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一 3.4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技术应用涉及到多普勒效应的是( )
A.雷达定位 B.利用“共鸣箱”来使声音增强
C.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 D.用超声波检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
2.下列关于多普勒效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多普勒效应是当波源和观测者相对介质运动时,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
B.机械波和光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C.当波源静止,观测者向着波源运动时,观测者接收的波速不变,波长变长
D.观测者静止,波源向着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接收的波长变短,波速不变
3.下列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汽车倒车是利用红外线原理感知障碍物的存在和距离
B.法拉第利用“力线”形象地描述了电磁场,电磁场是模拟的,不是真实存在的
C.优质的话筒线有层金属网罩,这是利用金属网罩的屏蔽作用,防止其他电信号干扰
D.干燥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会被“电”一下,这是电磁感应现象
4.两列机械波在同种介质中相向而行,、为两列波的波源,以、连线和中垂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的坐标如图所示。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点有一个观察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B.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的振幅为
C.波源产生的波比波源产生的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当观察者以的速度向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波的频率为
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木锤替代橡胶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
B.当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参与振动的频率等于声波频率
C.空气中超声波传播速度远大于普通声波传播的速度
D.超声波迎着汽车行驶方向发射,汽车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低
6.渔船上的声呐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方鱼群的方位。某渔船发出的一列超声波在时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图为质点的振动图像,则( )
A.该波的波速为
B.该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C.若鱼群向着渔船方向游过来,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器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可能为
D.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2m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振子运动半个周期的路程一定等于两倍振幅
B.通过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发生变化可测血流速度,是利用了波的干涉
C.将摆钟从成都龙泉山的山脚移动到山峰,摆钟的周期将变大
D.“闻其声不见其人”是波的衍射现象
8.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频率发生了变化
B.要发生多普勒效应,波源和观察者必须有相对运动且两者间距发生变化
C.火车向你驶来时,你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低,火车离你远去时,你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变高
D.只有声波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9.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从远处水平匀速地飞至某同学头顶上空,若飞机振动的频率始终不变,从听到声音至飞机飞临该同学头顶上空时刻前,他听到的飞机声音的音调(即频率)( )
A.不变,且一直与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
B.不变,且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低
C.不变,且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一直比飞机实际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但音调逐渐变低
10.如图为由波源S发出的波在介质平面中某一时刻的情形,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实线与虚线等间距分布。设波源频率为20Hz,观察者在1s内由A运动到B,则观察者在这1s内接收到完全波的个数为( )
A.18个 B.19个 C.20个 D.21个
11.关于波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列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某点相遇,则该处质点的位移始终最大
B.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传播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
C.当机械波发生反射时,其频率不变,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
D.当接收者远离波源时,波源发出的频率变低
12.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坐在两条船里,同学甲在船上每隔1s敲响一下水里的钟,且在他敲响第一下的瞬间同时敲响放在船上的另一个钟;当乙同学听到从水里传来的第3声钟响的同时,听到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为140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船相距约为2505m
B.两船相距约为1020m
C.若某时刻开始两船向同一方向运动,当同学乙听到从水中传来的钟声间隔略小于1s,则甲船速度一定大于乙船速度
D.若某时刻开始两船向同一方向运动,当同学乙听到从水中传来的钟声间隔略小于1s,则甲船速度一定小于乙船速度
13.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波长很短,广泛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实践.关于超声波及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速度大于次声波的速度
B.超声波的频率越高衍射本领越强
C.高速公路上的测速仪发出超声波波长大于所接收波的波长,说明此时车正在靠近测速仪
D.“彩超”检查身体时,超声波迎着血液流动方向发射,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低于其发射的超声波的频率
14.一频率为的声源以的角速度沿一半径为的圆周(圆心为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一观察者站在离圆心很远的P点且相对于圆心静止,如图所示,则观察者接收到( )
A.声源在A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
B.声源在B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
C.声源在C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等于
D.声源在D点时发出声音的频率小于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连续均匀的海浪冲击下,停在海面的小船上下振动,是共振现象
B.受迫振动的振幅由驱动力的大小决定,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
C.医生利用超声波测定病人血管中的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D.寺庙里的大钟被撞击后我们会感觉到余音不绝,这属于声波的衍射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波源S不动,每秒发出30个完全波。如果观察者1 s内由位置A移到位置B,则 1 s内将接收到________个完全波;如果观察者1 s内由位置C移到位置D,则1 s内将接收到________个完全波。
17.太空中一束激光频率为,射向迎面飞来的卫星,卫星的速度为u,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卫星上的观察者观测到激光的传播速度为______,卫星接收到的激光的频率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高铁进站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尖锐,其原因是:当声源靠近人时,单位时间被人接收的声波的个数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声源静止时的,导致人接收到的声音的________(选填“频率”“周期”或“波长”)变大。
1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
(2)当波源和观察者向同一个方向运动时,一定发生多普勒效应。( )
(3)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大。( )
三、解答题
20.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作战的需要,现在的战斗机飞得越来越快,甚至有些飞机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假设某爆炸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3 m/s,一架战斗机正在爆炸点附近远离它飞行,要使飞行员听不到爆炸声,飞机飞行的速度至少多大?
