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3 22: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中写道:“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这段话意思是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北冥有鱼》
《庄子》
〖教学目标 〗
1、了解庄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2、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3、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握自然万物的真理。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启发学生把握自然万物的真理。
有关资料
1、题目解说
《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2、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一前280),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约与孟子同时或稍晚,是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原书52篇,现存33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3、作品介绍
预习设计
1、孟浩然的《望洞庭湖增张丞相》一诗补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根据课文填空
⑴复行数十步,________,土地平旷,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
⑶山高月小,________。清风徐来,________。
⑷求之不得,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
⑸蒹葭萋萋,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
⑹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水落石出
水波不兴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青青子衿
子宁不嗣音
3、根据提示默写
⑴《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之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⑶《核舟记》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最能体现作者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海内存知己,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天涯若比邻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___________》,《庄子》是_____中期_____及其后学所著。《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庄子,名____,战国时期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继承和发展了_____的哲学思想,世人并称“老庄”。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_________”。
答案:庄子 逍遥游 战国 庄子 周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北冥( ) 鲲( )鹏 抟( )
迁徙( ) 尘埃( )
庄子 逍遥游
战国
庄子

道家
老子
无为而治
míng
kūn
tuán
āi

朗读课文
1、读准加点字字音 2、划分朗读节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疏通文意
北 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 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 鸟,其名为鹏。
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冥,通“溟”,海。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介入主谓
鲲的大,不知道大到几千里。
成为
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啊,
怒 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 则将徙 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 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 徙于南冥也,
水击 三千里,
振奋,这里指鼓起翅膀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表修饰
这种鹏鸟呀,在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海水运动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迁徙
记载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介入主谓
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拍打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几千里的波涛。
抟 扶摇 而 上者九万里,
去 以 六月 息 者也。
野马 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 则已 矣。
盘旋飞翔
离开
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凭借
气息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旋风
表修饰
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
山中雾气
介入主谓

深蓝色
通“耶”
表选择,是…还是…
天色深蓝,这是它的本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这样
罢了
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像这样罢了。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啊;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种鹏鸟呀,在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一扇动翅膀激起的水花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这是它的本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像这样罢了。
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____”通“____”, 意思 ________。
(2)其正色邪
“____”通“____”, 意思 ________。
2、词类活用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__________,原意为_________,在文中意思为_____。
(2)志怪者也
怪,____________,原意为_____,在文中意思为___________。
“冥” 通 “溟”, 海。
“邪”通 “耶 , 呢。
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
向上
形容词作名词
奇怪
怪异的事物
3、一词多义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①其名为鲲
②化而为鸟
①其名为鹏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③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⑴息
⑵为
⑶其
⑷之
⑸以
大风
气息
叫做
成为
代词,它的
代词,他们
助词,的
结构助词,介入主谓
凭借

表选择,是…还是…
4、古今异义
(1)怒而飞
怒,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__
(3)天池也
天池,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⑷野马也
野马,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奋起
发怒
海动
泛指海上运输
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高山湖泊名
山野中的雾气
野生的马
5、特殊句式
⑴《齐谐》者,志怪者也。
⑵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⑶去以六月息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者去也”)
译: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探究课文
1、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主要写了两层意思,一是鱼变为鸟,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和展翅高飞的情景;二是“鹏南飞”有所待。
“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朋,变化神秘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3、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4、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6、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7、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8、归纳本文写作特色
9、主题归纳
⑴善用比喻、寓言故事来说理,富有感染力。
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等,将抽象的道理讲得非常具体形象。)
⑵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而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天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魅力,极富浪漫主义气息。
本文通过对鲲变为鹏,鹏展翅高飞去南海的神奇想象,表达了一切事物都要凭借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活动的观点。
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填空:
本文的作者▁▁▁, ▁▁▁时期▁▁▁学派代表人物,与▁▁▁合称“老庄”。
2.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 ) 抟( ) 迁徙(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2)《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4)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庄子
战国
道家
老子
míng
tuán

同“溟”,海。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盘旋飞翔。
山野中的雾气。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
B.其
C.之
D.以
①化而为鸟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①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如土石何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②予独爱莲之出旖旎而不染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成为
对,向
加强反问语气
介入主谓
介入主谓
凭借
因为
C
表选择,是…还是…
5、下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南冥者,天池也。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海运:海动/泛指海上运输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高山湖泊名
C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野生的马
振翅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
7、试赏析“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句话。
8、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课堂检测
1、掌握生字词,背诵默写课文。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