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语文 年级/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难点名称 学习《六国论》的论证方法并能实践运用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六国论》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论证有力,结构严谨,堪称经典。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有了开阔的思路,再学习和掌握一些具体的论证方法,就可以将文章写得既洋洋洒洒,又扎扎实实。论证需要讲究方法的运用,这对写好议论文大有好处。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六国论》中的论证方法,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各种论证方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关于论证方法: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一篇出彩的议论文应该有二三种论证方法,但不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加以分析,来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我们现在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使用论证方法。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对比论证: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 假设论证:就是就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再读过秦论 1 概括出《六国论》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 2 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来说明 对比论证 对比组一: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受贿得到的土地的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的对比 。 (通过对比表明六国割地送给秦国土地之多,秦国不战而获,批判六国的妥协政策。) 对比组二:六国祖先创业与六国子孙割地的对比 (祖辈与子孙对待土地的态度之间的对比更突出了赂秦的可恶。) 对比组三:地有限,欲无厌;奉弥繁,侵愈急。 (有限的土地,无限的贪欲,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引用论证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通过引用古人的言论,来进一步证明“暴秦之欲无厌”,无穷的土地也填不满秦国无限的欲望,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 假设论证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假设三国保存自己的实力,爱惜土地,历史有可能被改变,通过这种可能的情况进一步论证了赂秦的危害。 )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判断下列语段的论证方法 花开绚烂,只因有爱花的蜂蝶才倍加美丽;漠视它,只会在花败英残后哀叹感伤。日出灿烂,只因有热爱阳光的人才倍加温暖;藐视它,只会在黑夜里孤寒后悔。 (对比论证) 2、有哲人说,人如负筐采石者,于岁月的崎岖蜿蜒间采撷心爱的珍宝,载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追赶流逝着的光阴而怀揣曾经希冀的未来。 (引用论证)
小结 《六国论》之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如“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相比等等,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鲜明性和深刻性。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举“齐国、赵国和燕国”的例子证明“未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表明“赂秦”引发的连环危害;“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论证有力,结构严谨,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