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一、基础知识复习
1.“ ___ ____ ”的概念:又称“已知宇宙”,其半径约_______亿光年。(说明:这个数据要记住。)
说明:银河系的扁盘密集部分直径约为 光年,中心厚度约 万光年。
2.主要的天体类型:恒星、 、行星、矮行星、卫星、 、流星体、行星际物质等。注意:彗星自身不发光,椭圆形轨道绕日运行,接近太阳时,有 _____ _太阳的彗尾,离太阳越近,彗尾越 _______。
特别说明:陨星不属于天体,因为已经是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了。
银河系以外的,有许多看似星云的天体,实际上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恒星系统。比如仙女星系,就是与银河系同级别的一个天体系统。
天体有自然天体也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是人造天体,但人造卫星如果落回到地球之后就不能再属于天体了。
3.天体系统层次:
河外星系
_ _ __ ___
_______
其它
其它
4.太阳系
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环绕太阳运行中有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有: 。另外还有矮行星如 、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 轨道和______轨道之间)、卫星、彗星、流星体(注:流星体与流星现象是不同的概念)和行星际物质等。
5.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有: ,巨行星有: ,
远日行星有: 。
地内行星有: (有 现象),地外行星有: (有
现象);带内行星有: ,带外行星有: 。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特点: 性、 性和 性 。
6.月球:因为月球 和 完全一样,所以月球总是以一面对着地球。
月相变化口诀: 。
7.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客观条件:地球处在一个 又 的宇宙 环境。
主观条件:地球距离太阳位置 (在太阳的宜居地带),有适宜的太阳 和温度 ;有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的大气 和 。
8.太阳辐射波长组成:根据太阳辐射波长可把太阳辐射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部分。波长最短的是 。能量最多的部分是__________部分,约占总能量的50%。
9.太阳外部结构 自内向外依次为 ________层、 层和 ________层,我们平时肉眼见到的是 层。(月全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 层。)
10.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活动 位置 本质 周期 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 _____ 高速旋转的__ ___ _,温度相对较_ _ 大体上以_ 年为周期 气候变化和乔木年轮的变化存在着大约____年的变化
耀斑、日珥 _____ 以_ 爆发和 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 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___ _,影响______通信, 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太阳风 ______ _ 脱离太阳飞向宇宙空间 高层大气:高纬地区产生 ___ __ 。
特别说明:太阳活动均发生在太阳的外部圈层,或太阳大气。太阳黑子并不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 。在太阳活动峰年,太阳风的强度相应增大, 特别是在 ________爆发时,太阳风格外强烈。在太阳活动峰年,地球上激烈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明显 (注意是概率),全球农业倾向于 (注意:是倾向,并不代表一定会)。
注意:看太阳或太阳黑子或日食,不能直接用眼睛观看。
11.地震:(1)地震: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①__________,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较严重)。(注: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报。)
(2)________:地球内部岩石发生断裂引起震动的地方。(说明地震主要是发生在岩石圈内)
说明:一般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有很多个,不同地区可能烈度会不同。
(3)等震线:⑩_____ _相同点的连线。(注意不是震级相同的点。)
12.地震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P波)速度______,能在固体、_______和_______中传播;横波(S波)速度__ _,只能在___ _中传播。
13.地震避灾、防灾的措施(说明:这部分内容书本上没有,要记一记。关键时候可以救命。)
(1)建立地震监测预警系统;
(2)地震发生时,在低层建筑物内,可以快速到达室外空旷的地方;在高层建筑物内,可以寻找相对结实安全的地方躲避,防止物体伤害头部眼睛等部位,防止灰土毒气进入口鼻等;不要使用明火;不要使用电梯;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等。
(3)灾后及时抢灾救灾,加强灾后管理,建立减灾救灾的法律制度等,购买灾害保险等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
(4)提高建筑抗震级别,禁止在断裂带附近建设建筑物等。
1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从外向内分别为:圈层 、界面 、圈层 、界面 ___ ___ 、圈层__ ___。
15.地壳 平均厚度为 _千米,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 ______千米,高山高原(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达 _____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为 _________千米。厚度规律一般是,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 ______。(注:这些数据要记住,厚度规律要掌握。)
陆壳上层为 ______层,密度相对较 ___ __,下层为 _ _ ___层,密度相对较 ____;洋壳一般只有 _____ 层。
16.地幔 在 ______面与___ ___面之间,深度到达 __ 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 _ 层,可能是 _ 的主要发源地。
岩石圈的范围:地壳和 _ ( __ _ 层以上),平均厚度100—110千米。(注:岩石圈的内容经常考试)
注意:莫霍面在岩石圏里面,岩石圈是漂浮在软流层上的,岩石圈以下才是岩浆;岩浆也是在上地幔里面。地震一般是发生在岩石圈中。岩石圈是跨地壳和地幔的。岩浆不是液态,可以说是流体,也可以说是高温熔融状态。
