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一 2.2 位移变化规律
一、单选题
1.一人乘坐电梯时,用智能手机采集到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甲、丙所示(坐标图乙、丁依次为图甲、丙的简化图)。若选取加速度向上为正方向,据此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电梯下行状态 B.甲图是电梯上行状态
C.丙图是电梯下行状态 D.甲、丙图都是电梯上行状态
2.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s内与刹车5s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B. C. D.
3.做匀减速运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后停止,若在第1s内位移是14m,则最后1s的位移是( )
A.3.5m B.3m C.2m D.1m
4.无人机航拍以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中平台进行摄影。某款质量m=1kg的摄影无人机开始悬停在湖面一定高度处,为了全景拍摄景物,无人机先加速下降至v1=4m/s再匀速下降最后减速下降至速度为零。接着无人机加速上升达到v2=6m/s随即减速上升为零时,恰好升至原来高度。已知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2m/s2,a2=1m/s2.忽略空气阻力影响,求无人机:上升的高度H ( )
A.24m B.27m C.32m D.42m
5.一人从雪坡上匀加速下滑,他依次通过a、b、c三个标志旗,已知xab=8m,xbc=12m,他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都等于2s,则他通过a、b、c三个标志旗的速度分别是( )
A.va=3m/s,vb=4m/s,vc=5m/s
B.va=4m/s,vb=5m/s,vc=6m/s
C.va=4m/s,vb=6m/s,vc=8m/s
D.va=3m/s,vb=5m/s,vc=7m/s
6.物体沿直线运动,在0~3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0~1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2m
B.1~3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0~3s内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0~3s内物体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起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单位:m)与时间(单位:s)的关系式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刹车过程中最后1 s内的位移是5 m
B.刹车过程中在相邻1 s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为10 m
C.从刹车开始计时,8 s内通过的位移为80 m
D.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11∶9
8.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地驶向B地,并停止在B地,A、B两地相距s,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1;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2.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到B所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9.2018年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实现量产,全球首款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将投入到商业化运营。某车在试车时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0~10秒内汽车先以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3秒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8秒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秒时恰好停止,则10秒内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1.5m/s B.3m/s C.4.5m/s D.5.6m/s
10.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s时A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0~6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C.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0-6s内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11.一同学坐火车从郑州回信阳,在火车进站前他发现铁路边有等距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经过他面前(可视为该同学与电线杆相遇)时该同学开始计时,5s时第10根电线杆恰好经过他面前,火车在25s时停下,此时恰好有1根电线杆在他面前。若火车进站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火车速度为0时,铁路边的电线杆根数为( )
A.18根 B.22根 C.25根 D.26根
12.2020年7月1日8时,D5095次从榆林火车站驶出,一路南下奔向古都西安,标志着陕北革命老区榆林进入动车时代。某动车进西安站前刹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则( )
A.动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8m/s
B.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2
C.动车刹车至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为6s
D.动车在刹车后5s内的位移大小为40.5m
13.滑板运动员以一定初速度冲上固定斜面后又滑回来。若忽略一切阻力,滑板运动员在斜面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某记者利用相机每隔相等时间拍摄了三张运动员在斜面上时的照片,照片中运动员与斜面的相对位置如图a、b、c所示。忽略人体姿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拍摄顺序为a、b、c,则运动员在c位置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B.若拍摄顺序为a、c、b,则运动员在c位置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C.若拍摄顺序为c、b、a,则运动员在c位置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D.若拍摄顺序为b、c、a,则运动员在c位置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14.一物体从t0=0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位移中点时刻为t1,速度为v1,中间时刻为t2,速度为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v1=v2 B.t1>t2,v1>v2
C.t1<t2,v1<v2 D.t1<t2,v1>v2
15.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1~2s时间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B.在1~3s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在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m/s
