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果脯(pǔ) 殄(tiǎn)灭 荫(yìn)凉 牵强(qiǎng)附会
B. 掉色(sè) 颔(hàn)首 劲(jìng)爆 天遂(suì)人愿
C. 卸载(zǎi) 逮(dài)捕 间(jiān)隙 怏(yàng)怏不乐
D. 道行(héng) 偌(ruò)大 刷(shuà)白 请君入瓮(wèng)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阿房宫赋》,前人认为:“一起突兀,一结无穷”,中间写宫室和宫女生活部分“藻丽流动”。
B.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C.罗汉们老到七、八十,小到六、七岁。
D.“了不起!”这一出悲剧的确打动了我们,我们议论纷纷:“支那也有了不起的女人!”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聚精会神 烜赫一时 残垣断壁 惬意 ( )
B.觥筹交错 胜券在握 遣移默化 轻挑
C.越俎代庖 惹事生非 赈济灾民 挑畔
D.目不交睫 赡前顾后 醍醐灌顶 修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B. 大力推广普通话数十年来已经取得很大成就,虽然还不到人人会讲的程度,但利用各种方言腔调的普通话来交流一般没有太大的障碍。
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951年2月,爱因斯坦到美国波士顿的麻州综合医院接受最新的脑电图仪(EEG)检验。研究人员测出他的脑电图(俗名“脑波”)背景值之后,就请他思考科学问题,让仪器描绘出他大脑的活动模式。爱因斯坦在心里解一元二次方程式,仪器指针就剧烈地上下震荡,研究人员正在赞叹自己竟然有幸目睹绝世天才脑子的活动情形,指针忽地平静下来。研究人员立即上前问他正在想什么,仪器居然测不到。爱因斯坦回答道,他听见了雨声,才想起雨鞋套忘在家里了。?
1955年4月18日凌晨1:15,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医院撒手人寰,病理科主任哈维医师进行验尸,爱因斯坦的好友兼遗嘱执行人内森取得了爱因斯坦长子汉斯的同意,将爱因斯坦的脑子取出,留给科学界做研究。
根据哈维的记录,爱因斯坦的脑子重1230公克,低于男人的平均值。哈维简单地测量了这个脑子后,除了拍照存真,还请了一位画家为它做素描。然后,他将整个脑子切成240块,每一块的位置都有详细记录。最后,他找上宾州大学一位他信任的实验室技师,进一步处理那些脑块,并选择代表脑子各个部位的脑块,制作一组切片,固定在供显微镜观察的玻璃片上。
于是爱因斯坦的大脑分别装进了10个储存组织学切片的盒子里,以及两个大玻璃瓶中。哈维将切片分送给他认识或信任的研究人员。
直到1985年,第一篇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报告才问世,由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戴蒙教授领衔。她的团队检验了四块爱因斯坦大脑的皮质,分别代表左右前额叶上段与顶叶下段,以另外11人做对照组。?
他们发现,爱因斯坦的左顶叶,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的比例小于常人。神经胶细胞是神经元的支援细胞。根据过去的研究,哺乳类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比例,从小鼠到人有逐步降低的趋势,有些学者因而推测,神经元执行的功能越复杂,越需要神经胶细胞的支持。也就是说,在哺乳类中,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比例可当作反映智力的量表。?
此外,从神经解剖学来说,顶叶下段皮质是听觉、视觉、触觉信息汇聚之处,我们又有神经心理学病例,显示顶叶下段受伤后,病人就无法进行复杂的思考,阅读、写字、计算能力都受损。作者再从爱因斯坦的夫子自道,推论他的思考模式基本上反映了顶叶下段皮质的功能,因此爱因斯坦的革命性成就,与这个组织学发现有因果关联了。?
第二篇研究论文发表于1996年,作者是阿拉巴马大学柏名顿分校神经学助理教授安德森。他发现,爱因斯坦的右前额叶皮质(运动区)比对照组薄,可是皮质中的神经元数量与对照组无异。换言之,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密度较高。安德森医师推论,这表示爱因斯坦大脑皮质神经元有较佳的传讯效率,因而可以解释爱因斯坦的超卓天才。?
最幸运的研究者是加拿大汉米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维特森博士。虽然哈维只给了她19块爱因斯坦的大脑,可是哈维在切开大脑之前拍摄的照片与记录,也借给了她。因此她得以研究爱因斯坦大脑的整体形态。?
维特森指出,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异常发达,在形态上也有特异之处,例如侧脑裂并不明显,特别是左半球。因此顶叶下段皮质中的神经元易于相互联系,我们的视觉——空间认知、数学思考、运动知觉,极端依赖大脑顶叶下段皮质,爱因斯坦在这些认知域中表现的超卓智力也许与他顶叶下段不寻常的形态有关。?