17.地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由 __ _ _所包围着的球体。可能是极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 _____中传播,说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 ___ __。地球磁场产生的原因可能与 _____有关。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 。
18.大气圈,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 和 等组成。近地面的大气密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 __ (注:气压也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在2000—3000千米高空,可看作大气圈的上界。
19.水圈 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 __ ___ 、 _____ 和 __ _____。人类利用的水主要是 水,它主要可分为 __ _____和 __ ______。
20.生物圈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 __________的总称。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大气圈 ______、水圈 ______和岩石圈的 ___ ___。
注:只是生物不能组成生物圈,生物圈还应包括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圈的核心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的范围内。
21.地层与化石关系:
生物是从简单向 _____ _、从低级向 __ 不断地进化的。例如:含三叶虫、 大羽羊齿化石的,为 _______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 _______地层。(注:这个例子要记住。)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 ___ _。
例如:红色岩层指示 _____ ___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 __ ___环境;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 ___ 环境,破碎的贝壳指示 __ ___环境。(注:这几个例子也要记住。)
22.地球的演化史
前 寒 武 纪 宙 代 地壳运动 海 陆 成 矿 动物界(繁盛) 植物界(繁盛)
冥 古 宙 地 球 初 生 阶 段
太古宙 岩浆活动 ,火山喷发 全部 ,无宽广的大陆 形成 矿 生命开始形成,蓝藻等 生物普遍出现
元古宙 地壳运动 出现若干大片 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级阶段 藻菌时代(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
显 生 宙 古生代 地壳剧烈 ,反复 和 陆地大大增加 ( 雏形), 成陆 后期重要的 时期 海生 (三叶虫) (鱼) 两栖 植物时代
中生代 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陆地面积空前 丰富的 矿,重要的 时期 动物时代(恐龙) 植物时代
新生代 大规模的 运动 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人类时代、 动物时代 植物时代
注意:宙和代要记住,纪不用记;地壳运动与地壳变动的不同;重要的成煤时期和成铁矿要记住;注意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发展顺序。 从寒武纪开始,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特征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二、基础试题训练
2019年7月10日发生了“土星冲日”天象。行星“冲日”是指运行在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绕日公转时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同侧的现象。下图示意“土星冲日”现象。据此完成1~3题。
1. 图示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A. 水星 B. 火星 C. 木星 D. 天王星
3. 根据土星探测器多年的探测结果,科学家认为该星球可能存在生命,其依据可能是( )
A. 表面存在古老的撞击坑 B. 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
C. 存在液态水的痕迹 D. 有显著的构造运动
2020年12月1日23时许,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着陆,并传回着陆影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月球表面观测不到任何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陨石撞击频繁 B.夜晚温度太低 C.没有大气存在 D.自转周期偏长
5.嫦娥五号探测器向地球传输影像图时信号受到干扰,干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球自转速度发生变化 B.太阳活动的强弱
C.月球表面风力的加大 D.太阳辐射的不稳定
6.中国有很多古诗对月相的描写,如“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出诗句中的月相的是( )
(
W
E
W
E
W
E
W
E
)
A B C D
2018年2月8日,南天区出现流星雨。右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7.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
8.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
南
木星
火星
土星
南
木星
火星
土星
南
木星
火星
土星
南
木星
火星
土星
)
A B C D
2018年8月帕克太阳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在不到7年的任务寿命期间,帕克将绕太阳运行24次,并逐渐缩短距离与太阳亲密接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依次是( )
A.日冕色球光球 B.日珥色球光球 C.光球日珥色球 D.光球色球日冕
10.帕克太阳探测器将借助某天体的引力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该天体最有可能是( )
A.木星 B.水星 C.地球 D.土星
2018年2月5日至2月11日,国家天文台观测到太阳表面一个活动区发生了一次C级耀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会中断有线电视信号传输 B.耀斑是色球层中激烈的能量爆发
C.耀斑发生的周期大约为十几秒 D.耀斑会使全球范围形成特大暴雨
12.当太阳风到达地球时,以下地区较易观看到绚丽极光的是( )
A.南亚地区 B.北非地区 C.北欧地区 D.西亚地区
