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字音、字形、词语、句子专项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嫌弃(xián qì) 谜语(mí yǔ) 输赢(sū yīnɡ)
B.喇叭(lǎ bɑ) 枇杷(pí pá) 小篆(xiǎo zhànɡ)
C.湖畔(hú pàn) 蜷曲(juǎn qū) 祭祀(jì sì)
D.铭文(mínɡ wén) 狩猎(shòu liè) 蜀国(shǔ ɡu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忘羊补牢 自私自立 B.守珠待兔 千钧一发
C.斗志昂扬 意味深长 D.穿流不息 坚苦朴素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祭祀(sì) B.狩猎(shòu) C.造诣(yì) D.尧帝(ráo)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能发生无穷无尽的变化。
B.这幅字笔走龙蛇,刚劲有力。
C.姐姐擅长跳舞,尤其是芭蕾舞舞跳得入木三分。
D.书法展览会上的作品,其中不少是力透纸背的佳作。
5.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她织得一手好彩锦,所以名字叫织女。
B.织女对孩子们说,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C.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才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D.既然天上没什么好,你就不用回去了。
6.下面各组字是同音字的一组是( )。
A.例 沥 厉 笠 B.指 纸 趾 脂
C.耘 韵 孕 蕴 D.霉 玫 昧 枚
二、书写
7.看拼音,写词语。
huī huáng shū jí hén jì guī ju sōu jí
lì shū jì sì zhù kè xīn shǎng yùn hán
三、填空题
8.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①四月的冰河——( ) ②咸菜烧豆腐——( )
③隔着门缝吹喇叭——( ) ④( )——照旧(舅)
⑤( )——无(吴)用 ⑥孔夫子搬家——( )
9.成语加法。
________马平川+________贫如洗=________龙戏珠
________本正经+________管齐下=________思而行
________鸣惊人+________长两短=________面楚歌
10.积累成语,再识“天”“地”。
( )天雪地 天寒地( ) ( )天立地 天长地( )
( )天动地 天南地( ) ( )天喜地 天昏地( )
( )天盖地 天崩地( )
四、语言表达
11.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把药铺里的龙骨全买了回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蔺相如击败了秦王。(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们不能破坏环境。(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小明读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表演精彩的武术。(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爸爸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语”( )属于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 )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李”姓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合并成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些汉字他不是不会写。(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们把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修改病句。
(1)小明朗读课文的声音很明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类爱护、照料动物,动物就能和人类和睦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信息匹配
14.先用“ ”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在括号里改正。
形壮( ) 抱偿( ) 慈详( )
锻练( ) 尊守( ) 乘巧( )
香漂十里( ) 浮想连翩( )
不容争辨( ) 天常日久( )
15.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搜集(shōu sōu) 湖畔(pàn bàn) 琵琶(pa ba) 隶书(lì nì)
蜀国(sǔ shǔ) 祭祀(shì sì) 蕴含(yūn yùn)歇后语(xiè xiē)
16.选择正确读音。
匈奴(xiōng xōng) 殷商(yān yīn) 国子监(jiān jiàn)
湖畔(pàn bàn) 皇冠(guān guàn) 撇捺(nà nài)
狩猎(sòu shòu) 纤细(qiān xiān) 应声(yīng yìng)
17.请把下列每组加点词语中两个错误读音圈出来,并把正确读音写在题后括号里。
A.小篆(zhuàn) 提供(gòng) 楷模(mó) 皋陶(gǎo táo)( )( )
B.报刊(kān) 造诣(zhì) 殷商(yīn) 国子监(jiān)( )( )
C.祭祀(sì) 外甥(sheng) 梁山伯(bó) 枇杷(bǐ pá)( )( )
D.凤(fèng)凰 戴冠(guān) 蜷曲(juǎn) 铸(shòu)刻( )( )
18.成语不离“舌”。给下面的解释选择含“舌”的成语。(选做题)
A.鹦鹉学舌 B.七嘴八舌 C.瞠目结舌 D.油嘴滑舌 E.巧舌如簧 F.笨嘴拙舌
形容人多口杂( ) 形容能说会道( ) 形容惊诧无言( )
形容不善辞令( ) 形容随声附和( ) 形容说话油滑( )
19.用“○”圈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修改在后面的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默默无蚊( )风奇云涌( )得陇忘蜀( )心如纸水( )
机犬升天( )徇私五弊( )青美竹马( )如饥似喝( )
我发现了:
20.给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画“√”。
①如果猜中(zhōng zhòng)谜语,就分(fēn fèn)文不收。
②众人不解(xiè jiě)其意,于是去请教(jiāo jiào)杨修。
③县官说只恨自己当年识字差(chā chà)。
④它们在数(shǔ shù)千年的汉字发展史中不断变化,还藏(cáng zàng)着什么秘密呢!
