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 科学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 科学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13 18:00:19

文档简介

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 科学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2022五上·楚雄期末)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2.(2022五上·楚雄期末)在日常声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   ,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   。
3.(2022五上·楚雄期末)露和霜都是地面附近的   遇冷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露的温度在   。
4.(2022五上·楚雄期末)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   。
5.(2022五上·楚雄期末)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   、   、   
6.(2022五上·楚雄期末)我们照镜子是利用了光的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7.(2022五上·楚雄期末)萤火虫是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
8.(2022五上·楚雄期末)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
9.(2022五上·楚雄期末)不同物质的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10.(2022五上·楚雄期末)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
11.(2022五上·楚雄期末)云在天空中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
12.(2022五上·楚雄期末)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他的大脑右半球出现了问题。(  )
13.(2022五上·楚雄期末)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大脑的功能。(  )
14.(2022五上·楚雄期末)彩虹是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分解了太阳光形成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5.(2022五上·楚雄期末)冬天的早晨,有时在草木、地面上会看到一些白色的冰晶。叫做(  )。
A.雾 B.霜 C.露
16.(2022五上·楚雄期末)和别人握手时,能感受到温暖,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17.(2022五上·楚雄期末)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温度太高 B.人类的活动 C.地壳运动
18.(2022五上·楚雄期末)下列物质中,传热最快的是(  )。
A.铜 B.木条 C.塑料条
19.(2022五上·楚雄期末)脊髓位于(  )中间。
A.头骨 B.脊柱 C.全身各器官
20.(2022五上·楚雄期末)做“造霜”实验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A.0℃ B.0℃以上 C.0℃以下
21.(2022五上·楚雄期末)(  )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
A.脑 B.脊髓 C.语言
2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四、我认识( 共10分)
23.(2022五上·楚雄期末)将左右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云 水蒸气遇冷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滴
霜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
露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
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雾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五、分析应用(每题6分,共18分)
24.(2022五上·楚雄期末)请你用热传导的原理说说为什么做饭的锅要用铁制作,而锅柄要用木头或塑料制作?
25.(2022五上·楚雄期末)赛跑时,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26.(2022五上·楚雄期末)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六、科学探究(16分)
27.(2022五上·楚雄期末)如下图所示,在一根金属条的A、B、C处分别涂上蜡点,然后在D处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
(1)蜡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2)这个实验说明热在固体中传递时,是从    的地方传到   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光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答案】刺激;反应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人体会对各种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3.【答案】水蒸气;0℃以上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在空中是雾,在地面上是露或者霜。
4.【答案】上升;下降;热对流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考查热对流的定义,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5.【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6.【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照镜子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天然光源;点燃的蜡烛等都是人造光源.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都比水强。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内部的结构, 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多,自然压力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这样,越进入地心温度越高。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云的种类是不同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透光层积云,一般预示着好天气;避光层积云,如果云层不断加厚,可以形成降水。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半 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
13.【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睡眠可以消除脑疲劳 , 恢复精力 。 睡眠不足者通常表现为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 , 然而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 。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 。
15.【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
16.【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包括热辐射、热传递和热传导, 和别人握手时,能感受到温暖属于热传导。
17.【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18.【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金属物质的导热性最强,木条、塑料的导热性比较差。
19.【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 脊髓位于椎管内,前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第2脊椎前半部。
20.【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把冰块和食盐混在一起,冰块本身总会化一点点。溶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冷下来了。溶化了的冰块变成了水,食盐又被溶化在水中。食盐的溶化也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如此重复冰块溶化和食盐溶化的过程,每次变化,周围都失掉了热量。就这样,周围的温度能下降到0℃以下,甚至能下降到零下20℃左右。
21.【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作用,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即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22.【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23.【答案】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考查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云、霜、露、雪、雾是水的不同形态。水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小水滴,也可直接冷凝成冰晶,小水滴也可冷凝成冰晶,冰晶也可升华成水蒸气,三态不断循环。
24.【答案】铁传热效果较好;木头或塑料传热效果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铁是热的良导体,炒菜时传递热的效果好,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用木头做锅柄,可以防止手被烫伤。
25.【答案】赛跑时耳把听到的“起 跑”信号,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即刻通过神经向腿及其他部分的肌肉发出命令,快速向前奔跑;同时向心、肺发出命令,加快呼吸、心跳,以供 给人在快速奔跑时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在跑的过程,眼还不断把看到的情 况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根据看到的情况不断发出命令,调整跑的方向、 快慢等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神经系统的作用, 赛跑时耳把听到的“起 跑”信号,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即刻通过神经向腿及其他部分的肌肉发出命令,快速向前奔跑;同时向心、肺发出命令,加快呼吸、心跳,以供 给人在快速奔跑时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在跑的过程,眼还不断把看到的情 况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根据看到的情况不断发出命令,调整跑的方向、 快慢等
26.【答案】可以就近躲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到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在公众场所发生地震时,不要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到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如果地震时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第一次地震后一般会有余震,对人的威胁更大。
27.【答案】(1)DCBA
(2)近;远;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1)考察热传递的顺序,蜡烛融化的顺序时DCBA。
(2)热传递的顺序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
1 / 1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市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学期 科学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2022五上·楚雄期末)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答案】光沿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影,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2022五上·楚雄期末)在日常声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   ,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   。
【答案】刺激;反应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
【解析】【分析】人体会对各种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3.(2022五上·楚雄期末)露和霜都是地面附近的   遇冷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露的温度在   。
【答案】水蒸气;0℃以上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在空中是雾,在地面上是露或者霜。
4.(2022五上·楚雄期末)液体或气体受热   ,遇冷   ,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   。
【答案】上升;下降;热对流
【知识点】对流
【解析】【分析】考查热对流的定义,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致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5.(2022五上·楚雄期末)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   、   、   
【答案】地壳;地幔;地核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内部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6.(2022五上·楚雄期末)我们照镜子是利用了光的   。
【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照镜子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7.(2022五上·楚雄期末)萤火虫是自然光源,蜡烛是人造光源。(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等都是天然光源;点燃的蜡烛等都是人造光源.
