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3 23: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如图所示,某一烟花燃放了绝美的焰火.有关烟花腾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烟花的速度越小,其加速度也越小
B.烟花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C.烟花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烟花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2.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3.关于公式a=及v=v0+a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B.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
C.该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不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D.末速度v一定比初速度v0大
4.物理学中某个物理量D的变化可以记为,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间隔可以记为;变化量与之比就是这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简称变化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恒定不变,则表明该质点一定做匀速运动
B.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越大,则表明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C.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则表明该质点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则表明该质点一定做匀速运动
5.钢架雪车也被称为俯式冰橇,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运动员需要俯身平贴在雪橇上,以俯卧姿态滑行。比赛线路由起跑区、出发区、滑行区及减速区组成。如图,若减速区AB间距离为200m,运动员某次用时15s通过减速区以某一速度通过终点,假设运动员在AB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以上数据可以确定(  )
A.运动员通过A点时的速度 B.运动员通过B点时的速度
C.运动员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 D.运动员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6.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有可能很小,但不能为零
D.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可能比前一阶段大
7.结合图中交代的情境及数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汽车速度为108 km/h,紧急刹车时间为2.5 s(可视为匀减速至静止),由此可得汽车刹车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12.5 m/s2
C.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刘翔在110 m栏比赛中通过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v=8.42 m/s
D.位于点燃火药的炮膛中的炮弹的速度、加速度可能均为零
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大
B.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C.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物体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9.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B.物体速度变化很快,其加速度一定很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一定不变
10.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加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
B.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
C.位移逐渐减小
D.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11.如图所示,汽车在做直线运动过程中,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Δt以后,速度变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矢量,Δv是标量
B.图甲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
C.图甲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D.图乙中汽车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12.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38金、32银、18铜的优异成绩。这些项目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跳水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研究其跳水动作可将她视为质点
B.巩立姣以20米58的成绩夺得女子铅球比赛金牌,20米58指铅球在空中运动的位移大小
C.苏炳添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D.马龙在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把乒乓球以原速率打回,该过程乒乓球的加速度为0
13.下列各组物理量均属于矢量的一组是(  )
A.力、路程 B.位移、速率
C.时间、瞬时速度 D.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
14.小型轿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最短时间叫百公里加速时间,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参数。国产汽车比亚迪“唐”,尾部标识4.5s是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则该车百公里加速的最大平均加速度约为(  )
A.5.6 B.6.2
C.9.9 D.22.2
15.日常生活中一般只有笼统的“快”和“慢”,这里有时指的是速度,有时指的是加速度,有时也有其他含义。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的是(  )
A.火车跑得比汽车快 B.这个车起步很快
C.骑自行车上学比走路快 D.小明是班里反应最快的
二、填空题
16.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B.物体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一定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物体的速度也不断减小
E.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增大
F.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G.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H. 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时,速度一定减小
17.对于加速度变化非常快的物体,常常用“急动度j”等来描述物体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类比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则“急动度j”的定义式是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
18.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则速度将______(变大或变小)
三、解答题
19.根据速度的定义,当极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反映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就是图像上t时刻对应点切线的斜率)。类比瞬时速度的定义,请写出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20. 某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秒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m/s。
(1)求加速度;
(2)如遇紧急情况,2秒内速度从25 m/s减为零,设这个过程也是匀变速运动,求这个过程加速度。
21.某同学以3.5m/s的速度向车站跑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时间充足。于是,他在10s内把速度减小到了1m/s。求他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2.2018年11月13日20时41分许,在西安市纺渭路附近,一辆面包车和一辆水泥搅拌车相撞造成10人死亡,2人受伤。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取g=10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若两辆车各以36km/h的速度相向行驶,发生碰撞后停止运动,碰撞时间为1.2×10-3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加速度与速度大小无关,A错误;