试卷第1页,共3页
1.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输赢”的拼音应改为shū yíng;
B项,“小篆”的读音为xiǎo zhuàn;
C项,“蜷曲”的读音为quán qū ;
D项,正确。
2.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字形易错字,注意平时对易错字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没有错别字的是C项。
A项:忘羊补牢——亡羊补牢;自私自立——自私自利
B项:守珠待兔——守株待兔
D项:穿流不息——川流不息;坚苦朴素——艰苦朴素
3.D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在本题中有误的是D项,“尧帝”的“尧”应读yáo。
4.C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无穷无尽:穷:完。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在原句中与舞蹈搭配不当。
力透纸背: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5.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ABD关联词正确。
C.有误。“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和“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相连。
6.A
7.辉煌 书籍 痕迹 规矩 搜集
隶书 祭祀 铸刻 欣赏 蕴含
8. 开动(冻)了 有言(盐)在先 名(鸣)声在外 外甥打灯笼 梁山泊军师 尽是输(书)
【详解】
本题考查歇后语。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固定语句,前一部分多用比喻,像谜面,后一部分是本意,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后一部分不言而喻本题考查歇后语。
1.四月的冰河——开冻(开动)了:农历四月,已过立夏,初夏时节,冰河早该融化了。所以说开动了。可以用来形容原本固定冻得很牢的物品动了, 也能形容禁锢的思想思路一下子开窍了。
2.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比喻在做事之前先把条件或规则说在前面。
3.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隔着门缝,说明喇叭嘴和发出声音的位置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在这面吹奏,但是声音却是在外面响起,所以是鸣声在外。
4.“外甥打灯笼一一照旧(舅)”是一句民间的歇后语,“照旧”是它的要表达意思,说明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一切按照原来的样子进行。
5.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指没有用处的意思;“吴用”的谐音是“无用”。
6.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孔夫子是指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肯定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
9. 一 一 二 一 双 三 一 三 四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成语的识记能力。根据平日所积累的成语进行作答。前面两个括号的数字加起来刚好等于后面后面括号的数字。
一马平川意指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
一贫如洗是意思为穷的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二龙戏珠指古代中国神话故事。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双管齐下意思是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三思而行意思是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一鸣惊人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三长两短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
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10. 冰 冻 顶 久 感 北 欢 暗 铺 裂
【详解】
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11. 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药铺里的龙骨被他全买了回来。 浪花在跳跃。 蔺相如把秦王击败了。 我们难道能破坏环境吗? 小明正在读英语书。
【详解】
本题考查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本题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 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
本题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有”改为否定词“没有”,再将反问语气词“哪”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改为: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2.本题考查陈述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首先要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本题中被执行者是“药铺里的龙骨”,执行者是“他”。改为:药铺里的龙骨被他全买了回来。
3.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要根据缩写的步骤,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部分。缩为:浪花在跳跃。
4.本题考查陈述句与“把字句”的转换。
首先要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本题中执行者是“蔺相如”,被执行者是“秦王”。改为:蔺相如把秦王击败了。
5.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②把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首先要将否定词“不能”改为否定词“能”,再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最后在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吗”,并把句号改为问号。改为:我们难道能破坏环境吗?
