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20 11: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改正错误。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列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战国策》简介昳  朝服衣冠 窥  
谤讥 间进
期年   燕  皆朝于齐 yìzhāokuībàng jījiànjīyāncháo注意语气:对话中的问话语气、劝说时的诚恳语气、齐王同意时的赞赏语气。第一段邹忌修八尺 有余,而形貌昳丽。朝 服衣冠, 窥
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忌不 自信, 而 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忌)与(之)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并列√早晨√帽照他的孰:谁。孰与:与……比谁更极点比得上的表判断,是相信自己√顺接它,代这件事音节助词,不译 明日,徐公来,孰 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 寝
而 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 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
者,欲有求于我也。√仔细他,代徐公认为√躺在床上修饰助词,不译以…为美…的原因√对它,代三问三答表修饰开端:邹忌比美句子翻译1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3、忌不自信。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
4、客从外来,【 】与【 】坐谈。
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坐着与他聊天。忌客第一段“三问”“三答”见性情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邹忌的相貌的?

“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2、邹忌结合自身容貌问了妻、妾、客三人一个什么问题?分别怎么问的?语气怎样?
 
问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三问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随便端点架子端着架子第一段3、三人分别怎么答的?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三答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4、妻、妾、客三人的回答有没有不同?不同原因是什么?妻:私我,语气最强,由衷赞美,毋庸置疑妾:畏我,语气次之,讨好,有点勉强客:有求于我,语气最弱,礼貌,客气“三问”“三答”见性情三答意思基本相同
语气强弱不同5、徐公来后,邹忌和他比美的结果如何?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自视,又弗如远甚。”
6、比美观结果引发了邹忌什么样的三思?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7、小结:
1段叙事,写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家庭琐事,依次写问美,比美,思美。叙事是说理前提,为讽谏齐王埋下伏笔。    “三思”“三比”见智慧第一段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段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我)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宫妇 左右, 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朝廷确实,的确的认为比土地方圆√近臣没有的的√发展:邹忌讽谏句子翻译21、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2、王之敝甚矣。
大王您被蒙蔽很深了。第二段1、邹忌入朝后先向齐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而皆以臣美于徐公。”
2、妻、妾、客“皆以臣美于徐公”的原因是什么?
妻私臣、妾畏臣、客求臣。
3、邹忌向齐王说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王之蔽甚矣!”
4、 “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三比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求王
5、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来说理的?
类比说理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三思”“三比”见智慧5、如果说“皆以臣美”是生活小事,那么“王之蔽甚矣”就是什么事?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说理?
国家大事,以小见大。
6、小结:
2段写邹忌以生活小事喻国家大事,用类比方式委婉进谏。第二段“三思”“三比”见智慧第三段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 刺寡
人之 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 于市 朝, 闻寡人之耳者,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 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
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好当面指责的过失√在√√的几√√√即使它,代这种情况朝见到在表修饰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高潮:齐王纳谏结局:四国朝齐句子翻译3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5、能谤讥于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6、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第三段“三赏”“三变”见胸怀1、齐王有没有接受讽谏?  
有。
2、齐王下令的“三赏”,具体表现是什么?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三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齐王纳谏后的“三变”,具体指什么?
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三变 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虽欲言,无可进者
4、纳谏的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规劝君主、尊长、朋友,使改正错误。高潮:齐王纳谏结局:四国朝齐开端:邹忌比美发展:邹忌讽谏 品读课文,鉴赏写作技巧之妙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被人称赞的应为结构上的“三叠法”:三问,三答,三思(与徐公比美);三比(由已推王);三赏(齐王纳谏);三变(结果)。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形成一种奇特的篇章结构。 邹 忌:人物分析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头脑冷静、实事求是、
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闻过则改、虚心纳谏、
明智果断、兴利除弊。齐威王:三思-三比-三赏—三变 邹忌的讽谏为什么能成功善?邹忌善说齐威王善听现身说法,委婉动听,善思多谋,忠君爱国——多谋贤臣从谏如流,勇于改革,有气度,有魄力——贤明君主(进谏者)(纳谏者)邹氏讽谏秘技:为对方打算,不暴露目的由已及人,婉言相劝攻心术,投其所好总结: 《邹忌讽齐王纳涑》对话精彩,结构精巧,邹忌的睿智,齐威王的英明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对于当代人际交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积极接受他人建议,善于向他人推销自己。 妻妾客(生活小事)(国家大事) 邹忌讽谏王之蔽甚矣私畏求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虽是古人,但身处现代的我们是可以借鉴他的讽谏秘技的,因为现今社会,真的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情境练习 假如我们有一位同学沉溺于网络,整天以电脑为友,无所事事。那么,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劝导他?如何使他走上正途! 拓展训练1、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2、《战国策·魏策二》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三人,愿王察之。”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注:邯郸 hán dān,赵国都城。)
(1)口头翻译全文。
(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
(3)读完这则故事后,你有何感想或启示。D比干菹醢zū hǎi :比干因劝谏暴君商纣王而被剁成肉酱;
屈原投江:屈原因劝谏昏君楚怀王而遭流放,最终投江自尽;
魏征死谏:魏征曾被唐太宗李世民称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但有时也是冒着杀头危险直言进谏的。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进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