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1-2022学年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拓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2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
卷面(2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认真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
1.某市电信局推出三种宽带上优惠套餐:套餐一,包月不限时,每月60元;套餐二,每小时收费1.2元,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算,每月收费不超过100元;套餐三,每月上时间与上费用的关系如图。
(1)李明家每月上时间约30小时,用套餐_____较合算,约_____元。
(2)王芳家每月上时间约40小时,用套餐_____较合算,约_____元。
(3)刘军家每月上时间约70小时,用套餐_____较合算,约_____元。
2.下面是A、B两市2008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 )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 )毫米。
(2)A市( )月到( )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 )毫米。
(3)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 )毫升,估计7月份降水( )毫米。
3.小明是一个数学迷,做事爱动脑。一天,他带妹妹先去游乐场玩,再带她去书店看书,最后回家。下图描述了小明去和回的行程情况: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游乐场逗留了( )分钟。
(2)书店离小明家有( )米。
(3)小明从书店到回家,每分钟行驶( )米。
4.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下面是两车的行程图,看图回答问题。
(1)甲的速度是( )千米/时。
(2)甲、乙两车的速度差是( )千米/时。
(3)14:30时两车相距( )千米。
5.下面是小刚和小强参加400米赛跑的折线统计图。
(1)( )先到达终点。
(2)跑完400米,小刚用了( )秒,小强用了( )秒。
(3)开赛初( )领先,比赛过程中两人相差最大距离约为( )米。
(4)小强的平均速度是( )。
二、仔细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X,每题1分,共5分)
1.要了解图书馆各类图书的借阅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2.要对比汉中和西安2018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3.任意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都可以合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
5.(本题1分)下面是小林同学放学骑车回家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林前3分钟与后3分钟骑车的平均速度和所走的距离都相同。( )
三、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
1.如图是某商场2018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 B.10月份利润最高,是48万元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
2.你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它看见一个瓶子里有水,可是水不多,瓶口又小,它喝不着。聪明的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了办法。它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衔进瓶子里,乌鸦就喝着水了。如果从乌鸦看到瓶子的那刻起开始计时,设时间为,瓶中的水位高度为。下面图( )最符合故事情境。
A. B.
C. D.
3.下面(如图)哪个图是小明测到六月份北京室外温度变化情况( )。
A. B. C.
4.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3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5.小军和小玲骑自行车从学校沿同一路线到10
千米外的梁希森林公园,已知小军比小玲先出发,他俩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骑行了10千米 B.小军在骑行途中休息了1小时
C.他们同时到达梁希森林公园 D.他们在中途遇见了2次
四、作图题。(共14分)
1.(本题7分)先根据统计表绘制折线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淘淘本学期各单元数学成绩统计表
单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成绩/分 95 98 75 60 55 50
(1)请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2)第( )单元与第( )单元成绩相差最多。
(3)成绩最高的是第( )单元。
(4)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2.(本题7分)李明和王华参加三阶魔方复原训练,近7天训练的复原时间如下表: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2)训练期间,王华的最好成绩是( )秒,第( )天两人的成绩相差最大。
(3)学校准备从他们两人中推荐1人参加宣州区“小学生数学益智大赛”三阶魔方复原比赛,你觉得推荐谁合适?为什么?
五、解决问题。(共52分)
1.(本题8分)统计图。
(1)一种树草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的温度为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里种植?几月份种植比较恰当?为什么?
(2)这两地分别是郑州和广州两地,甲地和乙地分别表示哪个城市?说明理由。
2.(本题8分)下面是某服装商场一周衬衣销售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这个服装商场本周哪天衬衣销售量最大?是多少件?分析这一天销售量高的原因。
(2)求平均每天销售多少件衬衣。
(3)根据这一周的销售情况,分析一下,下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要进多少件衬衣才能保证不会断货?
3.(本题8分)刘老师骑车从家出发,去离家4千米的学校办事,办事后因自行车坏了,乘公共汽车回家。下图表示在这段时间里刘老师离家路程的变化情况。
(1)刘老师从家去学校用了多少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2)刘老师从学校回家用了多少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本题8分)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米的长跑比赛。下图中的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两人途中的情况。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跑完1000米,李林用( )分钟,张军大约用( )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 )跑得快一些。
(3)起跑后的( )分钟内,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是( )米。
(4)李林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5.(本题10分)如图是从同一车站发出的甲、乙两辆车的运行情况统计图.
