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63张)--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件(63张)--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22: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3张PPT)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
重难点:
重点: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
难点: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关系
导入新课 概念解释
1.资产阶级革命
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2.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大家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政体?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二元君主立宪制
共和
政体
君主
政体
议会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共和制
委员会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总统共和制
(中国 朝鲜 越南)
(尼泊尔 约旦 沙特)
(西班牙 日本 英国)
(阿根廷 美国 巴西)
(意大利 德国 印度)
(乌拉圭 瑞士)
(俄罗斯 法国 冰岛)
材料三: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
材料四:1215年《大宪章》规定:若不经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的审批,(国王)不得将任何人逮捕监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命我等群起而攻之和肆行讨伐。
③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④历史传统:王在法下、王在议会的历史传统;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背景
一、英国阶级革命(1640--1688)
1640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649—1658年
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1658—1685年
詹姆斯二世
1685—1688年
威廉和玛丽
1688“光荣政变”
杀了一个国王
赶走一个国王
请了一个国王
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奠定基础
“光荣革命”
意义:
(2)过程:
光荣革命“光荣”在哪里?有何特点?
不流血
特点:反复性、曲折性、妥协性、不彻底性
①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②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王位继承由议会决定,而非君主本人。
,。 
(3)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标志:1689《权利法案》的颁布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司法权
思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用什么方式限制王权?
运用法律限制王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议会
内阁
上院
下院
英王“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3)结果——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1)国王: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2)议会: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3)首相:政府最高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必须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通过议会掌控立法权。
(4)内阁(政府)成员必须与首相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议会与内阁产生冲突时,要么内阁集体辞职,
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5)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英国议会
议会下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是权利的中心。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侧,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作用。
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第一任首相沃波尔)
(4)发展——完善
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
18世纪20年代,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议会改革,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
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给予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农业工人以选举权;
1928年实现公民民主。
渐进性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决议会不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首相及其内阁下台;首相及其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对于英国的脱欧问题,人民议论纷纷。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活学活用】
二、美国独立战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Part 02
(1)背景
材料一: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了步伐, ……资本主义经济……尽管它们尚处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厂阶段,但却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
材料二:1763年时(英国政府)宣布禁止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然后,是施行一系列财政措施,公布了“糖税法”、“驻兵法”、“印花税法”和“汤森税法”;其目的是为了将英国繁重的税收负担的一部分转嫁到美利坚殖民者身上上。 ——全球通史
材料三: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
——摘自《独立宣言》
①经济(根本原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英国对北美的殖民剥削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引起人们不满。
③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①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来克星顿的枪声)
马萨诸塞的群众在自由之子协会的宣传鼓动下,首先组织起民兵,准备进行武装斗争。英军得知后即前来夺取民兵的武器弹药。1775年4月19日民兵与英军在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顿相遇,发生战斗,民兵取得胜利。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②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建立被统治者同意和授予的政府。
——《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大陆会议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③1781年,美国打败英国军队。
④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巴黎和约》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材料 北美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
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实现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独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力……
它不仅惊醒了欧洲,促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且为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唐晋《大国崛起》
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促进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
使启蒙思想从理论变成现实。
3、独立战争的历史意义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由邦联到联邦
邦联:1777年大陆会议确定星条旗为合众国象征,邦联是松散结合,并不是统一主权国家,各邦自行其是,矛盾重重。
【思考】根据以下材料,分析邦联制的弊端。
邦联条例内容选编:
①宪法容许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及发行纸币的权力。国家有事时,中央政府只能请求各州提供军队。
②中央不设置国家元首,只是在国会下面设立一个诸州委员会,委员由各州选出,每州一人。
③中央无权管理洲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无权干涉各州内部事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上册)
邦联体制下各州的权力很大,邦联政府几乎无权,国家结构松散。
必须要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中央集权)。
4.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邦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达到某些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联合体。邦联的成员国仍保留完全的独立主权,只是在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某些联合行动。
民主共和制