21.某雷达站正在跟踪一架飞机,此时飞机正朝着雷达站方向匀速飞来.某一时刻雷达发射出一个雷达波脉冲,经过2×10-4s后收到反射波;再隔0.8s后再发出一个脉冲波,经过1.98×10-4s收到反射波,问;
(1)雷达波是超声波还是电磁波?波速为多少?
(2)若雷达波的频率为1.5×1010Hz,此波的波长为多少?
(3)飞机的飞行速度为多少?
22.蝙蝠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一只蝙蝠以的速度垂直于墙飞行,且以的频率发超声波,并经接收到回声。若声速是,求蝙蝠发射超声波时离墙的距离及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波长?
23.为了理解多普勒效应,可以设想一个抛球的游戏(如图)。设想甲每隔向乙抛一个球,如果甲、乙都站着不动,乙每隔接到一个球。如果甲抛球时仍然站着不动,而乙以一定速度向甲运动,这时乙接球的时间间隔是否还是?如果乙靠向甲的速度增大,乙接球的时间间隔是否会有变化?
24.一只汽船以4 m/s的速度在无风河面上航行,船上发出一声鸣笛,旅客在3 s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悬崖离汽船原来的位置有多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雷达定位是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原理,选项A错误;
B.共鸣箱利用的是共振的原理,选项B错误;
C.医生利用超声波探测病人血管中血液的流速,是利用了声波的多普勒效应,选项C正确;
D.用超声波检测金属、陶瓷、混凝土中是否有气泡,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选项D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A.多普勒效应是当波源和观测者相对介质运动时,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同的现象,A正确;
B.机械波、电磁波和光波都会发生多普勒效应,B正确;
C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靠近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波速不变,根据
波长变短,C错误D正确。
故选C。
3.C
【详解】
A.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A错误;
B.法拉第利用“力线”形象地描述了电磁场,电磁场是模拟的,但是电磁场是真实存在的,B错误;
C.优质的话筒线在信号传输线外又多包了一层金属网,起到静电屏蔽作用, C正确;
D.在天气干燥的季节,脱掉外衣后再去摸金属门把手时,常常会被“电”一下,这是静电现象,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
A.由图像可知,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而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起振方向相反,A错误;
B.两列波到达O点时总是同相位,振动加强,因此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的振幅为,B错误;
C.两列波的波长均为4m,产生明显衍射条件相同,C错误;
D.当观察者以的速度向点运动时,观察到的波速为
根据
可得观察者接收到波的频率
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A.音叉振动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故A错误;
B.波传播时,介质的振动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故B正确;
C.超声波也是声波,传播速度与普通声波相同。故C错误;
D.汽车越快,反射回波的频率越高。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
A.该波的波速为
故A错误;
B.t=0时刻质点P沿y轴正方向运动,所以此时质点P应位于波传播方向波形的下坡,则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B错误;
C.鱼群反射超声波的频率为
若鱼群向着渔船方向游过来,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器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应大于,不可能为8×104Hz,故C错误;
D.时间内,质点运动了个周期,质点运动的路程为
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弹簧振子在四分之一个周期里运动的路程不一定等于一个振幅,弹簧振子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在二分之一个周期里运动的路程等于二倍振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利用多普勒效应,当间距变化时,接收的频率与发出的频率不相同,则可测量血流速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摆钟移动时,周期将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隔墙有耳与只听其声不见其人都是波的衍射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详解】
AB.发生多普勒效应时,波源频率并没有发生变化,波源和观察者必须有相对运动,且两者间距发生变化才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波源和观察者间距变小,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高,听到的声音音调变高,当波源和观察者间距变大,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频率低,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故C错误;
