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5: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下册检测试卷
检测范围:第2单元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人民公社成立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2.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3.胡兆森回忆:“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宪法》,这是我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
C.中共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
4.2021年,我国开始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下表是“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情况,其中认识正确的是( )
行业比重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A.农业增长速度缓慢,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B.轻工业发展平稳,成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
C.重工业发展快速,说明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从农、轻、重各方面的发展来判断,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某次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公私合营以后,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这在客观上说明了( )
A.进行三大改造,很有必要 B.进行三大改造,效果极好
C.进行三大改造,违背规律 D.三大改造后期,存在问题
6.有些人的名字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生于1950年,取名援朝
C.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生于1963年,取名文革
7.奶奶给明明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说:“很久以前,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2017年3月27日,河南省政府宣布,兰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成为河南省贫困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戴了几十年的“穷帽子”终于摘掉,兰考人民无不欢欣鼓舞!这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承诺的兑现,也是兰考几十年夙愿的达成。曾任兰考县委书记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时期 主题词 1921~1935 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1949~1956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58~1960 急于求成,严重失误 1961~1965 ( )
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卡片,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分田分地,抗美援朝
全面调整,初见成效
民主践踏,法制破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70分)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1.列举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社会(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进入________过渡时期(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________初级阶段
1956-197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探索遭遇挫折,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于 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三、问答题(8分)
13. 请列举三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简述“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三、综合题(42分)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下面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一个资本家的表白:“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那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个行业改造的热烈场面?该项改造运动结束于哪一年?其改造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这位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他失去了“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后,其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重大意义?
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方面即可)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如下图。
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事件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1-----5 D D A C D 6-----10 D B B A C
二、填空题(20分)
11.(1)半殖民地半封建(2)新民主主义(3)社会主义
12. 1964 人造地球卫星
三、简答题(8分)
1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开通,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等。(写出三个即可)
意义: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访讲
综合题(42分)
14.(14分)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说明了“文革”中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5.(12分)
(1)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2)拥护与支持的态度。成为党领导下的自食其力的国家建设者。
(3)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6.(16分)
(1)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或中国经济(工业)迅速发展;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2)我国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3)图A:“文化大革命”;图B:“大跃进”运动;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
(4)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