所以记下了这些,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4分)
译文:
《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注解认为,“这里下临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相击,而发出洪钟般的声响。”这种解说,人们常有怀疑。现在拿钟或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响声,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的李渤,才开始查访这石山的旧迹,寻得两块石头在水潭边,他敲敲石头,听听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模糊厚重,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悠远,停止敲击声音仍在散播,余音袅袅,久久才慢慢消失”,他自以为探得原由了。但是这种解说,我更加怀疑。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有,而单单这里的石头用“钟”来命名,这是什么原因呢?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郡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此有机会看到李渤所说的“石钟”。寺庙里的和尚派一个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挑一两块去敲敲,石头硿硿作响,我当然讥笑而不信这种解释的。待到晚上月明的时候,我只与苏迈坐了小船,来到峭壁下面。看到有块千尺之高的大石立在身旁,象猛兽奇鬼一般,阴森森地象要扑打人;而山上栖息着的隼鹰,听见人声也惊然而起,在云中磔磔地叫着;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啊!”我心里惊惧正想回去,但从水面上突然响起了巨声,轰隆轰隆地象敲钟擂鼓之声而不停止,船夫大为恐慌,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有多深,微波涌进了洞、缝,流转激荡,因而产生这样的声响。船转回到两山之间,刚准备进港,发现水流中间有块巨石拦住,上面可坐百人,里面空着又有很多洞穴,与风、水互相吞吐,发出物体相撞声和钟鼓齐鸣声,与先前轰隆的声音相呼应,如同奏乐一般。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轰隆的声音,象周景王的无射钟所发出的,撞击声和钟鼓声,又象是魏庄子的歌钟所发出的。古人不骗我们呀!”
事情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妄断有无,这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大概与我相同,但他说得不详尽;一般士大夫们终究不愿亲驾小船夜泊峭壁之下,所以不能知道真相;而渔夫船夫,虽然知道了却无法写下来,这就是世上不能把真相传布开来的原因呀。而识见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石头的方法来探求,自以为求得了结果。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是因为叹惜郦道元的解释过于简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释太浅陋了。
22. 不一样。(1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这是针对贫富本身的态度而言。“贫而乐,富而好礼”则进一步上升到对礼乐之道的追求,后者境界更高。(2分)
对于“奔小康”的当今国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应该是“富而好礼”。富裕了不处处摆出一副“大款”的派头固然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富而好礼”,追求精神方面的涵养,追求学问,讲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那应该是更加高尚的境界了。(2分)
23.(5分)(1)上地铁,黑女士给予放行。
(2)去蹭饭,意大利小伙子有条件放行。
(3)坐巴士车,卖艺老者掏钱资助。
(4)乘计程车,锡克司机相帮。
(5)向邻居借钱,吃了闭门羹。
24.(5分)(1)使情节陡然生变,更加曲折波澜,增强阅读兴趣。
(2)引出邻居和其他陌生人的对比,更显得耐人寻味,丰富了小说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能答出情节设置及对比手法的使用并简述其作用即可。)
25.(5分)
例(1)卖艺的瞎眼老者。他与“我”素不相识,但当巴士司机要我下车,出言不逊,“我”陷入尴尬之时,能够不讲条件地给予帮助,反映了这位老者对“赤贫”的真正理解,折射出美国下层人民饱尝生活艰辛后的心理感情趋向。
例(2)计程车锡克司机。他与“我”素不相识,但对于“我”的尴尬却能够表现出理解和宽容,对于“我”的赤贫的感受和理解是多么的深刻啊。(本题具有开放性,只要能将人物准确定位,与主题吻合即可。)
26.(3分)B(A语序错误,“奥巴马是第一位在上任当年就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 ”; C. 句式杂糅,应去掉“有待解决”; D. 重复赘余,“可以”与“堪”重复。)
27.(4分) 6月16日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
28.(4分)例(1)不能一味追求颠覆和拒绝规范,汉语的优美纯洁需要大家来保卫。
例(2) 不应随意胡编乱造各类词语,化用活用必须规范,要符合国人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