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单元测试(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光现象 单元测试(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10:3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一、单选题
1.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以用尺寸小些的平面镜
D.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要的平面镜尺寸仍然不变
2.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在确的是(  )
A.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空调的
B.雨过天晴,美丽的彩虹悬挂在天空,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的色散现象
C.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吸收了红色光
D.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实像 B.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成像越大
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 D.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作成的
4.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
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
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北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太阳”取暖,是利用了太阳光中红外线的热效应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
C.电视遥控器是通过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
D.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月亮是光源
6.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C.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 D.人的像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
7.如图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丁
8.如图所示,是学校田径运动会上发令员对着旁边一块黑色圆形挡板发令的情景,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挡板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终点计时裁判听到发令枪的响声
B.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或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枪声和白烟是同时产生的
C.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运动员真实的成绩约为12.29s
9.晴朗的天气,小刚到森林中去游玩,他看到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他认为(  )
A.圆斑是太阳的影子 B.圆斑是太阳的实像
C.圆斑是太阳的虚像 D.圆斑是树叶的影子
10.有一种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角的大小为40°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角会随之变大
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图是长河落日的美丽景象,关于水中的“落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落日”的位置在水的表面上
B.河水中水有多深,水中“落日”离水面就有多深
C.水中“落日”与天空中的太阳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水中“落日”是天空中的太阳在水中所成的实像
12.如图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选择硬纸板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粗糙的
B.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将不发生反射
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
13.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14.如图,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块平面镜,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右侧底部适当垫高 B.左侧底部适当垫高
C.水平向右适当移动 D.水平向左适当移动
15.平静的湖面上方有一只白鹤正在振翅向上飞翔,这一过程中,白鹤在水中的像是(  )
A.虚像且大小不变 B.虚像且逐渐变小
C.虚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不变 D.实像且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大
二、填空题
16.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光路图如图所示。若此时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5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当入射光方向不变,光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7.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______。
18.2012年6月6日上午,天空上演一出“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如图所示,日面上金星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金星凌日”发生时,金星的位置应该位于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你判断的依据是光的___________。
19.如图所示为夜色中的射阳河大桥。人能看到射阳河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的______。当我们靠近桥的过程中,倒影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__(填“反射”、“折射”或“吸收” 绿光;“倒影”是正立、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__像。
三、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光现象
汽车抬头显示(如图1)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 Display),简称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的。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
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作用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它们也对汽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某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度;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选填“厚度“或“透明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如果成像不清晰,可以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
22.由于疫情的影响,寒假期间出行的人们优先选择自驾出行。
(1)小明发现车载暖风温度设置过高,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对着前挡风玻璃不断吹热风,不一会儿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内侧
B.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外侧
C.水雾消失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
D.对玻璃吹热风,只利用了提高液体的温度方法来加快蒸发
(2)小明发现夜间开车时,如果打开车内照明灯,通过挡风玻璃可以成车内景物的像,影响驾驶员的视野。请在图甲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 AB 成的像 A B ______。
(3)北方冬天下雪时,为保障交通安全,交警在积雪的路面上撒盐,路面的冰雪就会熔化,并且小明发现撒盐多的地方雪熔化得快。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他做了如下实验:在气温较低时,将-5冰块放入烧杯中并加入少量的盐,用搅拌棒搅拌约 1 分钟后,观察到冰块开始熔化,实验的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图象。分析图象可知,盐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如图甲所示),简称HUD, 是曾经应用在战斗机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汽车上采用的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某种简化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在图乙所示光路图中,若光线b竖直向上,光线c水平向右,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______:若要调节挡风玻璃所成之像的高低,可以通过______(平移/旋转)反射镜来实现;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______;结合图丙信息判断,为克服上述难题,挡风玻璃可选用______(厚度均匀/上厚下薄/上薄下厚)的形状;
(3)人眼从看远处切换为看近处时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故为了使HUD在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 可行性较高且较安全的方案是______。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4.如图所示,视力表AB放在人头部的后上方.人通过观察平面镜里视力表的像,来检查视力.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人相距5m.
(1)平面镜到人的距离为_____m.
(2)在图中画出:
①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A′B′.②视力表上A点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的光路图.
( )
25.搜集下列短文中的有用信息,分析整理后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50 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_______吸收了.
(3)请写出你知道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______.
(4)世界人们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______?我国在此方面进展如何______?