又称“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它是泛指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立法权归议会,行政权归政府,司法权独立,三者分权且互相制衡的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共和国”。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费城)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4.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3)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内容
①内容:
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被总统否决的法案
可宣布总统违宪
提名联邦大法官
大法官的任命必须经参议院批准
最高法院可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宪
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国 会
(立法权)
联邦法院
(司法权)
总 统
(行政权)
原则:分权制衡
理论:孟德斯鸠
一、英、美、法资产革命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4.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和发展
②意义: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这部宪法使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它所创立的总统以及总统制共和国的政体,后来成为资产阶级国家体制的重要模式之一,有很大国际影响 。
③局限: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
的公民权利等。
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一一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注:指黑人奴隶)之五分之三。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节选
4.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形态 经济发展 关税问题 劳动力情况 对西部新开发的地区
北方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工业,缺少原料和销售市场 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 缺自由劳动力 取消奴隶制,建立自由州
南方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输出棉花等原料,输入工业品 降低关税,换取英国廉价工业品 占有大量劳动力 在西部扩展奴隶制,建立蓄奴州
(1)背景:南北双方的尖锐矛盾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①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
②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5.美国共和制的发展——南北战争(1861-1865)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2)过程
①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
②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
③1865年,内战结束。
5.美国共和制的发展——南北战争(1861-1865)
《宅地法》
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5.美国共和制的发展——南北战争(1861-1865)
(3)意义
①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②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4)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
由于种族歧视意识根深蒂固,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上遭受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美国种族歧视丑闻迭起。1992年白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引发了洛杉矶大规模的种族冲突;1995年美国百万黑人在首都华盛顿举行大游行,提出了增进黑人团结,反对种族歧视的主张;1999年黑人迪亚洛在纽约被4名白人警察枪杀再次引发了抗议浪潮。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与担任公职权,不得因种族、肤色、出生地、信仰或以前是奴隶而被任何一州加以拒绝和限制。 ——《1869年宪法修正案》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1)形成
①19C20S末至30S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②至19C50S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评价
①两党制下的两党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②两党控制国会,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6.美国的两党制(驴象之争)
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共和党(北方工业集团)
民主党(南方种植园主)
四年一大战,两年一小战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总统
党派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共和党 民主党
任职时间 1989-1993 1993-2001 2001-2009 2009-2017 2017-2021 2021-今
布什
克林顿
布什
奥巴马
特朗普
拜登
6.美国的两党制(驴象之争)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法国大革命和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Part 03
三.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革命走向成功,上至议会,下至城堡开始有人讨论“人的权利。” ——玛丽·普拉特·帕米利《法国简史》
(1)背景
材料一 资产阶级对旧政权极不满意。他们愤恨自己受到贵族的冷落、被王室看作二等臣民并被排除在官僚机构、教会和军队中的高级职位之外。简言之,资产阶级想要获得与他们日渐增长的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路易十六
①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②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外因: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①1789年7月
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会议掌握了政权
②1789年8月
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
③1791年
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实行帝制;入侵一些欧洲国家
⑤1804年,
颁布《法国民法典》
⑥1815年
拿破仑帝国覆灭
(欧洲各国联合)
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制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2)过程
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一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法典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定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参考蓝本。
①否定了封建制度;
②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③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确定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欧美各国制定法典的蓝本。
【思维升华】依据以下材料,分析概括《拿破仑法典》的重要意义。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于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
政体
时间
1788
1789
1792
1804
1815
1830
1848
1852
1870
攻占巴士底狱
第一共和国
第一帝国
第二帝国
第二共和国
第三共和国
共和制
七月王朝
波旁王朝
封建专制
帝制
君主立宪
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确立
第三共和国虽然被君主派戏称为“窗缝潜入的共和国”,但成为法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共和国(1870-1940年);1875年宪法,也是法国历史上实施时间最长(1875-1940年)的一部宪法。1875年宪法意义:
共和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法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
1.将《马赛曲》定为国歌
2.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
3.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以立法的形式巩固了共和制度,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议会
总统
内阁
(立法权)
(行政权)
(行政权)
多数票选出
可在参议院同意的
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任命(众议院同意)
负责
参议院
众议院
法国共和制结构示意图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三、法国大革命与共和制的确立
1875年1月,在关于总统选举方式上,温和共和派议员瓦隆的一项提及“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选择产生”的议案以353对352的一票多数得以通过。这是宪法中唯一明确提及“共和国”的地方,从而使共和制以迂回的方式得到确定,难怪有人说这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同年7月,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
【思维升华】法国的共和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内因:①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大资产阶级与金融贵族的力量强大;
③封建势力强大,小农经济发达;
④君主专制传统深厚;
⑤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
外因:欧洲其他国家(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
法兰西共和国之路艰难的原因
