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6、物体的浮沉条件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8.6、物体的浮沉条件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8.6、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 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
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
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
2.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的水面相平。现将a、b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内,静止时a沉在甲容器底部,b悬浮在乙容器的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的密度ρa=ρb
B.a、b两物体的质量ma<mb
C.a、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Fa>Fb
D.放入a、b两物体后,甲、乙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甲>p乙
3.如图所示,将一个空心铁球浸没入水中,放手后铁球恰好悬浮,若沿虚线方向将铁球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  )
A.大块的将下沉,小块的将上浮 B.大块的将上浮,小块的将下沉
C.两块都将上浮 D.两块都将下沉
4.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A.两个普通鸡蛋重约10N
B.一个普通中学生的重力是50kg
C.一个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
D.普通中学生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是60N
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图中三个烧杯均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丙和丁所示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图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图丁中,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3N
6.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3,煤油密度为0.8×103kg/m3,以下说法中(  )
①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
②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4∶3
③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④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7.物理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烧瓶将会(  )
A.上浮,它受到的浮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减小
C.上浮,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D.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8.将同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装有浓度不同的盐水的容器中,鸡蛋静止在两个容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 B.鸡蛋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鸡蛋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大 D.由于盐水密度不同,无法比较
9.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cm3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
B.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
D.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10.甲轮船的满载时的排水量与乙潜水艇浸没时的排水量相等,均为5000t,轮船满载浮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深海中悬浮,两处海水密度有一定差异,深海中海水的密度更大。比较甲乙而言,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潜水艇受到浮力更大 B.甲轮船受到浮力更大
C.乙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大 D.甲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大
二、填空题
11.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是农历新年一个满月之日,有家家户户煮汤圆,看花灯的习俗。未煮熟的汤圆沉在锅底,此时汤圆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夜空中明亮的圆月______光源。
12.远洋轮船海面航行时排水量为1×106kg,轮船受到的浮力_______N,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F1______F2,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______ρ2(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重为9.8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N,方向为竖直_____。
14.如图甲,高度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高处有一个注水口,以均匀向内注水,容器正上方天花板上,有轻质细杆(体积忽略不计)粘合着由两个横截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组成的组合,此组合的A B部分都是密度为的不吸水复合材料构成,图乙中坐标记录了从注水开始到注水结束的内,水面高度h的变化情况,根据相关信息可知B物体的高为______cm,B物体的横截面积为______
15.如图所示,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其中A正在上浮,B在悬浮,C在下沉,则A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B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C受到的浮力______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三、综合题
16.2020年5月27日11时,我国的8名登山队员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精确测得珠峰高度为8848.86米。
(1)珠峰所处的是大气层的 _____层;
(2)队员们在往高处登山时,如图甲所示,感到越来越冷,此时他们皮肤表面的血管状况为图乙中的 _____;
(3)由于g受高度的影响,物体在山顶受到的重力比在山脚要略小些。假如登山队员在山脚将一个乒乓球放入酒精中,记下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为V1,如图丙所示;到了山顶重复试验,此时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为V2,则V1和V2的大小关系是 _____。(不考虑酒精的密度变化)
