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7.3、重力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
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10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mg 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50N
2.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些常见物理量进行估测的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0s B.一名普通中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N
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12cm
3.平潭藤牌操作为平潭具有标志性的旅游文化项目,其传统制作方法是使用黄麻藤皮、藤条编制,选用大藤作骨架,再以细藤篾缠绕后卷制,再进行修边处理而成。修边处理过程中,材料的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正常人心跳次数约20次/min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5.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个鸡蛋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10N B.一个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0N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D.一个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m
6.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小的合金
7.下列数据中,记录错误的是( )
A.1m/s=3.6km/h B.1kg=9.8N C.lg/cm3=1×103kg/m3 D.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
8.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在空中会下落,说明铅球具有惯性
B.投出去的篮球受到手的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的作用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
9.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一头奶牛 C.一袋方便面 D.一张书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g=9.8N/kg可知1kg等于9.8N
B.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C.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总是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
12.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正常的温度约为22℃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m/s
C.一枚一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D.一本《科学》课本的重力约为3N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 的重力,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g;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是它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若用此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测另一物体B的重力,测得结果如图所示,则物体B在地球上的重力为______N。
14.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由于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如图所示,小江利用重垂线检测冰箱的摆放是否水平,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物理学中把重力的作用点叫做______。
15.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体所受重力______N,由图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为______N,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
16.质量为4kg的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只受__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N,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g取10N/kg)
三、综合题
17.同学正在游乐场观察一位小朋友荡秋千,他注意到:小朋友从A到C,C到A来回摆动时,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1)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该同学制作了单摆实验模拟了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如图所示,测试时间的工具是______。实验中比较______与______两段时间是否相等;
(2)从A到C点,画出单摆的小球在C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 )
18.如图甲所示,是某品牌除湿器集水盒中的一个装置,当集水盒装满水时能自动断开电源开关,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该装置的原理如图乙,水平横杆AC可绕支撑点O转动,A端利用磁力紧紧和机器开关B吸在一起,C端下的M是一正方体浮块.当集水盒中的水接近盛满时,浮块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对横杆C端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达到0.6N,此时横杆A端恰好脱离开关B,除湿器停止工作。若浮块边长5cm,质量40g,则:
(1)横杆C对浮块M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理由是_______。
(2)除湿器停止工作时,浮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_______?
(3)第(2)问中,浮块在水下的深度是多少_______?
19.请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不倒翁,它的形状与鸡蛋相似,用手能轻轻地将不倒翁按倒,但只要松手,它还会顽强地立起来,你会发现根本没有办法将它“打倒”。那么不倒翁“屹立不倒”的奥秘是什么呢?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当物体质量分布不均匀时,物体的重心就会偏向质量大的位置。不倒翁的上半部分是空心的壳,质量较小;下半部分是实心的半球,质量较大,所以不倒翁的重心在下半部分的半球体之内,重心很低。当不倒翁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失去平衡,而在外力撤去后,不倒翁便会自己回到竖直状态,这说明它具有抵抗外力干扰而保持平衡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平衡的稳定性。
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有这样一件展品——空中自行车(如图),你可以亲自骑上去试一试,体验一下空中表演的刺激。当你骑上自行车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钢丝绳下方。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重心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使用配重来提高稳定性了。明代航海家郑和在帆船的底舱里放置了大量的砂石当配重压载物,降低了船的重心,提高了船的稳定性,在惊涛骇浪中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访问了30 多个国家。
请根据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四个物品中,采用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的是_____(多选)
(2)某同学在测液体密度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
他认为这种方法比老师设计的借助烧杯测液体质量的实验方案操作更简单,你认为他的方案有何不足之处:_____。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理小组的同学们发现在滑雪比赛中,运动员能否稳稳地接触地面,是比赛得分较关键的因素.同学们猜想:运动员落地时的稳定程度可能与他的重心高低有关.于是他们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同学们找来两块完全相同的橡皮,一块竖直放置;另一块平放,且切去总长的1/5垫在下部(粘牢).如图所示,同时放在水平书面上,微微摆动书,发现竖直放置的橡皮总是先倾倒.
(1)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采用橡皮跟书的______________相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稳定程度与重心高低的关系.
(2)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结论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____________.
21.2008年9月26日,“神七”上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行走,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圆了中国人的太空梦.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出舱过程中,若以太空舱为参照物,翟志刚是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假设两名宇航员走出飞船在太空中面对面交谈_____听到对方的话语(填“能”或“不能”).
