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12《石钟山记》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3 18:2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石钟山记
苏轼
课堂导入
解题:
石钟山: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宋代散文家苏轼曾亲自到石钟山考证其得名的原由,并写了一篇被清代桐城派代表方苞、刘大魁等人赞誉为“坡公第一首记文”的《石钟山记》。
记:
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景、抒情)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景、议论)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景、抒情)
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景、议论、抒情)
本文真的只是单纯写石钟山的美景吗?
文本解读
1、初读第一段,正字音
2、再读第一段,结合注释,疏通段意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思考:此段出现的两种观点分别是什么?请完成下表。
得名由来 常人/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渤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人常疑之
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余尤疑之
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文本解读
1、初读第二段,正字音
2、再读第二段,结合注释,疏通段意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问题研读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4、本文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深夜泛舟江面。
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一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二是探的山名由来的兴奋,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思考:此段作者为何“笑”?
笑李渤没有实地考察,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问题研读
1、郦道元、李渤和作者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有何不同?
2、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称由来?
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水石相击声
李渤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山石敲击声
作者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洞穴吞吐风水声
郦道元:言之不详
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李渤):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世所以不传



3、作者由此事引出的观点主张是什么?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主旨句)
它是全篇的核心,全篇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由此句观之,这篇游记不是单纯写景记游,而是借写景记游来寄意寓理,说理才是这篇游记的要旨。
问题探究
1、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结论是否正确?
多少年来,我总为苏东坡的这种行为所感动。面对苏轼的调查结果,我也是深信不疑的。谁知,后来读了明代罗洪光《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和清人俞樾的《春在堂随笔》卷七记载的彭雪琴的实地考察,才知道原来苏东坡也受了大自然的捉弄。他6月访山,适逢水涨,未见全貌。罗、彭二人在冬春江水下落时踏山觅踪,才找到了正确的结论:“是石钟者,中虚外 为之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而近人作了更为细致的考察,进一步证明,石钟山确实是一座中空如钟的石山。
唉,如此一位大学问家,把个石钟山实地调查研究了一番,并郑重其事地著文阐明真相,文章已为是之作,原来自己竟是“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所述真相不免虚浮;他批评别人简单固陋,自己终不免亦如是,不亦悲乎?
《石钟山寻古》
高维晞
不正确
苏轼才高骨傲,在朝廷内部遭受排挤,被贬迁。人们在他的文章中寻章摘句来陷害他,与他有关的二十几个人都受到牵扯,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篇文章写于“乌台诗案”后几年。文章阐发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的道理,其实是作者对自己心志的抒发。(板书:心志)
苏东坡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但是他却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他有高尚的人格,为后人树立了两座丰碑:文学、人格。(板书:文学人格)后人写苏东坡的作品很多,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就是一部很好的著作,他在序言中大概这样写道:
“鲜明的个性永远是一个谜。世上有一个苏东坡,却不可能有第二个。个性的定义只能满足下定义的专家由一个多才多艺、多彩多姿人物的生平和性格中挑出一组读者喜欢的特性,这倒不难。”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乌台诗案”由此得名。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游历——解疑
夜游见闻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文章脉络
课堂小结
为得石钟山名的由来,苏轼不畏艰难险阻,身临其境,下了真功夫,终于探得命名真谛。“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是作者的感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发问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文章篇幅虽短,但意义深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今社会,我们也要下真功夫,做到真知、真识、真心、真行。
【运用方向】“实践”“质疑”“观察与思考”“传统与创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