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2020-2021学年下学期辽宁省各地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选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2020-2021学年下学期辽宁省各地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选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3 15: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
1.(2021·辽宁盘锦·八年级期中)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2.(2021·辽宁盘锦·八年级期中)“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A.农村
B.城市
C.外资企业
D.国有企业
3.(2021·辽宁大连·八年级期中)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2021·辽宁辽阳·八年级期中)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5.(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土地改革 B.民主与法制建设 C.国有企业改革 D.建立经济特区
6.(2021·辽宁鞍山·八年级期中)1984年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政企分开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增强企业的活力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资本主义私有制
8.(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解决了
A.提高劳动者积极性问题 B.改善劳动环境问题
C.改善劳动者劳动条件问题 D.提高领导者的素质问题
9.(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三大改造
10.(2021·辽宁鞍山·八年级期中)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某个地方,下麦田,进农家,总书记了解当年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后,感慨地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这个地方应该是
A.安徽凤阳小岗村 B.广东深圳
C.海南 D.上海浦东
11.(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12.(2021·辽宁营口·八年级期中)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 )
①特区姓“社”不姓“资”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下列各项中,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①经营承包责任制 ②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
③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相联系 ④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2021·辽宁营口·八年级期中)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2021·辽宁沈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7年,“夺权”风暴席卷全国,动乱迅速扩展到经济领域。大批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擅离职守,去参加派别斗争甚至武斗,不少工矿企业停工停产,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不能正常运转,致使一些地区物资供应难以保证。最为混乱的1967年和1968年,国民经济几乎陷于瘫痪。
——摘编自《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5日
材料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
——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
材料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写出“党的中心工作”。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写出一点即可)
16.(2021·辽宁大连·八年级期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结合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 这一事件使农民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二 农民申请入社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图三 签订包干到户契约 (3)图三的这份合同书是出自中国的哪个村 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这一政策在农村取得的成就。
17.(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 “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材料三:1979年,安徽小岗村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到13.3万斤,比1978年增长六倍,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年的总和。邓小平对安徽省委领导说:“你们就这么干下去,实事求是地干下去,千方百计使农民富裕起来。”
(1)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3)结合材料三,说说小岗村在1979年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当地农民实行了党的什么英明政策?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探究,简单谈谈你的心得或体会?
18.(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图片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材料三∶阅读下面表格
(1)材料一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任务"指的是什么任务 该任务是何时完成的 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意义
(3)从1978 年——2017年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9.(2021·辽宁沈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
——《新年的展望》(社论)《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
材料三 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署名来信,来信明确反对农村一些地方“包产到组”的做法,认为这将破坏“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当时,积极推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四川、山东等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安徽,这一年夏粮获得丰收,总产达到78亿斤,平安地度过了197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百年中国》
材料四 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憧憬,再到孙中山“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贫困的梦魇更为严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写出土地改革的目的。
(2)材料二中“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当时的中国人对哪种农业生产责任制存在不同的看法?
(4)根据材料四指出什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有关知识的理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经济体制全面展开,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ABC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2.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后,全国农村逐步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A项符合题意;从1984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BD两项发生在农村改革之后,不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出现了外资企业,这属于对外开放,与改革开始不符,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3.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我国开始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B项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改革;CD项属于对外开放的范畴。A项符合题意,故选A。
4.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A项正确;为企业包销产品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故排除B项;实行联产承包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故排除C项;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故排除D项。故选A。
5.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权责明确"都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内容,所以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可能是国有企业改革,故选C;土地改革中没有政企分开的内容,排除A;民主与法制建设涉及的是政治与法制,和政企分开无关,排除B;建立经济特区主要侧重于对外开放,与政企分开不符,排除D。
6.C
【解析】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 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排除AB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排除D项。
7.A
【解析】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故A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题干的“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不符,排除BCD。故选A。
8.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故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解决了提高劳动者积极性问题,A项正确;改善劳动环境问题、改善劳动者劳动条件问题、提高领导者的素质问题,不是经济体制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解析】
根据材料“……政企分开……股份制改革……”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C项正确;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变农民土地所有,排除A项;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强调包产到户,包产到组,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当年18户农民拼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鲜红的手指印,这份契约,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属于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1.A
【解析】
依据题干“1984年、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体现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1984年,我国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A符合题意;为企业包销产品不符合改革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C不符合题意;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企业全面私有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④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会议上提出的。所以答案选D。
13.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四大之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国有企业改革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故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中不属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故②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相联系,故③符合题意;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的好,效益就好,职工收人就多,故④符合题意;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排除A、C、D。
1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农村政策的认识。1953年——1956年的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民纷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包产到户,因此说大家都散伙了。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三大改造;人教版八年级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15.(1)“文化大革命”干扰和破坏经济。
(2)现代化建设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创断能力提升(写出一点即可)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动乱迅速扩展到经济领域。大批生产第一线的工人擅离职守,去参加派别斗争甚至武斗,不少工矿企业停工停产,铁路、公路、水路运输不能正常运转,致使一些地区物资供应难以保证’的信息可知,材料一说明了“文化大革命”干扰和破坏经济。
(2)根据材料二”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的信息可知,“党的中心工作”是现代化建设。
(3)根据材料三”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的信息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根据材料四“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的信息可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创断能力提升。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农业生产合作社
(3)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解析】
(1)文献及变化:根据材料“农民丈量分配土地”可以判断出这是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当时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次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方式:根据材料“ 农民申请入社”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农业生产合作社。
(3)村、制度及成就:材料“ 签订包干到户契约”内容出自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契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身,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17.(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中共十一届三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3)农业增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适时调整国家政策来促进国家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国富民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并结合所学可知,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根据材料二“……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果断的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3)根据材料三“1979年,安徽小岗村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到13.3万斤,比1978年增长六倍,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年的总和……”,并结合所学可知,1979年小岗村农业增产,获得了大丰收;这些变化得益于当地农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适时调整国家政策来促进国家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国富民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等方面谈心得或体会。
18.(1)土地改革①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答出两点即可)
(2)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变化: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意思接近即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1)根据图片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反映的是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意义结合所学内容进行作答即可,主要是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2)根据“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所学可知,任务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这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据图示中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1978—2017年,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1)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三大改造
(3)包产到户
(4)摆脱贫困
【解析】
(1)根据材料一“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信息可知,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依据材料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的信息可知,材料二中“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是受到三大改造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来信明确反对农村一些地方‘包产到组’的做法,认为这将破坏‘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在当时,积极推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四川、山东等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的信息可知,回答当时的中国人对包产到户存在不同的看法。
(4)根据材料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的信息可知,摆脱贫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