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虹口区2013学年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19 19:2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虹口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
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3.1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一 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 。 (《卖炭翁》)
2. ,雪尽马蹄轻。 (《观猎》)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4.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5.登斯楼也,则有 ,宠辱偕忘…… (《岳阳楼记》)
6. ,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7—8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巴山楚水”指的是四川边远地区。 B.标题中“乐天”是指诗人李白。
C.“翻似”的意思是“倒好像”。 D.典故“烂柯人”表示对友人的怀念。
8.你怎样理解广为传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2分)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作品也属于上文作者欧阳修的一项是( )(2分)
A. 小石潭记 B. 卖炭翁 C. 核舟记 D. 生查子?元夕
10.下列对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云归而岩穴暝(云雾消散了,山谷变得昏暗了)
B.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秋风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
C.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来来往往不间断的场景,是滁州人出游)
D.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自有他的乐趣。)
11. 选文多处写到了“乐”,作者“乐”的是 。(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使人索回书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①,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②,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遂为之延誉③,后卒为名臣。 (沈括《梦溪笔谈》,有改动)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 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 ③延誉:为他人扩大声望。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皆投书即还( ) (2)后卒为名臣(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14.皂隶“如此野狠”的具体表现是(1) ;(2) (2分)(用原文回答)
1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加点词“不敢慢”的“慢”和快慢的“慢”同义。
B.蒋堂为县令“延誉”是因为“使人”的“野狠”。
C.文中 “令必健”一句的意思是说县令做事必定严格。
D.选文主要表现了蒋堂是个判断力强、有识人之明的人。
二 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说“雅量”
①读报,读到几则名人轶事,我不由联系现实,心生感慨。
②1952年,郭沫若应约写了一首诗。诗稿送到杂志社后,编辑却犯了愁,因为那首诗
立意很好, 从构思、意境、语言来讲远非佳作。当年轻的编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找郭老,请他修改或重写时,没想到郭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一再声称:那是败笔之作,你们退稿是对的。作为文学大家,面对一位毛头小伙子给自己的“大作”挑刺,郭老竟然不愠不火,并虚心接受其意见,这种雅量委实不易。
③1930年年初,阳翰笙请茅盾为自己的长篇小说《地泉》再版作序,茅盾推辞不掉,就在序中不讲情面地批评说,这部小说从总体上来看,是一部很不成功的,甚至是失败的作品。茅盾把文章交给他后,觉得自己的批评如此尖刻,阳翰笙一定不会用。没过多久,再版《地泉》出版了,茅盾打开一看,他那篇批评文章竟然一字不改地印在里面。阳翰笙将对自己作品持否定态度的序言印在书中公之于众,这种雅量令人叹服。
④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时,一次部队打仗,彭德怀一路小跑上前线指挥,传令兵在前边挥动小旗让大家让路,可有一个战士偏偏坐在地上不动。彭德怀是个急性子,就叫了起来。谁知这个战士朝着彭德怀就是两拳。彭德怀没有理会,又匆匆赶路。一会儿,传令排长捆着这个战士,追上彭德怀请他发落。彭德怀两眼一眯,笑着说:“谁叫你们捆来的?小事情,快放回去。”彭德怀挨了战士的拳头后竟然不究不问,其雅量亦令人钦佩。
⑤这三件轶事折射出三位名人的胸怀和气度,令人油然而生敬意。然而时下,这种雅量已日渐稀缺。
⑥关于雅量的佳话鲜有耳闻,倒是一些名人、官员缺乏雅量的所谓“新闻”屡见报端。有几位中学教师批评一位名人的畅销书里病句太多,尽管所言不虚,但这位名人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责怪大家“多管闲事”;某地一县委书记因县报记者据实写了一篇批评该书记工作作风的报道,竟将那名记者开除回家。他们胸中何曾还有一星半点的雅量!
⑦所谓雅量,就是人的胸襟和气度,就是对言、对人、对事的态度。缺乏雅量的人,事事计算,锱铢必较;而有雅量的人,态度温和,处事公正。