D.所有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飞机和人的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S为飞机,P为该同学,利用运动的分解把飞机的速度v分解为两个速度,得到v1=v cos θ,v1为靠近速度,飞机逐渐靠近该同学,θ角逐渐增大,v1逐渐减小,根据多普勒效应规律,人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
知,随着v1逐渐减小, 接收到的频率越来越低,但始终高于飞机实际声音频率f0,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
波源频率为20Hz,假设观察者不动,观察者每秒钟接收到20个完全波.由于图中A、B间距离为一个波长,观察者与波源相互远离,所以1 s内观察者将比静止时少接收1个完全波,所以观察者接收到19个完全波。
故选B。
11.B
【详解】
A.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某点相遇,振动总是加强,但质点的位移有时最大,有时为0,故A错误;
B.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传播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
C.波发生反射是在同一种介质中,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均不变,故C错误;
D.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接收者远离波源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低,而波源频率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AB.由题意可得
=+2Δt
即
m/s=m/s+2×1s
解得
x≈2505m
故A正确,B错误;
CD.若某时刻开始两船向同一方向运动,当同学乙听到从水中传来的钟声间隔略小于1s时,根据多普勒效应规律可知,若向右运动,则甲船速度大于乙船速度,若向左运动,则甲船速度小于乙船速度,故CD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
A.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次声波的速度一样,A错误;
B.超声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越不容易发生衍射,B错误;
C.高速公路上的测速仪发出超声波波长大于所接收波的波长,说明超声波的频率小于所接收波的频率,根据多普勒效应,接收到的频率变高,说明此时车正在靠近测速仪,C正确;
D.用超声波测血液流速,超声波迎着血液流动方向发射,血液流速越快,仪器接收到的反射回波的频率越高,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声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当声源和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将声源运动到ABCD四个点时,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方向画出来,可以得到A点有接近观察者的趋势,C点有远离观察者的趋势,声源在BD两点的速度方向,垂直O点与观察者的连线。所以在BD两点,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就等于声源的频率,而在A点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大于声源的频率,在C点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小于声源的频率。
故选B。
15.C
【详解】
A.上下振动的小船是受迫振动,A错误;
B.受迫振动的频率由驱动力的频率决定,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无关。B错误;
C.医生利用超声波测定病人血管中的血流速度,这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C正确;
D.寺庙里的大钟被撞击后我们会感觉到余音不绝,这属于声波的反射。D错误。
故选C。
16. 31 28
【详解】
如果观察者在A点不动,观察者每秒将接收到30个完全波,由于观察者1 s内由位置A移到位置B(恰好为一个波长)将多接收一个完全波,所以1 s内观察者将接收到31个完全波。同理,如果观察者1 s内由位置C移到位置D,每秒将少接收到2个完全波,故接收28个完全波。
17. c 大于
【详解】
[1][2]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可得卫星上的观察者观测到激光的传播速度为c,因为激光和卫星是相向运动,所以根据开普勒效应可知卫星接收到的激光的频率大于。
18. 大于 频率
【详解】
[1][2]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当声源靠近人时,单位时间被人接收的声波的个数大于声源静止时的个数,从而导致人接收到的声音的频率变大。
19. 错误 错误 错误
【详解】
略
20.
【详解】
要使飞行员恰好听不到爆炸声,即飞行员正好一个声波也接收不到,则他随战斗机运动的速度应与波峰前进的速度一样,即战斗机应以的速度飞行远离爆炸点。
21.(1)3×108m/s;(2);(3)
【详解】
(1)雷达波是电磁波(或微波、或无线电波)
波速即等于光速
c = 3×108m/s
(2)由
(3)由
22.,
【详解】
声音传播时蝙蝠也在向前运动,设蝙蝠的速度为,声音的速度为,蝙蝠发出超声波时到墙的距离为,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由
解得
23.乙以一定速度向甲运动,乙接球的时间间隔小于,如果乙靠向甲的速度增大,乙接球的时间间隔是会有变化
【详解】
当甲乙均不动时,相当于观察者乙与波源甲相对静止,观察到的频率等于波源震动的频率,当乙以一定的速度向甲运动,相当于观察者向波源靠近,由于间距缩短,观察着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增大,乙接到球的时间会缩短,乙接球的时间间隔小于,如果乙靠向甲的速度增大,相当于观察者向波源靠近的比较快,间距缩短的较快,观察者接受到的波的频率增大的较快,乙接到球的时间会继续减小。
24.516 m
【详解】
如图所示,设船发出鸣笛声于B处,旅客听到回声位置在A处,即3 s内汽船前进了A、B间距离l,则声波经过(2s-l)的距离。有
v声t=2s-l=2s-v船t
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