6.本题考查扩写句子。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句子主干)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
本题可在“读书”前面加上修饰词,小明“怎么样的”读书;或者在“书”前面加上修饰词,小明读“什么样”的书。
12. 小男孩表演武术。 妈妈对爸爸说,她听不懂爸爸在说什么。 虽然 但是 “李”姓不仅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这些汉字他会写。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人们叫作甲骨文。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
(1)根据缩句原则,去掉“的”“地”前面的修饰词和“得”后面的修饰词,谓语动词后紧跟的“着”“了”“过”不能删,“在……上(中、下、里)”表特定环境或条件的成分要删去,最终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即可。
(2)改转述句步骤:一改标点,冒号改成逗号去掉双引号;二改人称,将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将第二人称改为说话的第二个人;三查句子是否通顺,可以适当的添加或删除一些字词,但不能改变句子意思。
(3)这句话的前后是转折关系,此处使用关联词“虽然……但是……”正合适。
(4)这两句话之间是递进关系,因此使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正合适。
(5)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去掉双重否定词“不得不”,使句子通顺,确保句子意思不发生改变。
(6)“把”字句改“被”字句,一是将“把”字改成“被”字,二是将主语和宾语互换,三是调整语序,使句子通顺,并确保句子意思不变。
13. 小明朗读课文的声音很响亮。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就能和人类和陸相处。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病句的辨析。
(1)根据句子“小明朗读课文的声音很明亮。”我们可知,属于前后搭配不当,应该是“声音”很“响亮”。
(2)“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我们可知,属于成分残缺的问题,可以改成“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3)“人类爱护、照料动物,动物就能和人类和睦相处。”我们可知词语“爱护”和“照料”属于语义重复,可以改成“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就能和人类和陸相处。”
14.壮(状) 抱(报) 详(祥)
练(炼) 尊(遵) 乘(乖)
漂(飘) 连(联)
辨(辩) 常(长)
【详解】
本题考查改正错别字,要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词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形壮”应改为:形状。
“抱偿”应改为:报偿。
“慈详”应改为:慈祥。
“锻练”应改为:锻炼。
“尊守”应改为:遵守。
“乘巧”应改为:乖巧。
“香漂十里”应改为:香飘十里。其意思是形容香气浓郁或香气传得非常远、特别香,一般用于文章描写某物的味道香味很浓。
“浮想连翩”应改为:浮想联翩。其意思是很多想象或感 想接连不断地涌出。
“不容争辨”应改为:不容争辩。其意思是形容某事已十分确定,不容置疑。
“天常日久”应改为:天长地久。其意思是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
15.sōu pàn pa lì
shǔ sì yùn xiē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读音易错字的掌握情况,要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16.xiōng yīn jiàn
pàn guān nà
shòu xiān yīng
17.gǎo-gāo táo-yáo
zhì-yì jiān-jiàn
bǐ-pí pá-pa
juǎn-quán shòu-zhù
18. B E C F A 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可以先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找对应的解释。
鹦鹉学舌:意思是鹦鹉学人说话。比喻人家怎么说,他也跟着怎么说。
七嘴八舌:释义是形容人多嘴杂,其说不一;也形容饶舌,多嘴。
瞠目结舌:意思是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也形容人害怕的表情。
油嘴滑舌:意思是形容说话油滑,耍嘴皮子。
巧舌如簧:意思是舌头灵巧,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笨嘴拙舌:意思是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19.蚊—闻 奇—起 忘—望 纸—止
机—鸡 五—舞 美—梅 喝—渴
改正后的字刚好组成两个成语,分别是:闻鸡起舞、望梅止渴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作答时,可以根据平时的积累和词语的意思来修改错别字。修改好后,将正确的字连起来刚好是“闻鸡起舞”和“望梅止渴”两个成语。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20.1.zhòng fēn
2.jiě jiào
3.chà
4.shù cáng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