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下棋(qí) 山涧(jiān)
B.沉着(zhuó) 抡胳膊(lún)
C.屹立(yì) 拧开(nínɡ)
D.贯彻(ɡuàn) 绷着脸(běnɡ)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走了许久,(我)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草原》)
B.(他)然后走到悬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狼牙山五壮士》
C.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丁香结》)
D.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草原》)
3.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②三座大殿 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③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 着一根电动旗杆。
A.挺立 屹立 矗立 B.挺立 矗立 屹立
C.屹立 矗立 挺立 D.屹立 挺立 矗立
4.下面几个词语中不能和“依托”搭配的是( )
A.地形 B.资源 C.故事
5.下列哪一项是“居高临下”中“临”的意思?( )
A.靠近,对着 B.从高处往下看
C.来到,到达 D.临近,临到
二、填空题
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意思选择对应的词语。
全神( )( ) 横( )竖( )
悬( )绝( ) 斩( )截( )
热血( )( ) 居高( )( )
粉( )( )骨 昂( )挺( )
坚强( )( ) 惊( )动( )
1.有的横,有的竖。形容纵横杂乱。( )
2.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3.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面丧生)。( )
4.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7.多音字组词。
中zhōng( ) zhòng( ) 转zhuǎn( ) zhuàn( )
弹dàn( ) tán( ) 划huá( ) huà( )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现在的中小学生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周末安排得满满当当,语数英的补习班让孩子叫苦不迭。可是父母也有自己的苦衷,面对残酷的社会,生怕比别的孩子落下。欣欣酷爱舞蹈,可是到了六年级,她的爸爸妈妈停掉了她的舞蹈班,换成了作文提优班,请你帮欣欣设计一段话和爸爸妈妈协商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句子加工厂。
1.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竹节人被老师一把抓去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了。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 )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0.在第3自然段的(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11.第2自然段中描写英雄人物群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对英雄个体进行刻画的句子是(摘录其中一位):_________________这样点面结合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第3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答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3.在文中括号里给划线的字注音。
14.“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______;“山涧”的意思是:_______。
15.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
16.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和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的精神。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项,“涧”读音为“jiàn”;
B项,抡:[lún]挑选;选拔 ~材。[lūn]用力挥动 ~拳。~刀。这里读“lūn”;
C项,拧:[nǐng]控制住物体并向里转或向外转 ~螺丝。墨水瓶盖儿太紧,~不开了。
[níng]用两只手握住物体的两端分别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转动 ~手巾。
[nìng]倔;固执 这孩子脾气真~。
这里读“nǐng”。
D项,正确。
2.B
【详解】
本题考查比喻句的辨析。
A是比喻句。把“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
B不是比喻,没有本体、喻体。
C是比喻句。把“小花”比作“星星”。
D是比喻句。把“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比作“一条彩虹”。
3.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词语并选择填空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填空。
挺立:是直立的意思。
屹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矗立:指高耸地立着。
根据词义,结合①句大意,应选填词语“屹立”;根据词义,结合②句大意,应选填词语“矗立”;根据词义,结合③句大意,应选填词语“挺立”。
4.C
【详解】
略
5.B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临:从高处往下看。
6. 贯 注 七 八 而 决 钉 铁 沸 腾 临 下 身 碎 首 胸 不 屈 天 地 横七竖八 斩钉截铁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填空和理解。面对浩博的成语,除了平时多下工夫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理解词义来加强准确记忆。
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热血沸腾:原指血液在身体中快速流动,将内脏产生的热量带到全身,比喻激情高涨。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粉身碎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坚强不屈:屈:屈服。 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 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7. 中国 相中 转身 转圈 子弹 弹性 划船 计划
【详解】
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组词
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根据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中:读[zhōng]时,指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指中国。组词:中国。读[zhòng]时,意思是正对上;恰好合上;受到;遭受。组词:相中。
转:读[zhuǎn]时,指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组词:转身。读[zhuàn]时,意思是旋转;绕着某物移动;打转。组词:转圈。
弹:读[dàn]时,指弹子;枪弹;炮弹;炸弹。组词:子弹。读[tán]时,意思是用手指弹击;用手指、器具拨弄或敲击乐器;有弹力或用弹力发射。组词:弹性。
划:读[huá]时,指拨水前进;用尖锐的东西把别的东西分开或在表面上刻过去、擦过去。组词:划船。读[huà]时,意思是计划。组词:计划。
8.示例:爸爸妈妈,我喜欢跳舞,每次上舞蹈班时是我最轻松的时刻。作文我会多读作文书,积累好词好句,争取早日将作文水平提高上去,爸爸妈妈,答应我这一次好吗?
略
9. 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被我发现了。 老师一把把两个竹节人抓去了。 难道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情吗? 贝多芬问盲姑娘爱听吗?他想再给她弹一首曲子。 四周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略
10.: ;
11.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副班长葛振枺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层次感和画面感很强。既可以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形象。
12.班长在生死抉择面前的坚决果断(或战士们对班长的认同和舍生取义的决心)。
10.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面前有两条路”后面的内容是对两条路的具体介绍,所以“面前有两条路”后应该用冒号;“一条通往紧跟在身后”与“另一条通往悬崖绝壁”两句是对两条路的具体描写,且两句是并列关系,故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
11.
本题考查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面,指的是整体的概括描写。点面结合的作用:既给人以整体感,可以整体把握;又可以让人很真切地了解事物(景物)的具体特点。
描写英雄人物群体的句子: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对英雄个体进行刻画的句子是: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这样点面结合的好处是:在关注群体的同时,也关注了每一位战士,既写出了五壮士作为一个英雄群体的英勇无畏,又表现出了每一位战士的个人特色与壮胆豪情。
12.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在理解加点词语的基础上来体会句子表达的含义。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热血沸腾:比喻激情高涨。这些词语是对班长马宝玉的描写,班长马宝玉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毫不犹豫地把敌人引上了绝路,同时也是让自己走上了绝路。根据这些表达你的体会。
13.zhuì jiàn nǐng jī
14. 站在高处向下看,形容处于有利地位 山间的水沟
15.顶峰歼敌
16. 行动 决心 坚强不屈、顽强斗争
13.
略
14.
略
15.
略
16.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