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19:21:53

文档简介

贵池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为单选题,有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案 C D B C B B C C A D B D B
题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A C A D C C B D D A D B
26、(1)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纬75度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南纬75度及其以南出现极夜。(2)减小。池州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再减小。先变小再变大。(3)4点。30度。(4)南。右
27、(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
(2)阿留申低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季北半球陆地温度低于海洋,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使副极地低压带变为块状,保留在海洋,形成低压中心,在北太平洋就形成阿留申低压。(3)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
28、(1)冲积扇。位于山口,呈扇形;自扇顶至扇缘,地势逐渐降低(坡度逐渐变小),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
(2)减小;减弱
29、(1)夏季。太阳直射点。(2) ③ 。炎热干燥。(3)全年炎热干燥(或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的控制。 ④。贵池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
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 2019 选择性必修 1 第一、二、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7月18日,世界最大的天文馆(如图)在我国某直辖市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天文馆教育科普和天文观测功能兼具,其主体建筑圆洞天窗、
倒置穹顶和天象厅球幕共同诠释着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为充分发挥教育科普和天文观测功能,该天文馆应布局在( )
A.城区中心商务区内 B.城郊的居民区附近C.城郊的地铁站附近D.城区学校附近
2.7月18日,在该天文馆观测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再次相同的日期最近的是( )
A.当年11月27日前后 C.当年10月18日前后
B.次年4月18日前后D.次年5月27日前后
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完成下面3-4小题。
高二地理试卷·第1 页(共6 页)
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4.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B处风带风向的是( )
A B C D
经过近半个月的奋力拼搏,中国奥运代表队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新获38金、32银、18铜的
傲人战绩。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于当地时间2021年 8月8日20:00在东京新国 立竞技场以无观众的方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闭幕式举行时全球的昼夜分布状况(下图四幅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正确的是( )
A
6.与东京相比,该日池州(
B C D

A.昼更长 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 C.日落方位更偏北 D.日出更早
7.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哪种外力作用的结果( )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 D.搬运作用
8.下列岩石中,是由石灰岩变质形成的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页岩
9. 下列事项与地震烈度无关的是( )
A.等震线 B.震源深浅 C.震中距 D.震级大小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图中所示地区的地质地貌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能找到地下水 C.③处适宜修建隧道
B.②处底部适宜修建隧道D.③处可能会有泉水冒出
高二地理试卷·第2 页(共6 页)
11.为解释图中某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成因,某教师在课堂上就地取材用书本进行了演示(如图
所示)。该演示能解释的地理事象是( )
A.地垒 B.褶皱C.滑坡D.地堑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8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珠峰(28°N,87°
E),开展各项测量工作。2020年5月27日13时22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各项测量工作完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此次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顶时( )
A.富士山(东九区)上晨光初露 C.几内亚湾(中时区)夕阳西下
B.安大略湖(西五区)烈日当空D.莱茵河岸(东一区)黑夜繁星
13.与山麓相比,珠峰峰顶( )
A.日出时刻较晚 B.自转线速度略大 C.日落时刻较早 D.自转角速度略小
读右面的光照图,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点将进入白昼
B.C点地方时为4:00 C.AB线是昏线
D.D、E两点的地方时相同
15.此时D点的地方时为(
A.20时

B.8时 C.6时 D.4时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我国每年元旦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C.③到④先加快后变慢
B.②到③逐渐变慢D.④到①逐渐加快
高二地理试卷·第3 页(共6 页)
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乙常含有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对图中各种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变质岩 C.丁是岩浆
B.丙是沉积岩
D.④是岩浆喷发
20.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恰当的是:( )
A.甲——大理岩 C.丙——石灰岩
B.乙——砂岩
D.丁——玄武岩
2020 年 6 月 1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
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夜间经济”是指发生在 18∶
00 到次日清晨6∶00,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及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旅游、娱乐、文化、影视、健身、休闲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据此完成21~22题。
21.受气候影响,一年中我国传统的购物、餐饮等夜间消费活动持续时间较长的地点在( )
A.哈尔滨 B.北京 C.池州 D.广州
22.目前我国倡导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 ( )
A.提高管理水平,保护城市生态 B.提高设施利用率,缓解交通压力
C.增加中心区人口数量,阻止流向郊区 D.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右图为某地理事项模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若该模型图表示太阳系局部,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④
对应轨道上的天体为( )A.地球
B.火星C.金星
D.海王星
24.若该模型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被子植物化石,该地层所属的地
质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物是( )
A.鱼类 B.两栖类 C.恐龙 D.哺乳类
25.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风到达地球会引发火山喷发
B.耀斑爆发可能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
C.耀斑产生的强电磁辐射会导致极地地区出现美丽的极光
D.太阳黑子减少会影响短波通讯,干扰电子设备
高二地理试卷·第4 页(共6 页)
二、综合题(5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C为晨昏线,B点为ABC与纬线的切点,MB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00。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1)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的规律是 。
(2)若此时是 5 月,B 点的纬度将逐渐 描述池州之后三个月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是 ,B点的纬度将变 。
(3)此刻D点的时间是 ,该日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 。
(4)若B点的纬度逐渐变高,则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若有一发炮弹从M点射向
B点,炮弹将向 (右、左)偏。
27.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1)判断图示季节并说明理由。
(2)指出此时控制太平洋的大气活动中心名称,并说出其成因。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
其形成过程。
高二地理试卷·第5 页(共6 页)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盆地东南部博湖县境内,
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下图)。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指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
(1)图中 A 处(出山口)为流水作用形成的 地貌,请从形态、地势、堆积物颗粒变
化的角度描述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4分)
(2)若图中开都河沿岸大规模发展农业生产,会使博斯腾湖面积 (增大或减小),湖
区周边湖陆风 (增强或减弱)。(4分)
29.图1为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2为世界局部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1中所示南半球处于 季,此季节气压带、风带因 的移动而位置偏南。
(2)在一年中,当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南移时,罗马受图1中的
制(填序号),气候特征是
气压带或风带控

(3)阿斯旺的气候特点是
伦敦受图1中的
,其气候的成因是 。
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填序号)。
高二地理试卷·第6 页(共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