【拓展延伸】法国的共和之路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1804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
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①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②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③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斗志。
根据材料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3)意义
归纳梳理
英国 法国 美国
革命根源 革命性质
革命过程
革命结果 英、美、法三国革命异同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或殖民统治的阻碍
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与民族独立运动双重性
革命曲折反复,过程漫长
独立战争相对顺利
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归纳总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1)经济上:
(2)阶级上:
(3)政治上:
2.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4) 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影响。
思考?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革命目标、宣言、纲领、制度建设)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1871年
德国统一与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四、资本主义的扩展
(1)背景
材料 19世纪,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此同时,长期在农奴制压迫下生活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掀起了大规模反对农奴制的革命斗争。1853-1856年,落后的俄国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俄国遭到惨败,充分暴露了政府的无能和农奴制度的腐朽,也使俄国统治者猛然惊醒,他们意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发展本主义工业,才能使俄国走上强大的道路。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俄国1861年改革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俄国沙皇政府面临着怎样的“空前危机”?
①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阶级矛盾尖锐; ③克里木战争的战败。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四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
——“二一九法令”(1861年)
①废除农奴制:
②其他改革:
E.刺激工业发展的措施
A.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
B.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
D.实行义务兵役制
C.教育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2)内容
材料二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不彻底性)。
(3)评价
【课堂思考】阅读材料,分析俄国改革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①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
2.意大利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和徳意志都处于分裂状态。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后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阅读材料,掌握意大利改革的背景、方式、政体、结果。
(1)背景:
① 19 世纪中期,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
②根本原因:意大利分裂状态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过程:
①1861 年建立意大利王国。
②意大利又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1871 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3)政体:
实行君主立宪制。
3.德意志的统一
材料 1648年,德意志分裂成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1814年,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
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
——《大国崛起》解说词
(1)背景
结合材料,分析19世纪德意志统一的背景?
国家分裂越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过程
②王朝战争: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①普鲁士起用俾斯麦,决心武力统一德意志。
俾斯麦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
(3) 成立帝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普 鲁 士
德意志帝国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德 国 英 国
相同 不同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议会 【课堂探究】
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议会拥有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
国王,没有实权,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拥有行政、外交、军事、立法权,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皇帝控制议会
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进行组阁,向议会负责。
国家权力中心,拥有最高立法权。
积极: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3、德意志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②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
4.日本明治维新
(2)内容:
①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三条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 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
第六条 天皇裁可法律,命公布与执行。
第七条 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第十一条 天皇统率陆海军。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1853年佩里来航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被誉为明治维新运动的三大政策。其中,“富国强兵”是明治维新的总目标,是为了防止和抵抗外国入侵,同时也是为了对内加强镇压、对外侵略扩张。“殖产兴业”是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基本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直至动用国库资金,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成长。“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采取的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思想风尚以至生活方式,为封建落后的日本迅速变成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项社会变革运动。
明治时期,日本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于天皇思想,同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天皇
万岁万岁
万万岁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
协助天皇
服务于天皇
天皇
议会
内阁
并非立法机关,而只是天皇立法的辅助机关。
可以不经过内阁直接上奏天皇,由天皇裁决。名义上直辖于天皇,实际上无所约束,自成中心。
军部
①使日本摆脱了族危机,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②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影响
在与西方列强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实力不足的垄断资本便与拥有极大权力的军阀集团相互勾结,通过军事手段为国内垄断资本获取生存与发展空间,加速垄断资本的发展。三井、三菱、住友、安田这些财阀控制的工业、运输业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则使垄断资本家得到源源不断的军事订货,从战争中大发横财,加速垄断资本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军事化。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用书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英国
1688“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
1701《王位继承法》
君主立宪政体
共和
政体
1775-1783
1776《独立宣言》
《1787宪法》
1789-1815
《人权宣言》
《民法典》
《1791宪法》
17—18世纪的革命与制度建立
19世纪的扩展
资产阶级壮大、思想解放
经济政治制度确立
工业革命
知识小结
1861
1865
1870
1871
1868
沙俄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结束
日本明治维新
意大利完成统一
德意志帝国建立
美国
经济上:工业化,全球化
政治上:民主化,法治化
17世纪
19世纪
18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意大利统一
德国统一
1775
1783
1789
1815
1861
1881
1868
1889
1861
1870
1640
1688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沙皇专制
如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资本主义?
