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3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周恩来拿着电报兴冲冲地走入,叫声“主席”推开门。
B.这一队进城去打毛主席秋风的人马就从湖南的乡下出发了。
C.一块顶天立地的标语牌,大书“毛主席万岁”,几乎有三层楼那么高。
D.旁边的几张桌子上人们有吃有喝,十分热闹,有一个年轻人臂上有“南下工作团”臂章。
2.选字填空。
檐 瞻
( )仰 屋( ) 城楼( )下 远( )
钮 纽
电( ) ( )扣 ( )带 按( )
泽 择
光( ) 选( ) 决( ) 沼(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槐树(huái) 阑珊(shān) 颓垣(huán) 奄奄一息(yǎn)
B.疙瘩(gē) 赊欠(shē) 褡裢(dā) 熙熙攘攘(xī)
C.掸子(tǎn) 觅取(mì) 惰性(duò) 神聊海吹(liáo)
D.勾勒(lè) 金銮殿(luán) 伫立(zù) 金碧辉煌(huáng)
4.根据语言环境和“zhì”的解释,下列的“zhì”放入语境中最恰当的是(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zhì提出了新要求。
A.置 ①放,搁.摆:~于桌上。②设立。装设:装~电话。③购买:新~了一些家具。
B.治 ①管理,处理:~国。②整理,治理:~山。③惩办:处~。④医治:~病。
C.秩 ①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序良好。②十年:七~寿辰。③旧时指俸禄:厚~。
D.制 ①规定,订立:~定计划。②限定,约束:~止。③制度,法度:民主集中~。
5.选择合适的词语画“√”。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聚集)了群众队伍。
2.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出生)了。
3.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站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4.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励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二、填空题
6.补充音节再组词。
Y_____ _____ing
檐→( )  擎→( )
____i___ z______
钮→( ) 奏→( )
7.比一比,再组词
钮( ) 拂( ) 泽( )
扭( ) 佛( ) 译( )
妞( ) 沸( ) 择( )
三、语言表达
8.小练笔。
仿照课文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段话,可以是一次活动,一场游戏等,注意既要抓住场面,又要凸显出人物的特点。请结合实际,写一写你的观察。
9.读读词语,选出2个造句。
排山倒海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不断 激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起初是全场______,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三十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______的欢呼。
10.文段选自________。
11.从下面各组词语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A________肃静 寂静 安静
B________宣告 宣布 宣读
C________热情 热烈 热心
12.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程序。
13.“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C.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D.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课内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4.选文描写了升旗仪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场景。
15.“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突然转变 C.表示声音延长
16.联系全文思考:“接着,升国旗”指接着(  )举行的升旗仪式。
A.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B.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17.选文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人们__________的心情,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当时_______的气氛。
18.文中加点的“瞻仰”一词能否换成“注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引号、书名号、省略号、顿号是考试的重点。
A.正确;
B.“打秋风”指利用各种关系假借名义向有钱的人索取财物。这里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因此“秋风”上加上双引号;
C.正确;
D.正确。
2.瞻 檐 檐 瞻 钮 纽 纽 钮 泽 择 择 泽
【详解】

3.B
【详解】
A.“颓垣(huán)”的“垣”读作“yuán”;
B.正确;
C.“掸子(tǎn)”的“掸”读作“dǎn”;
D.“伫立(zù)”的“伫”读作“zhù”;
4.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同音字的掌握。
结合词语含义,“机制”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选项D正确。
5.1.汇集 2.诞生 3.肃立 4.鼓舞
【详解】

6. án q 屋檐 引擎 n ǔ óu 按钮 演奏
【详解】
本题是对本课生字进行考查。注意题中给出的已知音节,然后将音节、音调补充完整,再组词。
7. 电钮 吹佛 光泽 扭曲 仿佛 翻译 小妞 沸腾 选择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钮:读“niǔ”,可以组词电钮、印钮、钮子等。
扭:读“niǔ”,可以组词扭曲、扭打、扭捏等。
妞:读“niū”,可以组词妞子、小妞、妞儿等。
拂:读“fú”和“bì”,可以组词吹拂、拂过、飘拂等。
佛:读“fó”和“fú”等,可以组词仿佛、佛手、活佛等。
沸:读“fèi”,可以组词沸腾、鼎沸、沸热等。
泽:读“zé”和“shì”,可以组词恩泽、润泽、沼泽等。
译:读“yì”,可以组词译文、翻译、意译等。
择:读“zé”和“zhái”,可以组词选择、抉择、择菜等。
8.为了庆祝新年的到来,我校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只听裁判员吹了一声口哨,比赛就开始了。我们班对五(3)班。我们班的同学很紧张,担心输掉比赛。这时,只听我们班的啦啦队喊到:“五(2)班,加油!五(2)班,加油!”加油声此起彼伏,像海浪一般阵阵涌来。我们班参赛的同学个个斗志昂扬,一鼓作气,一下子就把五(3)班拉过了中线。我们班的同学为比赛胜利欢呼了起来。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想象写话的能力。
要求用场面描写写一段话,可以是游戏、开学典礼、一次活动等。注意既要抓住场景,又要凸显会场人物特点,做到点面结合。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注意语句要通顺,想象要合理。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场面描写写一段话即可。
9.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
【详解】
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如:排山倒海: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四面八方: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这位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五颜六色:各民族代表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走进人民大会堂。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
10.《开国大典》
11.肃静 宣读 热烈
12.时间 升国旗 毛主席宣读公告
13.A
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 鸣放礼炮 宣读公告
15.A
16.A
17. 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和对新中国成立的无比喜悦 热烈、喜悦
18.不能。因为“瞻仰”指崇敬地看,在人民心中,五星红旗是神圣的,所以人们怀着崇高的敬意看着它。“注视”强调集中目光看,并没有表现出人们对国旗的敬意,因此不能换成“注视”。
14.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选文第一段写了升国旗,第二段写了放礼炮,第三段写了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简要作答即可。
15.
本题考查破折号的运用。
联系破折号前后的内容,存在怎样的关系,以此来确定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前是“新中国的国旗”,新中国的国旗是什么,破折号后是“五星红旗”,后面的内容解释说明了前面的内容,所以A项的判断正确。
16.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回顾《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可以知道,前面的内容写的是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7.
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和分析。
仔细阅读画线句子,“热爱领袖的心情”“热烈的欢呼”“响起一阵掌声”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心中对毛主席的爱戴,感受到人们无比欢快、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是很热闹、喜悦的。
18.
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解答此类题目,先回答“能”或“不能”(一般是不能),然后解释两个词语的含义,再将原词放回到句子中,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说明另一个词不具备这样的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替换。
例如本题要分析“瞻仰”和“注视”的词义,再把“瞻仰”放回到句子中,分析词语写出了人们怎样的态度和情感,而“注视”没能表达这种效果,所以不能替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