17.如图甲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长为15cm的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装满容器,如图乙所示。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如图丙。求:
(1)图丙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______状态;
(2)该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______ ;
(3)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______
(4)请在图丁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浮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像。______
18.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惨剧促使国际社会成立了一个叫“国际冰清巡逻队(IIP)”的组织,按理说这些监控机构兢兢业业每日发布公告,然而撞冰山的事故近年来仍不时发生(已知:水的密度1克/厘米3,冰的密度0.9克/厘米3)。
(1)请在图中画出冰山受力的示意图;
(2)冰山的水面部分看上去较小,但在水中的冰山近乎占总体积的9/10,这对船只来说会造成致命的打击,请证明这个占比。
19.同种物质做成的甲、乙、丙、丁四个金属物体中,有两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如表1所示,体积如图所示。小杭把它们放入装有足够水的池中,四个金属物体(ρ水=1g/cm3)
表1
物体 甲 乙 丙 丁
质量m/g 3 5 9 3
(1)空心的是_____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水中静止时沉底的是_____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甲 B.乙 C.丙 D.丁
(3)在水中静止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最小的是_____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甲 B.乙 C.丙 D.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浮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排水,减轻潜水艇的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浮,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排水时,重力小于浮力,故上浮,进水时,重力大于浮力,故下沉,故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AB.a沉在甲容器底部,则
ρa>ρ水
b悬浮在乙容器的水中,则
ρb=ρ水
所以
ρa>ρb
a和b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
ma>mb
故AB错误;
C.a沉在甲容器底部,b悬浮在水中,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等于它自身的体积,它们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它们的浮力相同,即
Fa=Fb
D.放入a、b两物体后,它们排开水的体积相同,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甲容器口小,乙容器口大,所以甲容器中水面较高,根据p=ρgh可知甲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较大,即
p甲>p乙
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空心铜球悬浮在某液体中,说明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相同,将它沿图示虚线切为大小不等的两块后,小块为实心,小块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大块仍为空心,切除部分实心后密度减小,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所以大块将上浮,小块将下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两个普通鸡蛋的重力约
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受到的重力为
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每只鞋的底面积大约为,即,故双脚面积;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50kg,压力
压强
接近,故C符合实际;
D.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游泳时接近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在500N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5.D
【详解】
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拉=4.0N-2.8N=1.2N
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A,则
VA= V排==1×10-4m3
物体A的密度为
故A错误;
B.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水=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
F=G-F浮水=4N-1N=3N
故B错误;
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3N-2.8N=0.2N
故C错误;
D.由图甲、丙可知,物体A在盐水中的浮力为
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
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为
F支=G-F浮-F丁拉=4N-1.2N-2.5N=0.3N
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①因为大烧杯内原来装满浓盐水,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物体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故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故①正确;
②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
故②错误;
③④由得排开水的体积
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则物体的体积
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盐水,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则排开煤油的体积:
排开煤油的质量应该为
因为,所以物体在盐水中不能悬浮或下沉;
可见,物体在盐水中一定漂浮,则物体的重力
物体受到煤油的浮力
因此,
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下沉,故④错误。
则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若从A管吸气,瓶内气压减小,外界气压将液体压入烧瓶内,烧瓶总重力增大,但体积不变、浮力不变,自身重力大于浮力,所以烧瓶将下沉。故选D。
8.C
【详解】
鸡蛋在甲中下沉至容器底部,所以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鸡蛋在乙中悬浮,所以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根据以上条件可知,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在乙中受到的浮力。
故选C。
9.C
【详解】
A.模型的体积为
V=170cm3=1.7×10-4m3