材料一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会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它们。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
总结
Part One
与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
Part Two
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必然灭亡。未来就在我们脚下。
Part Three
资本主义制度仍是剥削制度。其在全球的扩张仍带有掠夺性。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概念深化
1.结合本课所学并结合教材,请你从理论依据、建立方式、建立过程、政体类型、体现原则五个方面,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
(1)理论依据:西方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分权学说和人民主权学说,是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建立方式:以英国为代表,先激进(资产阶级革命)后温和(“光荣革命”);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采取了激进的革命方式;以俄日为代表,采取了温和的改革方式。
(3)建立过程: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4)政体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形式。
(5)体现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来确立政治体制,体现资产阶级的法制原则;立法、行政和司法之间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扩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 9 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法
(美国
殖民统治)
(经、政、文等)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
思想武器
勾画蓝图
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1.根据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掌握制定法律、决策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等大权的是( A )A、议会 B、国王 C、内阁 D、最高法院2.“作为斯图亚特家族的成员之一,玛丽赋予新制度以连续性的外观。威廉懂得,在政治生活中,通过争辩达到信服比排斥更为有利。威廉和议会有某些不同看法是难免的……议会的力量更大了。”这段文字反映了 ( C )A.“光荣革命”前国王与议会的关系B.英王已经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D.司法权独立于王权原则的确立
课堂实战
1.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C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2.“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基于此,1787年宪法规定( B )
A、总统享有最大的行政权力 B、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机制
C、民主党与共和党联合执政 D、国会是国家真正权力中心
课堂实战
1.1792-1804年、1848-1852年,法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第二共和国:1875年,法兰西共和制虽得以确立,但仍然历经曲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国的 ( B )A.历史文化传统 B.经济发展特征C.社会结构复杂 D.共和思想缺陷
2.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D )
A.只有平民才能当选法国的总统
B.防止家族势力过大拉拢选票
C.总统可选举产生
D.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巩固共和制度
课堂实战
1.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为解决此问题,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C )
A.颁布《人权宣言》
B.制定1787年宪法
C.实行农奴制改革
D.实施文明开化
2.农民经济虽从1861年改革后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统治地位,但它的发展却受到地主土地所有制、工役制、农村公社和土地重分制等农奴制残余的限制,阻碍了农民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明(B  )A.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主体B.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C.农奴制改革是对农奴的一场掠夺D.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经济意义不大
课堂实战
2.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其主要依据是 ( C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3.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拓展造就了一个无比强大的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里所说的“同质”是指( D )
A.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B.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C.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D.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
5.19世纪末,德皇威廉一世去世,威廉二世继任,支持俾斯麦的政党联盟在帝国议会选举中失败,与威廉二世意见相左的俾斯麦辞职。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德国( B )A.议会加强对政府的监督B.皇帝个人权力强大C.对外政策发生根本变化D.分权制衡体制成熟
6.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B )
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