D.在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m/s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图像,比较前内三个物体
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平均速率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
比较前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________________;
平均速率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填“>”“=”“<”)
17.从图可知此图为某汽车直线运动的图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的初速度为______m/s,汽车在前10s内的加速度为______m/s2,在50s时间内的总位移为_______m。
18.小车以初速度1m/s、加速度1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s内位移是___________m,2s末速度达到___________m/s。
19.一汽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刹车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2t-3t2,则它在3s内行驶的位移大小等于______
三、解答题
20.如图甲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如图乙所示为“冰爬犁”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沿直线运动的x-t图像,根据图像,求:
(1)“冰爬犁”第2s内的位移,前5s的路程和总位移;
(2)“冰爬犁”在各时间段的速度;
(3)画出“冰爬型”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沿直线运动对应的v-t图像。
21.近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正在快速提升。为检测某新能源汽车的刹车性能,让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汽车以初速度72km/h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1s后汽车的速度减为54km/h。求:
(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从刹车至停止,行驶的时间和位移大小。
22.2016年8月1日,宁波市32家驾校105辆教练车正式推行“计时培训、计时收费”的新型学驾模式。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刹车性能,因此在驾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驾驶技术外,还要学习和积累一些适应不同车型的驾驶经验。现有甲、乙两辆汽车正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大小均为v=10 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t0=0.5 s)。甲车司机之前为了熟悉车况,驾驶车辆进行了一段空挡滑行,根据经验计算出滑行加速度大小为a0=0.5 m/s2,已知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
(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停车线x=16 m,他在刹车过程中发现预计的停车位置离停车线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在车头离停车线x′=4 m时停止刹车让车做空挡滑行,车头恰好停在停车线前,则甲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在(1)的情况下,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23.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这时一辆自行车在汽车后方相距20 m的地方以6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则自行车能否追上汽车?若追不上,两车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24.足球比赛中,经常使用“边路突破,下底传中”的战术,即攻方队员带球沿边线前进,到底线附近进行传中,某足球场长90m、宽60m、攻方前锋在中线处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在地面上做初速度为12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
(1)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多大?
(2)足球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同时,该前锋队员沿边线先从静止开始以1.5m/s2的加速度向前匀加速追赶足球,速度达到4.5m/s后以此速度匀速运动,则该前锋队员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电梯上行时,先加速,再匀速,后减速,以向上为正方向,可知加速阶段电梯加速度,减速阶段电梯加速度。电梯下行时,先加速,再匀速,后减速,可知加速阶段电梯加速度,减速阶段电梯加速度。
AB.题图乙是加速度先小于零,再等于零,后大于零,故题图甲是电梯下行状态, B错误A正确;
CD.题图丁是加速度先大于零,再等于零,后小于零,故题图丙是电梯上行状态,C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汽车刹车停止时的时间
2s内的位移为
5s内的位移即为4s内的刹车距离
故刹车2s内与刹车5s内的位移之比为3:4.
故选B。
3.C
【详解】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采用逆向思维,将物体的运动看成沿相反方向的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推论: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等于1:3:5:7,则知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之比为7:1,因为第1s内的位移为14m,则最后1s内的位移为
故选C。
4.B
【详解】
上升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
得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
△x=aT2
可得
可得
vc=vb+aT=5+1×2m/s=7m/s
va=vb-aT=5-2×1m/s=3m/s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A.0~1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选项A错误;
B.1~3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选项B错误;
CD.由图像可知,0~1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3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可得初速度
加速度
刹车过程中在相邻1 s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
从刹车开始计时停下的时间
8 s内通过的位移
选项BC错误;
AD.把减速运动看成逆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过程中最后1 s的位移
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11∶9,选项D正确,A错误。
故选D。
8.D
【详解】
设火车的最大速度为v,则火车匀加速运动的位移
匀减速运动的位移
因为
所以联立得
故选D。
9.C
【详解】
无人车匀加速的末速度为
加速位移为
匀速运动位移为
减速运动位移为
则10秒内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故选C。