26.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入射点为O,经平面镜反射后,沿着反射光线逆向观察可以看到点光源S的像S′,请你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A和S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
(2)物理规律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证明,点光源S在平面镜所成的像S',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请你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像距等于物距。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数学中三角形相似的知识可知,人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恰好为人身高的一半,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红外线有良好的方向性,空调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空调的,故A错误;
B.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时遇到水滴发生折射和反射共同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正确;
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故C错误;
D.物体温度越高,向外辐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体温的,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
AC.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与物体大小相同的虚像,故AC错误;
B.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不管物体靠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D.潜望镜内部上下拐角处各安装一个平面镜,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都跟水平方向成45度角,影像通过两次反射使下面的一方就可以看到上面的影象,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虚像,故A错误;
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7m,平面镜到测试者的距离为
那么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测试者的距离为
故B正确;
C.若被测者远离平面镜0.1m,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D.被测者看到平面镜中“E”的像开口向南,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则视力表上“E”的开口向南,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A.“晒太阳”取暖,是由于太阳光中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会向外辐射热量,故A正确;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故B错误;
C.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通过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故C错误;
D.我们能看到月亮,是月亮能反射太阳光,而月亮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D错误。
故选A。
6.C
【详解】
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也远离平面镜,则像离人的距离变大,但是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A
【详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老师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和木质屏风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像点和甲、乙连线都没有被屏风挡住,因此甲、乙两位同学都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但像点与丙、丁连线被屏风虚像挡住,所以丙、丁两位同学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老师。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A. 挡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帮助终点计时裁判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故A错误;
B. 发令枪响的同时产生白烟,起点的运动员听到枪响立刻开始奔跑,但声速远小于光速,终点裁判先看到“白烟”,但需要过一会儿才听到枪响,所以终点计时裁判靠听枪声计时要比看到开枪产生的白烟开始计时更短,故B错误;
C. 起点裁判员打枪时一般会带耳塞,这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 若终点计时员靠听枪声记录百米赛跑的成绩刚好为12s,如果此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那么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
运动员真实的成绩为
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地面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通过树叶空隙中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在地面上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属于小孔成像,即圆斑是太阳的实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光电控制液面高度仪器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由题意可知入射角为
90°-40°=5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50°,故B错误;
C.当液面降低时,入射点右移,入射光线与水面间的夹角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故C错误;
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点左移,反射光线整体也会左移,则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CD.根据题意,水中的落日是太阳在水面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所成的虚像,由于反射面为水平,所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AD错误,C正确;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即落日到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太阳到水面的距离,与水的深度无关。故B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实验中应多次改变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将F纸板往后折,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线,但仍然发生反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也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纸板所在平面内,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故选D。
14.A
【详解】
A.将平面镜右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下移,可以射中墙上的目标,故A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左侧底部适当垫高,则入射角减小,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上移,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D.将平面镜水平向右或向左适当移动,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也不变,反射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不变,不能射中墙上的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详解】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白鹤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白鹤在振翅向上飞翔的过程中,白鹤在水中的像是虚像且大小不变,白鹤到水面的距离变大,则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40° 下降
【详解】
[1]入射光束与液面的夹角是50°,则入射角为
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的大小是40°。
[2]由于入射光线是固定的,且光在液面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当液面发生变化时,反射光线的方向与原来的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如图
由图可知,当光电屏上的点由S1移到S2时,液面下降。
17. 50° 20°
【详解】
[1]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是
90°-40°=50°
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50°。
[2]若入射角增大10°,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增大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增大
10°+10°=20°
18. 丁 直线传播
【详解】
[1]地球上的人看到金星在太阳上,故此时的金星在丁的位置。
[2]金心凌日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9. 反射 不变
【详解】
[1]水面在平静时,相当于平面镜,物体会通过水面形成等大的虚像,所以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因为光的反射。
[2]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像,所以当我们靠近桥的过程中,倒影的大小将不变。
20. 反射 等大 虚
【详解】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3]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21. 反射 45 厚度 靠近 增强 凹面镜
【详解】
(1)[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可知,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成虚像。
(2)[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3]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所以能形成两个像,形成重影。
(4)[4][5]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由于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射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为了使像更加清晰,应增加显示器射到玻璃上的光线,即增强显示器亮度,改善成像效果。
(5)[6]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凹面镜,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当汽车的远光灯位于该镜焦点位置时,射出的光接近于平行光。
22. A 晶体
【详解】
(1)[1]AB.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是因为车内水蒸气的温度高,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液化形成液态的小水滴,故小水珠出现在内表面,故A正确,B错误;
C.水雾消失了,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对玻璃吹热风,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并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蒸发的,故D错误。
故选A。
(2)[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故做物体AB关于镜面的对称图形,即为AB的像,如图所示:
(3)[3]由盐冰的熔化图像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有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故盐冰是晶体。
23. 45 平移 厚度 上薄下厚 C
【详解】
(1)[1] 若光线b竖直向上,光线c水平向右,则反射光线c和入射光线b的夹角是9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45°反射光线c和挡风玻璃的夹角为45°,即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
[2]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所以,若要调节挡风玻璃所成像的高低,可以通过平移反射镜来实现。
(2)[3][4]重影的产生是因为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物体在挡风玻璃的前后两个表面各自成像形成两个像,结合图丙信息判断,为客服上述难题,挡风玻璃可选用上薄下厚的形状。
(3)[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镜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24. 2
【详解】
(1)被测者到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距离是5m,被测者到视力表的距离是1m,所以视力表到视力表像的距离是6m,故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则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是3m-1m=2m;
(2)①分别作出视力表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②连接眼睛C和像点A′,交平面镜于O点,连接AO即入射光线,OC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5. 太阳 臭氧层 电冰箱中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详解】
(1)在太阳光谱上,位于红光外侧的是红外线,位于紫光外侧的是紫外线,它们都属于不可见光,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太阳;(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地球上的生物没有太大的伤害,但过量的紫外线会使人体皮肤粗糙,甚至患上皮肤癌,正是由于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才得以保护地球上生物受到紫外线的伤害;(3)由于电冰箱里的氟利昂泄露,而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从而形成臭氧层空洞;(4)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26.(1);(2)见解析
【详解】
(1)过O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为S的像S′。如图所示:
(2)如下图:
连接OS′,则
∠SBO=∠S′BO=90°
若人在A处看镜面中的像,在S′处,根据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则OS′与OA在同一直线上,则有
∠S′OB=∠AOC
根据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光线与界面夹角等于入射光线与界面夹角
∠AOC=∠SOB
且OB为公共边
因此可得
△SOB≌△S′OB
所以
SB=S′B
即平面镜所成的像,像距等于物距。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