⑧如何成为有雅量的人,我想关键有三点:一是要有平等的待人态度。不自认为高人一等,保持一颗平常心,平视他人,尊重他人;二是要有宽阔的胸襟。心胸坦荡,虚怀若谷,闻过则喜,有错就改;三是要有宽容的美德。能够仁厚待人,容人之过,“宰相肚里能撑船”。由此看来,在雅量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和品行。郭沫若、阳翰笙与彭德怀,皆非平庸之辈,以其高风亮节,拥有雅量自在情理之中;而如今一些人之所以难有雅量,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修炼不到家,素养与品行上尚欠火候吧。
⑨有人说,雅量是有尊严的人才能做到。尊严的本质是无我,而不是唯我独尊,要有雅量首先要让出自我。心中无我方能包容天下,在这样的大气量中,人生的悲喜、苦乐、荣辱都不过是海面上的浪花,改变不了大海的平静。只有雅量才是平静海面下涌动的潮流,蕴涵着席卷一切的力量。
16.第②段空格处应填的关联词是( )(2分)
A.不但……而且…… B.尽管……但是……
C.即使……也…… D.如果……那么……
17.第⑧段“由此看来”的“此”指的是 。(2分)
18.本文主要运用 的论证方法,证明了 的观点。(5分)
19.文中选取了三个“雅量”的事例,依次是郭沫若坦然接受退稿 、 、 。(6分)
20. 下列事例可替换文中第②—④段中的哪个例子?请阐述理由。(5分)
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对定比定律的争论长达9年之久,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最后以普鲁斯特胜利而告终,他成为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现者。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他真诚地对论敌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质难,我是很难深入研究定比定律的。”同时,他特别向公众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允许别人反对,并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这种雅量让人感动。
替换:
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特殊的礼物
倪琴琴
①去年这个时候,我像往常一样下了公交车去学校上班。在一桥墩处,肩包被一辆正拐弯的货车顺势带了进去,于是,我毫无防备地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左脚被车轮碾过。
②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我瘸着脚上班了。像我这种特殊职业,无法麻烦别人长时间代班,尽管伤势还重,但我还是义无反gù地前去上班了。在小区门口,我拦到了一辆出租车,也许是因为司机看到我瘸着脚。我一上车,他就关心地问:“脚受伤了?”我把当时的事故向他轻描淡写地诉说了一遍,然后询问他能否每个早晚都来接我上下班。他沉吟了一下,然后约定还是打电话再联系吧。傍晚时分,我正失望,他打电话来了,并告诉我就在单位门口等我。
③司机收费的价格很公道,并没有因为我的特殊理由而增加,尽管早晚他都成了我的专职司机。他每天都要起早,因为7点前必须把我送到单位。傍晚正是打车高峰期,我跟他约定,他不一定要遵守时间,我有耐心等待,但他从不会超过10分钟的误差。
④我渐渐习惯了坐他的车,有时我们也会在途中聊些日常生活。他话不多,但开口也会说出些哲理。有一天,他来接我的时候,问我:“你走路不方便,楼梯怎么上去?”我笑笑:“扶着扶梯上去啊。”“有没有想过要一副拐?”“怎么没有想过呢?每天单位的午餐,都是同事亲手端到我手里,有时还要学生帮忙,我心里很过意不去,如果我有拐,就可以自己去食堂。”我对他说的是实话。
⑤下车的时候,司机从后备厢内拿出了一副拐,看上去还是崭新的。“给,送你的。”他很真诚地递过来。“送我的?”我有点惊愕。“希望你不要介意,这拐以前我妻子用过,她也和你一样受过脚伤,如今痊愈了,拐放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我想你大概用得着。只是——”他顿了一顿,“有种迷信说法,病人用过的东西是不能再还回去的。所以,这拐送你,希望你别介意。”“怎么会介意呢?你简直是雪中送炭啊。”我非常高兴地接过拐,试走了几步,真不错!司机也非常欣慰:“你喜欢就好,我就怕你有心理负担。不过,老师就是老师,是相信科学的。”
⑥晚上,我拄着拐在客厅里自由活动。这拐设计得还真到位,腋下的部位处,那位司机的妻子用一块暗红的布包缝着一块海绵,非常厚实,可减轻腋部的摩擦力。第二天,这拐已被我用得娴熟。我一上车,司机又递过一个袋子:“昨天,忘记把零件一并交给你。这是我妻子自己缝的拐套,你把它们套在拐底部,可以防滑。”“谢谢,谢谢……”平时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我,此时只会重复地说这两个词。我接过袋子,仿佛手里捧着珍珠玛瑙,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意……
⑦半个月后,我的脚已渐有起色,肿也退去。那天傍晚,司机来接我,我特地把准备好的车费一并给他,里面也有我的心意。我感激他风雨无阻的接送,他的守时更让我尊重。特别是他送的特殊礼物,让我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关爱。
⑧事情已过去了一年,每当看到上海马路上的出租车,我的心里总会涌起一份感激,仿佛这些车里坐着那位熟悉的“的哥”……
(选自《新民晚报》2012-09-02,有改动)
21.根据第②段拼音写出汉字(2分)
义无反gù( )
2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4分)
23.请概括出租车司机和“我”交往的两件事。(4分)
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 。
24. 作者写第⑧段的意图是(1) (2) (6分)
25.对文本理解最合理的一项是( )(4分)
A.第②段司机“沉吟了一下”写出了司机此时矛盾纠结的心理。
B.第②段加点词“轻描淡写”写出“我”叙述脚伤时的轻视心态。
C.第③段“他从不会超过10分钟的误差”, 体现了司机做事严谨、尽职守信。
D.第⑥段写“我”由滔滔不绝到口拙,表明“我”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6.根据文中内容,完成下列表格(80字左右。8分)
“感动上海人物”推荐表
推荐对象
╳╳出租车队╳╳司机
推荐理由