(3)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除了受空气阻力外还受_____力的作用,其施力物体是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m,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接近1.2m/s,故B符合题意;
C.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体重约为
G=mg=50kg×10N/kg=500N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
A.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接近一个小时,约为40min才符合实际,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则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0N,故B不符合题意;
C.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和20cm直尺长度相当,则长度约为2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修边处理过程中,物体体积减小,则材料的质量减小,同一地点,由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则重力减小;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故修边处理,只有密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
A.正常人心跳次数约80次/min,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重力约为
故B符合题意;
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dm,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05k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0.05kg
其重力为
G=mg=0.05kg×10N/kg=0.5N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重力为
G=mg=50kg×10N/kg=500N
故B符合题意;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m/s,故C不符合题意;
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温度、所处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所以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质量不变,故A错误;
B.同一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所以月球土壤样品被带回地球后,重力变大,故B错误;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质量和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C错误;
D.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的元件,要想使航空器材质量减小,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减小密度,一般都选择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单位换算
故A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质量是表示所含物质的多少,而重力是物体所受的地球吸引的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画等号,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单位换算
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声速与温度、介质有关,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铅球最终会落向地面的原因就是由于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
B.若不计空气阻力,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只受重力的作用,不受手的推力,故B错误;
C.跳水运动员踩踏跳饭,给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身体向上跳起,故C正确;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重力为1N的物体的质量为
m=
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mg,合0.08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头奶牛的质量约500kg,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00g~200g,故C符合题意;
D.一张书桌的质量约20k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g=9.8N/kg表示每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9.8N,质量与重力表示不同物理量,无法作比较,故A错误;
B.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其实只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引力的另一个分力是物体绕地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B错误;
C.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而质地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不在几何中心上了,故C错误;
D.由大量实验证明可知,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没有相互挤压,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在圆心上,而圆心不在圆环上,故B错误;
C.人用浆向后划水,水受力的同时,水反过来对船施力,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确;
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拳头也会受到棉花施加的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5m/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8g,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本《科学》课本的质量约300g=0.3kg,重力约为
G=mg=0.3kg×10N/kg=3N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300 18
【详解】
[1]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的0.2N,示数为3N,则物体A的重力
GA=3N
根据G=mg,物体A的质量
[2]若用此弹簧测力计在月球上测另一物体B的重力,测得结果如图所示,则物体B在月球上的重力
GB月球=3N
因为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是它在地球上所受重力的,所以物体B在地球上的重力
GB地球=6GB月球=6×3N=18N
14. 地球的吸引 竖直向下 重心
【详解】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由于重力总是竖直向下,则可以利用重垂线检测冰箱的摆放是否水平。
[3]物体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在效果上可以等效为重力作用在一点上,而这个作用点即为重心。
15. 1.2 1.2 地球
【详解】
[1][2]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物体的重力1.2N。
[3]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16. 重 40 地球
【详解】
[1][2]球被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只受到重力的作用,由G=mg可求为
G=mg=4kg×10N/kg=40N
[3]重力的施力物体为地球。
17. 秒表 A到C C到A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测试时间的工具可以是秒表。
[2][3]为了验证每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等,可以比较A到C与C到A两段时间是否相等。
(2)[4]从A到C点,小球在C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还有绳子的拉力作用,方向沿绳子的方向向上,作用点都在小球的重心,单摆的小球在C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8. 0.6 竖直向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N 4cm
【详解】
(1)[1][2][3]由题意可知,浮块对横杆C端施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0.6N,由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横杆C对浮块M的压力大小为0.6N,方向是竖直向下。
(2)[4]浮块的重力
G=mg=0.04kg×10N/kg=0.4N
因除湿器停止工作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自身的重力、横杆对浮块的压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浮块受到的浮力
F浮=F+G浮块=0.6N+0.4N=1N
(3)[5]浮块排开水的体积
浮块在水下的深度
19. CD 量筒的重心偏高,稳定性差,放在天平上易掉下来摔碎
【详解】
(1)[1] A.茶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不是采用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公道杯是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的,不是采用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密度计的下方装入适量重物,重心降低,增加了稳定性,故C符合题意;
D.落地灯的底座很重,可以重心降低,增加了稳定性,故D符合题意。
(2)[2]根据实验方案操作知道,存在不足之处是:量筒的重心较高,稳度小,放在天平上易倾倒。
20. 接触面积 谁容易倾倒 物体的稳定程度与重心高低有关 见解析
【详解】
(1)在探究过程中,采用接触面积相同,观察重心高度不同与稳度的关系,判断稳定程度与重心高低的关系;
(2)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积一定时,物体的重心位置越高,物体稳定程度越低;
(3)降低重心增加稳度的例子:汽车装载货物,总是把比较重的物体放在下面,轻的物体放在上面,降低重心,增加稳定程度.
21. 运动 不能 重 地球
【详解】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1)在出舱过程中,若以太空舱为参照物,翟志刚相对于太空舱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翟志刚是运动的.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可以认为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听到对方谈话;
(3)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飞船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即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