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1.7×10-4m3=1.7N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潜水艇在水中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要让模型上浮,应使模型受到的浮力大于模型自身的重力,因此模型应往外排水,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模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模型受到的浮力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轮船和潜水艇的排水量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轮船和潜水艇受到的浮力也相等,故AB错误;
CD.由F浮=ρ液gV排可知,,由题意可知,两者所受的浮力相等,轮船所处海水的密度小于潜水艇所处液体的密度,因此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于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 小于 不是
【详解】
[1]生汤圆放入锅内,体积较小,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是沉在水底;煮熟的汤圆因其内部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大,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汤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2]月亮是反射的光,其本身不是光源。
12. 等于 大于
【详解】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轮船所受的浮力为
[2]因为轮船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轮船的重力不变,所以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3]由图可知,北大西洋吃水深度小,即浸入海水体积小,浮力一定,根据公式得北大西洋海水的密度大。
13. 9.8 向上
【详解】
[1][2]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以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F浮=G=9.8N
木块所受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4. 10 28
【详解】
[1]由图乙可知,0~8s水面升高的高度为
h1=2cm
8~20s时,水面升高的高度为
h2=12cm-2cm=10cm
由图乙可知,0~8s内和8~20s对应的直线倾斜程度不同,故可知,0~8s水面刚好上升到B物体的底面;8s~20s是圆柱体B浸入水中的过程,已知B部分物体材料的密度为,小于水的密度,但因轻质细杆(体积忽略不计)粘合着由两个横截面积不同的实心圆柱体组成的组合,故B浸没时,B也不会上升,而是保持静止状态。 t=20s时,B刚刚全部浸没,则B物体的高为
hB=h2=10cm
[2]根据已知条件,0~8s内容器中注入的水体积为
V1=vt1=10cm3/s×8s=80cm3
因0~8s时水面升高的高度为h1=2cm,所以,容器的底面积
8s~20s时间内,注入的水体积为
V2=vt2=10cm3/s×(20s-8s)=120cm3
t=20s时,B刚刚全部浸没,B圆柱体的体积
VB=S容h2-V2=40cm2×10cm-120cm3=280cm3
B物体的横截面积为
15. 大于 等于 小于
解决此题要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当浮力大于物体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时物体悬浮,可停在液体内部任意一位置,当浮力小于物体重力时物体下沉。
【详解】
[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A正在上浮,说明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2]B物体悬浮,受平衡力,浮力等于重力。
[3]C物体下沉,说明浮力小于重力。
16. 对流 C
【详解】
(1)[1]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对流层是大气的最下层,厚度约8~17km。珠峰的峰顶海拔为8844.43米,位于大气的对流层。
(2)[2]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血管收缩(如图C所示),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
(3)[3]在山脚,乒乓球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即
所以在山脚下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在山顶,乒乓球在酒精中仍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
故在山顶上乒乓球静止时浸入酒精中的体积
由以上分析可知,。
17. 漂浮 10N
【详解】
(1)[1]没有加水时,物体的重力等于支持力,当向容器中缓慢加水,浮力变大,浮力小于重力,故容器底对物体有支持力,绳子对物体没有拉力,再慢慢加水,浮力等于重力,支持力为零,绳子的拉力也为零,此时物体漂浮,再加水时,浮力大于重力,绳子有拉力,故在A点时,是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且绳子的拉力为零。
(2)[2]该木块的体积为
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故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
(3)[3]木块的重力为
木块的质量为
木块的密度
故木块的密度为。
(4)[4]物体的重力为6N,故在A点时,物体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为6N,此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此时水的深度为
那么在0~6cm时,浮力为
故那么在0~6cm时,浮力与水的深度成正比,且当h为零时,浮力为零,h=6cm时,浮力为6N;
当浮力大于6N时,绳子慢慢拉直,绳子的拉力为零,这个过程中,物体一直漂浮,故浮力等于重力,大小不变,而绳子的长度为15cm,故接下来的15cm,此时水面的高度为21cm,浮力不变;当h>21cm时,绳子慢慢有拉力,此时的浮力与深度的关系式为
最终全部浸没,浮力为10N,漂浮时,物体浸没6cm,物体有4cm露出,那么再增加4cm的水,物体就浸没了,故当h=25cm时,浮力为10N;继续加水,根据可知,浮力不变,故图像如下图所示:
18.(1);(2)见解析
【详解】
解:(1)冰山漂浮在水面上,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过冰山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等长的线段,分别用G和F表示,如图所示:
(2)设冰山的总体积为V,在海水中的体积为V排,则冰山的重力
G冰=m冰g=ρ冰V冰g
冰山受到的浮力
F浮=ρ海水V排g
因为冰山漂浮,所以冰山受到的浮力F浮=G冰,即
ρ海水V排g=ρ冰V冰g
整理可得
答:(1)见解析;
(2)见解析。
19. BD ABC A
【详解】
(1)[1]由知道,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密度分别为
由以上计算知道,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丁四个物体,乙丁是空心的。
故选BD。
(2)[2]由于甲、乙、丙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由浮沉条件知道,在水中静止时会沉底,丁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在水中会漂浮。
故选ABC。
(3)[3]由于甲、乙、丙在水中静止时会沉底,且甲的体积最小,由知道,甲、乙、丙中排开水的体积是最小的是甲。又因为甲丁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而丁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排开水的体积大于甲排开水的体积,故在水中静止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最小的是甲。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