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05: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五四运动的参加者许德珩回忆说:“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于辛亥革命。”得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敢于彻底反帝反封建
B.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C.标志着在中共的领导下,无产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D.确定了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2.下图是郑州网红打卡地,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土、发扬革命传统而修建的,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时间是
A.1922年2月 B.1923年2月 C.1923年9月 D.1923年7月
3.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它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它”是( )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4.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此运动却遭受了下列哪一军阀的镇压( )
A.袁世凯 B.段祺瑞 C.冯国璋 D.吴佩孚
5.“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这些条件逐步具备了。”据此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
A.共产国际的援助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6.1920年11月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音》,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B.注重提升百姓知识水平
C.全力支持文化文化事业 D.注重提高工人思想觉悟
7.“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对“全新时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B.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
C.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观察下图中的时间可知,这一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重大胜利 D.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成立了
9.1923年2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两万多名工人举行大罢工,很快,12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瘫痪。同年2月7日,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B.工人运动对经济具有破坏性
C.工人阶级不具备革命领导力 D.工人阶级所具有的伟大力量
10.20世纪40年代,有一批食品在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保质期三年。这批食品的保质期到
A.1944 年 11 月 B.1943 年 11 月
C.1941 年 11 月 D.1945 年 11 月
1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被称为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主要是因为中国革命
①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②实现了国共两党联合 ③有了新的领导 ④以三民主义为指导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1921年7月底,与会代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与会代表”参加的会议标志着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中共二大顺利召开 D.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13.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制定了( )
A.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 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14.1921年7月底,与会代表由李达夫人王会悟做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再从狮子汇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岛,最后转登王会悟预订的游船。“与会代表”参加的会议标志着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15.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关于董老所咏事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了第一个党章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3人 D.决定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机罢工。
(1)由材料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这次运动的性质从材料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反映出来?
(3)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
(1)据材料一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较有影响力的包括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周恩来在天津成立的觉悟社等。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大会于 1921年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还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会议?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四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4)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阶级首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证了运动的胜利。从此中国的革命有了新的阶级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的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革命的方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选项A符合题意;“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是指北伐战争,五四运动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确定党的最高目标的是中共二大不是五四运动,故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
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二七纪念塔”是纪念1923年2月7日的京汉铁路大罢工被镇压而建立的,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行了顶峰,B项正确;其他时间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3.D
【详解】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故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指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A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此时中国共产党尚未诞生,排除B项;始于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此运动却遭受了下列吴佩孚的镇压,以失败告终,D项正确;袁世凯此时已经死去, 段祺瑞此时已经下台, 冯国璋此时已经死去,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B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共产国际的援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也是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但不符合材料信息。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信息对选项进行分析,四个选项内容都是共产党诞生的条件,但是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其他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6.D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1920年11月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创办《劳动音》,向工人宜传马克思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杂志由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从杂志名和《劳动音》的宗旨看,其深入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说明中国共产党注重提高工人思想觉悟。D项正确;A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7.A
【详解】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反映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A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是在1924年,B排除;南昌起义是在1927年,C排除;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爆发,D排除。故选择A。
8.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成立了,D项正确;洋务运动体现的是中国开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体现出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重大胜利,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A
【详解】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项正确;工人运动对经济具有破坏性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工人阶级不具备革命领导力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工人阶级所具有的伟大力量不是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中得出的教训,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
依据题干“民国三十年十一月”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民国三十年十一月的具体时间是1912+30-1=1941年,保质期是3年,应该到1944年11月,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以社会主义为新目标,①正确;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是1924年,不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促成,②错误;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③正确;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不是以三民主义,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项。
12.A
【详解】
根据材料“1921年7月底……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游船”及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潮的一艘游船上。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B项;1922年中共二大顺利召开,排除C项;1935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项正确;1921年的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排除B项;1949年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规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排除C项;1921年的中共一大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进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A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5.D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南湖泛舟、王尽美”可知,这是指,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在南湖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它通过了第一个党章,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参加会议的代表共13人, 排除ABC三项; 它决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16.(1)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
据材料一“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结合所学概括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2)
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其中材料中“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句话最能体现这场运动的性质,“外争国权”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内惩国贼”体现了反对封建主义。
(3)
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7.(1)增加了现实政治的宣传。(符合题意的其它答案也可)
(2)主要方式:发表文章;建立团体等。
(3)会议:中国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共一大)。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或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诞生)。
(4)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
根据材料可知,“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说明从一般宣传转向现实的政治斗争宣传。
(2)
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在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说明传播方式是发表文章;“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相关团体”说明传播方式是建立团体;根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展现出巨大的力量,所以还注重在工人阶级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等。
(3)
根据材料可知,“大会于 1921年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指的是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大会的内容可知,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
根据材料可知,“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说明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