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7.1 力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足球运动员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仅仅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球的速度大小不变
B.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C.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球给头的力比头给球的力大
D.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脚并没有感觉疼痛,说明球没有给脚力的作用
2.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 8 牛,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 )
A.一定等于零 B.一定等于16 牛 C.可能等于零 D.可能等于16牛
3.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正确的是(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之间的作用力等大
4.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不会发生形变
C.物体受力时,只有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D.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
5.如图所示,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
B.吊在天花板下保持静止的电灯
C.在公路上加速直线行驶的小车
D.在空中减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
6.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景都蕴含着物理原理,如用鸡蛋碰石头时鸡蛋碎了,关于“鸡蛋碎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是施力物体
B.石头给鸡蛋的力大于鸡蛋给石头的力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 用力将跳板压弯
B.用力推动购物车
C.用力拉开拉力器
D.用力将弓拉开
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9.图中修理师傅正在用六角扳手拧螺母,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A点比B点更容易拧开螺母,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上述三项都无关
10.下列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在开门的时候,用手推在A处比推在B处省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在将门推开的过程中,表示力能使物体的______发生改变。
12.力是物体间的_______。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可以_______;图(b)主要表法力可以 ________。
13.根据如图提供的图、文信息,简要写出其所揭示的物理规律:
(1)_____;
(2)_____。
14.如图所示,质量60kg的甲同学、质量50kg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对甲的推力为______N。乙向后退,看到甲也后退,说明______。
15.在龙舟比赛中,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水”或“船桨”);相对于站在岸上观看比赛的观众,龙舟是______的。
三、综合题
16.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并且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愿望。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的英姿,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各项任务后,在返回的过程中,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将通过一段黑障区(所谓黑障区就是航天器返回舱返回大气层时,因表面超高速摩擦形成高温等离子区导致无线电信号衰减至中断的飞行区段),这一段时间飞船将“烧成”一个大火球,如图所示,而飞船内的宇航员和设备则安然无恙,因为飞船外壳上的烧蚀层先熔化后汽化,从而吸收了大量的热保护了飞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系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的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
(3)宇航员在太空中交谈时,采用的方式为_____(选填“直接交谈”或“用无线电设备”),因为_____。
17.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并且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愿望.如图所示,是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时的英姿,请问:
(1)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________,受到的重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和力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3)若不穿舱外航天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能否走出舱外活动?运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说出一条理由.
答: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橡胶颗粒,是为了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摩擦力.
(5)飞船在进入地球同步椭圆轨道时,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飞船的____能减少,速度将______.
18.2012年8月6日,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如图甲所示),登陆后不久,就发回了火星表面的高清图片,标志着人类探索火星的征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好奇号”火星车长3.0m,宽2.8m,高2.1m,装备6个直径为0.5m的铝制车轮,整车质量约为900kg.由于“好奇”号火星车的重量太大,无法使用安全气囊进行着陆,在最后的下降阶段,由一个被称为“天空起重机”的反推火箭为火星车减速(如图乙).在“天空起重机”与火星车之间有三条尼龙索连接着,一旦火星车接触火星表面,并被传感器检测到后将切断连接,悬停式反推火箭将往一个方向飞走,离开火星车的安全区域.
(1)已知火星表面的引力约是地球的38%,则“好奇号”登陆火星后的质量_____,重力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天空起重机”把“好奇号”安全着陆到火星的过程中,应用到的力学知识有:_____、_____(写出两点).
