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3 20:3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根据图片选择诗句( )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崇高 停止 裂开 电线秆
B.舞蹈 芦芽 纤细 严丝合缝
C.莲篷 饱胀 吹佛 翩翩起舞
D.随便 困倦 花辨 波光粼粼
二、书写
3.看拼音,写词语。
chuī fú jù lǒng xíng chéng ǒu ěr xiān xì
huā bàn lián peng pò liè zī shì wǔ dǎo
三、填空题
4.填空。
①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_______。
②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_____吹拂着,_______细雨由天上酒落着,____柔柳,____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_____________ 聚拢来,形成了____________ 春天。
5.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翩翩( ) ( )风舞动 ( )夺目
( )粼粼 烂漫( ) 伶俐( )
春天来了,河边的柳树变绿了,无数的柳枝( ),美丽极了。河面上( ),好一幅春天的图画。
6.比一比,再组词。
拂( ) 减( ) 仿( ) 梅( )
佛( ) 喊( ) 放( ) 海( )
7.读句子,拼写词语。
①春天到了,小yàn zi( )从南方赶来了,lú yá( )钻出了地面,河里yuān yāng( )戏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池塘的景色真美,盛开程度不同的荷花,zī shì( ) 各不相同;飞来飞去的蜻蜓, u r( ) lüè guò( )水面,一圈圈波纹便荡漾开去,fēi juàn( )了就停在lián péng( )上静静地立着,如同一朵别致的小花。
四、语言表达
8.句子乐园。
①说一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仿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_________________
(2)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_________________
②改为“被”字句。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改写句子。
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扩写句子。
例:明月悬挂天空。→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天空。
(1)田野里长着庄稼。→_____________
(2)微风吹拂着柳丝。→________________
⑤《燕子》一文中对燕子的外形描写你还记得吗?你能模仿它的写法来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形吗?试一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信息匹配
9.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荡漾 B.飘荡 C.吹拂 
①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 )开去。
②春天的微风轻轻地( )杨柳。
③落叶静静地( )在水中,如同一叶扁舟。
A.灵活 B.灵敏
④小猫咪有一双( )的耳朵,还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⑤弟弟的手和脚虽然胖乎乎的,但却十分( )。
A.轻快 B.轻巧
⑥天上飞的小鸟多像只( )的飞机呀!
⑦童年是一首( )的音乐,有着无尽的快乐。
10.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sàn s n
散学( ) 散文( ) 散开( ) 闲散( )
②g n gān
木杆( ) 笔杆( ) 旗杆( ) 一杆秤( )
③āi ái
挨挨挤挤( ) 挨着( ) 挨打( ) 挨到( )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荷花》片段,完成下面各题。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1.照样子,写词语。
挨挨挤挤(A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一自然段中第________句描写荷叶。这句话中,写荷叶颜色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_,写荷叶多而密的词语是________。
13.作者细致观察了________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填序号。
________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________花瓣儿全展开了。
________还是花骨朵儿。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会流泪的苦棟(liàn)树
在乡间,苦楝树是一种会流泪的树,一年四季像老牛一样静默着。
春天,惠风和畅和畅,乡村处处流红泻碧。苦楝树初吐嫩绿,羞羞怯怯的,几场绵绵春雨过后,苦棟花开了。苦棟花开得细碎,一簇簇碎花一层层晕染在枝头,细小,但挨得紧、挤得密,开得热烈繁茂。花色淡紫,中间有极小的黄蕊儿,密密臣臣地挤在一起,远看如淡紫的轻烟。
夏天,苦楝树的枝干祖(zhě)数(zhòu)处会冒出黏稠的液体,那是它的泪水,晶莹透亮,如琥珀一般。这时节的苦楝树上结满了青色的小呆子,叠叠累累。
秋风渐紧,褐色的树叶如疲倦的蝴蝶般悠悠落下。残阳如血,炊烟袅袅,成群的鸟雀在树上争食成熟的棟果,吸叽喳喳,一片欢腾。不时还有树叶和棟果掉落下来。引得树下的猫儿街儿追逐着,蹦跳着,撒着欢。
冬夜,苦楝树坚强地挺着一根根肋骨,沐浴着月辉,凝聯着地上的剪影。枝头上悬挂着零星干瘪的棟果,萧疏惨淡,镂刻时间的痕迹。
(选文有删改)
1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描写的?请用“ ”画出来。
15.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是按照______顺序来写的。
16.找出短文中描写苦楝树“流泪”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冬夜,苦楝树坚强地挺着一根根肋骨,沐浴着月辉,凝睇着地上的剪影。”这句话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苦楝树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试卷第1页,共3页
1.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看图猜诗句的能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于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村居》,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结合诗句意思看出是描写儿童放风筝的诗句。
2.B
【详解】
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
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秆——杆
B:正确
C:篷——蓬、佛——拂
D:辨——瓣
3.吹拂 聚拢 行程 偶尔 纤细
花瓣 莲蓬 破裂 姿势 舞蹈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接着写完再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生字的笔画与结构,要做到正确、规范与美观。这里特别注意“拂”、“聚”、“拢”、“偶”、“瓣”、“蓬”、“姿”等汉字的笔画与结构,注意不要写错。
4. 春风花草香 小溪泛尽却山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 微微地 如毛的 千万条的 红的黄的白的 赶集似的 烂漫无比的
【详解】
本题看出古诗及课文默写。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全诗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2.“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出自宋代曾几的《三衢道中》,全诗为: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意思是: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诗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意思是: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出自课文《燕子》。