B.加速度是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B正确;
C.由加速度定义式可知,速度变化量大时,因为时间长短未知,所以加速度不一定大,C错误;
D.加速度与瞬时速度无关,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A.由
可知,当知道速度的变化量,但不知道Δt的大小时,无法确定加速度的大小,A错误;
B.高速匀速飞行的战机,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为零,B正确;
C.速度为零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C错误;
D.加速度很大,说明速度变化很快,速度可能很快变大,也可能很快变小,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公式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与Δv、Δt无关,A错误;
B.加速度a的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即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无关,B正确;
C.加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C错误;
D.物体做加速运动,末速度大于初速度,物体做减速运动,末速度小于初速度,D错误。
故选B。
4.B
【详解】
AB.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则表示加速度,故恒定不变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故A错误,B正确;
CD.若D表示某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则不变,表示加速度变化的快慢一样,加速度变化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为零,代表加速度为零,则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处于静止状态,故C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AB间距离和通过的时间,则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以求得运动员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无法求得两个端点的瞬时速度以及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
故选D。
6.D
【详解】
AC.速度和加速度大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有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故AC错误;
B.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和完成这一变化的时间的比值,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D.若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可能为零,故A错误;
B.汽车的初速度为

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的大小为12 m/s2,故B错误;
C.由
可得刘翔在110 m栏比赛中通过全程的平均速率约为
故C正确;
D.位于点燃火药的炮膛中的炮弹的速度可能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很大,因为加速度与速度无关,A错误;
B.物体有加速度,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B错误;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物体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C正确;
D.物体加速度增大,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选项A错误;
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速度变化很快,其加速度一定很大,选项B正确;
C.根据
可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就越大,选项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选项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B.虽然加速度减小,但方向仍然与速度方向同向,则速度依然增加,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
CD.质点依然沿原方向运动,则位移增加。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位移将继续增大。故C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
A.速度、速度变化量以及加速度均是矢量,A错误;
BC.题图甲中汽车做加速运动,则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B错误、C正确;
D.题图乙中汽车做减速运动,则速度v1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研究全红婵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的姿态,全红婵不可看作质点,故A错误;
B.巩立姣以20米58的成绩夺得女子铅球金牌,20米58不是指铅球路径的长度,即不是在空中运动的路程,故B错误;
C.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83秒刷新亚洲纪录,该过程苏炳添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
故C正确;
D.马龙在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把乒乓球以原速率打回,该过程乒乓球速度的变化量不为零,则其加速度不为0,故D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
力、位移、瞬时速度、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求合时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是矢量,路程、速率和时间,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
100km/h≈27.8m/s,则平均加速度为
故选B。
15.B
【详解】
A.火车跑得比汽车快,是指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大,A错误;
B.这个车起步很快,是车的速度变化快,是指这个车的加速度大,B正确;
C.骑自行车上学比走路快,是指自行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大,C错误;
D.小明是班里反应最快的,是指小明的时间最短,D错误。
故选B。
16.FG##GF
【详解】
A.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如高速匀速行驶的高铁,速度很大,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
B.物体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C错误;
D.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物体的速度不一定减小,也可能增大,如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一致时,故D错误;
E.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不一定增大,如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故E错误;
F.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故F正确;
G.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所以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故G正确;
H.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与规定的正负方向无关,故H错误。
故选FG。
17. m/s3
【详解】
[1]类比加速度a是描述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则“急动度j”的定义式是
[2]加速度的单位是m/s2,则急动度的单位是m/s3
18.变大
【详解】
[1]物体做加速运动,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变大.
19.加速度的定义,极小时,即为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反映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就是图像上t时刻对应点切线的斜率)。
【详解】
类比瞬时速度的定义:
加速度的定义,极小时,即为t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反映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就是图像上t时刻对应点切线的斜率)。
20.(1)2 m/s2;(2)-12.5 m/s2
【详解】
(1)由 v=v0+at,有
(2)由 v=v0+at,可知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1.0.25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详解】
他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则大小为0.25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22.有生命危险
【详解】
依题意,可知汽车初速度v0=10m/s,末速度v=0,时间t=1.2×10-3s。根据加速度公式得
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的大小为833g;因为833g>500g,超过了死亡加速度,所以有生命危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