8.(2022五上·楚雄期末)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 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9.(2022五上·楚雄期末)不同物质的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与热
【解析】【分析】 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都比水强。
10.(2022五上·楚雄期末)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温度越低,压力越小。(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内部的结构, 越往下,上面积累的岩石层越多,自然压力越大,由于板块运动与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的热核反应,导致地球内部蓄积了很多热量,这样,越进入地心温度越高。
11.(2022五上·楚雄期末)云在天空中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云的种类是不同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透光层积云,一般预示着好天气;避光层积云,如果云层不断加厚,可以形成降水。
12.(2022五上·楚雄期末)病人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他的大脑右半球出现了问题。(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的运动,右大脑半球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人的大脑中,左半 球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右半球则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
13.(2022五上·楚雄期末)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恢复大脑的功能。(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 睡眠可以消除脑疲劳 , 恢复精力 。 睡眠不足者通常表现为烦躁、激动或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 , 然而睡眠充足者,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高 。
14.(2022五上·楚雄期末)彩虹是雨后空气中的小水滴分解了太阳光形成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彩虹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于阳光射到空气的水滴里,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造成的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5.(2022五上·楚雄期末)冬天的早晨,有时在草木、地面上会看到一些白色的冰晶。叫做(  )。
A.雾 B.霜 C.露
【答案】B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 霜是地面的水气遇到寒冷天气凝结成的。霜冻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
16.(2022五上·楚雄期末)和别人握手时,能感受到温暖,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
A.传导 B.对流 C.辐射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包括热辐射、热传递和热传导, 和别人握手时,能感受到温暖属于热传导。
17.(2022五上·楚雄期末)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下温度太高 B.人类的活动 C.地壳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18.(2022五上·楚雄期末)下列物质中,传热最快的是(  )。
A.铜 B.木条 C.塑料条
【答案】A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考查材料的导热性,金属物质的导热性最强,木条、塑料的导热性比较差。
19.(2022五上·楚雄期末)脊髓位于(  )中间。
A.头骨 B.脊柱 C.全身各器官
【答案】B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 脊髓位于椎管内,前端在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后端止于第2脊椎前半部。
20.(2022五上·楚雄期末)做“造霜”实验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
A.0℃ B.0℃以上 C.0℃以下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把冰块和食盐混在一起,冰块本身总会化一点点。溶化需要周围的热量,所以周围冷下来了。溶化了的冰块变成了水,食盐又被溶化在水中。食盐的溶化也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如此重复冰块溶化和食盐溶化的过程,每次变化,周围都失掉了热量。就这样,周围的温度能下降到0℃以下,甚至能下降到零下20℃左右。
21.(2022五上·楚雄期末)(  )是人体的“司令部”,是高级神经中枢。
A.脑 B.脊髓 C.语言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作用与保护
【解析】【分析】考查大脑的作用,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即人体的最高司令部。
22.由于流水对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风化 B.沉积 C.侵蚀
【答案】C
【知识点】水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解答】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四、我认识( 共10分)
23.(2022五上·楚雄期末)将左右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云 水蒸气遇冷在所接触的物体表面凝结成小水滴
霜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
露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
雪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雾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答案】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考查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云、霜、露、雪、雾是水的不同形态。水可以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小水滴,也可直接冷凝成冰晶,小水滴也可冷凝成冰晶,冰晶也可升华成水蒸气,三态不断循环。
五、分析应用(每题6分,共18分)
24.(2022五上·楚雄期末)请你用热传导的原理说说为什么做饭的锅要用铁制作,而锅柄要用木头或塑料制作?
【答案】铁传热效果较好;木头或塑料传热效果差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铁是热的良导体,炒菜时传递热的效果好,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用木头做锅柄,可以防止手被烫伤。
25.(2022五上·楚雄期末)赛跑时,神经系统是怎样工作的?
【答案】赛跑时耳把听到的“起 跑”信号,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即刻通过神经向腿及其他部分的肌肉发出命令,快速向前奔跑;同时向心、肺发出命令,加快呼吸、心跳,以供 给人在快速奔跑时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在跑的过程,眼还不断把看到的情 况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根据看到的情况不断发出命令,调整跑的方向、 快慢等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考查神经系统的作用, 赛跑时耳把听到的“起 跑”信号,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即刻通过神经向腿及其他部分的肌肉发出命令,快速向前奔跑;同时向心、肺发出命令,加快呼吸、心跳,以供 给人在快速奔跑时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在跑的过程,眼还不断把看到的情 况通过神经报告给脑,脑根据看到的情况不断发出命令,调整跑的方向、 快慢等
26.(2022五上·楚雄期末)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答案】可以就近躲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到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在公众场所发生地震时,不要惊慌乱跑。 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 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到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如果地震时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第一次地震后一般会有余震,对人的威胁更大。
六、科学探究(16分)
27.(2022五上·楚雄期末)如下图所示,在一根金属条的A、B、C处分别涂上蜡点,然后在D处用酒精灯给金属条加热。
(1)蜡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
(2)这个实验说明热在固体中传递时,是从    的地方传到   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答案】(1)DCBA
(2)近;远;热传导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
(1)考察热传递的顺序,蜡烛融化的顺序时DCBA。
(2)热传递的顺序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热传导。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