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
巩固拔高练习
一、单选题
1. 下面四种与光有关的叙述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横波
C.通过两枝铅笔的狭缝所看到的远处日光灯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所致
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黄光改为绿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2. 关于光的全反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
B.全反射临界角和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C.全反射反射率比平面镜反射率高
D.“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3. 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速度变慢,波长变短,频率变小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色散现象
C.海市蜃楼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海面上上层空气折射率比下层空气折射率大
D.医院给病人做肠镜、胃镜、喉镜等检查时都要用到内窥镜,内窥镜应用到了光的全反射
4.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电磁波接收过程中,使声音信号或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叫调制
B.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
C.通过测量星球上某些元素发出光波的频率,然后与地球上这些元素静止时发光的频率对照,就可以算出星球靠近或远离我们的速度
D.光导纤维有很多的用途,它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外套的折射率比内芯要小
5. 如图所示,光线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或由玻璃砖射入空气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玻璃的折射率为1.5)( )
A.图乙、丁 B.图甲、丁
C.图乙、丙 D.图甲、丙
6. 图为“水流导光”,实验装置.长直开口透明塑料瓶内装有适量清水,在其底侧开一小孔,水从小孔流出形成弯曲不散开的水流,用细激光束透过塑料瓶水平射向该小孔,观察到激光束没有完全被限制在水流内传播,下列操作有助于激光束完全被限制在水流内传播的是( )
A.增大该激光的强度
B.向瓶内再加适量清水
C.改用频率更低的激光
D.改用折射率更小的液体
7.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单色光从真空射入普通玻璃,光线传播速度将增大
B.光导纤维传输信号,应用了全反射原理
C.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干涉现象
D.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可以增强入射光的强度。
8. 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
B.肥皂泡呈彩色、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都是山于光照射时发生了薄膜干涉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
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9. 关于光的传播现象及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了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B.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C.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将呈现倒立的像,位置在实物的上方,又称上现蜃景
D.一束色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将变短,色光的颜色也将发生变化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摆角小于5°时单摆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B.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D.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二、多选题
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光导纤维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
B.电子表的液晶显示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红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
E.电磁波具有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但不会发生多普勒效应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窥镜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制成的一种医疗设备
B.雨后路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
C.自然光包含着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的强度均相同
D.生物学家通过对DNA纤维的X射线衍射图样的研究,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干涉的结果
B.用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这是光的全反射的应用
C.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全息照相的拍摄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
D.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可使景像清晰
E.眯着眼睛看发光的灯丝时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
14.下列说祛正确的是( )
A.光导纤维束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B.单反相机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C.在最简单的振荡电路中, 当回路中的振荡电流在增大时电容器一定处于放电状态
D.氡的半衰期约为天,则经过天,个氡衰变后还剩个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
B.声源与观察者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所接收的频率大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C.在磨制各种镜面或其他精密光学平面时,可采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
D.用光导纤维束传播图像信息利用了光的折射
E.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
三、解答题
16.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如图所示,A、B两地相距10km,为了通信,安装了折射率为的光纤。若某光信号从光纤A端射入恰好能在光纤内表面发生全反射,则该光信号从A传播到B的时间?(假设A、B两地光纤沿直线安装,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17.光纤通信是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发展这种技术。发射导弹时,可在导弹后面连一根细如蛛丝的光纤,就像放风筝一样,这种纤细的光纤在导弹和发射装置之间,起着双向传输信号的作用。光纤制导的下行光信号是镓铝砷激光器发出的在纤芯中波长为0.85μm的单色光。上行光信号是铟镓砷磷发光二极管发射的在纤芯中波长为1.06μm的单色光。这种操纵系统通过这根光纤向导弹发出控制指令,导弹就如同长“眼睛”一样盯住目标。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光纤制导中,上行光信号在真空中波长是多少?
(2)为什么上行光信号和下行光信号要采用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已知光纤纤芯的折射率为1.47)
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4节光导纤维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A A B B C A A
二、多选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BD CD BCD AC BCE
三、解答题
16.1 × 10 - 4s
17.(1)1.56μm;(2)如果上行光信号和下行光信号的频率相同,将发生干涉现象而互相干扰。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