10.D
【详解】
A.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A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A错误;
B.x-t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由题图可知,0~6s内B物体的速度增大,B错误;
C.由题图可知,0~5s内A物体的位移大于B物体的位移,由公式
可知,A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C错误;
D.0~6s内存在某时刻两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则存在某时刻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设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l,根据逆向思维,将火车的运动看做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25s,取为一个周期,则每个周期内所走位移之比为1:3:5:7:9,第5个周期内的位移为9l,则总位移为
即总共有26根电线杆,所以在地面前的电线杆的根数为第26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B.将
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对比可知物体初速度大小为36m/s,加速度大小为16m/s2,AB错误;
C.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
C错误;
D.因汽车在2.25s就停止运动,故5s内的位移等于2.25s内的位移,则有
D正确。
故选D。
13.B
【详解】
A.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若拍摄顺序为a、b、c,b还未到最高点,可以判断一定是上滑,但c还未到最高点,所以运动员在c位置可能沿斜面向上或向下运动,A错误;
B.若拍摄顺序为a、c、b,由于拍摄时间间隔相等,则运动员在c位置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B正确;
C.若拍摄顺序为c、b、a,c还未到最高点,则运动员在c位置可能沿斜面向上或向下运动,C错误;
D.若拍摄顺序为b、c、a,则a一定沿斜面向下运动,b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由于拍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运动员在c位置一定沿斜面向下运动,D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
设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位移为x,加速度为a,对于前一半路程,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整个减速过程有
解得
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由几何知识
因为v1,v2都大于零,所以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因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
所以
故选D。
15.C
【详解】
A.由图可知,在1~2s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正,加速度变小,则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A错误;
B.在1~3s时间内,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则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
C.根据a﹣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得0~2s内速度变化量为
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在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3m/s,C正确;
D.0~4s内物体速度变化量为
则在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0,D错误。
故选C。
16. > > > > = = > =
【详解】
[1][2]由图可知5s内,甲的位移最大,其次为乙的位移,丙的位移最小,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故甲的平均速度最大,丙的平均速度最小;
[3][4]由图可知5s内,甲的路程最大,其次为乙的路程,丙的路程最小,根据平均速率公式
故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丙的平均速率最小;
[5][6]由图可知,前内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得,前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7][8] 由图可知10s内,甲的路程最大,乙、丙的路程相同,根据平均速率公式
故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的平均速率相同。
17. 5 0.5 425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开始时刻,汽车的初速度为5m/s;
[2]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求得汽车在前10s内的加速度为
[3]根据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求得在50s时间内汽车的总位移为
18. 4 3
【详解】
[1]t=2s内位移是
[2]2s末速度达到
19.12 m
【详解】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结合
可知汽车刹车时的初速度
加速度
汽车刹车用时
即第3秒已停止,3 s内位移等于2 s内位移,它在3 s内行驶的位移大小,逆向思维
20.(1)2m,10m,-2m;(2)2m/s,0,-3m/s;(3)
【详解】
(1)“冰爬犁”第2s内的位移
“冰爬犁”前5s的路程
“冰爬犁”前5s总位移
(2) “冰爬犁”在内的速度
“冰爬犁”在内的速度
“冰爬犁”在内的速度
(3) 画出对应的v-t图象如图所示
21.(1);(2);
【详解】
(1)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运动的初速度和经过t1=1s后汽车的速度分别为
,
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则
(2)汽车从刹车至停止,行驶的时间
位移大小
22.(1)4 m/s;(2)2.6 m
【详解】
(1)设甲车空挡滑行前的速度大小为v1,则
设甲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
联立解得
a1=4 m/s2
(2)甲车紧急刹车的时间为
t1==2s
设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的距离为x0,在乙车开始刹车后经过t2时间两车速度相等,所以
v-a1(t2+t0)=v-a2t2
解得
t2=2s
所以速度相等的时刻在甲车空挡滑行的时间内,上式应为
v1-a0(t2-t1+t0)=v-a2t2
解得
t2=1.61s
甲车的位移
乙车的位移
x0=x甲-x乙=2.6 m
23.追不上;14 m
【详解】
如图所示,假设自行车经过t时间追上汽车,则
x汽+x0=x自
即
1.5t2-6t+20=0
t无解,即追不上。
当速度相同时间距最小,设经过t1时间速度相同,则有
v汽=v自
at1=v自
t1==2 s
Δxmin=x汽+x0-x自=at12+x0-v自t1=14 m
24.(1)36m;(2)9.5s
【详解】
(1)足球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位移为
(2)运动员加速到4.5m/s时间
足球停下来时运动员的位移
代入数据可得
故足球停止运动时,前锋队员没有追上足球,之后前锋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追赶,时间为
前锋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