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3 22:4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进一步了解中和反应。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3-25页的有关内容,并分组完成探究实验,完成下列内容:
1.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氯化钠溶液
pH
石蕊试液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2.酸、碱中和反应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前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束后的pH 溶液酸碱性变化情况
溶液的酸性减弱,逐渐变为中性,最后变为碱性
3.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1)酸的其他化学性质
物质 稀盐酸 稀硫酸
镁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石灰石
生锈铁钉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2)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物质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生锈铁钉
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无现象 无现象
氢氧化钙溶液 有蓝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无现象
【讨论交流】
1.在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中,为什么优先选用pH计而不是pH试纸来测定溶液的pH
2.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的现象不完全相同?
【点拨】
鉴别酸和碱的常用方法有:
(1)鉴别酸:
①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②加入较活泼的金属有气泡产生;
③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后,固体溶解;
④加入某些盐(如碳酸钠)有气泡产生。
(2)鉴别碱:
①若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
②加入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
【拓展练习】
1.储存和运输浓盐酸、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容器上都应张贴的图标是( )
2.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氯化钡中的氢氧化钡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3.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4.某化学试剂厂A、B、C、D四个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分别含有污染物CuCl2、HCl、Na2CO3、NaOH中的一种,现对污水做如下处理:
①将A的污水与B的蓝色污水通入第一反应池,产生蓝色沉淀。
②将C的污水与D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二反应池,产生大量气泡。
③将第一反应池上层的碱性污水与第二反应池流出的酸性污水通入第三反应池,最终污水显中性,再向外排放。
(1)试推断各车间污水中的污染物分别是A: ,B: ,C: ,D: 。
(2)最终向外排放的水中含有的溶质是 。
(3)写出各反应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反应池: ;
第二反应池: ;
第三反应池: 。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
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氯化钠溶液
pH <7 <7 >7 >7 =7
石蕊试液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酚酞试液 无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2.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前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束后的pH 溶液酸碱性变化情况
溶液的pH<7,呈酸性 溶液的pH>7,呈碱性 溶液的酸性减弱,逐渐变为中性,最后变为碱性
3. (1)
物质 稀盐酸 稀硫酸
镁条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石灰石 有气泡产生 开始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后不再产生气泡
生锈铁钉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讨论交流】
1. pH试纸只能粗略定性测定溶液的pH,而pH计可以准确定量测定溶液的pH值,使用pH计比使用pH试纸更准确、方便而且快速,因此优先选用pH计。
2.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氯化钙易溶于水,反应可以进行完全,而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拓展练习】
1. C 2. C 3. B
4. (1) NaOH CuCl2 Na2CO3 HCl (2) NaCl
(3) 2NaOH+CuCl2===Cu(OH)2↓+2Na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