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姓氏歌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姓氏歌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3 22: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姓氏歌 》教学设计 学校: 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主要依据单元目标和课后题设计)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姓 氏 李 张 古 吴 赵 钱 孙 周 王 官 2.识字方法: (1)常规识字: 比一比:姓----妈 李----杏 周----用 钱----线 加一加:张 古 吴 赵 孙 官 (2)趣味识字: 猜字谜:十张嘴。 认识“古”。
编儿歌:女生姓,木子李,弓长张,言午许,口天吴。 认识“姓、李、张、许、吴”。 生活识字:王王王,王硕的王。 3.易读错字:姓,韵母是后鼻音。 4.应会写字:姓、什、么、双、国、王、方 (1)写正确:姓的第3笔是不露头,双的第2笔是点。 (2)写美观: ①指导书写的字:国、双、王 ②指导要点:“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5.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姓氏 什么 双人 很多 中国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课课文。 二、理解运用 通过学习姓氏歌,正确流利地诵读《姓氏歌》。 三、情感体验: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和自身素养,增进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姓 氏 李 ”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正确美观书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一年级常规预习方法: 1. 试着标出课文的自然段,诗歌标出小节。标 2.借助拼音读课文至少三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读 3.圈出课文中出现的翘舌音。圈 4. 在课文中用“——”画出生字或生字所在的词语,读三遍。托 5.借助拼音正确拼读生字条里和田字格里的生字三遍,试着组一个词。认 6.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书空生字。观
教学时间 1课时
栏目设计 预习提纲 点拨指导
导入 一、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姓什么吗?谁来说一说。 2.交流姓氏故事。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比如“张氏”,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 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 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名 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姓氏的故事呢? 3.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专门来游览姓氏王国。借机出示课题《姓氏歌》。 4.学生齐读课题。
初 读 课 文 识 字 学 词 预习展示环节 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圈出课文中出现的翘舌音。圈 3.认读生字条里的生字。 二、初步识字 (一)朗读展示。 (1)教师范读诗歌或音频播放。 (2)学生展示标出的翘舌音(全不全,画法对不对)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4)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和易读错的字词。(注意纠正翘舌音: 姓、氏 张等字) 5)指生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二)师: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下面的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如果你认识他们,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1.课件逐个出示:“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 官”,学生齐读。 2.指名念随机点到的“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说说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认识这些字宝宝? 3、各种方式认读(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读、领读、齐读等。) ①哪个字音容易读错,谁来提醒一下大家? ②交流自己用什么有趣的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1)常规识字: 比一比:姓----妈 李----杏 周----用 线----钱(认识金字旁) 加一加:古 吴 赵 孙 官 张(认识弓字旁) (2)趣味识字: 猜字谜:十张嘴。 认识“古”。 编儿歌:女生姓,木子李,弓长张,言午许,口天吴。 认识“姓、李、张、许、吴”。 生活识字:王王王,王硕的王。
指 导 朗 读 积 累 运 用 4.多种形式练读课文,并进行背诵。 三、开展游戏,趣味诵读 (一)诵读第一节。 1.指名朗读第一节,说说发现了什么。 2.教师小结:通过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 3. 出示几个姓,让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4. 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 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①师生问答。 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 5.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背诵第一节。 (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 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 3.出示第四、五行,认识复姓。 (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学生进行补充。 (3)教师补充常见的复姓。 4.齐读第二节,背诵第二节。 (三)比赛朗读,加深记忆。 1.个人挑战赛。 2.男生女生集体比赛。 3.齐读课文。 四、巩固游戏
1.快速抢读游戏: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字卡,同桌利用字卡,互相快速认读生字。
2. 开火车游戏:给“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找更多的朋友(口头组词)。
指导书写 6、指导书写: 姓、什、么、双、国、王、方 (1)学生仔细观察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根据田字格上方的笔顺书空生字。 (2)试着给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语。 五、指导书写 1. 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 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3. 师范写,学生跟着边说笔画边空书,师提示注意事项。 “国”方框儿要稍微大一些,竖画要直,“玉”字要写得小,里面的一竖写在竖中线上。 “双”两个“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变化,左边的捺要变成点,稍稍比右边的“又”小。 “王”笔画少,注意竖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稍短,第三横最长,稳稳托住上面的笔画。 4. 学生先描红,再把3个汉字各书写2遍。注意:师要强调笔画和笔顺。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生字的写法。
限 时 检 测 一 年级下册识字一第 2课《姓氏歌》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1.组合成新字连一连。 木 弓 古 口 天 子 长 月 2. 照样子写一写你姓什么。(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例:你姓什么?我姓方。 什么方?方向的方。 你姓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2 姓氏歌 姓、氏、李、张、古、吴、赵、钱、孙、周、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