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复习
1.植被类型
(1) 植被:有森林、草原、 、苔原、 、 等。
(2) 植被:主要指各种 、人工林、人工草场、 等。
说明: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 ,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种类 。
2.森林: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和半湿润地区。
(2)类型: 、热带季雨林、 、
、 、亚寒带针叶林等。
(3)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发育最繁茂的植被类型,植物种类丰富, 复杂。全年呈 色,无明显的 变化。上层乔木树干 ,树基常有 ,老干上有 现象。木质 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 植物附生。
(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终年 ,乔木多 叶片,大部分植物的花期集中在 ,秋季陆续进入 。(亚热带季风气候)
(5)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乔木一般具有 的叶片,夏季盛叶,秋季叶色转黄而 ,冬季完全无叶,以减少水分及能量流失。(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6)亚热带常绿硬叶,只有乔木和灌木,结构简单,耐 强,有厚的革质硬叶,较矮,树干粗壮,树皮木栓层发达 。(地中海气候)
(7)亚寒带针叶林又称 ,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以 类植物为主,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 ,外貌非常特殊。树叶为 ,以 。
3.草原: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2)类型:分为 、温带草原等。
(3)热带草原:以 植物为主,星散分布着旱生乔木、 的植被。
(4)温带草原: 生 本植物群落,通常以 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 、叶片 等。
说明:热带草原植物的生长变化主要原因是水,温带草原地区因为冬季比较冷,植物生长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热量。
4.荒漠(注意区别荒漠与沙漠)
(1)分布:一般分布于 地区。
(2)类型:可分为 、温带荒漠等。
(3)特点:植被 ,地表大面积裸露,植被种类贫乏,群落结构 。有的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剌,以 ;有的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 ;有的长有肉质茎叶,以 ;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 。
5.大尺度上的植被分布
(1)影响因素:在大尺度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决定于 ,特别是其中的 和水分条件,以及两者的组合状况。
(2)分布
①由于太阳辐射从赤道到两极 的规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 带,受气候的影响,植被形成 状分布。
②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受 影响(说明,这个水分条件应该是越来越少的趋势),植被分布依次是 、草原、 。
6.中尺度上的植被分布
受 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出现 现象。
说明:从上文来看,有三种分异现象:
从赤道到两极(因为热量的不同)分异,也称之为纬度分异规律。此分异主要体现南北变化 (随纬度变化),东西延伸(沿纬线延伸)。
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因为水分的不同),也称之为干湿度或经度分异规律;此分异主要体现东西变化 (随经度变化),南北延伸(沿经线延伸)。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差异最明显。
山地垂直分异(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不同)。此分异主要体现上下变化 (高低变化),水平延伸(沿等高线延伸)。
7.植被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成土因素:成土母质
风化作用使岩石 ,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逐步发育成土壤,故称风化物为 。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 性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 状态,其粒度与土壤粗细呈 相关,是植物矿物养分(除氮外)的最初 。
9.成土因素:气候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会 。 和风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 ,包括生物 ,及以微生物作用形成的 。 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保存。
我国东北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有:四季分明,夏秋 ,植物 ,有机质来源多积累多,冬季漫长 ,微生物作用 ,有机质分解 。
10.成土因素:生物
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 ,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在适当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还未形成土壤之前,在岩石表面滋生出 类生物,随着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岩石表面慢慢地形成了“年幼”的土壤,后随着草类树木等生长,形成成熟土壤。
草原土有机质一般 森林土,原因是草类根系 且短,森林主要以 形式将有机质归还给地表。动物通过排泄物分泌物残体提供有机质,有些动物还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 和 。微生物通过对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及合成等,促进成土过程。
11.成土因素:地形
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通过改变 和 从而影响土壤发育。坡度和土壤厚度大致呈 相关。一般情况下,山麓比山顶,山谷比山脊土层厚度 ,水源 ,土壤肥沃。阳坡热量条件比阴坡 ,但水分状况比阴坡 。
12.成土因素:时间
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都是土壤形成育的 因素。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成土因素,反映的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历史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发育时间越长,土壤就越 。
13.土壤剖面:从上往下有:有机层、 、 、 、
母质层、母岩层。
有机层是表层的 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淋溶层有机质含量 ,色泽较 。淀积层承受淋溶层淋洗下来的可溶性物质、上壤胶体,以及其他的细微物质,并且淀积起来形成不同形态的新生体。淀积层比较紧实,不易透水。由于淀积的结果,铁、铝、锰或钙、镁等盐基成分的含量较多,它受到生物活动的影响比淋溶层要小得多。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素的含量,也比其上层土壤的含量 。呈现暗棕或红棕色。
14.森林土壤: (1)分布:一般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从亚寒带到 均有广泛分布。
(2)剖面: ①棕壤发育在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剖面具有鲜棕色的 ,土层较厚,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较高。
②红壤发育在 下,剖面呈均匀的 色,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肥力较低。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进入土壤,主要集中在土壤 ,向下 。
说明:红壤改良:施有机肥,施熟石灰,掺砂子。
15.草原土壤: (1)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和 的大陆内部。
(2)剖面: ①黑土是在 植被下发育,具有深厚而肥沃黑土层的土壤。黑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力 。表层疏松,通气透水;底土 ,保水保肥。土壤结构好,易于 。
②黑钙土是 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暗黑色土壤。剖面上部具有深厚的 ,自然肥力较高,结构良好。
草原土壤有机质主要以 的形式进入土壤,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 。
注意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腐殖质含量自表层向下的变化。右图中①是草原土壤,②是森林土壤,③是荒漠土壤。
说明:南方平原地区人工耕种土壤主要是 ,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土壤主要是 。
二、基础试题训练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①②两图所属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D.温带草原 常绿阔叶林
2.①图中植被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洲为(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随着气温的下降,美国森林中的树叶会变幻出各种颜色,形成多姿多彩的秋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下图为美国本土最佳赏秋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造成图中A地区赏秋时间晚于B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 )
A.海拔较低 B.降水较多
C.降温较慢 D.植被较密
4.C地区位于美国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该地区的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热带荒漠
