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盘锦·八年级期中)“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A.老解较区 B.新解放区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2.(2021·辽宁鞍山·八年级期中)“斗地主”现在已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三大改造
B.土地改革
C.改革开放
D.文化大革命
3.(2021·辽宁营口·八年级期中)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4.(2021·辽宁辽阳·八年级期中)1950—1952年,新中国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场变革的法律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上肃清了残余反动势力
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6.(2021·辽宁沈阳·八年级期中)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
A.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B.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D.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7.(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1950—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战争。这一系列事件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A.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8.(2021·辽宁鞍山·八年级期中)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废除了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力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④农民翻身了,成了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
10.(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我国是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都把“三农”问题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 ,达到14000万吨,根本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提高 B.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与改进
C.工业极大发展,辅助了农业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11.(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加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二、综合题
12.(2021·辽宁盘锦·八年级期中)【重获新生】
下面是建国初期保存下来的几张照片。根据照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国际意义
(2)图二中的战役反映的是哪次重大战争的实况?这次战争中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图三中的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这次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上信息,请你为上述三则图片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13.(2021·辽宁锦州·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政协会议召开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
(2)今年是材料二中图一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图二中军队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最终结果如何
(3)图三的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这次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消灭了什么阶级
(4)以上几则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14.(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下图是出现在土地改革时期的一个场景
(1)材料一中的政协会议召开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什么?
(2)2021年是材料二中图一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图二中的军队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土地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4)以上几则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15.(2021·辽宁抚顺·八年级期中)阅读并观察图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事件,请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和发生时间。
(2)新中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3)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列举出这个事件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和他的英雄事迹。
(4)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何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农村展开,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B项符合题意;老解放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进行土地改革了。A项不合题意;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间内逐步进行的土地改革。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新中国成立后”是解题的关键。老解放区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解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就进行了土地改革,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情况复杂,为了有利于民族团结,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决定用较长时间逐步有序的展开土地改革,边远地区也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大是新解放区,B是正确答案。
2.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获得了土地,故选项B符合题意。三大改造是1953-1956年,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文化大革命是1966-1976年,都发生在土地改革之后,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1953年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因为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因此1953年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故选D。
4.C
【解析】
考查点:土地改革。
解题思路:根据“1950—1952”、“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等信息可知描述的新中国建立后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从而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故选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涉及对土地所有制进行改革,排除AD;《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解放时期,通行于解放区,不是1950年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排除B。故选C。
5.C
【解析】
根据所学,从中国历史的角度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土地改革的开展都有利于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C项正确;A项是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B项是镇压反革命运动的作用;D项是三大改造的作用;这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6.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A符合题意;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B排除;一五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C排除;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是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排除D;故选A。
7.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西藏和平解放彻底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西藏的梦想,巩固了国防;三者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故B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只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的作用,与材料要求的“共同作用”不符,故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与材料要求的“共同作用”不符,故C错误;抗美援朝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与材料要求的“共同作用”不符,D错误。
8.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的有①②④。D项正确;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与土地改革内容相悖,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9.B
【解析】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关键提示信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村”。结合课本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是可能看到的现象,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0.A
【解析】
据材料“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26.9% ,达到14000万吨”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A正确;1951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都没有显著的变化,B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年开始实行,而1951我国的工业发展没有显著的变化,故C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D错误。
11.A
【解析】
根据“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加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背景,即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弊端,因此要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改革的内容、性质、影响这几个方面,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1)开国大典;新中的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化: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解析】
(1)
依据图一“1949年天安门广场阅兵仪式”可知,图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其国际意义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
依据图二“上甘岭战役”可知,图二中的战役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实况;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中国人民志愿军击退敌军900多次冲击,最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这次战争中国出兵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
依据图三信息“1950年四川贫民分到土地”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变化,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或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4)
综上信息,为上述三则图片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3.(1)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2)70周年。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195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地主阶级。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
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所以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鸭绿江是中朝的分界线,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
根据所学可知,到1952年底,全国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土地改革的依据;经过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
(4)
根据材料可知,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分别从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以上材料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70周年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解析】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第二问依据图片所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对中国造成威胁;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
(3)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为了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占用状况,中央人民政府在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土改在祖国大陆基本完成;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主人。
(4)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创造有利的建设环境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所以材料反映的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5.(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3)抗美援朝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4)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解析】
(1)标志事件名称:据图片可知,这是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
时间: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举行。
(2)据所学可从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等方面回答。
(3)事件:据图片可知,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援助朝鲜抗美,即抗美援朝。
英雄及事迹:据所学可知,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等。
(4)事件:据“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可知,这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意义:据所学可从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了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了条件等方面回答。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