5. 起舞 随 光彩 波光 无比 可爱 随风舞动 波光粼粼
【详解】
考查对词语的积累与识记和选词填空搭配的能力。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随风舞动:跟随着风的吹动而舞动。
光彩夺目:形容光泽颜色耀眼好看。
波光粼粼: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烂漫无比:形容天真烂漫的程度。
伶俐可爱:聪明灵活令人喜爱。
6. 吹拂 减法 仿照 梅花 仿佛 叫喊 放学 海洋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7. 燕子 芦芽 鸳鸯 姿势 偶尔 掠过 飞倦 莲蓬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
首先读一读知道要写什么词语,接着写完再结合语境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生字的笔画与结构,要做到正确、规范与美观。这里特别注意“燕”、“芦”、“鸳”、“鸯”、“势”、“偶”、“掠”等汉字的笔画与结构,注意不要写错。
8. 比喻。弯弯的月亮像一只漂荡在水面的小船。 拟人。早晨,露珠在叶子上调皮地滚来滚去。 瓢虫被北京人叫作“花大姐”。 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所以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 广阔的田野里长着绿油油的庄稼。 轻柔的微风吹拂着丝绦般的柳丝。 小狗全身长满白色的毛,像一团棉花糖;它的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大宝石镶嵌在一对长长的眉毛下;鼻子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很可爱。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句子仿写。首先分析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再仿写句子。
(1)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荷叶比作大圆盘。
(2)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鱼拟人化,赋予其说话的能力,关键词“告诉”。
2.本题主要考查“把”字句与“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被字句和把字句从形式上看是对立的。两相对比,把字句的主语是施动者,宾语是受动者,被字句正相反,主语是受动者,宾语是施动者。把字句强调主动,说明主语把受动者怎样处置;被字句强调被动,说明主语所遭受的情况。
这里“把”字句的主语是北京人(施动者),宾语是瓢虫(受动者)。因此“被”字句的主语是瓢虫(受动者),宾语是北京人(施动者)。
3.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改写。
关联词“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是原因,“我小时候也画过不少”是结果。
4.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扩写。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例句用“一轮”修饰了“明月”,用“高高的”修饰了“天空”。
(1)可以对“田野”和“庄稼”进行修饰,例如:一望无际的田野长着茂盛的庄稼。
(2)可以对“微风”和“柳丝”进行修饰,例如:和煦的微风吹拂着丝带般的柳丝。
5.本题主要考查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外形描写:对对象的体貌特征 (包括容貌、衣、神情、体型、姿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标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围绕“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来写它的的外形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9. A C B B A B A
【详解】
考查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荡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飘荡:在水上浮动;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吹拂:(微风)掠过;拂拭。
灵活:敏捷;不呆板;善于随机应变;不拘泥。
灵敏: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轻快:不费力;轻松愉快。
轻巧:重量小而灵巧;轻松灵巧;简单容易。
10. s n s n sàn s n gān g n gān g n āi āi ái ái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1.“散”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sàn”“s n”
读“s n”时,没有约束,松开:散学、散文、闲散。
读“sàn”时,分开,由聚集而分离:散开。
2.“杆”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g n”“gān”
读“gān”时,较长的棍:木杆、旗杆。
读“g n”时,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一杆秤;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笔杆。
3.“挨”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分别为:“āi”“ái”
读“āi”时,靠近:挨挨挤挤、挨着。
读“ái”时,遭受:挨打;拖延:挨到。
11. 明明白白 星星点点 多多少少
12. 2 碧绿 大圆盘 挨挨挤挤
13. 三 2 3 1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11.对照范例,写出AABB类型的词语即可。
12.第一段共有5句话,这里题目要看清楚,要求找出的句子是描写荷叶的,而不是描写荷花的。
13.聚焦到描写荷花的第一段,描写荷花的句子是从第3句开始的,从三个“有的”可以得出作者描写了三种白荷花开放的姿势。按荷花开放的程度排序就是按照从荷花未开放到开放的过程排序。因此这里的序号需填231。
14.在乡间,苦楝树是一种会流泪的树,一年四季像老牛一样静默着。
15.时间
16.夏天,苦楝树的枝干祖数处会冒出黏稠的液体,那是它的泪水,晶莹透亮,如琥珀一般。
17. 拟人 坚韧不拔
【解析】
14.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由文章标题可知文章主要写会流泪的苦楝树,联系文章开头“在乡间,苦楝树是一种会流泪的树,一年四季像老牛一样静默着。”可知这是直接向读者说明文章要写什么(会流泪的苦楝树),怎么写(按一年四季来介绍),即为文章中心段。
15.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顺序。常见的写作顺序1.顺叙:按时间先后叙述,也就是先发生的事情先写,后发生的事情后写,这是记叙文通常的写法。2.倒叙: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有强调后发生的事情的效果。3.插叙:按一定的写作顺序写下去,中间偶尔插叙一段前面发生的事情或从前发的事情或者后面发生的事情。4.逻辑顺序:根据事物的逻辑安排写作材料的顺序。5.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安排写作材料的写作顺序。
这里第2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可以定位到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关键词“夏天”、“秋风”、“冬夜”。
16.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定位与抓取能力。
短文中描写苦楝树“流泪”的句子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三自然段,“夏天,苦楝树的枝干祖数处会冒出黏稠的液体,那是它的泪水,晶莹透亮,如琥珀一般。”
17.
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以及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拟人: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这样的修辞手段。这里将苦楝树拟人化,表现了苦楝树的坚强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