C.热带草原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京新高速公路(北京至乌鲁木齐)沿途经过森林、草原、戈壁、沙漠等多种风光,被誉为全世界最美高逮公路。完成下面小题。
5. 京新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土壤 D. 地形
6. 下列诗句中,与京新高速公路沿线景观变化规律一致的是( )
A. 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树种,叶子上有较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植物水分的散失)。读图,完成下题。
7.油橄榄主要分布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8.该自然带适宜油橄榄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广人稀 C.土壤肥沃,有大量黑土 D.夏季光照强,热量丰富
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9.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 )
A. 生物 B. 气候 C. 地形 D. 成土母质
10.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 B. 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C. 陡峭的山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D.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风化物逐渐加厚
植被的形态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右图是某植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1.该植被生长地区的自然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干旱 B.湿润
C.寒冷 D.炎热
12.随着全球变暖,当地蒸发加剧,该类植被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地上部分植株变高大 B.地上部分叶片变大
C.地下部分向更深处生长 D.地下部分缩小减少
下图为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图(数字为面积占全国比例,单位:%)。读图,完成下题。
13.该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草原 B.落叶林 C.荒漠 D.阔叶林
14.该植被的类型和产量取决于( )
A.气温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表形态 D.人类活动
15.我国该植被主要分布区所存在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次生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下图为某山脉山坡的垂直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题。
16.图中山坡原有的一类自然植被现已完全缺失,该类自然植被可能是( )
A.热带草原 B.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高山草甸
17.导致图示自然植被类型缺失的因素最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光照强 B. 气温年较差大
C. 土壤肥沃 D. 地形平坦
19.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 ①②种草、③种树
C. ①种树、②③种草
D. 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20.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期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21.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清耕状况下3—6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
A.径流流失较多
B.土壤蒸发量大
C.地面温度高
D.果树生长繁盛
22.夏季晴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 )
A.白天气温高
B.气温日较差大
C.白天土温高
D.土温日较差小
23.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
A.清耕区 B.黑膜覆盖区 C.白膜覆盖区 D.生草覆盖区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成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4.图中a、b、c代表的土壤分别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水稻土、黑土、红壤
C.红壤、水稻土、黑土
D.红壤、黑土、水稻土
25.关于a、b、c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熟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
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
C.c土壤和黑钙土是在人类长期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
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
26.读我国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左图)及垂直自然带和水平自然带关系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自然带由A依次更替到B和C,体现了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 自然带B的名称为亚热带______ __带,与自然带B所处同纬度的大陆西部自然带的名称为亚热带__ ______带。 (8分)
(2)自然带由C依次更替到E和F,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分异因素是________。自然带E的名称为温带________带,该自然带所在气候类型是___ _____气候(填气候类型名称)。(6分)
(3)山地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的变化规律,主要受________组合随海拔增高而发生变化的影响。根据垂直自然带和水平自然带关系示意图,可以得出,山地垂直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的变化规律与水平自然带由________变化规律类似。由此可以推断: 山地的林线海拔高度,随纬度增加而________。(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土壤是由矿物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以及由分解产物合成的腐殖质等)、水分、空气组成。
塔斯马尼亚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岛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以及磷钾等元素,满足苹果生长习性。苹果种植环境绝佳,果蝇等害虫少,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地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图示意塔斯玛尼岛位置。
(1)M、N两地中,土壤肥力较高的是 地,分析原因。(6分)
(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6分)
(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4分)
(4)为防止岛屿土层变薄进一步恶化,请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第一册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复习
1.自然 荒漠 草甸 沼泽 人工 农作物 城市绿地 复杂 丰富 2.湿润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群落结构 深绿 季相 高大 板状根 茎花 大藤本 绞杀 常绿 革质 春末夏初 果期 宽阔 落叶 旱性 泰加林 松、杉 简单 针状 抗寒抗旱 3.半湿润 热带草原 旱生草本 灌木 多年 丛生禾草较小 内卷 4.干旱 热带荒漠 稀疏 简单 减少蒸腾 抵抗灼热 储藏水分 水分 5. 气候条件 热量 递减 气候 带 水分条件 森林 荒漠 6. 地形 垂直分带
7.减弱 空气质量 贫瘠 8.破碎 成土母质 化学 初始 正 来源
9.水热状况 加快 降水 土壤表层 残体 腐殖质 低温 多雨 繁茂 寒冷 受到抑制 缓慢 10.来源 苔藓 高于 茂密集中 枯枝落叶 结构 孔隙
11.水热 植被状况 负 厚 充足 优 差 12.空间 动态过程 成熟
13.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植物残体 低 淡 少 14.热带 淀积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土红 表层 突然减少 15.热带 草甸草原 高 黏重 耕作 温带大陆性气候 腐殖质层 根 逐渐减少 水稻土 红壤
二、基础试题训练
1.CBCDB 6.CCDDC 11.ACABB 16.CDACB 21.BDDDA
26.(1)纬度地带性 热量 常绿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
(2)水分 草原 温带大陆性 (3)水热 低纬向高纬 降低(每个点或每个空2分,共20分)
27.(1)M。(2分) 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海拔低,且位于向阳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2点共4分,分值可以分细点给分.)
(2)土壤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土壤肥沃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土壤污染小。(任写3点,得6分)
(3)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导致苹果品质下降。(2点得4分)
(4)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减少水土流失);控制苹果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任意2点4分)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册第五章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