13.下列不用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的部门是(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 D.气象部门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1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5.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
A.地壳 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地壳和上地幔
16.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你到下面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 )
A.北京、贵阳
B.上海、重庆
C.昆明、兰州
D.广州、成都
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7.原始鱼类出现在( )
A.元古代 B.古生代中期
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
18.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
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行星 质量 (地球为1) 体积 (地球为1)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轨道面之间交角
地球 1.00 1.00 1年 23时56分 23?26′
火星 0.11 0.15 1.9年 24时37分 23?59′
19.液态水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下列叙述与地球存在“液态水”有关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长度一样
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浅层地热能是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壳下近表层数百米内的恒温层中的土壤、砂岩和地下水里的低温地热能。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1.浅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22.浅层地热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23.地球的历史悠久,尽管时间久远,但人类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基本上还原了地球的发展史。如果岩层中含有珊瑚虫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
A.炎热干旱的环境 B.温湿茂密的森林
C.热带浅海环境 D.湖泊或沼泽
下图 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完成下列问题。
24.于列有关莫霍面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高西低 B.西深东浅
C.中间深东西浅 D.中间高,南北低
25.关于34°N年线附近的等深线向东凸出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谷地的分布 B.河流流向 C.山地的延伸 D.高原的分布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太阳城”德州,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如图示意德州的全国首条接受阳光照射8小时就可以使用7天的长达10km的太阳能路灯街道。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影响我国海南岛与漠河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2分)
(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总体特征:年太阳总辐射量从________向________呈增大趋势(填方向)。高值中心在________,低值中心在________。(8分)
(3)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________重庆,(填“大于”或“小于”),分析其原因:___ ___ 。(6分)
(4)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____ ____,
___ _____。(4分)
27.(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学生手绘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所说的“黄金12秒”。下表为2019年12月份我国境内部分地区发生的地震情况。
震级 (M) 发震时间 (北京时间) 纬度 经度 震源深度 (千米) 参考位置
3.8 2019-12-04 06:01 43.59° 89.20° 19 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
2.9 2019-12-03 11:38 40.44° 114.55° 15 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
3.4 2019-12-03 11:34 40.45° 114.55° 13 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
3.0 2019-12-03 06:02 28.24° 100.64° 8 四川凉山州木里县
(1)有关地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项选择)
A.是岩浆的发源地 B.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界
C.压力大,密度小 D.外核最可能为液态
(2)表格中地震震源最可能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3)比较地震横波与纵波在地幔中传播速度的异同。
(4)通常根据 推断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震救援“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5)请你为学校和家庭提出应对地震灾害的合理建议。
说明: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6小题20分,27小题20分,共100分。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复习
1.C2.B3.C4.D5.A6.A7.B8.B9.C10.C11.B12.B13.C14.B15.B16.A17.C
AABBC
20.纬度因素或太阳高度角 东 西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大于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1)BD
地壳
在深度80-400千米处,地幔的上部添加软流层。
(4)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5)增加建筑物抗震等级;加强地震逃生演练;准备地震急救包;学习避震及逃生技能。
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册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