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高级中学2012年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射阳县高级中学2012年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2-20 20: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射阳县高级中学2012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化 学
时间:75分钟 总分: 100分 命题人:范丽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应的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Na-23 Al-27 Cl-35.5 He-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单质溴??? ? ??B.食盐??? ???C.烧碱??? ?D.单质镁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氯化氯是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4、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B. 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溴化银的化学式: AgBr2
D.Na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NaOH= Na+ +O2—+H+
5、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某广告语: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C、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6、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 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B.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的是
A、NaHCO3=Na++H++CO32- B、NaHSO4=Na++H++SO42-
C、H2SO4=H2++SO42- D、KClO3=K++Cl-+3O2-
8、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9、下列物质中,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Cl B.NaOH C.Na2CO3 D.氯水
10、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闻到氯气的气味
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氯气有漂白性 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 H2O
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2H+ = Ca2+ + 2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 Ag+ = Cu2+ + Ag
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
13、镁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现有下列气体:①空气 ②CO2 ③Ar ④H2 ⑤N2,其中可作冷却气体的是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④⑤
14、关于铵盐的叙述:①铵盐易溶于水 ②铵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价 ③铵盐受热易分解 ④ 铵盐都只能跟碱反应,都不能跟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1-、OH-    B.Na+、Ba2+、CO32-、NO3-
C.Na+、H+、Cl-、CO32-    D.K+、Cu2+、NO3-、SO42-
1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7、对于反应4HCl+MnO2 △MnCl2+2H2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MnO2是氧化剂
C.HCl是还原剂 D.若生成7.1g Cl2,则转移0.1mol电子
18、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Na2CO3>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NaHCO3<Na2CO3
D.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19、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15 D、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20、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B.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
C.常温常压下,11.2L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
D.1L0.1mol·L-1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
21、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行的办法是
A.加入铁粉 B.加入铜粉 C.通入氯气 D.滴入KSCN溶液
22、在标准状况下,若V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Vn/22.4 B.22.4n/V C.Vn/5.6 D.5.6n/V
23、在氯化铝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加入量(x)与溶液中沉淀的物质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有3小题,共31分)
24、(15分)(每空1分)
(1)质量相同的H2、NH3、SO2、O3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 ,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都为气体时体积最大的是 。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3)请把硫酸在下列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
① 浓硫酸常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______________;
② 红热的炭放入浓硫酸中,有气体放出:______________;
③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______________。
(4)由以下一些微粒:C、K、Ca、C、N、Ar。
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5)可用一种试剂(可加热)鉴别四种溶液NaNO3、Na2CO3、(NH4)2SO4、NH4C1,该试剂为 。
(6)要除去氯化钠里混有的少量溴化钠和碘,可先将固体混合物 ,使碘 ,把碘除去;再将处理过的残渣溶于水,向溶液中先 ,充分反应后,再加入适量的 ,分层后进行 操作,最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即得到纯净的NaCl。
(7)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住宅建设需大量的建筑材料,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水泥 b.石灰石 c.玻璃
25、(6分)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⑴ 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为 (填写化学式)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 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为 C的为 。(填写化学式)
⑶ 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且B和C易在空气形成光化学烟雾。则A为 ,(填写化学式)
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5分)实验室制欲用固体NaOH来配0.5 mol/L的NaOH溶液500 mL,有以下仪器:烧杯、 量筒、玻璃棒、托盘天平 、胶头滴管
(1)配制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 。
(2)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配制过程中,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未等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标线
27、(5分)取19.0gNa2CO3和NaHCO3固体的混合物经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在变化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9g,求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射阳县高级中学2012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化 学 答 题 纸(共31分)
24、(15分)(每空1分)
(1)
(2)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________和________
(5)
(6)

(7)
25、(6分)


⑶ 。
26(5分)
(1)
(2)
(3)
27、(写出计算过程)
射阳县高级中学2012年秋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化 学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B
D
B
B
A
D
A
D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D
C
D
C
B
B
A
D
C
二、非选择题(31分)
24(15分)(每空1分)
(1)SO2 H2
(2)Ca(Cl0)2
(3) 吸水性 强氧化性 脱水性
(4)C C
(5)Ba(OH)2
(6)加热 升华 通入过量的氯气 苯(或四氯化碳) 分液
(7) b
25(6分)(每空1分)
(1)S 2SO2+O22SO3
(2)Na Na2O2
(3)NH3 3NO2+H2O==2HNO3+NO↑
26(5分)
(1)500ml容量瓶(2)搅拌 引流(3) B D
27(5分)
55.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