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问题评价单

文档属性

名称 鸟啼问题评价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19 19:12:41

文档简介

《鸟啼》问题导读-评价单
设计人:张文娟 审核人:薛亚楼 序号:02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
1、品味重点词汇,掌握并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
2、学会并使用诵读法、评点法分析鉴赏文章。
3、了解、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观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其表现手法;文中重要语言的品味
难点:了解、理解“向死而生”的哲学观点。
知识链接
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09年开始发表诗歌。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带有自传性质,描写矿工家庭的困苦生活,但用母爱和性爱的冲突来解释主人公波尔?莫莱的矛盾心理。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伤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在长篇小说《虹》(1915)、《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中更加鲜明。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迷途的姑娘》(1920)、《恋爱中的女人》(1921)、《亚伦的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短篇小说集《英国,我的英国》(1922)等
预习评价
1、给下列生字词注音或填词
田凫( ) ?椋( )鸟 老饕( ) 跌宕( ) 慰藉?( ) 笨拙( ) 苍穹( ) 攫( )住?? 荆( )棘( ) 形骸( )??蛰( )伏 潺潺( )而行 隐遁( ) 蔷( )薇( ) 昊( )天 窒( )息
2、整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5)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侧重写鸟的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学科长评价:
《鸟啼》问题拓展-评价单
设计人:张文娟 审核人:薛亚楼 序号:02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诚挚 襁褓 残赅 大名鼎鼎
  B.强悍 予感 隐遁 有条不紊
  C.跌宕 摇曳 震摄 喷涌而出
  D.撕裂 耗尽 攫住 势不可挡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愿意相信知识一种纯粹的不具任何含义的 ,但又隐隐觉得这里似乎存在着某种可以引申的其他因素。
  ②蚂蚁需倚靠它们庞大的数量,才能在布满死亡陷阱的世上不灭地 下去。
  ③ 我拥有十八岁前宝贵的乡村见闻, 如此巨大的蜥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A.偶然 延续 即使/但B.偶尔 沿袭 尽管/但
  C.偶然 延续 尽管/但D.偶尔 沿袭 即使/但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就是精神崩溃--一位亲赴唐山的老医生对我说,是他们自己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
  B.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D.“我要证明……我要报仇……”可是证明什么呢?报什么仇呢?这一点我自己也不清楚。
  4.填空
  (1)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 )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 》《 》《 》《 》《 》,短篇小说集《 》。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伤的突出特点。
 二、阅读欣赏
   巷
柯 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溢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她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她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倘徉。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选自《柯灵散文选》)
5、 第二段中把江南小巷比做“古代的少女”,从外在形态和内在气质两方面分别突出了小巷的什么特点?(每空填一个字,不得超出字数限制)
答:⑴外在形态:□□□□ ⑵内在气质:□□□□
6、第三段中“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的诗句,请分析它在文段中的作用。(4分)


7、第二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四段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试对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分别加以说明。(4分)


8、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形象地表现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作为全文的纲领,展开下文。
B.第二段中“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生活崭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开朗。
C.对小巷的挚爱,实质上表明了作者对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生活情趣的向往和追求。
D.文章隐含了作者对这不平等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排遣这种怨气,这“小巷”便成了最好的去处。
E.结尾段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赞美“巷”的意义所在,言辞简洁却锋芒犀利。
9、请你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例句:黄土砌成窑洞,窑洞诉说着对风沙的避藏和无奈。
(1)
(2)
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小组长评价
《鸟啼》问题解决-评价单
设计人: 张文娟 审核人:薛亚楼 序号:02
班级: 组名: 姓名: 时间:
问题1鸟啼在什么环境下出现的?又是如何变化的?“鸟啼”象征什么?
问题2. 在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句子,体会“鸟尸”的象征意义。
问题3. “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
问题4. 作者借鸟啼来表达自己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文章中具体阐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问题5. 请大家从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来理解“向死而生”?我们是否接触过这样的想法?
问题6. 说说自己对下列语句的理解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
世界不能选择我们用眼睛跟随极端的严冬那沾满血迹的骇人的行列,直到它走过去。春天不能抑制……
生命和死亡全部相容……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 小组长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