(3)研究表明,太空中的某种带电粒子会对探测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可以排除的是( )
A.原子核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19.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空心锤子
在生产和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我们常常要使用锤子。如在墙上钉钉子时,我们用锤子反复击打钉子,钉子便进入墙里。但是,在宇宙空间,当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给物体一个作用力,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向背离物体的方向运动,并且敲击时的作用力越大,人和锤子就会被弹的越远,根本无法进行再次敲击。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科学家把宇航员用的锤子设计成空心的,并在里面装入一定量的钢砂,当手握锤子敲击物体时,锤子会把受到的反作用力传给钢砂,使原来处于相对静止的钢砂运动起来。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同时产生热量,减慢了锤子的运动,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由此攻克了在宇宙空间不能用锤子反复敲打物体的难题。
(1)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________而发声。而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2)文中叙述到物体受力运动的同时,人和锤子也会反向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3)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介绍空心锤中装入钢砂“使锤子不会反跳起来”本质原因的文字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并且球的速度大小也发生变化,故A错误;
B.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体现在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故B正确;
C.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球给头的力等于头给球的力,故C错误;
D.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给脚有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如果二力三要素相同,则二力合力是二力之和或者说是原来一个力的二倍,所以如果原来的力不为零,则合力一定不为零,如果原来的力为零,则合力为零;所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8牛,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等于16牛。
故选B。
3.D
【详解】
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产生一作用力,同时石头对鸡蛋也产生一作用力,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
A.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两个不接触的磁铁也能产生吸引或排斥的作用,故A错误;
B.用力挤压玻璃瓶,玻璃瓶也会发生形变,不过不明显罢了,故B错误;
C.物体受力时,物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施力物体同时一定也是受力物体,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物体速度大小改变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叫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A.在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运动员运动方向改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吊在天花板下保持静止的电灯,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故B符合题意;
C.在公路上加速直线行驶的小车,其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空中减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改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受到力的作用,是受力物体,故A错误;
B.石头给鸡蛋的力和鸡蛋给石头的力使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
CD.“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受到力的作用,形状发生变化,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
A.用力将跳板压弯,体现在跳板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力推动购物车说明小车开始运动,获得一个速度,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符合题意;
C.用力拉开拉力器则拉力器被拉长,形状发生变化,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力将弓拉开则弓的弯曲程度变大,形状改变,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A.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空中飞翔的小鸟受到的重力等,故A错误;
B.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故B错误;
C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因此有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C
【详解】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力的大小、方向一定时,力的作用点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在远离螺母的A处用力更容易拧开,这是因为力臂越长,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选C。
10.B
【详解】
A.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图中缺少摩擦力的示意图,故A错误;
B.物体在斜面上自由滑下,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B正确;
C.沿斜面向下推动物体,此时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图中缺少摩擦力的示意图,故C错误;
D.物体靠惯性滑上斜面,不受推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1. 作用点 运动状态
【详解】
[1][2]由图知,A、B两处的位置不同,力的作用点不同,用手推A处比推B处更容易将门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把门推开的过程中,门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12. 相互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详解】
[1]物理学规定,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由图(a)得,用力拉锯条,锯条变弯曲,锯条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由图(b)得,用力抛小球,小球飞出去,小球在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1)[1]由图示知,甲推乙,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受到力的作用由静止向后退,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状态。
(2)[2]甲推乙,而甲也向后退,是因为甲推乙的同时,也受到乙的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 60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详解】
[1][2]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乙由于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乙会向后退,同时看到甲也会后退,这是因为甲也受到了乙对他的作用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的推力和乙对甲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乙对甲的推力也为60N。
15. 水 运动
【详解】
[1]全体划桨手用桨向后划水(给水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所以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2]以站在岸上观看比赛的观众为参照物,龙舟与观众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龙舟是运动的。
16. 不变 相互 运动状态 用无线电设备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
(1)[1]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位置无关,故宇航员在太空上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不变。
(2)[2][3]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此时宇航员对绳子有力的作用,而由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绳子对宇航员也有力的作用;当宇航员受到绳子的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
(3)[4][5]宇航员在太空中交谈时,只能用无线电设备,因为太空处于真空状态,声音无法传播。
17. 不变 变小 相互的 运动状态 不能 太空没有大气压或者太空温度太高(太低) 增大 势 增大
【详解】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改变,与在地球上相比,航天员在太空上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变小.
出舱的航天员与轨道舱之间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绳.当航天员意外漂离轨道舱时,可拉着绳子返回轨道舱.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若不穿舱外航天服,只带氧气瓶,航天员不能走出舱外活动.
因为太空没有大气压、太空温度太高(太低).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手掌部分有灰色的橡胶颗粒,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5)飞船在进入地球同步椭圆轨道时,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高度变小,飞船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速度将增加.
18. 不变 变小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详解】
(1)火星车从地球到达火星,位置发生变化,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已知火星表面的引力约是地球的38%,所以火星车受到的重力相对于在地球上变小.
(2)“天空起重机”的反推火箭为火星车减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减速的原因是反推火箭产生的反作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中子不带电,所以不会对探测器的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故答案为D.
19. 振动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相互的 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
【详解】
(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锤子击打钉子时,钉子由于振动而发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太空是真空,所以宇航员在太空敲击物体时,听不到声音;
(2)[3] 宇航员用锤子敲击物体,物体会运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当敲击钉子时,钉子也会给人和锤子一个相反的力,导致它们向后运动;
[4] 钢砂运动产生的相互摩擦克服了此状态下的反作用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