第二部分 写作(60分)
27.题目:书香满校园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虹口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终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一)1.两鬓苍苍十指黑 2.草枯鹰眼疾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 山光悦鸟性 5.心旷神怡 6.斗折蛇行
(二)7. C(2分)
8. 用比喻(反衬、对偶)的方式,(1分)表明诗人面对挫折(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乐观(豁达、昂扬等)精神(1分)
(三)9. D(2分) 10.A(3分)
11.山间朝暮和四时景色各不相同带给作者很多快乐,(1分)更是在作者管理下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的欣喜(2分)【或者:山水之乐(1分),与民同乐(2分)】
(四)12.(1)返回(2分)(2)终于(2分)
13.(蒋堂)于是写了一封回信(或:于是写了一封信回复他),那使人才离开。(答题点:为、之、去,第二句的主语要出现,缺一点扣一分。)(3分)
14.(1)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1分)(2)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1分)
15. C(3分。A项不同义;B项不是因为使人野狠;D项本文主要是说县令,而非蒋堂。)
二、现代文:
(一)16.B(2分)
17.上面所分析的三点雅量的特点(2分)
18.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 人要有胸怀和气度(3分)
19.阳翰笙虚心接受批评(3分) 彭德怀不为战士鲁莽生气(3分)
20.应替换第2或3段的事例(1分) 因为第2或3段写的同属中国文学家的事例(1分),而这一段写外国科学家雅量的事例(1分),替换之后,更能全面表现“雅量”是人类共有的高尚情操,使论证更为完整严密。(2分)
(二)21. 顾(2分)
22.比喻(2分) 把袋子比作珍珠玛瑙,表现礼物的珍贵,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司机的感激之情。(2分)
23.第一件:司机每天按时接送我上、下班;(2分)第二件:司机热心送“我”一副拐杖(2分)
24.(1)对那位陌生的司机充满了感激和难忘之情(3分)
(2)表明这种乐于助人的司机有很多(高尚的风气),深化了主旨(3分)
25. C(4分)(A项说矛盾纠集不够准确,且和本文的主旨关系不大;B项从词语的含义分析,也是有局部分析;D项的问题是无法表达怎么样的感情,表达不清晰。)
26.略(得分点:感点2分,推荐理由4分,语言层次2分)
(三)作文
27、(60分)参照中考评分标准
等 第
综合评分
中心与材料
(25分)
语 言
(25分)
思路与结构
(10分)
A
60

53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有新意;对生活的认识正确,且有自己的见解;感情真挚,想象力丰富。
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思路通畅;层次分明,且结构安排有特色。
分项 得 分
25——22分
25——22分
10——9分
B
52

43

题意理解正确,中心明确;选材恰当;对生活的认识正确;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想象力。
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句通顺,用语得当。
思路连贯;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分项得 分
21——18分
21——18分
8——7分
C
42

33

题意理解基本正确;选材基本能为中心服务;对生活的认识基本正确。
思想表达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用语基本正确。
思路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
分项 得 分
17——14分
17——14分
6——5分
D
32



题意理解偏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选材不合理;缺乏真情实感。(四项中符合一项,皆为D)
思想表达不 清楚;语句不通顺;用语不恰当,或病句较多(三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
思路不清楚;结构不完整。(两项中符合任意一项,皆为D)
分项 得 分
13分以下
13分以下
4分以下
说明:
1、A等基准分56分;B等基准分47分;C等基准分36分;D 等基准分25分。
2、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达到B,可考虑A;其中一项富有特色,其他两项在AB之间,可考虑满分。
3、严重偏离题意,或语病严重,或不足规定字数50%,得分不超过16分。
4、思想内容不健康,最多评C等。
5、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总扣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