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每年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
屠呦呦(药学家)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的颁奖词
屠呦呦
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于1930 年生于浙江宁波,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
个人成就
2011年,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2017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入围BBC “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屠呦呦“共和国勋章”。
代表作品:《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01
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02
人物风骨: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人物
风采
03
人物贡献: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人物
风采
青蒿素
:
一小步
人类征服疾病的
解释说明
点明了这篇获奖感言的科研对象
说明人类战胜了疾病,
这个疾病指的是危害人类健康几千年的疟疾;
而治疗这个疾病的正是青蒿素。
战胜,揭示了青蒿素对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疾病——疟疾的疗效
明确了青蒿素的医药学地位和里程碑意义,显示了作者的谦虚态度
整个题目显示了科普文章题目的特性
解题
任务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开头4自然段,看一看这里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荣幸与感谢
简述研究成果
意义和呼吁
整体感知
本文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了大部分内容,这样可以使全文内容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鉴赏标题
1、快速浏览课文,关注小标题,概括主要信息。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从分子到药物
影响世界
发展与超越
中医药学的贡献
结合小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①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的。
②屠呦呦和自己的团队是如何把青蒿素从分子变成药物的。
③青蒿素的发现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④关于青蒿素的发展与超越。
⑤中医药学的贡献。
介绍发现青蒿素的研究历程
简述青蒿素所取得的成果。
中医药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问 题
2.再次朗读课文,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
屠呦呦是如何回顾青蒿素从发现到疗效的整个过程的?
请大家认真阅读文章,标画出重要的信息,小组内筛选整合。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青蒿素的发现、使用。
解 析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
①从1955年开始中草药的研究。
②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疟疾研究团队。
③1971年10月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
④1972年命名青蒿素。
解 析
⑤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⑥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⑦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推荐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⑧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
拓展问题
1.概括屠呦呦研制抗疟疾药物的历程。
2.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历程。
3、请简述我国研制抗疟药物的历程。
审题!
阅读青蒿素的发展历程,从文中找出每个阶段中你认为能够表现其艰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并加以说明。
历程:发现青蒿素的抗疟性——从分子到药物——普及和传播——超越青蒿素
关键词1:2000种中草药、640种具有抗疟效应的成分、200种中药、380余种成分。
理由:数字背后反映出研究工作的繁复,揭示了青蒿素研究工作的艰难。
关键句2: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减轻疟疾症状的记录,出现在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里面写道: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理由: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可见研究之艰难。
关键句3: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很难对新药进行临床试验。为了帮助疟疾病人,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
理由:研究环境恶劣,但仍排除万难进行了丰富的临床试验。
关键句4: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帮助下,我们确定了青蒿素的结构,1977年在《科学通报》发表,并迅速被《化学文摘》所收录。然而,当时的大环境不允许我们发表任何论文,除了少数几篇中文文章。
理由:这句话反映出青蒿素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艰难。
问 题
《中医药学的贡献》在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概述提取青蒿素一事
介绍科研的关键里程
中药医学的贡献
发现
提取
传播
超越
总
分
总
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最后一部分看,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中国医学的贡献 药名(治疗方案) 治疗病症
青蒿素 疟疾
砒霜 白血病
石杉碱甲 失忆
活血化瘀 心血管疾病
芍药苷 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
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我们看出屠呦呦有哪些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品质。
(1)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2)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研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3)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传统中医文献,做志愿者,亲自试药。
科学精神:
(1)创新精神: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获得灵感与启发,成功提取青蒿中的抗疟物质。
(2)探索精神:屠呦呦从收集的几千个药方中挑选出640个具有抗疟作用的,再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历尽艰辛终于获得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
(3)兴趣浓厚:因对中草药热衷,屠呦呦专注于中医药学从而发现青蒿素。
(4)实证精神:屠呦呦为提取青蒿素反复试验,不惜以身试药;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