(1)乙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车在哪一时段速度较快,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乙车追上甲车时,从图中看时间大约是几时?甲车后来追上乙车时是几时?
6.(本题10分)总复习阶段,甲、乙两位同学数学学习所用时间的分配情况如图1,近五次课堂练习的成绩情况如图2。
不同学习方式时间分配统计图
甲、乙近五次课堂练习成绩统计图
观察上面两幅图,解决下面的问题。
(1)甲、乙两人在家的学习时间分别是( )分钟和( )分钟。
(2)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直接看出( )同学的成绩提高得更快,对照左上图请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解析部分
一、认真填一填。
1. 二 36 三 48 一 60
【解析】
(1)1.2×30=36(元),因为36<60,36<100,
所以每月上时间约30小时,用套餐二较合算,约36元;
(2)1.2×40=48(元),因为48<50,48<60,
所以每月上时间约40小时,用套餐三较合算,约48元;
(3)1.2×70=84(元),因为60<84,
所以每月上时间约70小时,用套餐一较合算,每月60元;
2. 3 15 5 6 102 24 180
【解析】
(1)由分析可知,3月份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相差25-10=15毫米;
(2)从统计图看出,A市5月到6月降水量上升的最快,上升了170-68=102毫米;
(3)(52+10+10)÷3
=72÷3
=24(毫米)
所以B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降水24毫升,估计7月份降水180毫米。
3. 40 1600 80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游乐场逗留的时间为:60-20=40(分钟)
(2)从图中可以看出书店离小明家有1600米
(3)书店离小明家路程有1600米,行驶的时间是160-140=20(分钟),小明从书店到回家,每分钟行驶:1600÷20=80(米)
4. 15 3 1.5
【解析】
(1)30÷2=15(千米/时)
(2)2时30分=2.5小时
30÷2.5=12(千米/时)
15-12=3(千米/时)
(3)3×0.5=1.5(千米)
5. 小强 90 80 小刚 75 5米/秒
【解析】
(1)小强先到达终点。
(2)跑完400米,小刚用了90秒,小强用了80秒。
(3)开赛初小刚领先,比赛过程中两人相差最大距离约为200-125=75(米)。
(4)小强的平均速度是400÷80=5(米/秒)。
二、仔细判一判。
1.×
2.√
3.×
4.×
5.×
三、用心选一选。
1.D
2.A
3.A
4.C
5.A
四、作图题。
1.(1)
(2)二 六
(3)二
(4)从图中可以发现,淘淘的成绩从第三单元开始下降,并且下降得很。
2.(1)
(2)训练期间,王华的最好成绩是31秒,第3天两人的成绩相差最大。
(3)推荐李明合适,因为李明的成绩越来越好,并且非常稳定。
五、解决问题。
1.(1)根据统计图可知,适合种在乙地,乙地的温度从11月份种植,到第二年3月份平均温度适合树草莓的生长;
(2)观察统计图可知,甲地是广州,广州是南方,冬季和夏季温差不大;乙地是郑州,郑州是北方城市,冬季和夏季温差大。
2.(1)周日;是101件;周末购物人多。
(2)(54+71+50+66+60+95+101)÷7= 71(件)
(3)71×30=2130 (件)
3.(1)5×3=15(分钟)
4÷15=(千米/分)
答:刘老师从家去学校用了15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千米。
(2)5×2=10(分钟)
4÷10=(千米/分)
答:刘老师从学校回家用了10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千米。
(3)问题:刘老师在学校办事一共多长时间?
5×3=15(分钟)
答:刘老师在学校办事一共15分钟。
4.(1)跑完1000米,李林用4分钟,张军大约用4.5分钟。
(2)起跑后的第1分钟,张军跑得快一些。
(3)起跑后的3分钟内,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0米。
(4)1000÷4=250(米)
答:李林平均每分钟跑250米。
5.(1)12:00﹣8:00=4(小时)
120÷4=30(千米/小时)
答:乙车平均每小时行30千米。
(2)12:00﹣10:00=2(小时)
(120﹣20)÷2
=100÷2
=50(千米/小时)
答:甲车在10:00~12:00时速度较快,平均每小时行50千米。
(3)乙车追甲车是图象中的第一个交点,大约是8:20,甲车追上乙车为第二个交点,时间为12:00。
6.(1)甲在家学习的时间:20+25+5+10=60(分钟)
乙:20+15+10+15=60(分钟)
(2)从折线统计图可以很明确看出乙成绩进步比较明显。根据图1,可得信息,乙在思考和交流用的时间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