1999年,这篇论文在知名的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发表,维特森一夕成名,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摘自《参考消息》,略有改动)
5.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比例小,反映出智力水平低。
B.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比例大,反映出智力水平低。
C.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比例小,反映出智力水平高。
D.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比例大,反映出智力水平高。
6.下列不属于爱因斯坦“天才脑子”的一项是( )
A.爱因斯坦的脑子重量低于男人的平均值。高#考 ¥资@源 网
B.爱因斯坦的左顶叶,神经元与神经细胞比例小于常人。
C.爱因斯坦顶叶异常发达,其下断皮质功能正常。
D.爱因斯坦神经元密度较高,有较好的传讯功能。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哈维主任最先为爱因斯坦验尸,并为其称脑重、拍照片、请人做素描、制作切片等。
B.戴蒙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左顶叶,神经元与神经胶细胞的比例小于常人。
C.安德森教授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皮质中,神经元密度较高。
D.维特森教授发现,爱因斯坦在认知域中表现的超卓智力与他顶叶下段不寻常的形态有关。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著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
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天宝间,署羽伶师 署:官府 B.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 期:约定
C.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 工:擅长 D.岂徒尝镜水之鱼 徒:仅仅
9.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羽野服挈具而入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命奴子与钱,羽愧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陆羽是名弃儿,不知父母是何许人,后被智积禅师在河边拾得收养。他的名字源于《易经》中的“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B.小时候,陆羽虽身在庙中,但不愿抄经书,禅师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陆羽并未因此屈服,他在放牛时就用竹画牛背为书。
C.陆羽嗜茶,精于茶道,著有茶叶专著——《茶经》。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知道陆羽擅长茶道,就召陆羽煮茶交流。
D.陆羽喜欢独行在旷野中,吟咏古诗,来往徘徊直到月亮下山,他时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但遗憾的是陆羽并未避世。
1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 子 究 孔 释 之 名 理 穷 歌 诗 之 丽 则 远 野 孤 岛 通 舟 必 行 鱼 梁 钓 矶 随 意 而 往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3分)
(2)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4分)
四、默写
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3.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兰亭集序》)
14.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1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 , 。(《醉花阴》)
16. ,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1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 。(《论语》)
五、诗歌鉴赏
18.对陆游《书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A、首联写作者早年因为不知世事艰难,所以当时壮怀激烈,雄心勃勃。
B、颔联追述宋人抗金的英雄业迹,颈联则写壮志未酬的感叹,情调由昂扬转入忧愤。
C、尾联极力赞美诸葛亮,惭愧自己才德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惭愧自己未能在诸葛亮麾下建功立业。
D、全诗表现了诗人虽历经艰难而矢志不渝,悲愤却并不消极的爱国激情。
六、作文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阅读以上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果脯(fǔ)只与胸脯有关读pǔ。B掉色(sǎi)口语中读sǎi C卸载(zài)多音字,记住只有作“年”和“记录、书”有关时读zǎi。间(jiàn)隙,强调位置读jiān,强调空隙读jiàn。
考点:此题为语音题,总体难度不大。
点评:多音字有的根据意思来定读音,如“假”和假期有关的时候读“jià”,其余读“jiǎ”;有的根据语体色彩来定音,如“削”,口语中读“xiāo”如削苹果,书面语中读xuē,如剥削;有的根据词性来判断读音,如“冠”,名词读guān如张冠李戴,动词读guàn,如冠军等。
2.A
【解析】试题分析:B.该句是陈述语气,应该用句号;C.概数中间不用标点符号;D.“我们议论纷纷”后不用冒号用逗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是高考考试大纲里面要求的考点,可是由于近几年来高考中很少出这种题型,所以对标点符号应用的练习也有些懈怠。但是最基本的一些用法一定要学生掌握,如D项中冒号的混用。
3. .A
【解析】 遣→潜挑→佻畔→衅赡→瞻
4.B
【解析】A逻辑顺序颠倒,将“不仅”、“而且”两句的内容互换,才构成递进关系。B正确。C成分残缺,在“相互促进”后面加上“的态势”。D并列使用了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应去掉“学习生活”、“社会交往”。
5.C
6.A
7.D
【解析】
5.略
6.A项并没有显示爱因斯坦脑子重量小而显示出超卓能力。此项为无中生有。
7.原文为“也许”,表推测,非已然事实。
8.A
9.B,
10.D.
11.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
12.(他却)端坐着学小孩子念念有词的样子,禅师抓住他,让他割草。
卖茶的店家用瓷土陶制出陆羽的塑像,奉为神来祭祀,每买十件茶具,就送一具陆羽的塑像。
【解析】
8.署,本指官署,在此处是动词,“任命”的意思。
9.A项……的人/停顿;B都表修饰;C给/亲附;D成为/被动
10.应该是“当时的人们都把他比作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但遗憾的是他并未避世”是妄加之词。
11.此题考查断句能力,可以结合句意断句。
12.得分点(1)“效”“ 拘”“ 剃”(2)“鬻”“ 祀”“ 茶器”“ 得”
13.悟言一室之内,放浪形骸之外
14.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1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6.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1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18.C
【解析】
(应表现诗人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19.【解析】
【题型分析】这是单材料的材料作文。
【审题方法】提炼中心法。
【方法点拨】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适用范围】适合叙事性材料的材料作文。
【方法示例】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